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窮忙』更可怕的是『瞎加班』!」三步讓你減少不必要加班

2021-01-13 職場女性後花園

加班!已經成為當今職場人士非常痛恨卻又無可奈何的話題!

熬夜加班、周末加班、節假日加班、帶病加班...甚至是出去休假旅遊也要帶著電腦,手機24小時開著機。

這些貌似對於當今的職場人士來說已經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面對超負荷的加班,我們已經嚴重感到身心疲憊,累到已經沒有了任何積極性,時刻有想要辭職的衝動。

據國內某招聘平臺發布了《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超8成中國白領認為加班的生活是工作常態,從不加班的白領僅佔18.05%。

根據數據顯示,其中每周加班3小時以內的白領最多,每周加班10小時及以上的超20%,加班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而且大部分企業是「無償」加班。

面對超負荷性、超時間性的工作,我們又應該怎麼辦呢?

一、弄清楚加班的性質!

人在職場,總是會身不由己。

面對加班,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我們加班的性質,是常規性加班還是階段性加班,是自主性加班還是被迫性加班?

因為,加班性質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加班的認知和對待工作的認真程度。

1、常規性加班還是階段性加班?

不同的企業公司的文化制度不同,有的公司提倡加班,而有的公司不提倡加班。

除了公司之外,和個人領導風格也有直接關係,有些領導喜歡員工加班,而有的領導不喜歡加班,如果你加班的話,會覺得是你個人效率不高。

(1)、常規性加班

我們先來說第一種情況,常規性加班。

在部分公司裡,會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加班文化。

明明正常下班時間是6點,但是到了下班時間所有人都不走,非得熬到晚上8點、9點才走。

其實並非所有同事都是有工作要做的,只是部分同事確實是需要加班完成工作任務的。

譬如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已經形成了自己主動加班的文化。

但對於部分企業來說,很多人常規性加班是因為人員不足,工作量比較飽和,需要加班才能完成,這種情況在一些小型的私企會比較常見。

對於常規性的加班來說,這個需要看個人是否接受公司的這種文化制度,如果不能接受的話,早晚也是會離職的。

(2)、階段性加班

第二種情況就是階段性加班。

階段性加班一般是在某個時期,也就是業務繁忙的時期會需要加班,而且加班程度比較嚴重。

譬如公司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個訂單,或者在項目執行後期,為了在項目周期內完成工作,趕工完成等等。

還有就是新人入職期間,或者承接某個新的項目,因業務不熟悉需要耗費比較多的時間等等,這些都屬於階段性加班的情況。

對於階段性這種加班情況,在大部分工作裡面都會遇到。

特別像現在接近年底了,肯定是有很多材料和報告需要撰寫,而且還需要做明年的統籌規劃,白天工作晚上就需要加班趕材料,年底也是屬於階段性繁忙的時期。

所以,對於階段性加班情況,在市場上大多數公司和崗位都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情況屬於工作中比較常見的現象了。

2、自主性加班還是被迫性加班?

除了以上的類別外,還有一種性質就是屬於自主性加班還是被迫性加班?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加班,所以被迫性加班相對於自主性加班佔比會稍大一點。

(1)、被迫性加班

正如上面所說的,沒有人喜歡加班,所以工作當中大部分都是被迫性加班。

被迫性加班比較好理解,就是自己不自願的加班,因為工作量或是領導強迫而加班的。

被迫性加班除了我們上面提到公司文化以外,還有就是因領導安排給你的工作任務太多,在上班時間完成不了,只能加班來處理。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有些領導喜歡自己的下屬進行加班,付出更多的勞動力,「見不得」他們休息。

朋友小敏加班情況就是屬於這樣,明明自己手頭工作已經做完,可以按時下班了,可是上級自己工作沒有做完,在辦公室加班,卻要求自己的下屬必須陪著自己一起加班,即便是下屬工作已經完成。

反正是不能比自己早走,早走就是對工作不積極、不上進的表現。

所以,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我們對於被迫性加班還是感到很無奈的,所謂「有冤屈不能伸」。

(2)、自主性加班

反之,就是自主性加班,這種自主性加班也分幾類來說。

第一類:想在領導面前掙表現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有些同事明明在上班時間可以完成的工作,偏偏要在下班後通過加班形式來完成,只是為了在領導或老闆面前掙表現。

第二類:確實是為了做好工作

有些人對於工作確實比較積極上進,而且抱有奮鬥的心,所以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會想怎麼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所以會消耗掉自己休息的時間。

第三類:為了掙加班費

這種情況和第一類有點類似,不過是為了純加班費,有些公司規定加班是有加班費的,所以,有些同事為了掙加班費會可以把工作拖到下班時間來做。

針對自主性加班的情況,無論是為了小利益還是個人發展前途,都是心甘情願的去加班的。

一般屬於這種加班類型的員工不太會有太多的怨言。

二、如何儘量減少加班情況的發生?

