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 鄉村振興看河南】易地搬遷新家園 過上紅火好日子

2021-01-09 映象網

  核心提示:香子崗村在易地搬遷後,還成立了易地搬遷安置點服務中心,設置了包括水電維修、子女上學、快遞購物、就醫體檢、鄰裡糾紛、小區衛生等多項便民服務項目,每個項目還專派一名聯繫人負責,為村民們答疑解難、上門提供服務。

  「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電視、空調、冰箱啥都有,一天三頓飯也有人做,真是得感謝咱政府啊!」姜奉主笑著說道。

  7月28日,記者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香子崗村見到這位老人時,他正在乾淨整潔的集中安置房裡吃著熱騰騰的午飯。

  姜奉主今年已經73歲高齡,原本居住在村子裡較為偏遠的地帶,不僅出門不便,居住條件也十分簡陋。因為他長期獨自居住且無人照看,再加上手有殘疾,生活很不方便,被當地政府認定為五保戶。

  2019年5月,隨著該村易地搬遷工作的順利推進,姜奉主和其他村民們一起,搬進了位於香子崗村村部旁的集中安置點。姜奉主的新房是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套房,室內整潔乾淨,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還單獨設有廚房、餐廳和活動室。

  歡歡喜喜搬新家,日子越過越方便、越過越紅火,香子崗村集中安置點已經搬遷入住了貧困戶18戶44人。這裡依山傍水,室外環境優美秀麗,村文化廣場、小學、村產業項目基地等環顧四周。此外,村裡還專門聘請了一位工作人員,負責給五保老人做飯、採購生活用品。

  「原來我們都住在山裡,每家每戶距離也比較遠,村裡都是土路,非常不好走。」香子崗村村民王同菊說。如今,集中安置點讓散落在四處的村民們連成了片,老人們一起坐在涼亭裡乘涼,婦女們站在路口嘮嘮家常。香子崗村,也從之前分散的村落,變成了一個有人氣、充滿煙火氣的集體。

  王同菊的兒子邵定超是中南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在考上大學之前,他在鎮上的達權店中學上學,每周一早上四點多鐘,就要從家裡摸黑趕往20多裡地之外的學校;上大學之後,邵定超每次返校依然要提前3個多小時出發,走村裡的土路去趕鎮上的大巴車,最後再前往高鐵站。

  這種情況隨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落地終於發生了改變,邵定超一家人已經從偏僻的山中老房子,搬來了如今的集中安置點。嶄新平整的水泥路已經通到家家戶戶,邵定超現在每次返校,直接在家門口就可以乘車到鎮上去,相比於之前,既方便,又節省了不少時間。

  搬的出,也要穩得住。香子崗村在易地搬遷後,還成立了易地搬遷安置點服務中心,設置了包括水電維修、子女上學、快遞購物、就醫體檢、鄰裡糾紛、小區衛生等多項便民服務項目,每個項目還專派一名聯繫人負責,為村民們答疑解難、上門提供服務。

  大別山腳下,這個以前藏在層巒疊嶂中的偏僻山村,已經漸漸撥開雲霧。(張昕迎)

