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格版)

2021-01-20 藥圈網
抗菌藥物類別配伍藥物相互作用結果不耐酶青黴素或不耐酶頭孢菌素酶抑制劑、克拉維酸或青黴烷碸(三唑巴坦)防止抗菌藥物被β-內醯胺酶破壞,增強抗菌作用主要經腎小管排洩的β-內醯胺類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藥、硫氧唑酮通過減少β-內醯胺類藥物在腎小管排洩,使血藥濃度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提高蛋白結合率高的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蛋白結合率高的非甾體抗炎劑通過蛋白結合競爭可使游離抗菌藥物的濃度增高頭孢噻啶、頭孢噻吩等第一代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髓袢利尿劑、多肽抗菌藥物(多粘菌素、萬古黴素、捲曲黴素、桿菌肽等)增加腎毒性氨基青黴素類、具甲基四氮唑的頭孢菌素和拉氧頭孢尿酸抑制劑(別嘌醇)、乙醇(應用頭孢菌素類後飲酒)、口服抗凝血藥、阿司匹林增加皮疹發生率;出現戒酒硫樣反應;增加出血危險性(由於低凝血酶原血症);防止此類頭孢菌素引起的出血反應廣譜青黴素口服避孕藥、雌激素、β-阻滯劑通過青黴素清除能阻礙避孕藥失活的腸道細菌,使避孕藥失效;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腸肝循環,降效;減少β-阻滯劑在腸道吸收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尤其是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兩者在同一容器內滴注或注射,前者可使後者失活;在腎功能減退、血藥濃度高、半衰期長時在人體內也可發生此現象β-內醯胺類氯黴素、四環素、林可黴素、磺胺類拮抗作用其他β-內醯胺類(亞胺培南/西司他丁)三代頭孢或廣譜青黴素可出現拮抗、由於前藥誘導細菌產生β-內醯胺酶、使後藥抗菌活性降低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四環素、兩性黴素B、血管活性藥(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等)、苯妥英鈉、鹽酸羥嗪、氯丙嗪、異丙嗪、B族維生素、維生素Cβ-內醯胺類靜脈輸液中加入後類藥物時將出現混濁青黴素能量合劑、碳酸氫鈉、氨茶鹼、肝素、穀氨酸、精氨酸在同一容器內靜滴有配伍禁忌(減弱抗菌藥物活性或出現混濁變色)氨苄西林氯黴素琥珀酸鈉、水解蛋白、氯化鈣、葡萄糖酸鈣、右旋糖酐、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鹽在同一容器內聯合靜脈滴注有配伍禁忌

相關焦點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果斷收藏!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排版整理後方便大家在微信中收藏瀏覽!歡迎補充!   來源:藥圈(微信號:wwwyaoqnet)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類別 配伍藥物 相互作用結果 不耐酶青黴素或不耐酶頭孢菌素 酶抑制劑、克拉維酸或青黴烷碸(三唑巴坦
  • 專業人員必看:藥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何國權審核:伍俊妍單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來源:逸仙藥學V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為什麼迫切需要新型抗菌藥物?王明貴教授: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有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噁唑烷酮類、四環素類、磺胺類等,還有林可黴素類、醯胺醇類等。
  • 七大類降糖藥|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2個月後,患者突發嚴重房顫而入急診。經查,患者血漿中地高辛濃度為0.27ng/ml(有效血藥濃度為0.8~2.0ng/ml)。停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升至1.8ng/ml。當再次使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再次下降,確定為地高辛和阿卡波糖之間的相互作用。 女性患者,83歲,因自感不適2周就診。
  • 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香港大學Nature子刊: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註: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港大新聞 [1]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範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 合理用藥|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其他疾病,在合併用藥時,難免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那麼,對於臨床上常用的7大類降糖藥,了解不同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處理方法,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表3:阿卡波糖的藥物相互作用
  • 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其他疾病,在合併用藥時,難免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那麼,對於臨床上常用的7大類降糖藥,了解不同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處理方法,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表3:阿卡波糖的藥物相互作用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抗菌作用較青黴素 G 為差,適用於敏感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輕症感染。2. 耐青黴素酶青黴素類:本類藥物抗菌譜與青黴素 G 相仿,但抗菌作用較差,對青黴素酶穩定;因產酶而對青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對本類藥物敏感,但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對本類藥物耐藥。主要適用於產青黴素酶的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內膜炎、肺炎、腦膜炎、骨髓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等。
  • 初中物理全書概念總結,表格版!
