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銅仁萬山:搬新家住新城 好日子在後頭

2020-11-28 多彩貴州網

  記者 楊婧 程曦

  11月26日,記者跟隨「決勝2020」看貴州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幢幢新樓房格外亮眼,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柏油路四通八達,小學、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只見小區活動廣場上,幾位住戶正說笑聊天。

  「黨的政策就是好,我們一家人做夢也沒想過能住進這樣的新房子,再也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了。」安景緒高興地說。

  今年57歲的安景緒告訴記者,2018年10月,他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窮山窩——思南縣天橋鄉南山村老屋基組,一家五口人住進了萬山區規模最大的跨區域搬遷安置點——旺家花園。這裡共安置了來自思南、印江和石阡3個縣的困難群眾4232戶18379人。

  萬山區旺家花園易地搬遷安置點一角

  易地扶貧搬遷不是簡單「挪個窩」,更要「鋪好路」。

  為此,萬山區籌劃發展後續產業,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技能水平以及就業崗位需求,指定有條件的培訓機構針對性的開展電工、焊工等技能培訓及刺繡、編織等民間手工藝培訓和家政服務培訓,穩定搬遷群眾就業。

  在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微工廠產業園三樓,還未進入廠房,就聽見密集的縫紉機轉動聲音。

  記者穿過約30米長的通道,進入銅仁市景航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萬銑正埋頭拿著熨鬥熨燙剛剛縫製好的襯衣。

  萬銑和家人住在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路上班只需5分鐘。他曾在廣東省惠州市務工多年,今年過完春節,他決定留在本地就業,「我現在月收入有6000元,下班還可以管家、照顧兩個孩子。」

  「為了讓搬遷群眾『穩得住』,公司優先招聘易地扶貧搬遷戶。目前有126名工人,每個月最多可以拿到7000多元,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當學徒也有1700元,收入比較低的每月還有400元就業援助。」公司負責人廖景偉說。

  景航服裝公司生產車間

  另外一邊,在扶貧微工廠產業園一樓,阿里巴巴「AI豆計劃」人工智慧產業扶貧孵化空間,「標註師」石一慶坐在電腦前,忙著為「產品」做標註。

  若在往年,大年初八之後,她便南下浙江溫州。在溫州,她從事化妝品銷售,月收入5000元。

  今年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打亂了石一慶的外出計劃。

  「長時間宅在家裡,沒工作,沒有收入,生活肯定受影響。」石一慶心急如焚。

  如何暢通就業渠道惠民生,確保搬遷群眾增收?這成為疫情防控期間,萬山區面臨的又一道考題。

  萬山區隨即出臺復工復產惠企「禮包」、打好「留雁行動」組合拳——實時發布招聘信息,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留雁人員」點對點推送信息,引導參加網上自主擇業。

  2月20日,石一慶入職阿里巴巴「AI豆計劃」人工智慧產業扶貧孵化空間,成為公司的標註師。與她同時入職的,還有55名搬遷群眾,月收入達4000元以上。

  石一慶正忙著為「產品」做標註

  「就業不用去遠方,家門口就有好地方。在家門口拿到這麼高的工資,很開心!」石一慶樂呵呵地說。

  確保搬遷群眾穩脫貧、不返貧,關鍵在保就業。

  「為幫助搬遷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我們建設了一座6000平方米的易地扶貧搬遷微工廠產業園,引進簡單、易學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入駐,就地就近為搬遷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旺家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何英說,目前,扶貧微工廠產業園共引進景航服裝、阿里巴巴「AI豆計劃」人工智慧產業扶貧孵化空間等7家企業,可幫助600餘名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讓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的『安居夢』照進現實,也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過起了城裡上班族的生活,從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實現了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更美好的日子還在後頭!」何英說。

