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湯姆遜效應計算模型—燃氣探索17

2021-01-18 E網燃氣

焦耳-湯姆遜效應計算模型  

在壓縮天然氣(CNG)供氣站的減壓調節裝置中,高壓的CNG在經調壓器時有等焓的降壓過程,會發生較顯著的溫降(在調壓裝置的表面有可能出現結露甚至結冰),稱為焦耳-湯姆遜效應。因此一般會採取兩級(或三級)調壓方式,並在調壓器之前對CNG加熱升溫。

在減壓調節裝置設計中要用到焦耳-湯姆遜效應的焦-湯係數(溫降/壓降稱為焦耳-湯姆遜係數,焦-湯係數)。傳統是按常數取值的(例如溫降/壓降=4℃/MPa),其對計算結果會產生較大誤差。而實際焦-湯係數應該是壓力降的函數。在深入考察焦耳-湯姆遜效應的物理原理後,我推導了一個計算焦耳-湯姆遜效應溫降的公式。在推導中參考了彭世尼在文獻中採用以壓縮因子表示的實際氣體狀態方程的方式。特別是我運用了燃氣工質的麥克斯韋方程,建立焦耳-湯姆遜效應的計算模型。由它得出的焦耳-湯姆遜效應溫降的公式是有理論根據並可實用的。

結合上面述及的內容,我要特別敘述一番關於麥克斯韋方程的我的故事。

「工程熱力學」中有一章講述熱力學參數的微分關係的內容,其標題就是麥克斯韋方程(Maxwell方程)。該方程是若干個關於熱力學參數之間的微分關係式。這些關係式的結構特徵是表明某一不可直接測量的熱力學參數與可直接測量的熱力學參數的微分關係。這一組方程是由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以及熱力學參數的表達式推導出來的。

這一組關係的作用和意義是,在實際問題中可為熱力學的關係提供求解的途徑。例如對於焦耳-湯姆遜節流係數,我在考察壓縮天然氣供氣設備的減壓節流過程時,認識到應該將焦耳-湯姆遜節流效應的溫度壓力關係作為函數對待,為此推導其函數表達式。其時就用到了熵與比容這兩個熱力學參數的微分關係式

即熵對壓力的偏導數等於比容對溫度的偏導數,從而得到可供實用的焦耳-湯姆遜節流函數表達式。

我其所以特別要談到這一話題是想指出,對很多知識的真正理解可能需要一個過程,這就是通過運用、逐漸領悟達到理解。記得我在1957年在學校學習「工程熱力學」課程時,對這些熱力學參數的微分關係式很不理解,覺得很繁雜,不知為何要列出它們。可能我在聽課時漏聽了老師的講解。

在很長時間內,我在運用有關「工程熱力學」知識的工作中幾乎沒有涉及麥克斯韋方程。只是在後來我為解決實際問題,推導焦耳-湯姆遜節流效應函數時,才重新學習運用並從而理解了麥克斯韋方程。我想,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過程;同樣,提高能力,努力實踐,也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過程。這樣一種掌握知識的途徑是有一定的普遍意義的。

2018.10.4

補充:

最近,獲知母校哈工大暖通燃氣專業要在校內建立一個專業博物館(紀念哈工大1949年在國內首先建立了暖通燃氣專業),向廣大校友徵集有紀念意義的物件,包括聽課筆記本,當時用過的書籍等等。於是我翻出了保存多年的16本聽課筆記本,其中就有「工程熱力學」筆記。在準備向母校捐出之前,我特意翻閱到「熱力學的微分方程式」一章看一看,結果發現在一開始,筆記上就寫著:「是建立在熱力學第一及第二定律上的,因之可應用於任何氣體。熱力學的微分方程對實際氣體的計算很方便。一些物理性質,可求出微分方程,反之也可求得。由微分方程也可檢驗其他方法之間的計算,可解決比熱及Cp,Cv之關係。物體的狀態參數p,v,t測定最容易。」可見不是本文在前面所述:「可能我在聽課時漏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沒有「漏聽」,而是我沒有真正掌握本章內容。

由此我想到知識和能力不是被動接受就能獲得的,一定要經過主動的思考和實踐才能掌握;此外,聯繫走過的科學技術求知道路,感到聯繫工作實際,不斷自學和不斷「充電」是必不可少的人生功課。

2019.2.20


-湯效應的溫降公式

壓縮天然氣(CNG)作為燃氣氣源,氣體運輸車運入的20MPa的CNG經過調壓閥減壓為城鎮天然氣管網所需的壓力,0.8MPa或0.4MPa或0.2MPa。CNG壓降為1/25~1/100。CNG在流經調壓閥減壓時,在很短的時間內未與外界發生換熱,發生絕熱壓降,即發生焦耳—湯姆遜節流效應。這種過程的始終,保持焓不變,發生顯著的溫降。溫降與壓降的關係用焦耳—湯姆遜係數表示

CNG減壓供氣工程中,需對焦耳--湯姆遜節流效應給予充分注意,採取措施防止發生溫度過度下降。廣為採取的方法是採用兩級降壓,在每級減壓前預加熱,使每級減壓後都能保持一定的溫度。

