世界最奇特單細胞有機體:只有一隻眼沒有腦

2021-01-09 環球網

這個單細胞動物叫Erythropsidinium,有一隻大眼睛,具有探測光的能力。科學家現在認為,這隻小動物可能用它確定獵物。

Erythropsidinium單眼狀的前方有個透鏡一樣的結構,而後面有個黑暗的光敏感區域。照片展示了它的這些獨特特徵。但這隻動物沒有可以處理這隻眼睛獲取的信息的大腦。

照片展示了一隻Erythropsidinium的單眼狀的不同視圖。它體內有一個透鏡一樣的結構(照片中標H的區域)和一個光敏感區域(照片中標R的位置)。據信,這個相機一樣的眼睛類似於脊椎動物所用的眼睛,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弄清楚眼睛最先是如何開始進化的。 (楊孝文)

北京時間6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非常小的單細胞有機體只有一隻眼,沒有腦。它應該是地球上最奇怪的捕食者之一。科學家發現這個叫Erythropsidinium的單細胞有機體,它進化出一隻相機一樣的眼睛,用來探測透明獵物。

這隻捕食者的獨特眼睛叫單眼狀(ocelloid)。它是一個結構類似於眼球的透明球體,通過探測極化光使這隻動物看到獵物。然後,它會射出一個刺一樣的飛鏢,打昏獵物,將其捕獲。

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學家費爾南多-戈麥斯一直在研究這個有機體,將這隻動物描述為微小的「狙擊手」。他對《新科學家》雜誌說:「它知道獵物在哪裡。它靜靜地觀察獵物,然後向正確方向發射飛鏢。」

Erythropsidinium屬於一個存在於海洋浮遊生物鞭毛藻類的有機體家族。鞭毛藻類用一個小尾巴在水裡遊動。它的一些種類像植物一樣從日光中獲取能量,還有一些種類向獵物發射刺一樣的飛鏢。

許多鞭毛藻類通過探測獵物產生的細微振動進行覓食,但它們射出的飛鏢非常不準確,需要嘗試幾次才能捕獲一頓美餐。Erythropsidinium就不同了,它們好像更擅長發射準確率極高的飛鏢。戈麥斯認為,這是因為這種動物可用一隻從細胞內突出來的獨特眼睛發現獵物。

這隻眼睛叫單眼狀,有一個黑暗的對光十分敏感的半球形結構。它類似於人類等脊椎動物的相機一樣的眼睛。《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報導了這項最新研究。科學家撰文說,它的前方有折射型透鏡,通過集中微光增強它的敏感性。

科學家發現,Erythropsidinium生活在最深90米的海洋深處。戈麥斯指出,該區域的動物可以使用來自太陽的自然光。據信,這個單眼狀是修改版的葉綠體。葉綠體是植物的細胞內細胞器,可將光變成能量。但幾乎沒有研究人員認為Erythropsidinium具有用它的眼睛觀察獵物的能力,因為它沒有處理這些信息的大腦。

可戈麥斯發現,Erythropsidinium用它的單眼狀指向不同方向,這意味著它沒有將其用作一個簡單的光感受器。他認為,Erythropsidinium可用它的眼睛確定獵物大小、獵物位置以及彈射飛鏢的軌道,甚至發現潛在的捕食者。

在另一項研究中,加拿大溫哥華市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鞭毛藻類身體中心發現細胞核。Erythropsidinium就用它捕獲極化光。戈麥斯認為,它可能使Erythropsidinium看到在正常日光中看不見的獵物。他還拍到Erythropsidinium使用了一個叫活塞的結構。這是一個細長的突出物,可發射飛鏢,用作一個抵抗潛在捕食者的防禦機制。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的負責人布萊恩-利安德爾博士表示,很難想像這個有機體是如何處理進入單眼狀的信息的。他說:「一個單細胞是如何處理圖像的?這是一個你很難解決的問題。」

