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效應模型】

2021-01-14 實用循證醫學

在meta分析時,我們常會面臨選擇合併分析的模型-固定效應模型或者隨機效應模型,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固定效應模型,揭開meta分析神秘的面紗。

真實效應值

在固定效應模型下,假設所有的納入一個meta分析的研究擁有一個相同的真實效應值,也就是說影響研究效應大小的因素應該是相同的。因此所有研究的真實效應是相同的,故稱為固定效應,此未知的真實效應值用θ表示。

在圖1中真實效應為0.6,這個效應用底部的三角形表示,每個研究的真實效應值用圓圈表示。在固定效應模型的定義下每個研究的真實效應值也應該是0.6,在圖中代表每個研究的原點就位於三角形的正上方。

隨機誤差的影響

因為所有研究擁有相同的真實效應,由於隨機誤差的存在導致了不同研究之間的觀察效應不同。如果研究樣本無限大的話,則抽樣誤差為零,此時每項研究的觀察效應值應該等於真實效應值。

在實際的研究中樣本量不可能無限大,抽樣誤差的存在導致研究的真實效應值不可能與觀察效應值相同。如圖2所示,每個研究的真實效應值仍是0.6(圓圈所示),但是不同研究的觀察效應值不同(用正方形表示)。一般而言,任何一個研究的觀察效應值等於該研究的人群均值與抽樣誤差之和。

若任何研究的誤差是隨機的,可以估計誤差的抽樣分布。圖3中放置了一個每個研究真實效應的正態分布曲線,曲線的寬度基於研究的方差。研究1的樣本量很小,它的方差很大,觀察效應值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較寬。相反,研究2的樣本含量相對比較大,方差較小,真實效應的寬度會較窄。

固定效應模型分析

在真實的meta分析中,不是從人群效應值開始,然後計算觀察效應。相反,是從觀察效應值開始,然後估計人群的效應值。為了獲得人群效應值的最精確的估計,我們在合併不同研究是採用加權的方法,給予精確的研究較大的權重。在固定效應模型中,每個研究的權重為方差的倒數。公式如下:

看見上面的一系列的公式相比大家有可能會覺得有些枯燥,但是對於循證工作者本就應有中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本期的目的,小編看到這些公式很是興奮,解開以前循證製作中的不解,想到這裡就務必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此微信由英國SystematicReview Solution(SRS)公司製作

公司網址:www.review-solutions.cn

認為這條消息有用,請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SRS願與您同進步!