一審:朱若嵐

二審:林萌

三審:王幸韜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搬出大山 新生活從「沐恩邸」開始
    12月3日,「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最後一站來到了位於涼山州昭覺縣城北鄉谷都村村域內的沐恩邸社區,這裡是昭覺縣圍繞縣城周邊建設的5個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但即便如此,面對遷徙帶來的生產生活、文化習俗、社會關係等新事物新變化,彝族居民能否適應這些「水土不服」還是一個未知數。
  • 貴州銅仁十大旅遊景點,好玩人又少,想去趕緊收藏!
    梵淨山,名字來源於「梵天淨土」,它位於貴州銅仁境內,是在松桃、江口、印江三縣交界之處。梵淨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是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是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先後被評為五A景區、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十大避暑名山。
  • 【決勝2020 鄉村振興看河南】易地搬遷新家園 過上紅火好日子
    「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電視、空調、冰箱啥都有,一天三頓飯也有人做,真是得感謝咱政府啊!」姜奉主笑著說道。  7月28日,記者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香子崗村見到這位老人時,他正在乾淨整潔的集中安置房裡吃著熱騰騰的午飯。  姜奉主今年已經73歲高齡,原本居住在村子裡較為偏遠的地帶,不僅出門不便,居住條件也十分簡陋。
  • 資源枯竭型城市大劇《看萬山紅遍》開機 譜寫時代轉型新篇章
    當天,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貴州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靜,貴州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向建軍,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湖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李悅,湖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張娜,湖北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處處長顧盛中,武漢傳奇人影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沈京喜、貴州萬山紅遍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才,以及導演張多福,演員保劍鋒、韓棟、王樂君、武笑羽
  • 展現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電視劇《看萬山紅遍》開機
    新華網貴陽1月13日電(記者汪軍)1月13日,展現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電視劇《看萬山紅遍》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硃砂古鎮開機。電視劇《看萬山紅遍》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共銅仁市委、中共萬山區委、貴州省文聯組織策劃和推動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以獨特視角講述了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從汞礦衰竭到成功轉型的發展歷程。湘黔交界、武陵山深處的萬山,曾是中國最大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千年丹都」。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特殊困難時期,萬山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愛國汞」。
  • 貴州銅仁:「四安家園」讓搬遷群眾生活更舒心
    貴州銅仁:「四安家園」讓搬遷群眾生活更舒心 發布時間:2020-12-24 16:31:50      來源:貴州網   銅仁市地處黔湘渝三省市結合部、武陵山區腹地,數萬群眾曾長期生活在深山裡
  • 畢節市:衝出萬山 決戰脫貧
    萬山擋不住走出脫貧路  1988年,畢節試驗區獲批建立,貴州的扶貧攻堅進入到一個新的高潮。  30年前的海雀村,一位叫文朝榮的村支書從渴望溫飽的人群中挺身而出,窮盡一生,培育萬畝林海,為後人恢復了當年林茂糧豐的海雀,也給世界留下了恢復生態的英雄傳說。  如今,走進烏蒙山主峰韭菜坪,山勢連綿,令人興嘆,蒼翠林間,路網延伸,車輛馳騁。到達韭菜坪山頂,延綿幾萬畝的韭菜花競相綻放。
  • 搬出大山住新居 車間上班鼓荷包