Erythropsidinium單 眼狀的發展還可能為科學家了解眼睛的進化提供重要線索。許多創世論者稱,眼睛的複雜性是上帝造人的證據,而不是通過進化過程形成的。但查爾斯-達爾文堅持 認為,即使一個像眼睛一樣極其完美和複雜的器官,也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很多科學家為檢驗達爾文的這一理論研究了眼睛的進化過程。(孝文)

相關焦點

  • 最奇特單細胞有機體:只有一隻眼沒有腦
    北京時間6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非常小的單細胞有機體只有一隻眼,沒有腦。它應該是地球上最奇怪的捕食者之一。科學家發現這個叫Erythropsidinium的單細胞有機體,它進化出一隻相機一樣的眼睛,用來探測透明獵物。這隻捕食者的獨特眼睛叫單眼狀(ocelloid)。
  • 形成完整的有機體?高能技術讓單細胞夢想成真!
    不管是一隻蟲子,一個人還是一頭藍鯨,所有多細胞生物的生命都是源自一顆單細胞的卵。這個單細胞分裂,產生大量細胞並進而形成一個有機體,每一個細胞都要在正確的時間、地點發育,並與它的相鄰細胞一起協調執行精確的功能。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生物學家們對這一過程並不完全了解。
  • 有機體
    革命導師恩格斯曾把細胞學說與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並譽為19 世紀三大最重大的自然科學發現。主要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今天學生突然問到有機體,我查閱了相關資料,整理出來如下:
  • 無腦有機體也有學習能力
    新智元推薦1來源:參考消息【法新社巴黎4月26日電】智力是什麼定義各不相同,但所有定義都指向利用灰質———無論是貓還是人———從經驗中學習。科學家20日宣布了一項顛覆這一基本假設的發現。他們發現,儘管沒有中樞神經系統,一種由獨立單細胞組成的黏質物能夠「學習」,以避免受刺激物影響。
  • 人體最大的細胞是卵細胞,那麼世界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是什麼?
    一個成年人的身體中,有40萬億~60萬億個細胞,絕大部分細胞的直徑只有幾十微米,難以用肉眼區分出來;人體中最大的細胞當屬女性的卵細胞,直徑可達200微米(0.2毫米),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某些神經細胞很長,比如在人體內從脊椎底部到腳底的神經細胞,長度可達1米多,但也只是軸突長,直徑非常小。
  • 世界上最小的和最兇猛的昆蟲,你知道嗎?
    最小的昆蟲—一併列冠軍的是膜翅目的一種寄生蜂和纓甲科的一種甲蟲,體長都僅有0.02釐米,而該寄生蜂的翅展只有0.1釐米,比某些單細胞原生動物還要小。世界上有大約一百萬種不同的昆蟲。其中最小的昆蟲叫做柄翅卵蜂。它們是一種黃蜂。
  • 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原標題: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向創造新生命形式邁出重要步伐)
  • 世界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隱藏在珊瑚碎石中,你可以發現各種大小的奇怪小球狀生物,它們被命名為「水手眼球」。
  • 科學家製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摘要:2014年,羅梅斯伯格等人宣布,他們製造出兩個相配對的人工鹼基X與Y,並將這個新的鹼基對成功插入大腸桿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中,製造出第一個半合成有機體。羅梅斯伯格據此認為,他們的改進措施讓半合成有機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能無限保留兩個人工鹼基。
  • 單細胞數據科學的十一個重大挑戰
    在單細胞中通常和dropout聯繫在一起。這個單詞說的就是測不準。在表示豐度(轉錄本,基因,探針等)的矩陣中,對象和屬性都很多,每增加一個只有少量屬性值的對象,就會帶來大量的零值。而零值是不好解釋的:可能是真的沒有,袋子裡就沒有紅球,沒抓到可能是袋子裡是有的,人類的手氣不夠好所以,零值該如何處理呢?這是挑戰之一。
  • 這種生物連大腦都沒有,被認為世界最笨,壽命只有1晝夜
    世界上最笨的動物是誰?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是「豬」,畢竟,如今很多不好的形容詞,都會用「豬」來作比喻,不過,這種說法並不科學,相反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發現,豬其實特別的聰明。那麼,世界上真正最笨的動物是誰呢?
  • 超級有機體形態的民族
