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鑽石、生命鑽石、百萬金縷玉衣齊現滄州殯葬展會

2021-01-08 我與愛寵

殯葬,自古以來皆是人類對於逝者的尊重以及追思。

而殯葬行業,則幾乎服務於每一個人。

2018年11月16日,中國(京津冀)國際陵園建設及殯葬用品展覽會在河北滄州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為期3天的殯葬產業展,吸引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殯葬企業和殯葬從業人員。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科技的發展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便,當然也包括殯葬行業。……而念世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傳說中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服,由和田玉製成,用925k金連在一起,黑色起步價80萬,綠色起步價100萬,平均每件4000多片和田玉組成。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此衣為高端人士去世後量身定製,可存放百年不腐。

骨灰鑽石黑科技——念世情

生命鑽石骨灰鑽石這一概念時至今日,仍舊吸引了眾多同行、觀展人士的眼球,縱使在念世情多次參加各類殯葬行業展會後,依舊能給大家帶來新奇感,讓人眼前一亮。

其實生命紀念鑽是用骨灰或頭髮合成的人工鑽石,其技術原理是基於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而人體骨灰和頭髮中也含有碳元素,通過萃取骨灰/頭髮中的碳元素,然後在一種特製裝置中模擬地底下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使萃取出來的碳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斷裂後再重新組成金剛石的結構,形成鑽石。