一鍵關注實用循證醫學,獲取更多循證知識,請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體

編輯:Lei Zhang

日期:2015.1.29


相關焦點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
    大部分的Meta分析需要選擇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對數據進行合併。本期,我們就介紹下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這些事。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的差別
    緊接前期介紹的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今天,我們主要聊聊兩者之間的差別。從假設來看,兩種模型的差別在於: 相應的,固定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估計值」,而隨機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這也是源於各自的假設不同。兩者均是得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差別是固定效應模型的真實值只有一個,所以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的估計值。
  • 元分析: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
    兩種常用見的元分析統計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在固定效應模型下,我們假定在納入分析的所有研究存在一個真實的效應量,並且觀察效應量的所有差異均歸因於取樣誤差。雖然我們遵循將其稱為固定效應模型的做法,但更具描述性的術語將是共同效應模型(common-effect model)。無論哪種情況,我們都使用單數(effect),因為只有一個真實的效應量。
  • 固定效應模型初探
    在一元線性模型中,我們的隱含假設是1.各個城市的經濟水平對啤酒銷量的影響強度是相同的,2.經濟水平相同的兩個地區啤酒銷量也相同。基於這兩個假設我們可以得出等式1式中i代表城市,t代表年份。很顯然這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我們放棄假設2,認為即使經濟水平相同的兩個城市其啤酒銷量也會有差異。
  • 非平衡面板固定效應門限回歸模型
    固定效應門限回歸模型(Hansen, 1999)是時間門限自回歸模型在面板數據中的擴展。Stata的xthreg程序(Wang, 2015)適用於平衡面板。而微觀數據中非平衡面板是更常見的情況,在將非平衡面板整理為平衡面板時很容易導致樣本選擇偏差等問題。因此,利用非平衡面板進行估計和檢驗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
  • 面板數據固定效應 vs. 隨機效應
    在建立好計量模型和選用了面板數據後,接下來就是用適當的計量方法對模型進行估計了。對於面板數據下的模型,有三種常用的估計方法:固定效應估計、隨機效應估計和混合效應估計。什麼叫混合效應估計呢?就是把時間維度和截面維度的數據混合起來,極端地將面板數據看成一般的截面數據,然後用OLS來估計。可以發現,混合效應估計根本就沒有發揮出面板數據應有的優勢,因而在實踐中並不推薦使用。
  • Python實現固定效應回歸模型實現因果關係推斷
    然後,我將介紹可以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的固定效應(FE)模型。 之後,我將使用兩套數據分析示例向您展示如何在python中進行操作。 我希望本文能夠通過良好的設計和令人信服的結果增強您對因果關係的理解。相關可以表示因果關係 — 僅在滿足某些條件時讓我們給出因果關係的正式定義。 因果關係是x導致y。 關聯意味著x和y沿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一起移動。
  • Stata: reghdfe-多維固定效應
    本篇推文介紹實現多維固定效應線性回歸的命令,reghdfe。該命令類似於 areg 及 xtreg,fe,但允許引入多維固定效應。此外,該命令在運行速度方面遠遠優於 areg 及 xtreg, 因此倍受研究者青睞。
  • 統計學中「固定效應 vs. 隨機效應」
    比如,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也許會因為FE和RE的問題「打架」——心理學家可能會說「我們更推薦用隨機效應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而經濟學家可能會說「我們基本都用固定效應模型(fixed-effect model)!」。但實際上,在各自熟悉的知識框架下理解FE和RE,就如同「盲人摸象」,雙方可能都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 面板數據裡處理多重高維固定效應的神器, 還可用工具變量處理內生性
    通俗地講,LSDV模型(Least dummy dependent variable)的回歸會帶來更長的運算時間和系統內存佔用。那如果不止這兩個學生的個體特徵,那我們就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和佔據更多的電腦內存去運算。在經濟學研究中,我們經常需要控制公司層面、行業類別、省市縣層面的固定效應,那如果直接按照添加虛擬變量的形式進行回歸,我們會等到花兒都謝了也等不到結果。
  • 我們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能放棄彈射起飛?用「康達效應」,也許可以
    運-7為基礎研製的早期型號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中國是有實力搞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從之前以運-7運輸機為平臺的艦載預警機驗證機,再到後面的新型艦載機模型,都說明了中國不僅有實力搞,
  • 不妨試試看線性混合效應模型
    學習任務是:用lme4構建線性混合效應模型,找到表達量與距離相關的基因。為什麼要用線性混合效應模型我們希望找到表達量與距離相關的基因,但因為來自同一個患者的表達量是相關的,所以這128個樣本不滿足普通線性回歸的獨立性假設,需要用到線性混合效應模型
  • 固定效應與隨機效應:計量結果和我想要講的故事不一樣怎麼辦?
    先做了固定效應回歸效果不好,又做了隨機效應回歸效果除了某個參數效果不好,其他都很好,p值很漂亮0.0000。接著hausman檢驗,p值為0.0000。。。納尼,這是讓我接受效果不好的固定效應麼???求大神指點啊,故事怎麼寫啊?這的確是一個在實證中特別常見且特別讓人抓狂的事情。
  •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分子水平器件模型
    在各種電子、傳感器件中,場效應電晶體必不可少。目前,大部分電晶體都以矽等無機半導體為基礎。而近年來,隨著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出現,具有易加工、低成本等優點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r語言 動態面板模型 - CSDN
    其中下標1,s1指代隨機效應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2指代固定效用模型殘差平方和,s3指代混合估計模型的殘差平方和; 若F2統計量的值小於給定顯著水平下的相應臨界值,即F2小於Fa,則接受H2,認為樣本數據符合混合效應模型;反之,則繼續檢驗假設H1; 若F1統計量的值小於給定顯著水平下的相應臨界值,即F1小於Fa,則接受H1,認為樣本數據符合固定效應模型;反之,則認為樣本數據符合隨機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 (1)1.LM檢驗。
  • 線性混合模型在重複測量資料中的應用
    同樣我們還可以採用混合線性模型去進行分析,本次咱們就討論一下混合線性模型在重複測量方差分析中的應用。混合線性模型是20世紀80年代初針對統計資料的內部相關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統計方法。一般意義上,變異的來源主要包括固定效應、隨機效應和混合效應,所謂的固定效應是指分析的內容僅是目前的分組,不作外推的打算。比如ABC三組的比較,分析的目的僅僅是這三組間的差異,而不是超越這三組以外的差異。
  • 見微知著:從經典的尾流效應模型說開去
    在這次會議上,有一篇學術論文同樣對風電行業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它提出的模型和計算公式到今天還在廣泛使用,我們不妨一睹它的芳容: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就是提出了兩颱風電機組之間,位於上風向的機組對下風向機組的尾流效應影響的計算方法。這個方法後來被廣泛地稱為 Jensen 模型。
  • 回歸模型怎麼做 - CSDN
    具體操作可以參照李子奈的說法:ADF檢驗是通過三個模型來完成,首先從含有截距和趨勢項的模型開始,再檢驗只含截距項的模型,最後檢驗二者都不含的模型。並且認為,只有三個模型的檢驗結果都不能拒絕原假設時,我們才認為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而只要其中有一個模型的檢驗結果拒絕了零假設,就可認為時間序列是平穩的。
  • 思維模型29 - Network Effects|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與網絡外部性其實有一定的區別,作為思維模型來說,我認為不區分是足夠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學習)從2.1、2.2、2.5、3.0到3.5版本,這幾個版本微信在幹什麼事情?匹配通訊率,QQ離線消息,附近的人,漂流瓶、搖一搖這一系列的更新,其實為的就是一個目的:那就是讓用戶不斷的加好友。
  • 湧現效應思維模型-個體的互動也能湧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湧現效應是超越了整體和部分的第三種思維方式,簡單來說,所謂湧現效應,是指當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時,個體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從而使整體擁有了和個體完全不同的新屬性或新模式二、     湧現效應常見現象湧現效應所呈現的結果並非只是不等於這麼簡單,有時可以用神奇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