    初中物理全書概念總結,表格版!初中物理也很簡單,無外乎也就是對概念公式的一個掌握和運用,只要將其掌握好了,考試也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臨近期末考試,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複習,老師今天就特意為大家總結了一份初中物理全冊的知識匯總(表格版),建議的大家可以列印一份出來掌握好。文末有word版資料獲取的方法!每天堅持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
  • 一文理清: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抗生素認識周
    抗菌治療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療法之一。然而,面對種類繁多、適應證、作用機理及副作用各異的抗菌藥物,要熟習其特點並做到合理選用,並非易事。因其對革蘭陽性(G+)、革蘭陰性(G-)菌及部分厭氧菌都有抗菌作用,且抗菌活性強、毒副反應低、適應證廣,所以臨床較為常用。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近年來,我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現象,部分細菌對其耐藥性呈明顯上升趨勢。為此,2018年9月21日我國醫政醫管局發布《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為「共識」)。共識中指出,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使用量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在於:1.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增多。
  • 呼吸危重病患者抗菌藥物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了
    抗菌藥物治療的要點是抗菌藥物的選擇、給藥方案的確定,選擇原則是高效、低毒、價格低。在病原學確立診斷後,根據病原微生物和藥敏結果進行確定性治療。但由於常規檢查耗時幾天,危重病患者病情不允許等待,因此,一般在病原學診斷確立之前,常根據臨床特點和規律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一旦得到了病原學檢查和藥敏初步結果,就考慮更正確的治療。
  •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推薦|指南共識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專家共識(2019版)》針對我國膽道感染特點,採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對膽道外科感染分級、標本檢驗規範、抗菌藥物使用、停藥指徵、耐藥菌感染及特殊情況下的藥物使用策略等問題提出了推薦意見,指導臨床準確判斷膽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制定規範的抗菌藥物使用方案。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吃點抗菌藥……長期以來,各類抗菌藥物一直是人們眼中的「萬能藥」,總在患者的首選藥品名單之列但是,抗菌藥物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抗菌藥物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學合成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真菌藥。 抗菌藥物不等於消炎藥 許多人錯誤地將抗菌藥物等同於消炎藥。認為牙齦發炎、扁桃體發炎、頭痛腦熱都可以用。
  • 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收藏)!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對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寄生蟲等所致感染性疾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可選擇性的抑制或殺滅病原體,主要包括抗菌藥物、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寄生蟲藥。濫用抗菌藥物有危害隨著宣傳推進,大家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據悉,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會使藥品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發生過敏性休克、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腎損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風險相應增加。
  • 【推薦】革蘭陽性需氧和兼性厭氧桿菌抗菌藥物選擇
    3.馬氏棒桿菌參照白喉棒桿菌抗菌藥物選擇。 4. 硬質小麥棒桿菌參照白喉棒桿菌抗菌藥物選擇。 5.紋帶棒桿菌參照白喉棒桿菌抗菌藥物選擇。 6.傑氏棒桿菌參照白喉棒桿菌抗菌藥物選擇。抗菌藥物的選擇原則見表14-9-。表14-9-  抗菌藥物的選擇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
    一、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對需氧、厭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如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腸桿菌科細菌具很強抗菌活性。
  • 衛健委發布關於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通知
    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持續提高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和替加環素等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水平,科學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評價工作。附件:1.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近年來,我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現象,部分細菌對其耐藥性呈明顯上升趨勢。
  • JACC:直接口服抗凝藥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要點一文總結
    目前,我國已有多種直接口服抗凝藥(DOAC)進入臨床應用,基於這類藥物的相對優勢,它們已成為很多患者的一線選擇。不過,DOAC與一些藥物之間也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事件。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系統評估了DOAC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給出了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議,強調在臨床管理中要對這一問題給予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