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型骨傳導助聽器產業化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近日,由北京美爾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新型骨傳導助聽器產業化」順利通過專家驗收。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助聽器主要為氣傳導助聽器,而氣傳導助聽器的本質是一臺聲音放大器,不能改變聲音的傳導途徑,因此,對於耳道閉鎖、耳道發育不全以及老齡化導致的鼓膜塌陷等聽力損失人群效果較差。兩年來,美爾斯通公司通過對人類顱骨的聽閾特性、DSP數字處理器的選型與參數、環境降噪識別與抑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基礎上開發出國內唯一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骨傳導助聽器。課題實施期間共申請相關專利9項,5項獲得授權。該產品2012年上市後即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預計2013年達到8000萬元。

相關焦點

  • 可穿戴骨傳導助聽器助力聽障改善—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日前,北京美爾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第二代可穿戴骨傳導助聽器,為聽障人士和聽力衰退的老年人帶來了福音
  • 戴了骨傳導助聽器又能拉二胡了
    上個月,劉本成在報紙上看到Vlike骨傳導助聽器的介紹,半信半疑地到店裡去試著戴了戴,感覺非常不錯。「我本來就有老花眼,用了骨傳導助聽器後,把鏡片換成老花鏡,誰也沒看出來我還戴了助聽器,大家反而覺得我的眼鏡很時尚。」劉本成說,現在又可以愉快地和老友們一起拉二胡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 瑞典發明新型植入式助聽器 可取代中耳獲得聽力
    通過將骨傳導助聽器植入中耳的位置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典科學家近日發明了新型植入式助聽器,可取代中耳使聾人恢復正常聽力。  失去聽力的病人可以使用這種新型植入式助聽器代替中耳,重新獲得正常的聽力。瑞典查爾默斯技術大學研發了這一獨特裝置,並成功使其應用到植入手術。
  • 另闢蹊徑創造骨傳導助聽器,聽障患者的福音!
    另闢蹊徑創造骨傳導助聽器,聽障患者的福音!綜合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同仁醫院、上海耳鼻喉專科醫院及北京聽力協會等專家的估計,我國有近1億的人需要助聽器的幹預治療,近年來這類群體還逐步趨於年輕化。目前,市面上針對不同的聽力障礙患者,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聲音從被耳廓接收到開始,經過整個聽覺通路的傳導,最後抵達大腦的聽覺皮層被人」聽見「,中間每個環節都必不可少。
  • 骨傳導振子
    1、 骨傳導振子工作原理聽覺是接受外界信號的重要器官,聲音傳入人的內耳有兩種方式:A、 氣傳導:聲音通過空氣
  • 艾迪聲入駐全國首個無障礙孵化空間,其專利骨傳導助聽器受關注
    將最新研發中的動態心率骨傳導助聽器產品用於聽障朋友們,爭取做到精準定位,精準配置、精準康復、精細化服務於百姓。我們爭取做到為殘障人士的康復輔具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歡迎您們的參與與指導!艾迪聲以「康復為標準,以人類康泰」為己任;將帶動產業大發展,為社會創造福利;把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作為品牌目標,以「客戶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為品牌理念。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國家實驗室)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與會理事及有關部門領導聽取了國家實驗室陳東敏主任的工作匯報和周興江研究員的研究進展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自主研製的儀器裝備,充分肯定了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  國家實驗室籌建以來,高質量科研成果持續增長,2006年在Nature、Science、PRL及JACS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再次突破歷史記錄,達到了46篇,其中第一作者單位25篇,申請國際專利8項。
  • 骨傳導智能眼鏡——一種不用耳朵聽聲音的智能聽力設備
    目前助聽器市場品類分為「氣傳導」和「骨傳導」兩種,消費者往往在選購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一般都會聽取驗配師的建議。但是如果碰到不正規的聽力中心,就有可能被坑,甚至選配到質量較差的產品,不僅返修率極高,使用起來更是苦不堪言。今天就給大家羅列一下傳統助聽器和骨傳導助聽器的優缺點。
  • 全球獨創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國內面市,用「牙齒聽聲」化解行業多重痛點
    6月19日,聲佗醫療在全球首創、並已在美國上市的全球獨創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品音®正式引入國內上市。與口腔、眼科等行業相比,聽力行業似乎在不少人看來是一個細分小行業。與其相對應的是,聽力健康也經常被忽視。
  • 前沿聲學黑科技——骨傳導
