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起跑線固然重要,但《摔跤吧爸爸》換成我們會怎樣

2021-01-09 影評小金魚

自從「摔跤的爸爸」這部印度電影在國內火了之後,大家都開始喜歡看印度的電影了,後來印度相繼在國內上映過不少電影,都砍下了很不錯的票房成績,這部《起跑線》更是有三天破億的好成績。電影的畫面雖然不華麗,但是它的劇情都是很大膽的,都是國內電影比較少會用到的,電影不但很有教育意義,也承包了很多笑點。讓我們在看有教育的電影同時不會覺得煩悶。這部電影所說的關於印度孩子的起跑線的問題,同樣適用於國內的孩子,因此很多觀眾都很容易將故事與自身聯繫起來。

影片的開頭是男主拉吉和女主米塔年輕時在一個集市裡面遇到,而且幾年後,他們共同擁有了自己的寶貝女兒和一家知名的婚紗店,由於他們對女兒的過度保護,擔心孩子會因為他們的中產階級身份而影響孩子升學的機會。而且他們所看中的四間名校都是只收學校附近三公裡的學生,因此他們不得不搬去學校附近的一個富人小區,也希望通過這樣能讓女兒與許多上流社會的孩子有更多的接觸。

雖然他們一家真的很有錢,但是卻缺乏了與他們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知識水平和社會身份。拉傑的生活方式與他所想結交的名流非常不相同,孩子也因為不太會講英語而受其他孩子的排擠。當拉傑知道學校不允許找人推薦入學時,他就想著直接拿錢給校長,當他在學校門口親眼看著校長把賄賂的人趕出去時,他就馬上離開學校了。後來由於他們夫妻倆對於社會等級概念不太了解的原因,即使用了高昂的費用請了入學顧問,面對四間名校的面試還是以失敗告終。

天無絕人之路,入學顧問又告訴了他們,名校每年都會留一部分的學位供經濟困難的孩子通過抽籤來獲得名額。這是一個漏洞,因為只需要運氣,就可以有機會獲得其中一個名額,於是他們夫妻倆決定搬家暫時成為窮人,以換取抽籤資格。當他們搬去窮人區時遇到了心地善良的鄰居亞姆夫婦,亞姆夫婦也和他們一樣想要獲得名校的學位,亞姆夫婦一直把他們當成落魄的富人很照顧他們,後來他們的面試過了,獲得了抽籤的資格。

最後拉傑的女兒被抽中了,但是鄰居的孩子卻落選了,拉傑夫婦覺得是自己搶了鄰居的學位,就為鄰居建立了一間公立學校,讓鄰居的孩子可以在那裡上學,學校設施十分完善,環境也很好,但是後來鄰居發現了他們並不是什麼窮人,只是為了爭取學位而假扮的。亞姆準備去學校揭發的時候遇到了拉傑的女兒,天真的小孩擁抱了他一下,善良的亞姆最後還是沒有去揭發。

當拉傑本想去向校長說出真相的時候,卻發現校長原來也是一個貪錢虛偽的人,在他們眼裡亞姆的孩子就算來了也不可能堅持讀完。拉傑在臺上揭露了校長的假面具,並且幫女兒辦理退學,最終把女兒送去了私立學校,也許條件沒有私立的好,但是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重要,公立學校有最起碼的真善美,並且沒有私立學校的階級區分等級。這部電影並不完美,內容也有些太過於急切的表達,但是卻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這個現象也引起小編的思考,為什麼教育片會在中國如此受歡迎。

小編覺得更大的原因是,入學困難和連夜排隊拿申請這些小情節在我們身邊都曾發生過,但是這些困難並不能阻止家長拼全力去為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因為我們都無法否認,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確實對一個人的未來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但是怎樣才算是「好的教育」了?以前家對於家境不好的人來說,只要努力讀書,高考考進一所重點大學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是現在似乎不僅僅是這樣了。小編認為好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一切,一個人的素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成績再好的孩子,沒有足夠的綜合素質,也是不利於他們的全面發展的。

其實在印度很多小孩長大了都是接替父母的工作,但是拉傑卻想讓女兒能有屬於自己更好的未來,這在印度是幾乎不存在的,但是影片還是決定這樣拍,這也意味著要打破封建的思想,才可以更有利於孩子的全身心發展。最後小編覺得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在學習的同時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孩子的童年不能只用學習來填滿,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最後你們還有什麼好看的印度電影?可以和小編分享一下。

