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山多處發現這種動物,應付不當很危險!

2021-02-12 中山發布


最近,市民頻頻發現有蛇出現!

19日深夜23時許,五桂山區的何先生騎摩託車回家,途中發現公路中間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條大蟒蛇!

同一天晚上23時30分,神灣鎮的李先生在自家便利店的收銀臺附近發現了一條黑白相間的小蛇,當場被嚇了一跳。

據「叮咚荒野學堂」微信公眾號介紹,常見的毒蛇有幾種:

銀環蛇全身體背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尾細長呈焦紅色,俗稱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


銀環蛇是名副其實的殺手,毒性極強,為全球陸地第四大毒蛇,中國毒性最強的蛇,沒有之一。它釋放的是神經毒素,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中山的童鞋們記住了,市中醫院是中山市唯一一個擁有蛇傷專科的醫院,一年接診的蛇傷病人有200多例。

與銀環蛇齊名的,金環蛇


↑  金環蛇,圖片來自網絡

金環蛇,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花扇柄(客家話)或佛蛇等,是環蛇屬的一種,其毒性比它的近親——銀環蛇要弱,但仍然屬劇毒蛇

金環蛇和其他環蛇屬的蛇一樣,動作緩慢,不愛攻擊人類,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在中山,筆者還未親見過,感覺比銀環蛇要少見。

要提醒大家的是,別小看毒蛇的幼蛇,它們排出毒液毒性是一樣的,甚至可能因控制毒液排放能力不夠成熟而排得更多。

另一種中山最常見的危險毒蛇是美麗的白唇竹葉青,廣東又叫青竹蛇,青竹標。

白唇竹葉青頭部呈三角形(大部分毒蛇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很多蝮蛇,如劇毒莽山烙鐵頭也是這類頭型),看起來青翠如竹,腹部黃白色,尾端呈特別的焦紅色。

白唇竹葉青以血循環毒素為主,毒性一般,極少發生致命事件。

與竹葉青近似體色的還有兩種漂亮的蛇——翠青蛇和綠瘦蛇


↑ 翠青蛇和綠瘦蛇,圖片來自網絡

翠青蛇(上圖1)是一種非常溫順的無毒蛇,性格「內向」,見了人好像特別怕「羞」,猶恐避之不及。

體態修長苗條、眼神妖豔的是綠瘦蛇(上圖2),性情也較溫和,有輕微毒性,對人體基本無害。這幾種廣東皆有分布的綠色美女蛇中,相對最毒者仍屬竹葉青。

眼鏡蛇是另一種野外常見致命毒蛇。

還有國內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蝮蛇類毒蛇。其中最著名的是尖吻蝮,即民間傳說令人聞風喪膽的「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等。

尖吻蝮的毒性強於眼鏡蛇,遠沒有銀環蛇強,因其攻擊性強,排毒量大而具有致命危險。

喜愛戶外運動的人一般知道小心避讓,蛇傷的機率反而極低。遇見蛇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逞強,避退三舍,繞道而走,井水不犯河水。


中山消防部門提醒市民:

遇到蛇類出沒時,切勿盲目抓捕,以免被咬傷。尤其是蟒蛇,因為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進行捕殺,應第一時間通知消防、林業等相關部門到場處理。