對減壓中的焦耳--湯姆遜節流效應的計算,可以直接由熱力學參數圖(例如壓焓圖,p-h圖)查出節流前後的參數(例如溫度T)的變化。工程上更習慣於將偏導數的式(1)近似為差分式:

顯然,這樣做也許適用於一般工程計算。但對於要求較精確的計算場合就不能令人滿意了;更不能適用於理論分析。

有鑑於此,注意到此問題,首先就抓住焦爾—湯姆遜係數是偏導數,因而不能滿足於將其當常數對待,應該揭示它的函數關係。由此展開一系列熱力學關係推導。最終得出焦爾—湯姆遜效應的溫度變化與壓降的關係的計算公式。最基本的關係是,焦爾—湯姆遜效是等焓過程。

由於氣體的焓是狀態參數:


(A)焓的微分表達式

從熱力學第一定律

由焓定義:

(B)定壓比熱的微分表達式

比較式(9-3-9)可得一個特徵函數關係:

(C)熵的微分表達式

推導熵的壓力偏導數與比容的溫度偏導數的Maxwell方程。

熵的狀態參數表達式的全微分式:


由式(17)

由式(18)


熱力學參數對表出狀態參數的二階偏導數與求導順序無關

此Maxwell方程將不能直接測量的熱力學性質用可直接測量的熱力學性質表達。

(D)進一步求焓的微分表達式

由式(22)及式(14)

(E)焦爾—湯姆遜效應函數

採用便於積分運算的Copel壓縮因子表達式。


式(31)代入式(29),由焦爾—湯姆遜效應是等焓過程:


導出焦爾—湯姆遜效應溫度降與壓力降的函數關係,即焦爾—湯姆遜效應函數:

