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制在北京實行兩年,示範河段洳河怎樣做到水清岸綠鳥盤旋?

2020-12-01 北晚新視覺網

洳河河口一處三角洲上,秋日的晴空下,一隻只白鷺在葦叢中躍起身子,緩緩飛過一人多高的草叢,在遛彎的人們身邊盤旋一番,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站定。秋風吹得水面與草叢一起泛起陣陣波浪,與蔚藍的天空組成畫作般的美景。這條洳河是平谷區一條普通的河流,曾幾何時,他擔負著附近村鎮排放生活用水、飼養場排廢水的功能,是一條臭得人們都不願走近的髒河。

洳河岸邊美如畫

日前平谷區開展了河長制示範河段創建工作。洳河的新城河段作為首條河長制的示範河段,將為其它河湖管理、保護提供參考和樣板。河長制在北京實行剛好兩年,這條示範河段是如何打造的?與其他的河長相比,示範河段的河長們的工作有何過人之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洳河的多位河長。

7.1公裡的生態畫卷

作為全市首批優美河湖,洳河示範河段的長度為7.1公裡,這段河道旁,既有種著莊稼的村子,也有新建設的小區、體育場等城市建築。秋季的午後,來河邊遛彎的市民絡繹不絕。周村的幾位村民老先生,騎著小三輪、搬著小桌,來到了巡河路旁的大柳樹下下棋。「村子裡的環境也挺好的,但是我們更喜歡河邊。」這是因為河邊略帶溼氣的小氣候,讓老人們倍感舒適。

而住在附近高層樓小區的幾位女士,則是吃過午飯後到平谷城區裡逛完超市,拎著大包小包地從河岸上走過。前些年走過這段路程,她們習慣乘坐公交車,但河岸邊環境好起來之後,她們更願意從沿河路上步行一段,遇上好天氣,則直接到離水面更近的景觀小道上走過。

近年來河水的高度一直保持在與河邊景觀小道落差1米左右,河道裡較高的灌木如菖蒲蘆葦,把枝條伸到了路邊。雖然是秋天,但河道裡仍然可見各種盛開的小花。平谷區河長制辦公室的李春梅介紹,在河道綠化之時,專業的工作人員曾經做過細緻的規劃,哪裡合適來片水中綠地,岸邊植物究竟要多高,這些都是仔細考量過的。菖蒲蘆葦身材高挑,又有吸收其中有機物淨化水質的功能;連翹不高不低,乍暖還寒時候就能給河道增添姿色;波斯菊低矮,恰好與其他植物形成錯落有致的綠洲景觀。

京郊常見各種野鳥,但在河道汙染、缺乏綠色的年代,遷徙的鳥類也不願在河邊駐足。但現在,這裡常見白鷺、黑鸛。膽子大的直接到河裡捕食小魚,膽子小的成群躲在灌木深處,不時一哄而起飛過天際,「一到晴天,有不少從城裡來的攝影愛好者成群結隊地在這兒守候拍鳥。」一位遛彎的大爺說。

一張展板見證河長制發展

今年53歲的王清是大興莊鎮周村的書記,也是一位河長。曾經的洳河在他的記憶中是魚蝦成群、河岸上柳樹成蔭的樂園。「小時候嘛,我和小夥伴們到河邊捉魚蝦,架起個鐵皮罐頭筒隨抓隨吃。」

快樂的記憶在上世紀90年代被打破,隨著經濟發展,河邊逐漸出現一家家飼養場和工廠,汙水排進洳河;村民們生活水平提高後翻蓋房屋,建築垃圾在岸邊隨處可見。多年不曾清淤,加之降雨量減少,洳河逐漸斷流,而僅有的河水變成黃綠色泛起臭味。

為提升城鄉水環境,2012年起,政府分階段開展洳河治理,河道清淤、鋪設河堤、綠化美化、栽花種草,幾年之後,曾經髒臭的河道煥然一新。大筆的投入讓治河看上去並不難,然而怎樣才能把治理的成果保持下去,成了各地都要面臨的一個新問題。「過去有句話,叫做『水務不上岸,環保不下河』,『管水量的不管水質、管排水的不管治汙』。」李春梅說。