相關焦點

  • 《起跑線》經典語錄:顧客是上帝 而老婆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印度電影的口碑一直是不錯的,尤其是去年上映的喜劇動作片《摔跤吧!爸爸》不僅口碑爆棚,更是獲得了將近13億的票房,達到了近年來的新高。而近期上映的電影《起跑線》雖然沒有那麼高的票房,但口碑卻依然很棒,作為反映兒童教育問題的電影,其中也充滿了很多笑點。
  • 《起跑線》對偽善變態教育體制猛烈抨擊,大快人心,業界良心大作
    《起跑線》豆瓣打8.1分,比反家暴勵志的《神秘巨星》高出0.2分,雖然沒有《摔跤吧!爸爸》的9.1分高,但影片對現實教育體制的反諷和抨擊簡直大快人心,這才是電影的價值所在,真正的印度良心之作。八年後這部《起跑線》同樣是對不堪的印度教育體制進行了更猛烈的批判,名牌私立學校,富人階層子女佔85%,窮人階層憑抓號獲得25%的機會。貌似看起來這樣的私立學校還有點人性,實則昂貴的學雜費也是對窮人變相的碾壓。貧富差距,種族歧視,這些都是印度不可避免的現實毒瘤。
  • 《起跑線》:你的孩子怎麼樣,你就是他的起跑線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講述的是四月份上映的一個電影《起跑線》。這部片子由薩基特·喬杜裡作為導演,講述他和他的太太為他的女兒找更好地學校,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各種辦法,搬家到名校的學區房,通宵排隊領報名表,參加孩子和家長的面試補習班。
  • 《起跑線》人人生而平等,可不能分三六九等
    《起跑線》比如說,擇校我們都知道,學霸感覺有點看不起學渣,學霸看上去很高冷聽聽,無法走進優秀的圈子,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成為優秀的人,這終於讓我明白,為啥父母從來著急自己的考試成績,因為不能變優秀,自己只能被淘汰出局,現在也挺能理解為人父母的苦心,酸溜溜的想哭。
  • 苦學英語的孩子們,輸掉的何止是起跑線!
    我們國內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都在教什麼呢?美術、鋼琴、舞蹈、書法、表演、跆拳道、西洋棋、朗誦、詩歌、語文、數學、英語……這些技藝看起來都不錯,都屬於高大上的東西,相信各位家長沒有給孩子報過班的應該很少吧?這些起跑線看起來都挺美,但這些真的是孩子們的人生起跑線嗎?
  • 北京日報:拉倒吧,不是所有印度電影都是神作
    原標題:拉倒吧,不是所有印度電影都是神作   自從去年5月《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大火、斬獲12.9億元票房以後,印度電影對國內觀眾來說似乎成為了「爆款」代名詞,引進一部火爆一部。創造了2016年印度票房神話的《蘇丹》,上周末在國內上映前,很多人都挺看好。
  • 阿米爾·汗傳記中文版6月上市 除了《摔跤吧!爸爸》,他比我們知道...
    早在《摔跤吧!爸爸》之前,阿米爾·汗已經憑藉《我的個神啊》、《三傻大鬧寶萊塢》、《未知死亡》等片在中國收穫了大量粉絲,他的貼吧和微博粉絲帳號每天都有很高的活躍度。而在《摔跤吧!從《冷暖人間》、《印度往事》,到《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再到《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他的螢屏形象從青年偶像,到擁有完美身材的硬漢,再到肩負起社會責任的「印度良心」,他的身份從單純的演員,逐漸成為身兼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等多重身份的「全能影人」。30年來,阿米爾•汗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改變。
  • 《異星覺醒》《搶紅》等新片狙擊《摔跤吧!爸爸》 誰能成為新任日...
    原標題:《異星覺醒》《搶紅》等新片狙擊《摔跤吧!今日,《異星覺醒》《搶紅》等十幾部新片上映,誰能超越《摔跤吧!爸爸》成為新任日票房冠軍?   總票房5.33億,工作日日票房超兩千萬,上映15天的《摔跤吧!爸爸》還在繼續著它的逆襲之旅。從正面相撞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不被看好,到日票房第一,票片大增口碑發酵,再到一路碾壓上周五的實力新片《亞瑟王:鬥獸爭霸》《毒,戒》。《摔跤吧!
  • 黃渤6個問題扎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靠前的起跑線,站不下所有的人,無論父母怎樣拼盡全力,他們能把孩子送達的地方,總有高低遠近的差別。1估計黃渤他閨女離高考還遠,要是後20名裡有他的娃,估計渤哥也不能淡定。畢竟,當爸媽的「起跑線焦慮」已經是全世界的通病。
  • 中科院院士:教育「起跑線」應定在大學
    原標題:中科院院士:教育「起跑線」應定在大學  「現在把孩子的起跑線都定得太早,在我看來,學生真正的『起跑線』更應該定在大學!」昨天,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邢定鈺回到母校九中,和該校英才班兩個班的學生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上了一堂生動的「大師成長課程」。據悉,邢定鈺被母校聘為「英才班榮譽班主任」。
  • 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何輸在了起跑線上?
    沒有耐心讀長篇大論的網友只需讀下面幾行結論即可: 愛氏相對論是基於愛氏思想的4大假設,這就是愛因斯坦的「起跑線」;然而,愛因斯坦卻是個糟糕的牛頓的繼承人,他繼承了牛頓的劇毒資產:牛頓第一定律——與周邊沒有相互作用的「孤立體」和衍生的「慣性參照系」,卻捨棄了牛頓最重要的資產:力→相互作用→力做功→能量→能量守恆!從而導致他的相對論思想完全失敗。