無論是以上何種類型或者性質的加班情況,都是職場工作中不可避免、無可奈何的事情。

那麼,對於一些常規性或非常規性的問題,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呢?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1、做好時間規劃

因為我們每天工作時間有限,除了工作以外,還有個人生活和家庭。

所以為了避免一天時間都被工作佔有,無論是常規性的加班、階段性的加班、還是被迫性的加班,使自己陷入到「窮忙」的狀態,我們需要充分地做好時間管理和規劃。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時間「四象限」法。

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來管理自己的個人目標。

第一象限是緊急而重要的事情,迫在眉睫,不可替代的事情。需要分析判斷那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並把它優先解決,即是需要立刻解決、立即去做的。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需要制定計劃去做的事情,慢慢做,但是是必須要完成的。 這個象限的事情很重要,而且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去做好。

第三象緊急但不重要,別人催得急的事情,可以交給別人去做。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象限容易給人們造成假象,就是它很緊急的事實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以此耗費了人們大量的時間。所以,要注意區分。第四象限是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情,即是瑣碎的雜事,有空才去做。

無論是應對哪種加班類型,我們都可以按照時間「四象限」法。

在每天上班時,我需要最優先處理的是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事情,優先解決掉,這樣會減輕你一天工作的壓力。

如果你先處理第三或第四象限的事情,將第一和第二象限的工作堆積到後面來處理,你的心理壓力會非常大,一天都需要想著還有重要的事情沒處理。

同時,如果第三和第四象限的工作佔用你的時間比較長的話,你主要工作時間做了一些不重要非緊急的事情,而緊急和重要的事情就會遺留到下班時間去做,自然就會造成個人加班的時間。

每天上班前,我們可以在腦海裡想一想一天需要做的工作,形成一個任務完成清單。

如果想不清楚,或者記不住,可以用寫一張清單,避免被一些臨時性的事務打斷。

這裡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在做完成任務清單的時間分配管理需要留出一定的時間來處理臨時性的工作,因為工作中不時會出現一些臨時性的任務工作。

只有做好任務管理,時間規劃,才能在有限的上班時間裡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務,避免加班情況的出現。

2、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時間規劃,在規定時間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其實,常規工作中的任務並不是很多,只是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工作效率太低,導致很多工作任務被延時處理完,所以容易出現下班了還需要加班的情況。

造成工作效率低一般有幾種情況:

業務不熟或業務能力欠缺業務涉及部門較多,溝通不暢工作專注力不夠,注意力分散那麼,針對以上三種工作效率低的情況,我們又應該如何解決呢?

(1)、加快業務學習和能力提升

業務不熟悉,一般大多的是職場新人,或者剛入職的新人,或者是剛接手新工作任務。

這種時候,業務不熟悉會影響到我們處理工作的效率。

針對這種情況,只能靠時間慢慢學習和累積經驗。

為了讓自己儘快上手工作,可以利用工作外的時間學習,或者請教領導和同事,幫助你更快地上手。

對於業務能力欠缺的情況,這個就需要自己努力地學習了。

雖然業務熟悉,但是能力上還有一定的欠缺,日常工作中可以多觀察、多聽聽同事和領導怎麼做的。

當然,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差別的,但是為了不讓自己加班,提高工作效率,多想想辦法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了上面說的多聽、多觀察、多領悟以外,還可以通過參加課外輔導、行業活動等來提升自己。

(2)、提高溝通技能,學會橫向和縱向管理

我們工作80%的時間都是在溝通,溝通需求、溝通方案等。

所以如果有些業務涉及到跨部門溝通,而且是多個部門之間溝通的話,那就會比較麻煩,溝通的時間就會比較多,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掌握溝通的能力。

