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如何成長為「中國工藝玻璃之都」

2020-12-05 河北日報

□記者 王雅楠 通訊員 李世文

河間的工藝玻璃產業始於20世紀70年代。

當時,北京玻璃儀器廠一批知青,來到河間市行別營鄉南大史村下鄉,把玻璃深加工的技藝傳授給了這裡的村民。

現在,在河間市的行別營、黎民居、沙窪、景和4個鄉鎮,聚集著上千家生產工藝玻璃的企業,既有手工作坊,也有上規模的企業,而村民們也多以此為業。

近年來,河間市堅持以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以工業設計推動工藝玻璃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創新創意設計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並積極搭平臺、建基地、聘名師、廣合作、育人才,走出了一條以工業設計為引領,產品與文化相結合,實現品牌化、藝術化、國際化的新路。40多年前的「小作坊」式生產,一路發展成了今天的「大產業」,註冊企業達252家,從業人員近6萬人,形成了七大類、上千個規格產品體系。成為「中國工藝玻璃之都」和「中國耐熱玻璃生產基地」。2018年產值55億元,年消耗玻璃10萬噸,產品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

工業設計賦予產品「靈魂」

拉絲、吹胎、封底、爆口……4月22日,在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不一會兒功夫,經過數道工藝,玻璃原料就變成了精美的玻璃產品。再過些時日,這些玻璃產品將擺到歐美日韓的貨架上。

「我父親從14歲就當上了玻璃學徒工,也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埋下了第一顆種子。」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明亮介紹,他小時候,父親幾個人經營的還是小手工作坊,為化工廠製造試管。慢慢地,小作坊一步步發展,新建了廠房。17歲時高明亮子承父業,繼續著家族的玻璃事業。

起初,他並沒有意識到玻璃製品是有「靈魂」的。「客戶要什麼,我們就加工什麼。」高明亮回憶,那些年完全沒有自己的設計,更別提市場競爭優勢。通過外出學習,他漸漸意識到,單純走代加工的老路不行,必須要轉變。「我們秉持著工業設計理念,將無形的理念和有形的產品結合起來,從簡單的茶具慢慢擴展到餐具、咖啡具等生活中的玻璃器皿,對產品的性能、外觀、生產技藝等進行改造提升,為產品注入『靈魂』,使工藝玻璃製品更加優質適用、更加符合審美要求,附加值和效益更高。」

為建立高水平的工業設計中心,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聘請了一名外籍設計專家,組建了有20多名成員的研發設計團隊,為7個子公司提供產品研發設計服務,同時也為周邊其他公司提供設計服務。

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建廠之初,以實驗室用玻璃儀器產品為主,發展成為擁有3個品牌、上千品種的工藝玻璃製品知名企業,產品銷往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並與星巴克、雀巢等企業開展了合作。

如今,以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河間工藝玻璃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品日趨多元。河間工藝玻璃產業起步階段僅局限於工業儀器、工藝裝飾品兩個領域,主要生產燒杯、量杯、試管、水具等傳統玻璃製品。河間市堅持推進產品和生產流程設計創新,促進工業設計與玻璃製造加快融合,圍繞多元化市場需求,加快設計開發新的產品類別,目前已逐步發展成工業儀器、工藝酒具、工藝茶具等七大類上千種規格的產品體系,兼具很高的實用、觀賞和收藏價值。

2015年,河間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美術特色區域考評最高榮譽——「中國工藝玻璃之都」,成為國內玻璃產業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市;2017年又被中國日用玻璃協會授予「中國耐熱玻璃生產基地」稱號。現註冊企業達252家,從業人員近6萬人。

創新賦予企業前行不竭動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也在逐步提升,對玻璃製品的要求,不僅局限在日常所需,更多地注重玻璃製品的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為此,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終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每年投入七八百萬元用於技術創新。

「你看這臺封底的設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我們現在實現了半自動化生產。」該公司經理付偉指著不遠處的設備說,「以前給一個大號咖啡杯手工封底需要4分鐘,如今,一個工人可以看3臺設備,3分鐘封3個杯底。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很多原材料。」

如今在玻璃製品生產中,加熱用的煤油爐發展為氧氣助燃天然氣,原材料也由普通玻璃發展到高硼矽玻璃。付偉介紹,普通的玻璃遇開水容易炸裂,而高硼矽玻璃耐高溫、抗腐蝕性能優越,即冷即熱不易炸。