中山發布編輯部

編輯:文穎

素材來源:叮咚荒野學堂微信公眾號

部分圖文由中山消防提供

相關焦點

  • 泉州中山公園藍色跑道多處破損 呼籲釘鞋高跟鞋別進跑道
    原標題:泉州中山公園藍色跑道多處破損 呼籲釘鞋高跟鞋別進跑道   藍跑道被戳破一層「每個禮拜就發現兩次,集中在暑假期間,跑道上留下了無數針眼,較大破損的地方有4處,目前處於保修期,已全部進行修補。這些人有附近學校的體育特長生,也有一些較遠地方來的田徑訓練團隊,我們詢問對方不說,勸阻也無效,我們沒有執法權,又不能罰款。」   這種行為,從法律層面上,有何相關約束或處理的辦法?
  • 飼養不當小紅隼斷尾(圖)
    飼養不當小紅隼斷尾(圖) 點擊進入>>>   斷了尾巴的紅隼多可憐。今報訊昨天下午2點左右,瀋陽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將一隻國家級珍貴瀕危保護動物———紅隼送到中山公園動物園。紅隼因飼養不當,尾巴上的羽毛已經全部脫落。  昨天上午,在和平區物價局工作的李先生接通市野保站的舉報電話,想把一隻不知名的小鷹移交到動物保護部門。下午2點,記者在和平區物價局看到了這隻紅隼。它身高約30釐米,孤單地蹲在籠子裡,並不時扇動灰褐色的翅膀。
  • 電吹風使用不當很危險!
    電吹風使用不當很危險!經調查,該次火情系因住戶周某使用吹風機不當所造成,周某也因過失引起火災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吹風機為什麼會引起火災小小吹風機為什麼會引起火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邊這個實驗冬季天氣變冷吹風機使用頻率大大增加如操作不當容易引發火災同時除了吹風機之外小夥伴們也切勿用小太陽等
  • 安徽譙城區弄虛作假應付環保督察 存政企串通等三大問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2018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抽查安徽亳州市邊督邊改情況,發現亳州市對群眾投訴查處走過場,調查結果嚴重失實,個別領導幹部甚至與企業串通一氣,弄虛作假,應付督察。
  • 加溼器使用不當有危險 3種植物適合放臥室
    【健康生活小竅門】加溼器使用不當有危險 3種植物適合放臥室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竅門,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來看小編的整理吧!加溼器使用不當有患「加溼性肺炎」危險入秋以來,武漢的林女士每天下班一回家就打開加溼器,並把窗子關得嚴嚴實實,直到第二天出門。
  • 拍一張和野生動物「共舞」的相片,究竟有多危險?
    和旱獺近距離接觸,極其危險 | 圖蟲據統計,近年亞洲的鼠疫病例多與旱獺有關。2014年,甘肅一個人把旱獺殺了餵狗,自己患上鼠疫而死。2019年,一對俄羅斯夫婦在蒙古生吃了一隻旱獺,結果雙雙死亡,蒙古因此隔離118人。
  • 世界十大最危險的花,天仙子一點能毒死一隻動物
    一、顛茄在世界十大最危險的花中顛茄被譽為是西半球最毒的植物,通常顛茄會多用於娛樂麻醉藥上,不過一旦使用不當就會讓人產幻覺,且還伴隨著有極度的不適感。五、馬利筋馬利筋這種一朵上會有好幾種顏色的花還挺美的,很有觀賞性,但要記住馬利筋僅僅只具有觀賞性,如果一旦接觸到它其中的乳汁,迅速就會出現頭痛惡習,嚴重者會昏迷不醒至停止心跳。
  • 中山醫大震驚世界的發現M1,人類的福音
    這個困惑了全世界醫生和癌症病人的怪圈,終於可望打破。《美國科學院院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重點論文指出,中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異性殺死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這種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為下一代抗癌利器。這項研究成果是由中國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顏光美團隊獨立完成並具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申城多處發現「隱士」北方狹口蛙 或隨樹木遷來
    原標題:申城多處發現「隱士」北方狹口蛙市民在水窪中發現的北方狹口蛙 /受訪者供圖  正是盛夏,你是否聽到了蛙鳴市民環保志願者姜先生日前在奉賢金匯港沿岸一片樹林裡發現了北方狹口蛙,此蛙相對於其他幾種本土蛙類較為隱蔽不易被發現。  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表示,目前已經在申城多處發現北方狹口蛙,它們對本地生態系統的影響目前還未知,需要持續關注。此外,在上海市場上,除了牛蛙、海南虎紋蛙、泰國虎紋蛙等蛙類以外,出售其他活體蛙類和蟾蜍均是違法行為。
  • 中山青浦分院摘除顱內動脈瘤
    2021-01-12 09:15:18近期氣溫驟降,許多老年人都出現了頭疼、乏力等症狀,在這些普通症狀的背後有時可能潛藏著嚴重的風險,甚至會危及生命。近日,中山青浦分院緊急收治了一名因顱內動脈瘤破裂大出血而暈倒的71歲老人,所幸在醫院神經外科的精心治療下,這位老人已經通過手術治療成功化險為夷。71歲的包阿婆最近總是感到頭疼、乏力,這天下午,包阿婆走在路上時頭痛加劇,暈倒在了路邊。隨後,包阿婆被救護車緊急送往中山青浦分院。經醫生仔細檢查,包阿婆被確診為顱內動脈瘤,並且已經破裂導致顱內大出血。
  • 關於毒液驚人發現:牙形蟲是最早有毒動物