    周娟與4個孩子及年邁的母親,先在重慶市酉陽縣城租房住了4年,考慮到小孩長大要上學,又回到沿河沙子集鎮租住4年。其丈夫則常年在廣州打工,每月給家裡寄回1000多元,作為妻兒子女的開支。「4個孩子年紀小,需要我照顧,丈夫患病需常年服藥,但也不得不帶病出去掙錢。」周娟回憶說,每月1000多元,房租就花掉一半,日子過得很苦,她做夢都想在城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 新城2021首場大變!梁志誠任總裁 商開區域3變4住開減區
    在2020-2021的過渡期,房企的組織和人事調整較為頻繁,新城控股也在這一做總結、立計劃的階段,大刀闊斧對住開和商開同時開展了新一輪調整。 其中,新城控股住開事業部實行總部、大區、以及城市/片區三級架構的管控模式。區域由19個精煉為14個。
  •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收官,挑戰極限類綜藝如何決勝市場?
    截止寫稿時間,B站評分穩穩落在9.4分,豆瓣評分8.3、知乎評分8.4分;同時,節目還在播放量上實現了巨大突破:不僅在開播日空降B站紀錄片日榜和周榜雙榜冠軍,還成功登頂2020年B站紀錄片大會員播放量TOP1,也是今年站內首個且唯一一個播放量突破3000萬的紀錄片,播放量超3400萬、追劇人數超196萬,市場火爆度可見一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房屋翻新 住得舒心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
  • 2020年4月份好日子一覽表 2020年4月好日子查詢
    導讀:4月清明踏青時節,大家最是喜歡外出旅行,現今出行人們都會先查詢出行的合適日子,以求個出行平安的好兆頭,那麼2020年4月好日子查詢有哪幾天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瞧瞧2020年4月份好日子一覽表吧。
  • 村民搬新家換家具 石柱永和村中藥材種出「脫貧良方」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6時訊(記者 唐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冉林語氣中有掩飾不住的笑意,他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吳茱萸是一種傳統中藥材,簡稱吳萸,是苦味健胃劑和鎮痛劑,又作驅蛔蟲藥,其性熱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之功,而三葉草則是一種蜜源植物,屆時可引進300箱左右的中蜂。藥材富民 農家老漢搬新家換家具看著長勢喜人的吳茱萸和三葉草,高興的可不止是冉林。
  • 【決勝2020】河北武邑「跑步雞」跑出「網際網路+扶貧」新路徑
    【決勝2020】河北武邑「跑步雞」跑出「網際網路+扶貧」新路徑 【決勝2020】河北武邑「跑步雞」跑出「網際網路+扶貧」新路徑 初審編輯:李秀娟 二審編輯:編輯值班
  • 「海洋之心」主角搬新家
    「海洋之心」主角搬新家22日將在哈爾濱極地公園上演白鯨秀生活報訊(記者薛宏莉)1月10日13時,隨著兩隻白鯨躍入極地館二期極地公園白鯨秀場的超大陽光池,哈爾濱極地公園成功完成了白鯨艾米拉和尼克拉的轉移。
  • 搬新家改變了我的命運
    後來,為了方便孩子們上學,我在一家麵包店找了份工作,並借宿在親戚家。  2018年初,麵包店老闆見我能吃苦又勤快,將我的工資從1000多元漲到了2300元。工資上漲後,我才帶著孩子租了套房子。那時,每月房租加上水電費、生活費,工資所剩無幾。  2018年3月,結對幫扶幹部了解到我的實際困難後,結合相關政策,幫助我申請到了息烽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
  • 【芯視野】蘋果三星小米紛紛押寶,UWB無線連接新變革;貴州銅仁高新...
    1、【芯視野】蘋果三星小米紛紛押寶,UWB無線連接新變革(下)2、貴州銅仁高新區390億元產業園停工,部分入駐企業走向爛尾邊緣3、聚燦光電子公司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籤訂新型氮化物智慧光電聯合實驗室協議4、涉及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PCB微鑽針、聚醯亞胺材料等項目落戶江西5、聯想全生態研發中心落地瀋陽,由上海兆芯與聯想共同打造
  • 祥雲:「危房不住人 住人無危房」
    □本報記者 羅幫義 特約記者 陳應國進入冬季的祥雲,家家戶戶糧食滿倉,脫貧戶們有房住、有穩定收入,美好生活讓他們笑開了顏。11月6日,記者來到已搬進新房的劉廠鎮江尾村民委員會煉渡村彝族村民李紹繞家。「做夢也沒想到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李紹繞說道。他家種了兩畝百合和一些重樓,一年下來,可收入一兩萬元,實現了「搬得進來、住得下來、富得起來」的美好願望。
  • 株洲:推動清水塘老工業區轉型升級 決勝「全域II類水」目標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株洲報導近年來,株洲市下大力氣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各類企業綠色轉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無論是決勝「全域II類水」的目標,還是清水塘老工業區「六年大見成效、十年建成新城」的規劃,曾經的「工業之城」有了令人欣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