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沃爾沃集團8.2%股權,吉利「中國版大眾」夢近一步

2020-12-05 第一財經

盛傳已久的「擬收購戴姆勒5%股份」消息尚未被坐實,吉利方面卻已在資本市場攬沃爾沃集團入懷。

來自吉利方面的消息,今日吉利控股已經正式與歐洲基金公司Cevian Capital(下稱「Cevian」)達成一致,收購後者持有的沃爾沃集團(AB Volvo)8847萬股的A股股票和7877萬股的B股股票。項目交割後,吉利控股將擁有沃爾沃集團8.2%股權,成為其第一大持股股東,並擁有15.6%的投票權。

今年以來,吉利頻頻出手,完成了對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及太力飛行汽車的戰略性投資。老謀深算的李書福,每一次出手,背後似乎都有著非買不可的理由和著眼未來二十年的前瞻思考。所以,這次收購沃爾沃集團股份,並一舉成為第一大持股股東,顯然並不是一樁單純的財務投資。

在乘用車市場,隨著沃爾沃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復甦,吉利汽車的全面崛起,對寶騰和路特斯的收購完成,全新品牌領克首款新車的順利推出,李書福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從高端跑車市場,到中低端普通消費市場的全面覆蓋,從某種意義上說,多年來籌謀的一幅大棋局在乘用車市場已經布局完畢。

那麼,下一步的重點是什麼?答案是商用車。

此前一直專注在乘用車市場上的吉利在商用車市場幾乎可以用「空白」來形容。一直到去年,吉利才開始布局商用車。去年10月26日,吉利控股在成都發布了全新商用車品牌——遠程。在吉利的規劃之中,「十三五」期間,補齊商用車短板將是重中之重。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李書福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實現商用車25萬輛的目標。

在傳統的商用車市場,大的汽車集團已經早有布局,吉利這個後來者無論是在技術、資源還是渠道上都沒有優勢,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與國內其他商用車企業不同是,遠程品牌將專攻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商用車的研發和製造。」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商用車公司總經理周建群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吉利在商用車上的策略是要與傳統公司進行差異化競爭。

和乘用車市場一樣,商用車市場目前也正面臨著自動駕駛、網際網路以及電動化等趨勢變革。與乘用車不同的是,諸多業內人士認為,在商用車市場,無人駕駛以及電動化等前瞻技術,將更容易實現商業化落地。在 2017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餘貴珍教授就分享了他所認為眼下無人駕駛最適合應用的場景:一是諸如礦區、景區等固定線路,一是諸如機場碾壓等惡劣環境。此外,諸如新能源客車在公交線路上的應用,再比如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中重卡市場的應用等,都已經有所落地。能源變革在商用車領域也十分迫切,與乘用車不同,商用車的消費者更加在意使用成本,而以新能源為動力系統的商用車,如果可以減少使用成本,無疑將更快速地獲得市場。

在這些應用市場,誰掌握著核心技術,誰就將有望在未來的變革中掌握主動的市場地位。反觀沃爾沃集團,雖然從知名度看,可能與生產轎車的沃爾沃汽車相比不那麼為人熟知,但這家創建於1927年,總部位於瑞典的企業,卻是一家擁有全球領先的卡車、客車、建築設備、船舶和工業發動機的製造商,旗下不僅有沃爾沃卡車、UD卡車、雷諾卡車、沃爾沃客車、新星客車、佩沃客車,還包括沃爾沃遍達發動機品牌,在商用車和建築設備領域都擁有很大的優勢。

在新能源、自動駕駛等前瞻技術方面,沃爾沃集團在商用車領域更是領先。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沃爾沃集團不僅已經推出了一輛適用於港口和公路專用車道等半封閉區域的「樞紐到樞紐」貨物運輸自動駕駛卡車,還研製出全球第一臺地下礦用自動駕駛卡車。而早在2015年,沃爾沃的純電動大巴就已經在瑞典首都哥德堡開始了運營。

所以,收購沃爾沃集團股權,是吉利在商用車領域布局的一步要棋,不僅可以補齊業務短板,同時將有望在技術上為旗下商用車品牌輸血。野心家李書福的夢想不單純是要做一個「中國品牌」,而是希望做一個類似於大眾、福特這樣的在全球都受尊敬的品牌。而隨著吉利在商用車領域的一步步布局,正式開啟乘商並舉戰略的吉利集團,離「中國版大眾」夢或許又近了一步。