溝通分為橫向管理和縱向管理。

橫向管理主要是指跨部門同級同事之間的溝通,針對多部門的溝通,我們首先做做好需求管理、職責分明,不浪費一個個部門去溝通的時間。

這種時候可以建立公共溝通時間機制,確定定期或不定期開會的時間,以此減少繁瑣或複雜的溝通過程和時間。

縱向管理主要是指你和領導之間的溝通。

針對這種情況,避免出現反覆重複的溝通情況,在和領導溝通之前,我們需要將問題、解決方案、備案計劃等等全部整理好,再去和領導溝通。

減少溝通的頻次,並能提供溝通的效率,還能給領導一個良好的印象。

所以,針對溝通不暢佔用時間的情況,我們需要做好橫向跨部門、縱向與領導之間的溝通方式和技巧,才能做到高效有質量的溝通。

(3)、加強個人專注力,規定時間完成工作

現在的信息太多、太泛,而我們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渠道也非常多,所以很多人現在的集中力和專注力都是下降的。

很少有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一氣呵成的,在幹活的途中要麼就會去看一下手機,要麼就去刷一下新聞,或者做一些其他事情,生怕錯過了某條信息一樣。

為了避免時間的浪費,提升工作效率,我們可以提前做好任務時間清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對應的工作。

在做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規定自己不能刷手機或做其他事情,直到事情做完為止。

而採用的方法可以是番茄時間管理法,或利用手機設定一個鬧鐘,抑或弄一個沙漏放在桌面上等等。

只要是能幫助你管理時間的方法,你都可以嘗試。

加強個人的集中力和專注力,在某個特定時間內專注做一件事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3、和領導做好溝通

那麼,對於一些非必要性的加班,我們可以和領導做好溝通,儘量避免出現加班的情況。

除了那種企業文化或制度硬性規定以外,針對一些非必要性或長期性的加班,我們可以嘗試著私下和領導進行溝通,減少加班的頻次,提升工作的效率等等。

如果是因為工作工作量太過於飽和的情況,也可以嘗試著和領導溝通一下,是否可以增加人員,或者申請其他同事幫忙分擔一下。

其實,對於大部分領導來說,他們很多人都是不願意加班的。

如果你能夠提出比較好的建議方案,能否幫助團隊提升整體工作效率,領導恰恰會欣賞你,覺得你是一個能夠幫助團隊解決問題的人。

工作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溝通。

如果不溝通,永遠不知道領導在想什麼,領導也不可能知道我們的需求是什麼。

所以,為了避免一些非必要性的加班情況出現,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和領導做好溝通。

三、解決加班疲憊的辦法是什麼?

當然,無論什麼怎麼解決或規避加班情況,但總是會有加班情況的發生。有時候加班會讓人感覺身心疲憊,累到不行。

那如果加班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疲憊和不適怎麼辦呢?

1、學會做心理區隔

所謂心理區隔就是我們暫時的離開自己的工作環境,找一個舒適的環境暫時小憩。

譬如外出旅遊這種方式都可以讓我們從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呆個一天半載,然後讓自己換個角色、換種體驗、換種心情,那種感覺會非常好。

如果你可以請個十天半月的假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風景,那效果會更好。

因為有時候我們沒有積極性是因為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對我們沒有刺激性,所以我們就麻痺了。

這人一麻痺就會消極,所以換個地方呆段時間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因為我們的心裡需要心理區隔,長時間的在一種狀態就如久繃的弦一樣,會容易斷。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需要讓自己的身心與原來的環境隔離開來,讓自己去感受不同的環境,與不同的人去接觸。

其實,心理區隔我們在上下班時間也可以做。

譬如下班時間,潛意識層面我們需要告訴我們自己,現在已經是下班了。

在下班的途中,我們已經不在工作環境了,可以在下班途中感受路上的風景,這也是做心理區隔的一種方式。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就暫時離開那個環境,出去旅旅遊,或者給自己放個小長假,讓自己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

如果沒有時間,離不開的話就做心理區隔,在上下班做心理區隔,或者中午休息時間做區隔。

開啟自己的潛意識,告訴自己現在是下班時間,不需要去關注工作,給自己一段放鬆的時間。

2、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雖然我們很忙,通宵加班、周末加班....

但我們也要留出一些時間精力來給我們的家人和親人相處,去體驗親情和友情帶給我們的歡愉和支持。

長期的工作除了讓我們變得麻木外,還會消耗我們的能量,當能量消耗差不多的時候,你想積極你也積極不起來。

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去找家人去充充能量、充充電,然後回來繼續戰鬥。

有數據顯示,良好的關係能緩解我們的倦怠,增加我們情緒的積極性。

當我們有穩定的關係,我們與家人關係更好的時候,還能有助於我們的睡眠。

所以,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去建立你的社會支持系統,包含你的家人、朋友、同學等等。

因為,他們能給我們提供有效的動力和能量。

最後,我們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才能讓我們更好和情緒做朋友。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搞定加班的三部曲:

一、弄清楚加班的性質

1、常規性加班還是階段性加班。常規性加班一般是企業文化或領導個人偏好導致,階段性加班一般是在工作的某個階段比較忙,需要臨時的應急加班。

2、自主性加班還是被迫性加班。分清楚是自主性加班還是被迫性的,被迫性的一般都是公司文化或領導被迫要求加班,自主性的加班是因個人需求而加班。

二、如何儘量減少加班情況的發生?