  • 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扎克伯格的女兒不滿一歲就在學「量子物理」了
    因為這類節目除了滿足我們對於明星家庭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對於新晉的酷爸辣媽們的來說,可以通過明星的真實育兒經,學會怎樣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 也許我們並不能給予明星孩子那麼好的成長環境與生活條件,但我們依然能推彼及此,學習他們教育孩子的經驗,將孩子培養得更優秀。
  • 起跑線伊爾凡·可汗女主角米塔的扮演者是誰 她還是電視劇女王
    言歸正傳,起跑線講的是印度版的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了孩子能上好的幼兒園,搬家去了學區房的大別墅,又因為父親的工作是服裝店的老闆,高端幼兒園4所都拒絕了,這讓他們很傷心,並且把最後的希望壓在最好的的幼兒園身上,不僅排隊領申請表,還為了應對審查假裝窮人到貧民窟生活。
  • 浙大教授鄭強:教育,拼的不是起跑線
    前幾年,有這麼一句流行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看去吧!」大多數家長總想著,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會利用身邊能夠利用的一切資源,力圖能夠讓孩子獲得良好優質的教育環境,報名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培訓班,使得原本天真燦爛、無憂無慮的孩子,每天都負「重」前行,超負荷的工作,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自身,皆身心疲憊。
  • 鄭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坑害了多少孩子,很多家長在拔苗助長
    鄭教授最開始火的一段視頻,小編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視頻中,記者問到對於當代中國很多年輕的父母不惜代價爭搶學區房時,鄭強直接指出了這一現象的原因:這是中國教育觀的「起跑線」造成的。鄭強說:「首先講,中國民眾期盼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我是完全贊同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覺得這就涉及到一個民族的教育觀,首先像我這種年紀的人,那個時候沒有這種東西(學區房),我們這輩人已經成為了科技界的中堅力量甚至是社會的中堅,為什麼整個中國的民眾把孩子的成才成長,和整個未來的幸福如此的推前呢?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揠苗助長的逼迫,對幼兒期的孩子無意義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對於今後的整個人生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不管是學習日常的功課還是其他的技能,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學習掌握,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在孩子進入小學、中學階段的時候,爭分奪秒地學習,能多學一些就讓他多學一些,確實是很重要,又好處多多的。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最近,太原理工鄭強教授的一段講座視頻又火了!他在講座中提到了幾個觀點1、我們國家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2、高考前扔書是瞎扯,這還發生在最好的中學。我知道了把那個校長訓了一頓。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起跑線" 會越來越早嗎?
    換言之,當如今作為父母的我們,還在殫精竭智為孩子們如何贏在「起跑線」上傷腦筋時,科學再發展下去,有錢人可以通過「定製嬰兒」,讓孩子完美地贏在起跑線。在約翰·帕林頓的《重新設計生命:基因組編輯技術如何改變世界》一說中寫道,如果基因組真的可以像電腦文件一樣被修改,那麼醫療將會變得非常不同。
  • 印度三大神片,每一部都有阿米爾汗,《摔跤吧!爸爸》只排第二!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許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在豆瓣評分最高的印度影片,影片很多無釐頭的笑點,一定會讓你捧腹大笑,友情和愛情也是這部電影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友情直叫人羨慕,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事時有發生,是男人間很純真的友誼。愛情就有點老套了,援用印度影視戀愛的一貫法制,那就是必須一見鍾情,不過此片關於愛情的素材相對來說比較少點,但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
  • 《摔跤吧!爸爸》裡說的既不是英語,也不是「印度語」丨語言學午餐
    最近一段時間,你的朋友圈肯定已被一部電影刷屏,它就是現象級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有多牛?上映38天,中國票房達到了12.09億人民幣。(數據來源:貓眼票房2017年6月11日數據)它的口碑也極其炸裂,豆瓣評分9.2,好於99%的傳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