此外,在推導中忽略比熱容隨壓力和溫度的變化而取為定數。這在理論上

應該允許,因為比熱容在焦爾—湯姆遜效應中的變化屬於次要因素。

相關焦點

  • 精確解析焦耳—湯姆遜效應中節流膨脹的實際物理過程
    第4章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四)4.9 精確解析焦耳—湯姆遜效應1.經典知識1852年, 焦耳和湯姆遜在研究氣體的內能時設計了一個實驗──多孔塞節流過程.圖4[18]是該實驗的示意圖.實際氣體在「節流過程」中發生溫度變化的效應稱之為焦耳—湯姆孫效應.
  • 《物態方程知識講習》第8篇 焦耳—湯姆遜效應的數學解析
    第8篇 焦耳—湯姆遜效應的數學解析實際氣體在「節流過程」中發生溫度變化的效應稱之為焦耳— 湯姆孫效應.「節流過程是一個不可逆過程」.1 溫習1.1 多孔塞節流實驗1852年,焦耳和湯姆遜在研究氣體的內能時設計了一個實驗──多孔塞節流過程.圖2[1]是該實驗的示意圖.
  • 為什麼沒有永動機,從焦耳的探索歷程中我們又發現了什麼?
    焦耳可以說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傑出的科學家。焦耳的老師是著名科學家道爾頓,剛開始拜師學藝時,焦耳年齡較小、但機智活潑。3.在熱力學方面的成就1852年焦耳和W·湯姆孫(即開爾文)發現氣體自由膨脹時溫度下降的現象,被稱為焦耳-湯姆孫效應。該效應在低溫和氣體液化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他對蒸汽機的發展做了不少有價值的工作,還第一次計算了有關氣體分子的速度。
  • 高速高精度雷射湯姆遜散射儀製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聯合研製出高速高精度雷射湯姆遜散射儀。  2019年5月,該研究團隊在「科大一環」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裝置開展實驗,基於重複頻率200赫茲、單脈衝能量5焦耳的雷射脈衝,實現小於5電子伏特的電子溫度測量精度,電子溫度安全預警時間間隔達5毫秒,所獲得的預警時間是國際同類系統的一半,指標提高一倍。
  • 首次對磁湯姆森效應的直接觀測
    伴隨著這些效應,湯姆森效應早已被公認為是金屬和半導體中的基本熱電效應。儘管多年的研究結果已經很好地理解了磁場和磁力對塞貝克效應和珀耳帖效應的影響,但是由於難以測量和評估,對湯姆遜效應的影響一直尚不清楚。
  • (新人教版)高三年級物理課件:電子的發現與湯姆遜模型
    點擊可下載全部高三年級物理課件:電子的發現與湯姆遜模型朽推薦:滬教版高三年級英語課件:主謂一致(複習)滬教版高三年級數學課件:二輪複習課件立體幾何(新人教版)高三年級語文課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
  • 科學家焦耳
    焦耳的主要貢獻 焦耳的主要貢獻是他研究了熱和機械功之間的當量關係。他將一個小線圈繞在鐵芯上,用電流計測量感生電流,把線圈放在裝水的容器中,測量水溫以計算熱量。這樣在沒有外界電源供電的情況下,水溫的升高只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又轉化為熱的結果.
  • 科學網—熱愛實驗的焦耳與熱功當量
    1847年,焦耳做了迄今仍被認為是最好的實驗:他在量熱器裡裝了水,中間安上帶有葉片的轉軸,然後讓下降的重物帶動葉片旋轉,由於葉片和水的摩擦,水和量熱器都變熱了。根據重物下落的高度,以及量熱器內水升高的溫度,就可以計算出熱功當量的值來。 焦耳還用鯨魚油代替水來做實驗,測得了熱功當量的平均值為428.9千克重米/千卡。
  • 話說焦耳定律的適用範圍
    但是純粹的記憶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不利於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還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什麼是純電阻電路,二是為什麼焦耳定律變形公式僅適用於純電阻電路。解決這些問題,要以能量觀念看待問題。一、焦耳定律變形公式UIt什麼時情況下夠計算電熱:我們知道,UIt是電功的計算公式。
  • 燃氣導熱油爐的大卡什麼意思?熱負荷、排煙溫度、燃氣量是多少?
    有人諮詢電熱匯問:燃氣導熱油爐的大卡什麼意思?熱負荷、排煙溫度、燃氣量是多少?今天來介紹一下。一、燃氣導熱油爐的大卡什麼意思?大卡,物理學名詞,煤炭行業常用的術語,用來表示煤炭發熱量,為了方便計算,大卡常跟千瓦換算,他們的關係:1大卡=0.0011627千瓦·時(kW·h)。1卡等於4.2焦耳 熱量單位換算:1千卡/千克(kcal/kg)=1大卡=4.1868千焦(kJ)=1卡/克。
  • 「展廳展品」湯姆遜和盧瑟福引發的科學革命
    在人類對微觀世界探索過程中,有一對師生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們就是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和歐內斯特·盧瑟福。湯姆遜通過觀察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情況,證明了原子是可再分的。他認為:微觀世界存在一種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攜帶負電並嵌於帶正電的原子基底內,就像是葡萄乾蛋糕一樣。基於此,湯姆遜提出了一種原子結構模型——葡萄乾蛋糕模型。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
    大部分的Meta分析需要選擇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對數據進行合併。本期,我們就介紹下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這些事。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的差別
    緊接前期介紹的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今天,我們主要聊聊兩者之間的差別。從假設來看,兩種模型的差別在於: 相應的,固定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估計值」,而隨機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這也是源於各自的假設不同。兩者均是得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差別是固定效應模型的真實值只有一個,所以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的估計值。
  • 他是啤酒廠老闆,更是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焦耳的傳奇一生
    焦耳,英國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1818年12月24日,焦耳生於曼徹斯特附近的索爾福德。父親是個啤酒廠廠主,生活富裕。但焦耳從小體弱多病,所以童年一直沒有沒有正規上學,一直在家跟父親學釀酒,並利用空閒時間自學了化學、物理。
  • 李子布丁模型:一個有缺陷的模型,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原子
    作為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對於原子的探索和研究持續了上千年,從古希臘抽象的哲學推理到近現代不斷完善的物理概念,如同大多數科學探索一樣,過程中出現了無數錯誤的認知和模型。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J. J .湯姆遜提出了他關於原子模型的觀點。
  • 李子布丁模型:一個有缺陷的模型,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原子
    ,從古希臘抽象的哲學推理到近現代不斷完善的物理概念,如同大多數科學探索一樣,過程中出現了無數錯誤的認知和模型。J .湯姆遜提出了他關於原子模型的觀點。這是一個非同尋常,但似乎合理的構造,在科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並廣為接受。幾年前,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他試圖調和原子的兩個已知性質:帶負電荷的電子和電中性的原子。電子帶負電,原子是中性的,那麼一定有東西是正的。因此,湯姆遜想出了一個在當時有意義的分配方案——以古怪的英國方式,他稱之為李子布丁模型。
  • 湯姆遜:唯一快速增加的市場就是中國
    湯姆遜的中國生意  現在,中國市場帶來的生意對於湯姆遜集團愈加重要。作為一家著名的百年傳媒服務企業,湯姆遜集團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轉型,為了保持競爭力,湯姆遜對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業務都進行了重新改組,非核心的業務和資產正在紛紛剝離。
  • 【固定效應模型】
    在meta分析時,我們常會面臨選擇合併分析的模型-固定效應模型或者隨機效應模型,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固定效應模型,揭開meta分析神秘的面紗。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系列(六)——湯姆遜
    湯姆遜發現電子的故事,要從他28歲那年說起。1906年,美國籍物理學家約瑟夫· 約翰·湯姆遜獲得第六屆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得獎理由是表彰他在「氣體導電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氣體導電方面,有沒有搞錯?這個理由湯姆遜本人很不感冒。
  • 湯姆遜集團招聘
    湯姆遜集團  湯姆遜為內容製作商提供服務, 為娛樂傳媒業提供世界領先的視頻製作、管理、傳送及接入解決方案。我們的客戶包括電視臺、廣播電視公司、影視製作商、網絡運營商以及不斷增加的專業視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