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時間陪父母,伴孩子的人,到底有多忙?

2020-12-04 來一杯清咖

在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很多人都說自己活得很苟且,很累。

有人說,生活不止苟且,還有夢和遠方。

我們生活在這個冗雜的社會裡,總是要為明天的孩子學費,家裡的水電費,生活費奔波,每天不同的奔波,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卻是這幾兩碎銀,方解心安。

我聽的比較多的是,今天回不去啦,工作走不開。你們先吃吧,我這裡還要一會解決完……孩子你送下吧,我待會就要去單位啦。這個周末可能沒時間去玩啦,我還有個方案需要整改……

實則,你真的有那麼忙嗎?

每天忙到沒有時間定點吃飯,沒有時間去學習,沒有時間去想辦法怎麼去改進自己的工作效率,甚至忙到連做短期的計劃的時間都沒有。

但是回想你的一天,有空隙的時候刷手機,有鬆懈的時候打遊戲或者休息的時候就是窩家裡睡覺,這個是大多的現在的人的特寫。

雖然我們生下來並不是為了忙碌而去生活,更不是為了去吃苦的。但是人生就是一場投資計劃,每一步都是需要規劃並下注切要去專注他的各個方面的價值去孤注一擲。你忙,那是因為我們耗費太多的時間在不值得且低層次的忙碌上。

第一點:早上晚起,晚上晚睡。

專家提倡早睡早起,在以前基本都是早睡早起,未央起床幹活,雞鳴早起學習。也沒有那麼多的娛樂設施,生活單調且充實,月亮升起,伴著入眠。

而現在,早上起不來,即使醒了,還要在床上和被子大戰三百回合,從沒想著起來了,看著快到上班點了,匆匆忙,飯不吃,走了,留下來雜亂的床被在那裡。晚上踏著月光回來了,吃好就是鑽進被窩,玩遊戲,精神頭十足,凌晨了,要不是因為明天還有工作,估計是不準備睡覺的了。

第二點:低層次忙碌,沒有工作效率。

整體看著一群人總是忙忙碌碌,鍵盤打到飛起,不是在聊天就是在聊工作之外的事情,寫個方案,毫無頭緒,從不會理清後續工作開展階段,提筆就寫,寫不下去,跟同事聊一會天,抱怨環境不好,什麼工作,毫無頭緒,算了,老闆不在,玩兩把遊戲解乏。眼看著快到飯點了,就開始想著,中午吃啥呢……上班解決工作效率低,下班固然是要加班的,還覺得自己一天到晚,好忙,回家看到孩子嘰嘰喳喳,就覺得我一天那麼累,吵死了,就鑽進書房,美其名曰,工作。我總是不明白,好多家庭,特別是不是很富有的家庭,總是覺得自己特別忙,沒有時間去陪伴父母,陪伴孩子,沒有時間去照顧家庭,分擔家務,總是說自己好忙,工作壓力大……

很簡單的道理,天道酬勤我是一直相信的,你既然沒有經常的升職加薪,沒有經常得獎金,卻每天不停地上班,加班,不是你的規劃有問題,就是你的工作能力有問題。在我看來,其實大部分是工作態度問題,沒有很好的規劃時間和自己,總是想著直接去做,沒有給自己充足的充電時間,上班時間正常是可以分派好工作的,下班就可以陪伴家人,一半是懶,一半是躲。真正的忙的人,會在有效的時間內去做好工作,回家也會抽出時間陪家人,戒掉那些低層次的遊戲,爛聊的時間,好好規劃自己的時間,我覺得你的生活就會有條不紊,給自己計劃,照計劃實施,你的生活也將有序輕鬆。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雖然不容易,請不要把萬惡歸於忙,其實,你並沒有那麼忙。

