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刷網文,看到一堆借「某多女員工加班猝死」的新聞來大肆宣揚,「讓一個人廢掉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學習成長」。
每每遇到這樣的標題,基本上就是一刷而過。
蹭熱點,不反對,但反對的是一桿子打到底。
首先我們搞清楚,什麼叫成長?
我今年工資3000元,明年工資5000元,叫成長嗎?叫成長!
我今年單身狗一枚,明年有個漂亮女朋友,叫成長嗎?叫成長!
我今年排位賽是白銀,明年衝到了大師,叫成長嗎?依然叫成長!
成長,在我看來,就是你以過去某個時期的自己為基準點,去審視下當前的自己,在某個維度上創造了價值增量。
回到我們的話題,加班真的會讓你忙到沒時間學習成長嗎?
在我看來大部分都是懶得學習的藉口。
我一個朋友在某網際網路大廠,是以加班而在業內著名的。
剛進公司的時候,還是一個運營專員,小白一枚。
每天工作時長大多都可以到12個小時,加上路上通勤時間、吃飯時間和睡覺時間,留給自己的時間幾乎沒有了。
如果按照這些自媒體的邏輯,那他肯定沒時間成長了。
2年時間過去了,可偏偏人家在公司裡由運營專員升級為運營專家,英語還考了託福,還學會了遊泳健身,最重要的是還交了個女朋友。
所以,到底是真沒時間成長,還是有時間卻沒有成長?
這個問題留給每一個人自己去思考,最好捫心自問。
曾經我也是一名熱衷於成長的人,直到我的工作換到了業務線,的確比以前要忙許多,所以我也找了一堆藉口不願意看書學習了。
但是我真的沒私人時間嗎?
有的,並且還大把時間。
每天下班9點到家,吃飯洗澡1小時,如果12點睡覺的話還有2個小時的時間。
周末是大小休,也就是說至少每周還能休息1-2天。
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常休息,頂多為了業務進度少修1-2天而已,後面也都可以調休回來。
仔細算算,還需要找藉口說沒時間學習了嗎?
再來看看我把這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哪裡?
每天下班睡覺前2小時,時間奉獻給了抖音。
周末休息時間,都奉獻給了遊戲和抖音。
但有人卻把他奉獻給了書本,網站,和認識優秀的人。
這就是差距,也因為這一點點差距,時間積累後拉開了足夠大的差距。
有意義的加班,其實本身也是一種成長。
我個人不牴觸加班,有時候即便不加班,下班回到家也會打開電腦繼續工作,多年下來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
這也是我父母非常嫌棄我的一點,「看看人家隔壁小李,每天五點就下班了,周末都雙休,你再看看你!」。
做網際網路行業多年,優秀的人和懶惰的人也遇見了許多,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優秀的人真的是在給成功找方法找時間,而懶惰的人卻永遠在找藉口。
藉口,可以為你贏得一時的逍遙,但時間會證明每個人最後的價值,結果不會陪你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