「高硼矽玻璃雖然有很多優勢,但是單層高硼矽玻璃杯剛倒入開水時易燙手。我們就想著怎麼能讓它不燙手呢?雙層玻璃杯比單層的要散熱慢、保溫性強。當時,國內還沒有企業掌握高溫耐熱雙層玻璃杯技術。2003年,高明亮董事長帶領企業技術骨幹開始了艱難的技術攻關。我們剛開始試製杯子時,遇到了杯子合口時易起氣泡、口部易出現炸裂等問題。我們就一點點摸索,生產過程中利用一些輔助工具來改善合口的平整性、穩定性。為了試製一個合格的杯子,我們消耗了20多噸玻璃管,相當於12萬個玻璃杯。」付偉回憶,「2004年雙層玻璃杯終於研製成功,我們也憑這一產品打開了海外市場,訂單開始變多。從2009年開始,公司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出口轉變。現在,我們的產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60%。」

從一根吹管到炸管機、爆口機、封底機、自動螺牙機等輔助機械的發明,從「兩頭絲」到「一頭絲」的設計改進,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目前擁有196項國家專利。

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河間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引導,市財政每年設立3000萬元工藝玻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用於扶持企業加大研發和設備更新投入。並出臺了相關文件,充分調動企業引育人才、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河間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籌建了尚德玻璃文創園,內容涵蓋尚德玻璃博物館、玻璃主題酒店及工作室、眾創空間、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河間市政府、清華美術學院、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成果轉化基地、教學實踐基地,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清華美術學院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成果轉化和教學實踐雙基地。

品牌賦予產業知名度影響力

4月16日,第四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暨第三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19年「一節一賽」正式拉開帷幕。

河間市科技局副局長武炳坤介紹,為全面提升工藝玻璃產業政產學研的合作層次和設計創新水平,進一步提高河間工藝玻璃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自2016年起,河間市政府決定每年舉辦一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並於2017年啟動每年一屆的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旨在展示工藝玻璃產業的創新成果與引領方向,搭建起設計研發和生產企業之間的橋梁,激發河間工藝玻璃創新能力,把河間打造成世界工藝玻璃設計人才的工作室和聚集地,打造成世界工藝玻璃藝術品、製品的展示和交易中心、藝術中心。

「2018年,尚德玻璃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讓大家可以了解玻璃的起源、發展,見證這門傳統工藝的傳承,『一節一賽』期間,在館內,大家不僅可以欣賞到各國優秀的作品,還能在體驗區體驗製作過程。」高明亮說,「以前,我們公司都是去找別人合作,通過這些活動,很多大學、企業都紛紛主動來找我們合作,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工藝玻璃製造以手工操作為主,成熟的技術工人需要幾年的精心培養和多年積澱,主要以師帶徒形式傳承。河間市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建立完善了技術工人培養機制,經過多年的發展,河間已經擁有近5萬名的玻璃製作手工藝人,為工藝玻璃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創新,工藝玻璃已經成為河間市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宣傳推介東方文化的重要媒介。河間市先後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河北省工藝玻璃產業名市」稱號。

武炳坤介紹,下一步,河間市將引導玻璃企業制定企業標準,積極與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等專業組織溝通聯繫,參與制定日用玻璃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搶得產業發展主動權。扶持重點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全力打造和保護自主品牌,引進國內外知名日用玻璃品牌,做好品牌文化營銷,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機遇,充分發揮「中國工藝玻璃之都」「中國耐熱玻璃生產基地」品牌影響力,主動承接京津玻璃產業轉移和外溢,努力打造京津玻璃產業轉移的承接地。積極實施「招大引強」戰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招商引資工作,吸引更多高端項目和設計團隊落戶河間。

