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朋友顧悅問我在工作之外堅持寫作的情況。周末我們在一家商業街咖啡廳預約了,我們最初約好9點鐘見面,我提前到了十分鐘,一邊找資料一邊等他,然而直到,顧悅才出現在咖啡館裡。
顧悅一直在解釋,因為出去太晚了。我覺得你的藉口有點太牽強了,周末可以在9點擋住一輛車半個小時。
我們開始討論寫作,然後顧悅一直問我,你的時間在哪裡。我說我6點起床開始寫作,白天有空的時候我會收集資料。顧悅為自己找個藉口,起床太早一整天都沒有精力。
我說你會選擇晚上,但你必須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顧悅說他的時間不固定,他覺得寫作可能不適合你。我給他的每一個建議,顧悅總是找藉口反駁。後來我意識到他可能並不真的想寫作,他只是來找個藉口阻止他。
我們很快就結束了話題,兩周後,顧悅給我發了一些她在微信微信上的產品,並說如果有必要可以聯繫他。我也不能抽出時間來寫一些我不能花時間寫的東西,做微信不是浪費時間。
根據張愛玲,你總能找到時間和機會去做你想做的事,也總能為你不想做的事找藉口。有些人總是喜歡為自己找藉口,並不斷地向別人證明他們不能成功因為這些障礙。
02
卻總是找藉口,而不是想方設法
人們總是習慣於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找藉口,他們不能在月底完成目標,所以他們不得不加班以提高效率。他把加班加點的辛苦歸因於公司的壓力,為什麼其他人能在月中完成一個月的演出?
其他人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實現來實現他們的寫作,他們寫得越多越好,他們不考慮如何堅持寫作,為自己找藉口,他們沒有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寫。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對現在的生活持何種態度,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回報。有因果關係,然而我們每天都在找藉口過著所謂的隨性生活,你的未來也將在不斷尋找藉口中度過。如果你習慣於為自己找不同的藉口,那麼當你遇到問題時,你會成為一種久而久之的思考模式。
03
無緣無故
扎克伯格曾經說過,「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來,目標才會越來越清楚。」
如果你想在畢業後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你應該冷靜下來,朝著你的目標跑。如果你想減肥,那麼管住嘴邁開腿,從簡單的跑步開始,而不是躺在床上刷手機,並感嘆自己總是減肥失敗。
三毛曾說過:「等待和猶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殺手。」
當我們媒體剛開始興起時,有些人處於觀望狀態,而有些人則投入其中以趕上浪潮。羅振宇分享了他在「羅輯思維」關於收購的學習經驗和收穫;papi醬通過網絡製作視頻走紅;六神與雷磊分享金永年的詮釋,賺了幾百萬。
對於這樣的趨勢,有人想了卻不去做;有人想了,卻堅持不住;有人想了,做了,堅持了,成功自然會來。
美國ABB巴尼Vic的前主席曾說過:「一個企業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和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的執行能力,不斷尋找方法和實現,一個人的死刑決定了他的生命高度。在他們看來,從來沒有資源限制或環境的影響,他們想到的是如何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辦法,突破眼前的障礙。
挑戰你的極限,不要找藉口
俗話說:「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人生最大的困難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如果你不敢嘗試,你將永遠不知道在你的生活中還有什麼是可能的。
曾經有一家大公司有一個三本的實習生,他應該是同一批學生中成績最低的實習生,我們不說表面上,但我們都鄙視這個實習生。實習生心裡也很清楚,他來公司第一次自我介紹時,沒有高學歷背景,是從向優秀人才學習的角度來公司的。
從那以後,實習生的日常工作一直近乎完美,公司不得不報告,實習生不僅重視內容,而且重視排版。他在下班時間學會了ppt的排字,不久,他被要求為所有部門的報告進行最後的排版。
學習商務英語,還不清楚能不能用,但在與外商的視頻會議上,實習生用英語清楚地表達了公司的要求。就這樣,實習生成為第一家被提升的公司。
生活中有很多可能性,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只有不斷地挑戰自己。最後,你會發現,那些總是做困難事情的人可以笑看風雲,即使他們一開始很難解決。那些做事輕鬆的人,雖然舒服,沒有壓力,但這一生是看著別人精彩的。
計劃好你的時間,沒有藉口
當你按照時間計劃自己的事情,並且能夠順利地進行時,你就不必為自己找各種藉口了。
一位婦產科醫生帶著三個孩子去哈佛的故事在《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中描述。從她決定開始考試的那一刻起,由於生活的局限,她沒有找到各種藉口,相反,她不斷地在生活中找到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並不斷調整以提高效率。
晚上睡覺,之前起床,在安靜學習三個小時,白天利用業餘時間處理家務。他帶著孩子們去圖書館學習,背著小寶寶睡覺,背誦單詞,就這樣,他用半年時間考上哈佛,帶著家人出國留學。
自律的人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計劃,她會認真來執行計劃,而所花的時間自然會給她想要的結果。一切都是事先做好的,如果做不到,就會被放棄。為了完成你的目標,不要為你的目標找藉口,內在的成就感可以抵消實現過程中的痛苦。
04
在《花樣年華》中有一句話:當一個人沮喪時,他或她會找藉口掩飾。如果你想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與其抱怨困難,你應該盡力找到解決辦法。
正如李開復所說,不要放縱自己,為自己找藉口。嚴格要求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個性和智慧變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