相關焦點

  • 右玉縣康平村: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威遠鎮康平村是右玉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的移民新村,位於縣城西3公裡,該村於2017年3月開工建設,共建成居民住宅100套,建築面積5806平方米,2018年開始陸續搬遷入住,目前已遷入涉及全鎮16個村的易地搬遷貧困戶97戶217 人。
  • 十九大代表王海燕:鄉村振興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會場外面有開水間,王海燕說,自己沒有到看一個人出去喝水或是上廁所,聽完報告一看時間,都12點半了,開幕式3個半小時的時間,覺得一眨眼就過去了。    回到村裡,大家爭相問她參加十九大的情況。王海燕告訴村民們,國家要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 【決勝2020】銅仁萬山:搬新家住新城 好日子在後頭
    記者 楊婧 程曦  11月26日,記者跟隨「決勝2020」看貴州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幢幢新樓房格外亮眼,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柏油路四通八達,小學、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只見小區活動廣場上,幾位住戶正說笑聊天。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總結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對於未來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易地扶貧搬遷:中國獨特的扶貧經驗●搬遷資金從哪裡來●如何進行產業配套和就業扶持●易地搬遷經驗:未來仍可發揮作用「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積累的基本經驗,為國家重大民生工程的組織實施提供了有益借鑑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扶貧車間鋪就致富路社區便民中心很便民搬得出——挪出窮窩天地新張鋒的家鄉在大山深處的一條溝中,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學校離家有3公裡多,還要經過一條河,河上沒有橋,都是蹚水過河,一到夏秋河水上漲,張鋒的心就揪著,當時一家人最大的願望就是離開大山。2016年,張鋒一家四口被列入易地扶貧搬遷名單。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自打去年搬到縣城的新小區,我們可是過上了新生活,出門有超市,買東西方便了,看病吃藥也方便了,大傢伙兒現在可樂呵了。」  臨縣位於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村多,貧困發生率高,是我省的深度貧困縣之一。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多、地域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分階段實施。去年10月,隨著萬安苑等小區竣工交付使用,不但標誌著臨縣安置點建設全部竣工,也宣告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部竣工。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
  • 田野調查、精準服務、文化滋養,他們這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開心的村民們還把聯歡會的視頻發布到了快手上。這是華理社會學院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實施的「新村·新民」計劃,是學院社會學學科在學校定點扶貧雲南省尋甸縣行動中的一個小小剪影。1田野調查為鄉村振興問診把脈農村研究是華理社會學的重要傳統,而田野調查是農村研究的必修課。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多彩貴州 奔向新未來
    如何匯聚起強農興農力量,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事關脫貧攻堅成色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納雍縣勺窩鎮從未種過桑、養過蠶,2019年,當地抓住東桑西移契機,發展蠶桑產業。兩年不到,這個大山深處的窮鎮破繭而出,成為小有名氣的「桑蠶小鎮」。轉變的背後,是幹部群眾的艱辛付出。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她說:「搬出來,安居樂業過好日子,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喻倩一家住在松桃永安鄉鳴珂村小溝組。老家山高坡陡,房屋破舊,每年地裡產出的糧食勉強餬口,他們沒少過苦日子。為生計,喻倩與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兩個孩子「丟」給公公與婆婆照顧。喻倩說:「每次給孩子打電話,聽到孩子說想媽媽,都會忍不住哭。」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榜上有名 2020-11-30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處的無數鄉村,迎來了振興和重塑的春天。    產業的「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題中要義,說到根子上,這一切都要靠著產業開路。
  • 河南商城縣村史館凝聚鄉村振興新動能 齊心協力建設好新家園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老一輩人所受的苦,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們到這兒看了後,就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村史館的建設,對年輕人有憶苦思甜的教育意義,對老年人有喚醒當年發展激情的作用,對現在創業中的人也是一種激勵,還可以凝聚人心、記錄歷史,把杜畈村的發展歷程、歷史記憶展現出來。」
  • ...過上好日子——會寧縣開展「四抓四促」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掃描
    會寧縣,一方充滿生機的熱土,先輩們辛勤耕耘,譜寫了振興農耕文化的篇章,當代人繼往開來,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近年來,會寧縣委、縣政府承載著父老鄉親的殷切重託,一路風雨,一路凱歌。以敢死拼命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向小康邁進。今天,中國網採訪組走進會寧特別報導《摘掉窮帽子 過上好日子》。
  •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隨後,他指著新居,話鋒一轉,「現在住進樓房,做飯用燃氣,出門坐公交,好日子來得真快。」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說縣裡啟動部分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河南康龍實業集團董事長王世傑 出席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
    12月21日,「鄉村振興看中國」博鰲發布專場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是全國性的政、研、學、商、媒領域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本屆峰會致力於搭建跨界合作、國際交往、產融對接的共建共享共贏平臺,以深度推動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和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新格局、新業態、新貢獻,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獻禮。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六是切實做好易地搬遷貧困村的後續工作。加強易地搬遷村的新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服務,發展社會事業。七是把擴大就業作為鞏固拓展的關鍵舉措,千方百計開闢就業門路,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應該看到,非貧困地區已經過三年的鄉村振興,到2020年底已經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第一步戰略目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基本完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從「十四五」時期開始,非貧困地區要向鄉村振興的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目標加快邁進。
  • 張琦:綠色減貧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王東海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劉芳奇)「綠色減貧是可持續最強的脫貧手段,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3月30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在「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智庫論壇」上表示。張琦認為,在這個意義上,貧困地區的農村在解決當前問題的基礎上,應當著眼未來,將脫貧攻堅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注重貧困地區內生動力提升,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利用鄉村振興戰略,提升扶貧脫貧質量張琦表示,鄉村振興是提升扶貧脫貧質量的歷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