相關焦點

  • 念世情骨灰鑽石倍受殯葬同行關注
    本屆博覽會積極響應民政部等九部門倡導的「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倡導綠色環保殯葬、科技殯葬、人文殯葬新理念,推廣新技術產品,新理念,為國內外殯葬同仁提供國際交流的平臺,分享最新的市場諮詢和發展趨勢。作為國內創新企業重慶念恩生命文化,首次把中國自有紀念鑽石品牌「念世情」在此次展會展出,並受到殯葬同行熱烈的關注。
  • 英國骨灰鑽石Heart In Diamond:中國殯葬博覽探奇
    骨灰鑽石新聞:骨灰也能做鑽石?在本次2016年由中國殯葬協會舉辦的中國殯葬博覽上,英國公司Heart In Diamond英國恆遠鑽石能用人或寵物的骨灰或頭髮做成真正的鑽石。這家英國骨灰鑽石科技公司向國人介紹了骨灰鑽石這一神秘而新奇的生命紀念科技。
  • 英國恆遠鑽石Heart In Diamond:創新鑽石葬引領國人殯葬理念變革...
    除了傳統的草坪葬、樹葬、海葬等,近日在臺灣舉行的國際生命禮儀博覽會上,英國恆遠鑽石Heart In Diamond發布的骨灰鑽石顛覆了國人傳統的躺棺材等形式的生命教育和生死教育,讓民眾通過此番特殊的體驗經歷,對於生命的意義和內涵有更為深刻的領悟,傳達尊重生命與合宜的殯葬觀念,與國際生命禮儀博覽會的舉辦宗旨不謀而合,得到了參觀民眾和主辦單位的一致讚譽。
  • 生前契約,念世情骨灰鑽石將成殯葬新寵
    針對當前經濟走向,及市場需求方向,初次研討了福壽園集團的生命契約,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石(骨灰鑽石)等新產品項目市場前景,提出了不同的疑問與看法,同時對兩個項目的運營情況也做了初步的了解。關於生命契約與骨灰鑽石兩個項目在中國殯葬的未來將起到領導的作用。這也是大家一致認同。
  • 生命晶石、骨灰鑽石、骨灰飾品——生態葬是否有春天?
    在2000度的高溫下對骨灰進行環保處置,形成穩定晶體,達到寶石硬度,體積縮小至原骨灰量的三分之一。這符合生態節地葬的趨勢。相對於傳統殯葬方式,生命晶石存放多樣化,家屬可以選擇安葬於墓地,也可以製成飾品,隨身攜帶,有部分家屬也會選擇存放於家中。它是方便祭祀的隨行方式。生命晶石將突破傳統殯葬理念,讓親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安心。
  • 骨灰鑽石(生命紀念鑽),未來路上任重而道遠!
    為了緬懷逝去的親人,有的人選擇把骨灰深埋地下;有的人選擇把骨灰供奉在家裡;而還有一些人選擇把骨灰做成鑽石。將骨灰製作成紀念鑽石的公司在2011年進入大陸。廣州念世情珠寶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在政府工商部門註冊並經營生命鑽念世情石(骨灰/頭髮合成鑽石)的公司。該公司由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創辦,鑽石培養實驗室分別在俄羅斯和美國,並在全球範圍內有多家姐妹公司。為了給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念世情在國內先後成立多個辦公室。2011年成立了第一個廣州辦公室。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將骨灰做成飾品,延續家人陪伴?近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首次正式推出了一項名為「生命晶石服務」的項目,人們可以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生命晶石」也可以稱為「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在每次的殯葬博覽會上吸引人們的眼球最多的是骨灰鑽石葬。28日,上海亞太寵物博覽會上寵物骨灰鑽石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29日,上海寵物殯葬的一場豪華葬禮,把寵物骨灰做成鑽石收藏,讓人們再次關注了寵物殯葬這個行業,正反兩面的熱議,導致了各大媒體的跟蹤報導,30日,中國催淚的熱播電視劇「神犬小七」的也大結局,讓人們更加關注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那骨灰紀念鑽石是否成功跨界了中國寵物墓地行業,也成了探討話題。
  • 骨灰鑽石價格4500元?北京、上海、重慶、香港...
    據網上調查,中國大陸的骨灰鑽石價格可以說是全球最實惠的,為什麼在相同的質量上有如此大的價格差異,我們找到了中國首家提供骨灰鑽石服務的念世情公司。
  • 科學揭秘,人的骨灰可以變成鑽石?這是又一種智商稅
    一家在香港註冊的紀念鑽殯儀服務公司,宣稱自己在國外的母公司在實驗室中模擬了自然界的高溫高壓環境,可以將骨灰中的碳提取出來並製作成紀念鑽石。無獨有偶,4年前,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某殯儀館掛牌服務。相比墓地,製作一份紀念鑽石或者生命晶石僅僅幾萬元,可以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 科學網—生命鑽石:用另一種方式懷念
    不過,隨著環保綠色的殯葬理念在全球廣泛被接受,越來越多的新型殯葬方式開始被推出,海葬、樹葬的接受度也都在逐漸提高中。 「不留骨灰」是新型殯葬理念中的一項重點,山川湖海都是親人的隱形「墓碑」。但這對於崇尚入土為安以及總希望留個念想的人們來說,多少有一點遺憾。將骨灰化作鑽石,變成飾品一直戴在身上,或許可以彌補這樣的遺憾。