1、做好時間規劃。做好時間規劃,優先處理重要緊急的事情。

2、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提升業務能力、規劃好時間、提升個人專注力,來提高個人工作效率。

3、和領導做好溝通。和領導做好溝通,避免一些非必要性的加班。

三、解決加班疲憊的辦法是什麼?

1、學會做心理區隔。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小長假,暫時脫離長期工作的環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2、建立社會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良好的關係能給我們能量,促進我們更好的工作。

最後,祝願我們在拼搏奮鬥的同時少加班,擁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的、安全的工作環境。

-END-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8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意得職業規劃諮詢,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

相關焦點

  • 加班,致使邊際效應遞減
    加班,已經成了職場中的一種常態老闆希望的是,你的付出得遠遠大於他給你的報酬。 他雖然買的是你的8小時,但實際上希望榨出你十幾個小時的價值。 更何況,很多人工作可能沒有忙到需要加班得地步,純粹是工作的軟性要求。
  • 再這樣加班你可能會得精神病,五個深圳人就有一個心理有問題
    她去世之後,母親對記者說,「她所在部門的人數從原本的14個減少到6個,但所負責的客戶卻比以往多。最可怕的是在工作結束之後,經常得陪同事去應酬。有時,深夜還被叫回公司開會。」高橋自殺最終被認定為過勞死,日本電通董事長也引咎辭職。日本網友沒有放過這家公司,當年電通被投票評選為「2016年日本黑心企業」,這個標籤一直貼到今天。
  • 2020國慶中秋哪幾天算加班?哪幾天加班是三倍工資?
    2020國慶中秋哪幾天算加班?  9月27日(周日)、10月10日(周六)正常上班,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放假調休安排為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那麼這8天上班的話都算是加班。  2020國慶中秋哪幾天加班是三倍工資?
  • 日劇《我,到點下班》:職場要「聰明的懶人」,不要無意義的加班
    1、工作效率低導致的」感動自我式」加班史蒂夫·賈伯斯:如果你很忙,除了你真的很重要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你很弱,你沒有什麼更好的事情去做,你生活太差不得不努力來彌補,或者你裝作很忙,讓自己顯得很重要。「儘可能不加班,但為了完成工作目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加班。「不做無意義的加班才可以讓我們高效工作,平衡生活,成為職場中聰明的「懶人」。三、怎麼做才可以避免無意義的加班?1、提高工作效率,是最有利的武器。
  • 在體制內工作,一定要遠離「加班文化」
    「加班文化」這個詞,一度是公司專屬,是體制外的職場專屬,其實,在體制內的一些單位,也有一些「加班文化」存在,突出表現在單位上下,都以加班為榮,加班多,就是工作努力,不加班,就是工作態度不端正,這就是加班文化的主要表現。
  • 程式設計師加班最困在幾點怎麼熬的?我子時樓底看星星,被保安抓住了
    抒情的開場白公司裡的程式設計師加班,是經常的加,無休止的加,加到天昏地暗,加到地老天荒;早晨只能看見初升起的朝陽,看不到傍晚被彩霞映紅的夕陽,看得見繁星滿月,和家人共進晚餐無期無望。有的時候,真想問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一起,在6點鐘準時坐在餐桌前,共進燭光晚餐了?
  • 【關注】國慶假期8天加班工資怎麼算?值班算加班嗎?哪幾天有三倍工資
    員工本人要求安排補休的,用人單位可以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但補休時間不少於加班時間的三倍,也就是加班1天可補休3天。10月4日-8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這些時間內工作的,用人單位首先應該安排員工補休,補休時間不少於加班時間。
  • 總是陷入「加班循環」無法解脫?聰明人用4招,迅速擺脫加班困擾
    本來每天就是八小時的工作制度,佔據了一天當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大部分職場人其實並不願意將剩下時間再次分配到工作上,有很多初入職場人秉承著「不將工作帶回家」的理念,怎奈公司事太多,領導要求太麻煩,日常工作工作太瑣碎,就這樣形成了加班的惡性循環,久而久之會慢慢拖垮自己的身體,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葬送」在加班之中,其實想逃離加班循環有很簡單的四種方法,聰明人都在用,學到迅速擺脫加班困擾。
  • 「今天我生日,還要加班」!女孩回家路上被叫回加班,在車上崩潰痛哭
    工作上最讓人頭疼的應該就是加班了,偶爾加班還可以承受,但連續加班一個月,生日當天也被叫回去加班,難免會讓人崩潰。近日,北京一女孩因加班問題在車上崩潰痛哭,讓人心疼。