    骨傳導是一種聲音傳導方式,即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通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
  • 新型二甲苯異構體分離吸附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浙江大學的崔希利研究員及合作者在混合二甲苯異構體高效分離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製備具有客體響應性的吸附劑通過形狀識別機理可以高效識別二甲苯異構體。隨著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飛速發展,二甲苯的需求量不對增加。
  • 我國紫外雷射器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十二五」863計劃新材料領域「紫外雷射器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擔的「深紫外雷射器及人工晶體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大進展,於近期通過了課題技術驗收。
  • 尤物Wear:掛在脖子上的助聽器
    之之前助聽器一直是戴在耳朵上的,現在助聽器Wear開始掛在胸前了,這個助聽器集中了舒適和美學的特性,內置了高保真模擬麥克風陣列,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捕捉到清晰的聲音,過濾掉不必要的噪音,讓你戴起來的時候非常爽!
  • 新科技or黑科技 骨傳導耳機優劣勢對比
    骨傳導耳機又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骨傳導耳機的那些事兒,讓我們對於這項「黑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      骨傳導耳機之所以會和運動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骨傳導耳機能夠克服傳統耳機在運動時的諸多不足,或許可以這麼說,骨傳導耳機就是為了克服傳統耳機在運動中的不足而設計,所以骨傳導耳機從誕生之日起就和運動耳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 少年,小小年紀戴啥助聽器?南卡骨傳導測評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你家招財貓身為「南卡」的忠實粉絲,手握南卡家族的「全家桶」的你,最近是不是有一款「助聽器」入手呢?南卡Runner骨傳導耳機目前正在火熱推廣上市熱賣中,不少粉絲和圈外朋友也紛紛在京東和天貓旗艦店上紛紛剁手,那麼大家不禁要問南卡每添新品都會引起熱銷這是為什麼呢?
  • 聲佗醫療牙骨傳導聽力系統上市,填補國內單側聾市場產品空白
    數據顯示,國內助聽器市場規模已從2009年的11.23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42.85億元,預計至2022年我國助聽器行業產量約近3000萬個。但面對龐大的單側耳聾市場需求,目前市面上的治療手段,除了傳統對傳式氣導助聽器和眼鏡式、軟帶式骨傳導助聽器以外,被視為單側耳聾治療的「金標準」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錨助聽器手術。但均存在不足和痛點。
  • 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化新網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1月6日,項目組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丁基橡膠支化劑千噸級基礎工藝數據包編制,建成了國內首套星型支化丁基橡膠工業側線裝置,並完成水聯運試驗,具備開車條件。
  • 全球唯一的牙骨傳導助聽器品音即將上市
    在中國,對於單側耳聾患者數量尚沒有官方統計,根據北京同仁醫院、上海五官科醫院、北京聽力協會等專家的粗略估計,這一數據至少超過2000萬。如果以美國的患病率乘以中國總人口總數,這一數據將超過5000萬。據有關文獻報導,同為東亞人種的韓國人,單側聾的患病率高達9.31%。雖然單側耳聾的人群數量龐大,但目前市面上幾乎找不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 材料學院在水系鋅基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材料科學與與工程學院胡文彬教授團隊聚焦鋅基電池存在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從電極材料可控制備、新型電解質開發和電池設計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在新型水系鋅基電池、柔性可穿戴電池器件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了重要進展。
  • 我國新型高效糖尿病治療藥物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研究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專利保護,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達成初步意向,共同推進臨床試驗和產業化工作。  2020年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上的調查文章表明,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1.3億,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