  • 念世情|骨灰鑽石
    有一家生命紀念公司,腦洞大開,利用人工鑽石的技術,為人們提供紀念親人的服務,推出了一款震驚世人的產品骨灰鑽石!骨灰鑽石是一種高科技人工鑽石,它是用逝者身體中的碳,(通常以骨灰為樣本)所培養的實驗室鑽石。而將過世的人化成鑽石則被稱為鑽石葬。
  • 一樣的清明,不一樣的思念親人模式.最刻骨銘心的是做成鑽石骨灰!
    比如說中國的土葬,就是最為傳統的一種喪葬制度,但是現在又出了一種新的喪葬制度,叫做骨灰鑽石,也就是所謂的鑽石葬,但是目前鑽石葬只在極少數的人群中使用過,因為這種葬制很少人能夠接受,並且價格非常的昂貴,下面帶大家認識一下骨灰鑽石的知識。把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通過高壓緻密縮減三分之二的體積,自然凝結為直徑一角硬幣大小的球體,形成了生命晶石。
  • 骨灰怎麼做鑽石?骨灰鑽石原理是什麼?
    骨灰鑽石的原理Manufacturing principle骨灰鑽石化學原理在於鑽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體含有18%的碳,火化後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煉鑽石。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公司花費3年時間生產出世界上第一顆骨灰鑽石。到現在為止,骨灰鑽石的技術已經經歷了三次技術更新換代,製作材料也有所延伸、比如毛髮、指甲等。骨灰鑽石在肉眼上與天然鑽石無異,甚至在淨度和顏色方面超越超越了天然鑽石。
  • 新興鑽石葬現成都:最貴近20萬元 諮詢的多做的少
    近年來,鑽石葬作為一種全新的殯葬模式走進人們視野。去年,上海首枚用親人的骨灰做成的鑽石交付。如今,成都也出現了這種可以將親人骨灰做成鑽石銘記的鑽石葬。不過,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諮詢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幾乎沒有。」
  • 從科學角度來說,骨灰鑽石是什麼?多年後又會變成什麼?
    在當下,許多國家推行了一種新的殯葬方式,那就是綠色殯葬,也被稱為樹葬,這是一種讓遺體回歸大自然的一種方式,通過遺體的分解讓自然界中的植物獲得生長所需的營養,這種做法既減少了資源的佔用,又有回歸的含義。其中樹葬當然不是直接將遺體掩埋在樹下,而是使用一種可分解的容器將骨灰裝入其中,然後埋於樹下,這樣既可以滋養生物,又可以回歸大自然,同時有比較符合「入土為安」的觀念,所以是接受度比較高的新型殯葬方式。
  • 香港、北京墓地告急,抖音上的骨灰鑽石葬是什麼?
    Chui想選擇將骨灰拋灑在公園,而另一位來自北京的金先生因為無法支付北京高昂的墓地費用,選擇將妻子的骨灰帶到三亞進行旅遊式海葬。目前大陸一線城市面臨著與香港同樣的問題,城市土地與經濟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我們的骨灰該何處安放?不管將骨灰灑在什麼地方,那都是抉擇後的無奈之舉。除了將骨灰根據傳統習俗安放於墓園,或者選擇海葬,在探索環保殯葬的道路上國人一直很努力。
  • 他們用骨灰鑽石(生命鑽石)詮釋獨一無二的愛情!
    一直以來,作為大自然中最堅硬無比的華麗瑰寶,鑽石不僅是漫長歲月裡流傳至今的永恆之物,也是人們表達深厚感情的美好象徵。帶著對摯愛的承諾,鑽石因為珍貴罕有和璀璨生輝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為了紀念自己已逝的愛人,現在很多人開始了一種浪漫的祭奠方式,將逝去的親人骨灰打造成鑽戒、耳釘、項鍊等貼身之物,佩戴在身,以此寓意永不磨滅的純真感情。和愛的人一起,總嘆餘生太短,有的時候甚至來不及說再見。這個手牽手款式,丈夫與設計師溝通許久,他希望下輩子還能與最愛的人相遇。其實,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彼此陪伴而已。
  • 「自然葬」、「鑽石葬」聽說過嗎?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如果不能改變目前的狀況「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依然就會逐漸突出急需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必須用生態殯葬作為一種回歸自然節約資源的新型殯葬模式推進殯葬改革國外殯葬怎樣做到「節地生態」事實上,在瑞典、美國、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綠色與簡約」儼然成為殯葬新風尚。
  • 「齊風魯韻行」(5)金縷玉衣引臺灣記者「尖叫」
    「齊風魯韻行」(5)金縷玉衣引臺灣記者「尖叫」今天上午,「齊風魯韻」兩岸網絡山東行採訪團來到泰安東平博物館「尋寶」。其中,一件出土於漢代的金縷玉衣引得臺灣記者驚嘆不已。其中,一件出土於漢代的金縷玉衣引得臺灣記者驚嘆不已。73歲的臺灣老記者嶽中興感嘆:「2000多年前我們國家就有這樣的瑰寶,真是太震撼了!」大眾網記者採訪了解到,金縷玉衣主要出土於中國漢代,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