洳河白各莊大橋 天藍水清

河長制的實行,實現了河湖從「多頭管到統一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從「多龍治水為合力治水」的轉變。別看村書記權力有限,但作為村級河長,發現問題上報之後,按要求甭管是水務、環保還是其他涉及的部門,大家都要會商合力解決問題。這讓每次發現問題後的管理都有了更明顯的成效。

平谷區大興莊鎮政府的會議室裡,保留著一塊牆報展板,這是整整兩年前北京剛剛開始實行「河長制」的時候,鎮裡所轄各位河長呈交的巡視結果,一張張小紙條上寫著各位村級河長在巡視中發現的與河道有關的問題。「河邊發現一堆建築垃圾」、「岸邊樹木倒伏」、「施工單位大門緊閉」,以往難以解決的難題匯總上來。

那一段時間是大興莊鎮的副鎮長董海波最為忙碌的日子,既然新制度已經實行,解決這些問題便有了難得的好機會。如今兩年過去,展板匯報的方式改進成了手機軟體上報,「我們當河長的,手機裡都有專用的軟體,手機定位保證巡查不會偷懶,發現問題直接拍照上傳,誰工作幹得不好也逃不掉責任。」與情況有關的部門隨即便會接到通知,協同解決。

所以現在,「再也不會有這麼多紙條了,再也不會有這麼多破壞河道的問題了。」有些河段長期保持整潔,一連幾個月都不會出現問題;有些河道偶爾會發現夜黑風高有人傾瀉建築垃圾的情況,也很快會被清理。

至於曾經排汙的單位、飼養場,經政府多部門合力治理,小規模的直接關閉,政府幫忙另謀出路;規模較大的,建設糞汙處理設施,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村莊生活汙水進行統一收集治理,達標排放,確保了入河水質的安全清潔。

親水便民寫進工作要求

不久前,平谷區水務局已經初步擬定一份「河長制示範河段標準」。這份文件並不算長,但其中分類寫明了河長工作需要達到的效果。

首先的要求是「安全流暢」,保證防洪排澇的要求;接著是生態要求,如保證水生植物的種類、景觀效果;水質的要求當然必不可少,通過水質也能監測到是否有人偷偷排汙;河長按規定巡視河道,看護與管理河道有關的設施等等。

洳河新城段

與過去管理河道最大的區別在於,「河湖親水便民」也作為標準寫入了這份文件。岸邊是否有足夠的休閒設施?設置是否合理?照明的亮度是否讓遛彎的人們感到舒適?安全警示信息是否明確?

「多少年來說起水務管理,總是『洩洪排澇』;後來環保意識提高,保證水質也逐漸成為一項要務;直到這兩年,我們發現前面兩個目的達到後,人們更喜歡到河邊乘涼遛彎,原來水環境好會給人們的生活增加不少樂趣,我們明白,「開展工作要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出發。」李春梅說。

影響水質、河邊生態的另一大因素是降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北京降雨量持續偏少,河裡水質就特別差。「但現在咱敢說,即便降雨少,平谷城區汙水處理廠處理的高品質再生水也能保證河道水質和水量。」

城區有汙水處理廠,那麼村莊咋辦呢?大興莊鎮的幾個村子,已經使用了多年「生態溼地」來淨化處理本村的生活汙水,「最大的運營成本不過是排水泵的電費。」兩畝地的蘆葦鋪上陶粒,讓生活汙水變成了清澈的河水,順便就有了繞村小河。

保護水環境的教育,也延伸到了附近小學的課堂裡。水髒的年代,老師們不會想起帶著孩子們到附近的河邊去體會什麼,但現在,到洳河邊撿撿垃圾、辨認一下動物植物,已經成了周村小學等附近學校頗受孩子們喜愛的課外活動。

