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今年將健全水法規體系 打造「升級版」河長制

2021-01-14 大江網萍鄉頻道

  文/鍾建平 記者石鵬

  中國江西網訊 昨日,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2017年,我省將加大水利投入,健全水法規體系,打造「升級版」河長制,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提供水利支撐。

   健全「三大安全體系」

  要加快實施一批管長遠、增後勁、補短板、惠民生的重大水利項目,著力健全「三大安全體系」。

  一是防洪安全保障體系。重點是加強長江江西段、「五河一湖」及中小河流治理,推動重要防洪城市和重點地區達到國家防洪標準。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基本完成鄱陽湖區萬畝圩堤除險加固。

  二是供水安全保障體系。重點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大中型灌區新建和續建配套、城市應急備用水源配套等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庫等重點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調配和供水保障能力等。

  三是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重點是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和贛撫尾閭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實施重要河湖水資源保護工程。

   儘快出臺湖泊管理條例

  我省要著力創新治水興水體制機制。

  首先,儘快出臺《江西省湖泊管理條例》等地方水法規。重點打擊非法採砂、非法侵佔河湖水域、非法取水等違法行為。其次,要著力探索流域綜合管理制度,建立水利建設市場化機制,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和河長制工作考核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加快編制水資源資產負債表,納入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加快安置點水利設施建設,大力支持農村水利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強貧困地區重大水利工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水利項目建設,推進生態保護扶貧工程,積極爭取儘快啟動東江源生態補償試點,加大鄱陽湖溼地生態補償力度。

   水利投入超229.9億元

  今年各地水利投入要在2016年209億元的基礎上增長不少於10%,即達到229.9億元以上。

  按照要求加快長江沿線、鄱陽湖和五河尾閭重點地區及其他地區1900公裡千畝以上圩堤應急除險整治;加快新增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前期工作;完成4000座重點山塘整治工程,加快建設廖坊灌區二期、開建四方井水利樞紐等。

  今年還要加快推進農村水利建設,實施一批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示範縣,確保完成20萬畝年度建設任務,解決好田間地頭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完成840平方公裡的年度任務。發展綠色水電,開展流域梯級電站聯合調度試點和綠色小水電站示範建設,全力推進「十三五」增效擴容改造工程建設。

   打造「升級版」河長制

  今年,我省還要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牽引,不斷深化水利體制機制改革。

  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進一步修訂方案、完善制度,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紐帶,健全流域生態補償制度,積極探索流域綜合管理制度,開展生態清潔型流域綜合治理,打造「升級版」河長制,實現生態與富民雙贏。