相關焦點

  • 有效的陪伴:陪伴的重在質量,不要因為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抱怨
    還有許多家長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忙了,工作太忙了,總是加班到晚上才回家。回家後還要叮囑孩子寫作業,再想工作,有多累可想而知。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平時工作比較閒,可以一直盯著孩子,孩子開始寫作業他們就全程陪伴,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陪伴。
  • 媒體發親情計算題:你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
    當我們想起「老人」這兩個字時,最先想到的多是自己的父母。對於年齡三四十歲的人來說,父母才剛剛邁入「老年人」的隊伍,大家是不是總感覺還有大把時間可以為他們盡孝?可你算過沒有,究竟有多少時間能陪伴他們呢?  不妨先看看下面的故事,然後也來算一算,結果會讓你很心酸。
  • 伴我一程,念你一生,這場遇見是歲月最深情的告白
    有些相遇,命中注定,誰來到你的生命中,誰消失在你的風景裡,誰陪你一程,誰伴你一生,有些人走著走著就不見了,有些人陪著陪著就消失了,一切都是命,無需嘆息。不能相守的人,一句道別,各自安好。只有很少的人,可以一直陪你走下去,照亮了你的一生。
  • 父母的愛,讓孩子「與世隔絕」:沒有體驗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有的人會說,口不能言、目不能視、手不能動......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也有人會不屑一顧,就是躺著不能動唄,和睡覺一樣,有啥可怕的?真相到底如何?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心理學上的著名實驗——「感覺剝奪實驗」。1954年, 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貝克斯頓、赫倫、斯科特等人組織了這個實驗,而被參與實驗的大學生,正安靜地躺在實驗室裡。
  • 真正愛你的男人,即使沒有時間陪你,也會給你這兩樣東西
    愛情本身就是一個難題,沒有辦法具體衡量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到底有多少,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一些辦法來測試這個男人到底愛不愛你,比如時間成本、金錢投資等方式,這些都是測試男人愛你不愛你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個男人總是沒有時間陪你,但卻總是告訴你他很愛你,這到底是不是真愛呢?這樣我們需要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沒有時間,比如看他在做什麼事。男人說沒有時間,忙!那麼你到底是忙什麼呢?如果是忙著打遊戲,呵呵,那我勸你早點遠離這樣的嘴炮男,他除了會給你說句「愛你」幾乎給你提供不了什麼價值。
  • 孩子和空氣說話,其實是她的「假想夥伴」,父母要注意3點
    結果令她意外的是呂子喬竟然也有一個"假想夥伴"小澤又沐風,只不過關穀神奇的夥伴是陪他一起打遊戲通關,呂子喬的夥伴是陪她談心玩樂,並且故事的最後觀眾也看到了這些夥伴只是他們幻想出來的人物。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會很困惑,自己的孩子有一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竟然自言自語的,對著空氣在說話。
  • 陪孩子平穩度過性敏感期,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在2歲前開始建立有關性別的意識,2歲半左右確認了自己的性別。3歲左右,孩子的第一個性心理高峰就到來了,他們開始提出令人尷尬的問題,或者做出一些令你稍感無措的舉動。這種高峰一直持續到6歲。因此,如何陪孩子平穩度過這段性敏感期,是我們每一個父母的必修功課。
  • 你上一次陪孩子看星星,是什麼時候?
    每當夜幕降臨,一群孩子坐在屋外看星星、月亮、銀河、飛機。孩子的快樂總是這麼簡單,偶爾看到一顆流星,便高興得跳起來。但如今,越來越少的孩子享受到這種星空下的童趣。一方面,更多人遷往城市,燈火通明下難以望見星光。
  • 強勢父母有多恐怖?孩子30歲還在被「早教」
    當大家都罵這個男人是巨嬰,三十多歲還離不開父母的庇護,可這何嘗不是父母的問題呢? 對孩子過於保護,處處替孩子遮風擋雨,最後的結果就是:父母越來越強勢,孩子越來越怯懦,甚至成為「啃老」的廢物。 知乎很多熱門提問都圍繞「有個強勢的父母」 該怎麼辦?要如何對待?
  • 有成千上萬的人都在為離開尋找藉口,舊愛難抵新歡深,情難敵時間