相關焦點

  • 貴州神鷹:從小作坊成長為西部大型服企
    貴州神鷹:從小作坊成長為西部大型服企 2014-03-31 09:40:33 來源:貴州日報 3月29日,貴州神鷹服飾有限公司成立
  • 門窗夾膠玻璃,幹法與溼法玻璃工藝如何識別?
    今天鹿麒麟小編就這一話題剖開來分析一下。裁剪裁剪幹法夾膠鋼化玻璃,就是在兩塊玻璃之間夾層以聚乙烯醇縮丁醛為主要成分的PVB中間膜。>每一道工藝都不可掉以輕心,成品後不斷具有反射聲波作用,安裝門窗上有隔音降噪之功能,就算玻璃因碰撞碎裂,碎片也會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保持整潔光滑。
  • 美媒:兵馬俑武器或出自小作坊「生產線」(圖)
    秦兵馬俑坑出土的弓弩扳機部件  據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導  外媒稱,陪葬中國首位皇帝的真人大小的兵馬俑大概數得上是20世紀最令人震驚的考古學發現之一了。  為了更多了解這一大批發現物是如何造出來的,李秀珍和她的同事們檢測了200多件在秦始皇陵出土的弓弩扳機。  研究人員說,這些金屬部件沒有磨損過,說明這些武器從未真正用於戰鬥,而是為秦始皇陵專門製作的。  此外,科研小組還對扳機的出土地點以及這些部件在尺寸和形狀上的差別進行了分析。
  • 中國工業玻璃的港城史話
    博物館總佔地11.25畝,建築面積2822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一層前堂為「古代玻璃及發展」展區,二層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展區,一層後堂為「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展區。為什麼中國古代玻璃沒有像西方那樣興盛?博物館講解員張明亮解釋說:「中國古代玻璃最主要的作用是作為玉飾的替代品,所以沒有像陶瓷製品一樣形成規模生產,未能被廣泛應用。」
  • 藍思科技:3D玻璃打開公司新成長空間
    中國證券報記者7月24日從藍思科技(300433)得知,近期發布的手機中,華為P30、小米CC9等多款手機都搭載了藍思科技供應的的
  • 從100元起家的小作坊,到行業前列的注塑王國!
    他創業四十餘年,認準了注塑行業從來未動搖過,一年365天都在工作,帶領著手下的弟兄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注塑奇蹟,他就是海天注塑機的創始人!張靜章,他讓他那不太標準的寧波普通話在世界各地迴蕩著。在中國寧波,是注塑機行業的聚集地,而在眾多注塑機廠家中,海天則是當之無愧的BOSS,如今的海天集團乃是中國最大的塑料機械生產基地,可誰又想過,他的前身只不過是一家叫做江南農機廠的小作坊,一個破舊的小廠,所有資金加起來不超過一百元的。
  • 肅南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提升小作坊加工環境
  • 淺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附13個基本管理制度)
    什麼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從事食品生產,有固定生產場所,從業人員較少,生產加工規模小,無預包裝或者簡易包裝,銷售範圍固定的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做現賣)的單位或個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等進行綜合治理,加強服務和統一規劃,改善其生產經營環境,鼓勵和支持其改進生產經營條件,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或者在指定的臨時經營區域、時段經營。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 玻璃纖維行業專題報告:是周期還是成長
    總體上,玻纖行業在波動中成長。1997 年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和泰山玻纖完成中國第一條萬噸級玻璃纖維池窯生產線技術論證和建設點火;2006 年中國巨石建設投產了全球首條規模最大的 10 萬噸無鹼玻纖池窯生產線;國內玻璃纖維生產技術持續提升和產能不斷升級推動玻纖成本和價格下行,帶來了玻纖應用領域的擴大, 也奠定了中國玻纖產業成為世界第一的基礎。
  • 豆芽小作坊何以成為「化學實驗室」
    「使用無根素可以讓豆芽無根無須,使用速長劑能讓豆芽飛速生長,使用漂白粉可以使豆芽白嫩誘人」……豆芽是中國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然而,為了讓豆芽變得「白白胖胖」賣相好,一些無良商販想出歪招:使用無根素、速長劑、漂白粉等浸洗豆芽,把生產豆芽的作坊變成自己的「化學實驗室」,全然不顧使用這些化學添加劑對人體潛在的極大危害