  此外,還將鼓勵和引導市縣自主開展水權試點和水權交易試點,確保年底前全省累計40%有改革任務的縣完成總結驗收。同時,充分利用好「三支一扶」等政策,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提升基層水利服務水平,確保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能力建設任務。(江南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全面保護河流湖泊 江西在行動
    為此,出臺的《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工作方案》,在確定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加大湖泊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完善湖泊保護管理制度及法規等七大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對湖長制具體工作予以細化。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什麼是「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
  • 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實施情況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河長制湖長制實施的背景河長制湖長制即由各級黨政負責人擔任河(湖)長,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管護工作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 聚焦「全域II類水」守護一江碧水 株洲河長制工作有名有實有力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我市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已經全部建立,各級河長履職盡責,民間河長、志願者、河道保潔員等力量齊抓共管,河湖管護成效明顯,一江兩水水質持續向好。通過努力,白關鎮的河長制基層基礎工作標準化建設在全市名列前茅,7條河流34.8公裡的河道水清岸美,「智慧巡河」等創新方法成為我省河長制工作創新升級版的經驗。
  • 江西公布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年成績單
    同時,江西全面構建以五級「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為核心的全要素全領域監管體系。完成造林544萬畝三年來,江西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出臺首個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全流域治理、全要素保護,全面實施國土綠化、森林質量提升、溼地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
  • 2018推行河長制 什麼是河長制怎麼讀?(內容全文)
    2018推行河長制內容有哪些?什麼是河長制?據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我國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為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落實屬地責任,健全長效機制,現就全面推行河長制提出以下意見。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衡陽市著力打造「衡陽特色」河長制升級版 全市河流水質已全部達標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傑 實習生袁安報導 1月5日,記者自衡陽市河長辦獲悉,2020年省下達我市29項河長制重點任務已全部完成,全市河流水質已全部達標。2020年,衡陽市圍繞「打造衡陽特色的河長制升級版」這一目標,突出抓好河長履職、基層建設、部門合力和智慧河湖建設,使全市河長制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全市27個地表水考核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Ⅱ類水質斷面22個,Ⅲ類水質斷面5個;6個國考斷面中有5個斷面水質均值達到Ⅱ類水質,1個斷面為Ⅲ類水質;湘江幹流11個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13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 國研中心李佐軍:從「河長制」到「湖長制」,強化水生態環境保護
    這意味著國家在對河流、湖泊生態環境的保護、監督和管理上將更加具有針對性,相比以往,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更加明確和細化。此次深改組會議還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生態功能和特性,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
  • 山東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山東省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創新管理保護機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確保河湖管理保護取得長期效益。   ——堅持強化監督、嚴格考核。統一標準,規範考核,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拓展公眾參與渠道,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和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
  • 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
    原標題: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亞心網訊(通訊員 楊曉東 夏仁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也提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福海縣從去年開始推行「湖長制」「河長制」,加大主要湖泊河流的生態管制,讓漁業資源和湖泊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 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保障水安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高質量發展典範2018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一流灣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這對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協同推進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催生重器揚眉吐氣 中國打造技術「爭氣目錄」升級版
    中國打造技術「爭氣目錄」升級版觀察中國科技進步有很多角度,其中,最直觀的角度莫過於身邊的日常生活,比如,搭乘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體驗貼地飛行;最震撼的角度莫過於看重大航天發射活動,比如,長徵五號託舉天問一號以雷霆萬鈞之勢沖天而起,直上九霄;最簡單的角度莫過於閱讀一份技術清單,比如,科技部、商務部近日聯合公布的最新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以下簡稱
  • 落實河長制 保護好水生態環境為下遊水域做出貢獻
    紅網時刻3月30日訊(記者 唐哲寧)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自2017年4月18日,郴州印發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暨水利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郴州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河長制工作得到有序推進,成績明顯。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3月30日,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郴州市總河長劉志仁來到蘇仙區開展巡河工作。
  • 霑化區水務局三項措施強化水政執法
    今年以來,霑化區水務局圍繞建設「幸福河湖」,強力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和河湖管理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努力確保水環境和水工程安全。深入開展水法宣傳。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防災減災日」等期間,採取懸掛條幅、擺放宣傳展板、散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水法、防洪法等水法律法規。在河道巡查期間,向沿河群眾講解涉水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節水護水行動。持續學習提升水平。
  • 湖南株洲:健全體系 增強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
    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健康株洲」建設,建立健全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體系,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有獲得感。在天元區嵩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今年64歲的劉建成一家子都籤約了家庭醫生。市民 劉建成:「像我高血壓、糖尿病都有,服務有優惠,籤了好一些,他們醫院對我們服務蠻好,接受上門。」
  •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密雲區把水生態環境改善和治理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將全區63條河流、23座水庫以及小微水體全部納入河庫長制管理,管河、護河成效逐步顯現。密雲水庫上遊的石城鎮保水護河任務十分艱巨,9條河穿境而過、全長118公裡。石城鎮注重「用制度管河、管水、管人」,將鎮域內15個行政村劃定為18個網格,落實網格員400名,對每條河道、河岸均做到落實到人。
  • 惠州將構建「八大體系」健全創新生態系統
    出路   構建「八大體系」健全創新生態鏈   構建創新產業體系、企業研發體系、創新平臺體系、協同創新體系、孵化育成體系、人才培育體系、科技金融體系和創新文化體系「八大體系」,打造珠三角自主創新示範區重要節點   今年重點抓「1+6+N」創新政策落實   「要麼創新,要麼死亡。」這句名言一語道破了創新的重要性。
  • 河長制:繪就貴州碧水清流新畫卷
    「陽明河」是修文縣城的3條河流之一,「十三五」期間,為加強源頭治理,讓「母親河」變清、變美,修文縣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強力推進地表水治理,重點加強縣城3條河流生態綜合治理。「我們嚴格落實河長制,明確了街道和村的責任,引導河道兩側一公裡範圍內的養殖企業進行退出,積極申報項目資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和溼地7處,有效改善沿河生態環境。」
  • 江西全省江河湖泊已落實河長湖長2.5萬名
    央廣網南昌11月28日消息(記者李竟成)記者從江西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省自2015年底率先在全國以最高規格全境推行河長制,構建省、市、縣、鄉、村5級的河長湖長組織體系,形成河長制湖長制「江西模式」。
  • 黨內法規體系概念的演進
    1945年,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中使用「黨的法規」的提法。劉少奇一方面將黨章與黨的法規並列,與毛澤東將黨內法規視為較詳細的規範是一致的;另一方面,這裡所提到的黨內法規不再局限在紀律層面上,還規定黨的組織形式與工作方法、黨的內部生活的規則,這就逐步拓展了黨內法規的內涵與外延。這一階段黨的活動多通過指導文件的形式進行指揮運作,黨內法規只是散見於黨的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