    人人都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鮮有人道「始終易得,初心難守」世界之大,人潮洶湧有成千上萬的人都在為離開尋找藉口,舊愛難抵新歡,深情難敵時間。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激情慢慢消退,愛情變成親情。生活和柴米油鹽捆綁在一起,時間除了留給彼此。更多的是父母,孩子,走親訪友,以及工作。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沒時間陪孩子學習?派牛聽聽讀書牛3.0來解放父母吧!
    因為聽說它能帶著娃讀繪本、能英語啟蒙、還能跟娃玩遊戲,而我陪孩子的時間著實有限,也無法像艾賓浩斯曲線那樣精準地陪孩子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記憶,和遺忘做鬥爭。再加上剛入了小區的英語群,滿屏都是分級閱讀和自然拼讀,搞得我也很緊張,在網上研究了一陣子以後,入個牛聽聽緩解一下焦慮。
  • 8歲女孩許願,想擁有和狗交流的「超能力」,因為父母沒時間陪她
    生日當天許願的時候琳琳這樣說道:「我的生日願望是可以擁有超能力,然後養一隻可愛的小狗,這樣爸爸媽媽沒時間陪我的時候我就可以用超能力讓狗狗開口說話,陪我聊天。」琳琳的一番話讓爸爸媽媽百感交集,看到女兒懂事的樣子無比心疼,又為平日裡對女兒的疏忽感到愧疚。之前女兒和他們講過想養一隻狗狗,夫妻倆以為女兒心血來潮,再加上狗狗身上髒,怕有細菌就沒有同意琳琳的要求。
  • 孩子的愛太易被父母忽視,當孩子有這些舉動時,就是在表達他的愛
    有不少家長反映雖然心裡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有時候經常調皮搗蛋不聽家長的話,而且每次都會讓家長很生氣,甚至會氣到打孩子一頓。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就是他們的天,即便會挨打受罵也依舊深愛著父母。有一句話是:"孩子遠比你想像中的更愛你",孩子對父母的愛可能很多時候沒有表現出來,所以很多父母沒有察覺到。
  • 8歲男孩"怨念太深"寫詩訴苦 父母都是警察工作忙
    8歲男孩"怨念太深"寫詩訴苦 父母都是警察工作忙 2016-02-23 09:23:42  如是要長久,可有多無聊?  昨天,很多紹興人的朋友圈都被這首打油詩刷屏了,不少網友說,一個8歲男孩可以寫出這麼有趣且押韻的詩歌,「怨念真深」。  可是,這首詩背後,卻藏著一個辛酸故事。  這首詩的作者高可宸是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就快開學,媽媽陳女士下班後檢查完孩子作業,又急匆匆地去給兒子洗衣服。
  • 家庭教育中的「五層」父母,不同的層次,決定了孩子不同的高度
    有網友說:我一個層次都達不到,沒給孩子花過錢,基本上也沒有陪伴過他,但是孩子很懂事,懂事得令我心疼。也有網友說,目前達到了四層,正在努力的向上攀登。很多父母總是從小就在孩子耳邊念叨:你看某某家的誰誰誰,人家怎麼就比你聰明,人家怎麼就能考100分?
  • 父母對英語一竅不通,孩子的英語非常優秀,怎麼做到的?
    多一門技能,多一些求職的籌碼,自然會有更大的競爭力。但是很多家長並非自己會英語,只是在上學的時候受過一些應試教育,現在很多單詞都忘記了,對於自己教育孩子學習英語,就犯難了。其實關於孩子的英語教育,家長不一定非要英語水平有多好,只需要對孩子進行陪伴引導就可以。孩子最初學習英語內容都是特別簡單的,平常和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口語交流就可以了。
  • 《我是山姆》: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好父母
    這部電影太好哭了,哭得我枕頭都溼了,很久沒有看什麼電影哭得這麼稀裡譁啦了,但是心裡像裝了一個春天那麼溫暖。因為山姆和他的朋友們太溫暖太美好了。我就在想,這樣的電影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忙碌、麻木、焦慮的我們回想起生命本真的那些東西,重新去思考什麼才是生命裡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東西。
  • 校園霸凌:孩子的惡,到底能有多可怕?
    真的很難想像,此刻的男孩,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屈辱和痛苦。 隨後為了炫耀,施暴的孩子還把打人的過程拍成視頻,傳到了班級群裡。 這條視頻也因此被曝光,第一時間衝上了微博熱搜。
  • 陪孩子寫作業到崩潰,那都是自找的,還影響孩子的成長
    但是,因為每次都是家長提醒孩子要做家庭作業,每次都是由家長陪同,孩子自己其實並沒有從主觀意識上認識到為什麼要做作業,以及怎麼高效完成作業。因為每一次都是家長要求的,似乎作業是家長的工作。很多家長說,陪孩子寫作業讓人崩潰。我想說:那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