  • 玻璃油墨小知識——絲印用的玻璃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在平板玻璃的升級中,有一種叫做絲印玻璃,咱們有時候會看到玻璃上有許多美麗的圖畫,那這些琳琅滿目的絲印玻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咱們來了解一下。玻璃絲印是玻璃加工的一道工序,由絲印師傅給它繪上需求的圖畫;有手動絲印跟機器絲印之分。
  • 東安:貧困戶玻璃工藝品漂洋過海掙外匯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謝助民)「我加工的玻璃工藝品是出口產品,漂洋過海出口到歐洲、美國等海外,今年前7個月受了疫情影響,自8月以來,每月的訂單做不完,這在過去,想都想不到。」11月30日,正在加工點忙碌的王忠亮感慨地說。
  • 中國浮法玻璃工藝技術達國際**高水平
    3月4日上午9時,沒有舉行儀式,在海南省澄邁縣,中航特玻3號生產線的玻璃熔窯被引燃。 這是中國國內**條全氧燃燒在線low-e節能鍍膜玻璃生產線,標誌著中國浮法玻璃工藝技術已達到國際**高水平。同時,這種適用於節能建築的高科技含量玻璃,有望在省內乃至國內建材市場開創新局面。
  • 九旬老人拿玻璃作「畫」80年 初學時手常被劃傷
    張輔是衡水人,因為對畫畫的熱愛和當年玻璃畫在華北地區的流行,他16歲來到天津,在老鄉的作坊裡學玻璃畫,後來拜天津玻璃畫第二代傳人布金堂為師,順利出師後創辦了自己的商號元興號,靠著自己的手藝謀生、養家。  「畫畫的人都有種痴迷,畫起來能不吃、不喝、不睡覺,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畫畫好。」採訪那天,96歲高齡的張輔老人這樣對記者說。
  • 為何說農村小作坊壓榨油,會被超市食用油所取代?網友說法有道理
    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很多傳統原始的壓榨方式逐漸被淘汰,大多數超市油都是大品牌,正規廠家製作生產出來的質量可以保證。當然如果非要糾結說很多地溝油或者是小廠私自製造的,那其實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個人是認為超市油比農村壓榨的食用油更好,更具有普遍性,更加的健康,雜質更少,更加讓人放心。為什麼這麼說呢?
  • 超白浮法玻璃的工藝要求
    ,是採用浮法玻璃工藝生產的一種具有高可見光透射比的平板玻璃。其所具有的高檔品質和高附加值優勢已日益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浮法玻璃生產企業開始將產品更新換代的目光投向超白浮法玻璃。雖然超白浮法玻璃是採用浮法玻璃工藝進行生產,但因其產品必須具有高可見光透射比,因此,其在原料、配合料製備、工藝特性以及熔窯耐火材料的材質等方面都與普通浮法玻璃有所不同,現簡要介紹如下。
  • 【視頻】做了20多年玻璃的老師傅分享的手機3D玻璃全製程工藝乾貨
    7月22日,艾邦手機3D玻璃全國行第一站之走入久久精工活動獲得圓滿成功,會上,來自哥瑞光學的林虎董事長為我們帶來了關於
  • 「笑臉北獅」第六代傳人馬小增:從小作坊走向世界
    【解說】在石家莊正定縣的一個小胡同裡,有個世代製作龍獅道具的「小作坊」,這裡生產的獅頭道具十分别致,長了一張笑臉:一雙睫毛濃密的大眼睛,四顆萌萌的小「虎牙」,看起來十分喜慶。30多年來,馬小增製作的一隻只「笑臉北獅」從這個小院走向全國各地,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大型活動中都曾出現過它們的身影。11月14日,記者見到了正在製作舞獅道具的第六代傳人馬小增。
  • 工藝玻璃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工藝玻璃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雕刻玻璃是家居裝修中很有品味的一種裝飾玻璃,所繪圖案一般都是具有個性「創意」,反映出居室主人的情趣所在和追求。凡是經過二次藝術加工的玻璃都可以成為藝術玻璃,從幾十元至上萬元不等,最初級的應該就算磨砂玻璃了,就是將圖案用噴沙槍磨在白玻上,檔次較低。最大的缺點是磨砂部分很容易髒,而且無法清洗,很難看,價格便宜。基本淘汰。
  • 門窗陽光房玻璃選購指南
    「放心,我們玻璃是南玻的」事實上呢。「浮法」是製作玻璃原片時的一種工藝,與之對應是普通平板玻璃,不要被「浮法」的名頭嚇去,現在大都家裝玻璃都是以浮法玻璃為原片。玻璃原片廠家(▽ 見下圖)主要從事生產玻璃原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