「不僅是政府職能部門,也是各位河長的功勞,更是全社會重視環境帶來的成果。」李春梅說。漂亮起來的河道,逐漸讓廣大市民形成了從提高認識到自覺保護到主動參與的良性循環,「今後我們要想更多的辦法,讓更多的生態建設成果惠澤百姓。」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碩  攝影:王玉梅、張文平

相關焦點

  • 河長制在北京推行兩年,示範河段洳河從髒臭變成水清岸綠鳥盤旋
    洳河河口一處三角洲上,秋日的晴空下,一隻只白鷺在葦叢中躍起身子,緩緩飛過一人多高的草叢,在遛彎的人們身邊盤旋一番,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站定。秋風吹得水面與草叢一起泛起陣陣波浪,與蔚藍的天空組成畫作般的美景。這條洳河是平谷區一條普通的河流,曾幾何時,他擔負著附近村鎮排放生活用水、飼養場排廢水的功能,是一條臭得人們都不願走近的髒河。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什麼是「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
  • 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
    原標題: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亞心網訊(通訊員 楊曉東 夏仁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也提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福海縣從去年開始推行「湖長制」「河長制」,加大主要湖泊河流的生態管制,讓漁業資源和湖泊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 袁德祥:加強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 確保水清岸綠
    9月7日下午,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在巡察白石河流白石場鎮河流段時要求,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河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該河流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水清岸綠。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累計投入1.8億元,全面實施水域生態修復,啟動了龍江河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工程。「美麗的龍江河又回來了!」
  • 20條北京2019年度優美河湖出來了!
    即日起,上榜河湖將進入公示期,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名單持有異議,可實名向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提出。 近年來,本市開展優美河湖評定,以「河長制」為抓手,持續推動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激發廣大市民參與河湖保護、監督河湖管理的熱情,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本市大小河流水質不斷升級,水環境越變越好。
  • 山東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山東省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
    ,現就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實行河長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三)工作目標   2017年年底前,全面實行河長制,建立起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以及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
  • 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實施情況
    瀏覽次數: 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 沙塘鎮推進河長制工作顯成效 河水變清澈 岸上違建不見了
    2020年以來,沙塘鎮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將其納入鎮年度重點工作,全力推進禽畜養殖規範化、環保整治工作,嚴格落實河湖「五清」「清四亂」等工作,鎮域水環境不斷改善,河長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文/圖 見習記者/潘賢珍通訊員/梁傑豪鎮村聯動守護一方淨水作為一名村級河長,巡河早已成為黃均述的日常工作之一。
  • 落實河長制 保護好水生態環境為下遊水域做出貢獻
    自2017年4月18日,郴州印發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暨水利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郴州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河長制工作得到有序推進,成績明顯。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3月30日,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郴州市總河長劉志仁來到蘇仙區開展巡河工作。
  • 通遼市174條河流和60個湖泊實行河長制湖長制
    通遼市174條河流和60個湖泊實行河長制湖長制 發布日期:2018-11-05 08:36 瀏覽次數:
  • 聚焦民生,精心繪製「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圖
    連日來,該街道上下搶抓晴好天氣,全力以赴加快河道清障工作,以「河長制」為抓手,為河道「舒筋活血」,暢通河網「毛細血管」,各村(居)通力協作迅速行動,確保河道清障工作取得實效,努力做好「水」文章,繪製「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圖。
  • 江西今年將健全水法規體系 打造「升級版」河長制
    文/鍾建平 記者石鵬  中國江西網訊 昨日,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2017年,我省將加大水利投入,健全水法規體系,打造「升級版」河長制,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提供水利支撐。   健全「三大安全體系」  要加快實施一批管長遠、增後勁、補短板、惠民生的重大水利項目,著力健全「三大安全體系」。
  • 陝西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在長安,有一條河流蜿蜒穿過長安城區,沿河兩岸,停歇長廊、慢跑彩道、休閒花園、兒童樂園依次坐落,深秋的落葉與潺潺的河水,為城市平添了幾分韻味……這就是公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