相關焦點

  • 五大關鍵詞主宰吉利收購沃爾沃前景
    隨著日前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吉利控股集團先後發布公告宣稱吉利是福特首肯的沃爾沃首選競購商,個別媒體對吉利集團是否真正參與收購沃爾沃的質疑聲終於偃旗息鼓,但吉利能否最終成為沃爾沃的「新東家」仍然存在不少變數。  「吉利和福特間的併購交易,仍然需要艱苦漫長的談判才有望達成。」
  •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簡介
    人物介紹:李書福白手起家,創辦吉利集團。吉利集團是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集團總部設在杭州,在浙江臨海、寧波、路橋和上海、蘭州、濟南、湘潭建有六個汽車整車製造基地,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集團現有吉利自由艦、吉利金剛、吉利遠景、上海華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個整車產品。上述產品全部通過國家的3C認證,並達到歐III排放標準,部分產品達到歐IV標準,吉利擁有上述產品的完全智慧財產權。年納稅額超過10億元。
  • 吉利旗下新品牌發布Polestar2,沃爾沃或將淪為吉利備胎
    2月27日,吉利旗下高性能電動車子品牌Polestar,發布第二款車型Polestar 2。新車是一款採用沃爾沃CMA平臺的三廂跨界純電動轎車,採用前後雙電機,搭載78千瓦時電池組(中國版本為72千瓦時)及前後雙電機。最大續航裡程約500公裡,整體定位較為接近特斯拉Model 3。
  • 合併沃爾沃,吉利的全球夢要提前實現了!
    從吉利的步伐來看,李書福的最終目的是進擊全球市場,並不是滿足於中國市場,就算是做到了第一國產品牌,與合資車能平起平坐,但是如果不能進擊全球市場,這終究不是吉利想要的結果,收購沃爾沃,入股奔馳,入股蓮花,甚至一度被傳出吉利要收購阿斯頓馬丁,從這裡就能看出吉利的心在全球。
  • 經典併購回顧:吉利與沃爾沃的「蛇吞象」故事
    不過,如日中天的沃爾沃卻在此時出人意料的選擇了主動出售自己,而福特汽車則有著非常強烈的收購意願,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在1999年,沃爾沃集團將旗下的沃爾沃轎車業務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隨著金融危機的全面侵襲,福特認識到汽車危機不可避免,最後連克萊斯勒集團也被義大利菲亞特集團併購。福特汽車銷量非常不樂觀,下降了21.8%,其中沃爾沃的虧損約為15億美元,而且已經是連續三年嚴重虧損。這促使福特不得不「斷臂自救」 而賣掉沃爾沃。但此時金融危機已經使得絕大多數全球大型車企都無力競標沃爾沃,因而福特不得不考慮遠在中國不起眼的吉利。
  • 密謀「大局」的吉利,終將一圓全球夢?
    202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因為一場新型肺炎疫情的突襲,開局便陷入低迷之中,但在開年復工的2月10日,來自吉利與沃爾沃的一則重磅消息,一時間點燃了汽車圈的話題。 據吉利汽車發布的公告稱,管理層正與沃爾沃汽車探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
  • 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十大「洋品牌」
    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吉利收購沃爾沃經過:2011年1月25日,沃爾沃中國總部將在上海正式掛牌。2011年3月28日,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沃爾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籤署了吉利收購沃爾沃百分之百股權的協議。至此,自去年8月2日,吉利與福特完成資產交割後,在經歷一系列全球及中國高管人事調整後,沃爾沃終於在中國「首演」現狀:吉利打造中、高端商務車的品牌與規模初具端倪。
  • 沃爾沃缺錢,吉利缺故事 | 稜鏡
    吉利與沃爾沃同樣需要1+1>2的深度業務協同。這不是沃爾沃第一次傳出IPO的消息。2017年3月,《金融時報》報導稱,沃爾沃計劃從中國融資5億美元,籌備上市。2018年,沃爾沃上市計劃正式提上日程。
  • 吉利再提深度整合,沃爾沃「獨立度」到底有多重要?
    撰文|張大川、編輯|禾 子2020年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十年的日子,這十年裡,沃爾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產品端到品牌端,橫跨三大洲的工業布局以及遍及全球的銷售網絡,使得沃爾沃展現出了遠比福特時代更加彭勃的發展朝氣。但曾經被放虎歸山的沃爾沃汽車,在最近反覆被提及將和吉利汽車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兩者實現更為緊密的結盟關係。