    有毒的動物或者植物非常危險,相應的中毒現象是有毒物質會擴散至全身,而毒液僅聚集於被感染的局部區域。目前,美國新聞媒體列舉了近期關於毒液的驚人發現,其中包括遠古時期和現代的動物,這些發現有助於揭示動物的進化歷史和奇妙的身體結構。  依據一項最新報導,在3000多種已知鯰魚中大約近一半可分泌毒液,基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1250-1625種鯰魚可以分泌毒液。
  • 網民一條留言,中山公園早晨晚半小時熄燈
    冬季天亮的晚,公園的路燈能不能多開會兒?近日,網民秦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議中山公園在早晨能延長路燈亮燈時間。接到網民反映後,中山公園管理處經過調查研究,將早晨路燈開燈時間延長半小時。秦先生家住中山公園附近,經常到公園晨練。
  • 地球危險了?貓科動物集體向高處遷移,專家: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對於地球來說,陸地上的冰川融化最終會使得水進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從這個角度上說,全球高山冰川近年來的消融態勢正給予人們危險的警告——全球變暖正給人類世界帶來更多危機。除了顯而易見的冰川融化之外,貓科動物居然集體向高處遷移,不少專家表示:難道瑪雅預言真的要成真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這恐怕有些讓玩家們覺得自己傻乎乎地,應付鬼怪真不容易
    ,可是很多玩家卻還是在那裡觀望,這個主要還是因為《黑相集: 稀望鎮》之前的慣性所培養的另外一方面,我們操作的老太太和之前出來的那個老女人長得一樣,這個很多玩家也沒有發現。,但是結果發現並不是,本來我們以為是那個娃娃,結果也不是,本來以為是那個老女人,結果還不是,本來以為是那個酒吧的老闆,結果依然不是那麼問題來了,鬼到底是什麼?
  • 中山醫院團隊發現黑色素瘤進展及免疫逃逸新機制
    作為新發現的非編碼RNA,現有證據表明其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功能,其異常表達參與多種病理過程,特別是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到目前為止,在黑色素瘤中環狀RNA研究較少。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通過Sanger測序及qRT-PCR等實驗手段發現新型環狀RNA circ_0020710在黑色素瘤組織中顯著高表達,且高表達的circ_0020710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可以作為檢測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
  • 近期這種蟲出沒!已有多人中招 高燒不退、多器官衰竭...
    近日,福建多地都有被恙蟲咬傷的案例。這種病症狀和感冒類似,嚴重的會導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還很容易被誤診。漳州一女士因此     送入重症病房救一周福州一位大姐     高燒一周不退、多器官衰竭差點喪命!醫生提醒!
  • 這種危險指數極高的動物,澳洲人不敢動它,中國人卻當寵物養
    所以今天我想告訴你一件事情就是,這種危險指數極高的動物,澳洲人不敢動它,中國人卻當寵物養。 相信很多人聽到這裡肯定是感到非常好奇,想知道這種動物什麼危險指數會這麼高呢甚至連澳洲人都不敢動它,畢竟我們許多的人都知道,澳洲是一個動物大國。基本上在澳洲的人們對於動物都是有著很強的處理方案的,但是他們對於這種動物卻表示非常的危險,都不敢動它。
  • 近期為何多地「炎值爆表」 ?
    近期為何多地「炎值爆表」 ?(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李波 攝  7月27日,海珠區一處泳場內,街坊在此遊泳,以解盛夏之熱。(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北半球多地近期「炎值爆表」,歐洲多地繼6月後再次出現嚴重熱浪,德國、荷蘭和比利時連續兩日打破高溫紀錄,我國華北、江南、華南等地也出現了大面積高溫。專家認為,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未來破紀錄的高溫天氣或許將更加頻繁地出現,人們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延緩地球「高燒」。
  • 廣東中山打掉一個特大「酒託」團夥
    廣東中山打掉一個特大「酒託」團夥 26日,中山警方向媒體通報端掉一個特大網絡「酒託」強迫交易案,嫌疑人涉案金額高達100多萬人民幣。  據介紹,今年6月,被害人丘某鸞在QQ上認識一位名叫阿媚的女子,7月8日,阿媚主動打電話約丘某鸞,將他帶到「夢緣咖啡屋」,阿媚點了一碟蠶豆、一個果盤,一碟魷魚絲,一壺紅酒,上完東西後服務員就過來找丘某鸞結帳,帳單呈示應付620元。
  • 零度攝影:最華麗、也是最危險的20張動物照片
    matthijs kuijpers是一位來自荷蘭的冒險家,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攝影師.在過去的27年裡,他四處旅行,為那些最危險、以及最瀕危的冷血動物拍照。1、基伍樹蝰【Atheris Hispida】犰狳蜥犰狳蜥是蜥蜴亞目,環尾蜥科動物.體長20釐米左右,身體布滿了盔甲般的巨大鱗片,呈暗黃色,當南非犰狳蜥遇到危險時,它們會把尾巴含在嘴裡,把所有堅硬的鱗片都面向敵人,以保護腹部柔軟的部分,它們甚至會以這種姿勢從山坡下迅速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