  • 有多少人敢對加班說不?那些拒絕加班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帶著悲憤的心情該加班還是得加班。認慫又認命。誰怪咱窮呢?每個企業對於加班都是常態。偶爾遇到一些不用加班的,都懷疑那個公司是不是要破產了。正常的下班狀態已經被扭曲成這樣了。也難怪老闆經常讓員工加班,哪怕不想被外界認為快破產了。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他如初戀。可這初戀也有苦澀的時候。總不能一直都那麼甜蜜地對待,太甜了我怕老闆高血糖。
  • 這幾天加班,3倍工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加班工資計算問題進行明確。 10月1日至4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不低於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報酬。
  • 2018國慶假期加班工資怎麼算 三倍和兩倍工資別虧了
    馬上就要國慶節了,國慶節七天小長假可能有許多人還要加班,不要緊,國慶加班是有加班工資的,有三倍和兩倍的區別,你知道怎麼算嗎?   2018年國慶節放假安排:10月1日—7日放假,9月29、30日(星期六、日)上班。
  • 員工以前煩加班,可進了阿里加班像打雞血一樣,是錢到位的緣故?
    對於加班相信沒一個員工是喜歡的,加班嚴重摧殘我們的身體,還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社交,很多人整天都需要加班,最後造成圈子越來越小,除了工作就沒有了其它。員工以前掙錢加班多,進了阿里加班跟打雞血一樣,是錢到位的緣故?
  • 從拼多多到申通:加班猝死,不加班失業,我們還有第三個選擇嗎?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今天的書是《搞定1》這是2021年千萬別讀的第8本書。推薦指數:3千萬,難易程度:2千萬關鍵詞:效率,時間管理。大家好,我是好書種草機、爛書排雷器:千姐。開篇之前例行警告:千萬別讀《搞定1》,因為你會發現工作和生活可以取得平衡,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效率的方式擺脫加班!
  • 「職場乾貨」「996」、「715」,加班文化真的值得鼓勵嗎?
    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一年多過去了,馬老闆的阿里演講猶在耳畔迴響。「996」 作為 「奮鬥」、「機遇」 的代名詞,這幾年來已悄悄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標配。按點上下班的人,好像顯得特別不努力、沒有追求。不想加班?沒關係!外面多得是人願意加,排著隊等著取代你。
  • 加班後眼睛乾澀看不清 樂珠滴眼液呵護眼健康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易誘發視疲勞996、白+黑、5+2的工作模式必然伴隨著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加上加班族們平時全神貫注看電腦或手機等電子屏幕,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減少,同時閃爍的螢屏會強烈刺激眼睛,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加班族的視疲勞。
  • 小時候補課長大了加班!那些熬夜讀書的小夥伴們如今在何處加班?
    上學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總說,現在辛苦拼一段時間,你的未來絕對會更好!然而萬萬沒想到,初中拼完是高中,高中拼完到了工作的時候,熬夜加班依然是常態!現在回想起來,人生最輕鬆的一段時間,其實是當時覺得痛苦不堪的學習生涯!
  • 2020年中秋節加班有三倍工資嗎(附案例)
    2020年中秋節加班有三倍工資嗎?  有的,2020年10月1日中秋節當天上班,工資有三倍。2020年10月1日至4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不低於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報酬。  加班工資怎麼計算?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第三項: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 2018年節假日「加班工資版」日曆來啦!
    2018年放假安排已經出爐,不少市民想了解,明年節假日萬一加班的話,哪些會獲得雙倍工資,哪些會獲得三倍工資呢?小布根據市人社局提供的權威信息,專門製作了2018年節假日曆「加班工資版」。對照下面的日曆,加班工資拿多少一目了然!
  • 面試官:你對加班怎麼看?回答能的最後都辭職了,這麼說才靠譜!
    可是你要是說:「我覺得加班挺好的,沒什麼,願意主動加班。」那豈不是特別吃虧?沒有加班工資,只能加班。說不定面試成功以後,別的同事都下班了,只有自己還得加班。還得說自己是自願的。那麼:標準答案是什麼呢?首先,要結合自身情況回答,不要為了通過面試而誇大自己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