  • 十年追夢熱血難涼,沃爾沃S90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在眾多汽車廠商都在努力造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汽車時,沃爾沃S90已經俘獲了他們的心。自十年前被吉利收購之後,沃爾沃下足功夫,充分了解市場,並據此做出調整,產品也愈發貼近中國市場。十年間,沃爾沃如同初心不改的熱血追夢少年,以堅持不懈的努力讓消費者了解和認可了這個誕生於北歐的豪華汽車品牌堅守的價值觀、使命和願景。
  • 吉利汽車深度解析: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力量
    自吉利上市以來對各管理層以及員工都有股權激勵的措施,核心人員利益與公司利益綁定有助提員工積 極性。2007 年吉利便開始實行了股權激勵計劃,向洪少倫等人發行共計 2.8 億的股份,股權激勵計劃有助穩 定高管人員,建立公司的利益共同體,達到激勵員工提升公司業績的目的。
  • 吉利又要成功了,配沃爾沃動力,軸距2米8+10個bose音響,才11萬
    中國自主品牌車的研發力和銷量是越來越好,如已經上市的長安UNI-T到目前為止銷量依然在不斷增加,還有在廣州車展一鳴驚人的長安UNI-K。都說明現在的國內自主品牌車型的競爭力越來越強。而吉利作為從1997年就進入汽車行業的老牌國產品牌也交出了自己的全新緊湊級轎車,吉利星瑞。
  • 工商變更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其中,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增資人民幣23.83億元,大眾中國投資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資人民幣16.10億元,江淮汽車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資人民幣0.83億元,兩項交易已完成交割。
  • 「鈦晨報」沃爾沃汽車計劃與吉利汽車合併,納入吉利香港上市公司...
    來源:鈦媒體摘要: 西貝賈國龍:5天獲銀行4.3億授信發工資,重新評估上市可能性;比亞迪闢謠口罩對外銷售:產能有限,主要供給一線;蘋果發內部信:延長疫情期間Apple設備保修期;新一批國產遊戲版號下發,騰訊、網易、阿里互娛在列;OYO CEO談重組:中國新增了8500套客房;亞馬遜核心高管團隊去年新增7人;特斯拉CEO馬斯克
  • 全球視野 科技驅動 吉利跑出加速度
    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團研發總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共有2萬餘名研發設計人員,專利總數達17677件(含吉利汽車集團及吉利科技集團)。2019年研發投入207億元,佔銷售總收入比例為6.3%,這一比例與國際一流汽車集團基本一致。未來,吉利仍會保持較強的研發投入。  「新四化」已成為吉利科技轉型的核心,吉利不斷佔領技術制高點。
  • 大眾集團收購全息3D顯示技術廠商SeeReal少數股權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黃顏大眾集團宣布,他們已經收購了全息3D顯示技術開發商SeeReal Technologies的少數股權。這家公司表示:「這起收購將能確保集團能夠獲取面向汽車顯示技術領域的未來增強現實技術。
  • 擁有沃爾沃/吉利兩大「後臺」,這款中國製造的車賣到了歐洲
    6月26日,Polestar極星方面宣布,首批Polestar 2(極星2)已經運抵比利時澤布呂赫港。這批產品將在未來幾周內,交付到瑞典、挪威地區的用戶手上。與此同時,後續供應歐洲的Polestar 2也已從上海啟航,將陸續供應比利時、德國、荷蘭、英國、瑞士等歐洲主要電動汽車市場。
  • 賽車背景,遇上吉利,運動基因能否助力Polestar2站穩腳跟?
    大部分汽車廠商都有自己的運動品牌,例如奔馳有AMG、寶馬有M Power、大眾有R以及日產也有Nismo等。而沃爾沃也有Polestar,現在Polestar已經正式成為沃爾沃旗下子品牌,主打高性能電氣化車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剛剛上市的Polestar2。01·什麼是Polestar?
  • 2020年半程收官,吉利53.05萬輛奪國產冠軍,下半年瞄準歐洲市場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合資市場與自主市場的兩大主力卻遭遇了滑鐵盧,合資市場的大眾汽車不用多說,中保研碰撞測試的出爐與近期部分產品的召回,使得其大量潛在客戶分流到了日系、自主品牌手中。而自主市場當中,吉利卻成為了最」不吉利「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