    作者:黎荔記得很多年前,讀過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010年出版)這本書,我當時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提到的不同生命存在形式。比如螞蟻是鬆散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這種生命形式不是由個體而是由整個蟻群構成。每一隻螞蟻是一個細胞,而蟻后則是大腦同時兼顧生殖系統。
  • 單細胞如何進化成複雜生命?這個過渡期非常不簡單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生命醫學#系列徵文科學家們可能發現了單細胞和複雜細胞之間缺少的聯繫,這些細胞構成了所有的動物、植物和真菌。科學家認為,被稱為古生菌的單細胞生物介於原始細菌(缺乏細胞核)和進化時間線上更複雜的細胞或真核生物之間。
  • 沒有顯微鏡還想觀察細胞?這些超乎想像的「巨無霸」單細胞生物絕對...
    細胞總是和顯微鏡聯繫在一起,即使是大象,它的體細胞與老鼠的體細胞在大小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發現這種海藻不僅外表較為美觀,還能夠作為清道夫吸收水中的一些養料與化學物質,同時無需花費太多精力養護,就可以很好地生長,於是經過人為的培育與挑選後,杉葉蕨藻被廣泛地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中。 1984年,海洋生物學家在摩納哥水族館附近的海域中發現了這一類海藻。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只是一個小飛躍—新聞—科學網
    但新證據顯示,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的飛躍,在生命進化樹上似乎不像科學家之前預想的那樣戲劇性。近日,在刊登於《發育細胞學》期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動物的單細胞祖先,似乎已經有了一些當前動物細胞發育成不同類型組織使用的機能。 「我們正在尋找對所有動物起源十分重要的演化過度。」
  • 全球最奇特的島嶼,島上只有一棵樹,被稱為大西洋的微笑
    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大自然中有著許多奇特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探索。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在世界上有著許多島嶼,每一個島嶼都有著其獨特的魅力所在,例如蛇島、人工島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島嶼。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全球最奇特的島嶼,島上僅僅只有一棵樹木,被稱之為「大西洋的微笑」,究竟是怎樣一個島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個島嶼的名字叫做「黑貂島」,位於大西洋的北部位置,面積大約在34平方千米左右。
  • 單細胞生物「甲藻」是如何照亮海洋的?夜晚藍色的光芒很是迷人!
    每隔幾年,一大批被稱為甲藻的微生物,就會賦予海浪一種詭異的藍色光芒,從而改變世界各地的海岸。例如南加州壯觀的水華就是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導致其中一種生物產生光的潛在物理原因。
  • 世界上外觀最奇特的動物
    世界上外觀最奇特的動物 2020-11-17 09:55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世界上外觀最奇特的動物
  • 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而不是增長機器
    李文釗:「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是一種兼具有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論斷,為理解城市治理、診斷城市問題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視角。這裡所謂的認識論,主要是指從生命體的視角認識城市,借鑑生命體的認知幫助我們理解城市。而本體論則強調城市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有機體,它是生命體、有機體的一種表現形式和類型,與其他生命體、有機體不存在本質區別。
  • 世界最「奇特」的河流,下雨時河水鮮紅,常有毒蛇出沒,就在中國
    而世界這麼多的河流海洋,人類至今探索完畢的也並不多,仍有許多水域有著神奇的現象或神秘的傳說。在不少的地方都有著水怪的傳說,但是始終沒人見過這些水怪的真實面目,有的人說自己見過水怪,但是對於水怪的描述又說法不一,讓這些水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