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77:系統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致病性

2021-01-08 騰訊網

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77、新型冠狀病毒77:系統命名法普通命名法致病性

系統命名法,普通命名法…告訴我有什麼區別嗎???——網友提問

「區別:

從難易程度上:

1、普通命名法比系統命名法簡單,用於簡單的化合物。

2、系統命名法稍複雜一點,它主要用於複雜的化合物。

從命名上:

普通命名法簡單,易於記憶,只適用於結構比較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如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等),無法面對結構較複雜的化合物。系統命名法全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命名法,適用面較廣,是一個完整的命名方法,用來區分各個化合物,避免在文獻中會造成極大的混亂…」網友「立港娜娜 」說。

磷壁酸4:根據其在細胞表面上的固定方式,磷壁酸分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和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兩種,前者不深入質膜,其末端以磷酸二酯(zhǐ )鍵與肽聚糖的N-乙醯(xiān)胞壁酸殘基連結。膜磷壁酸又稱脂磷壁酸(Lipteichoic acid),跨過肽聚糖層,以其末端磷酸共價連接於質膜中糖脂的寡糖基部分。

…酯、磷酸二酯鍵: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68》…

…肽、聚(聚合反應)、糖(化合物)、肽聚糖、乙、乙醯、胞壁酸: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65~67》…

…殘基: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30》…

…糖(化合物):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45》…

…脂(zhī):動物體內或油料植物種子裡面的油質:~肪。油~。松~…

(…脂、肪、脂肪、酸、脂肪酸: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31》…)

…糖脂:屬脂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體中。自然界中的糖脂可按其組分中的醇基種類而分為兩大類:甘油糖脂及鞘(qiào)糖脂。糖基化的甘油醇脂類稱為甘油糖脂,存在於動物的神經組織、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植物中的主要糖脂,亦是某些細菌,尤其是革蘭氏陽性細菌菌膜的常見組成成分…

…醇(有機化合物):碳氫化合物分子中飽和碳原子上的氫被羥(qiǎng)基(—OH)取代而形成的一類化合物。如醫藥上常用的酒精就是醇類中的乙醇(CH3CH2OH)…

…醇基:甲醇、乙醇、丁醇等醇類物質作為基團的化合物…

…糖基:單糖與其他不是糖類的分子結合,單糖的部分,叫做這個物質的糖基…

…糖基化: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質或脂質附加上糖類的過程…

…革蘭氏陽性細菌: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62》…

磷壁酸5:磷壁酸抗原性很強,是革蘭氏陽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在調節離子通過粘液層中起作用;也可能與某些酶的活性有關;某些細菌的磷壁酸,能粘附在人類細胞表面,其作用類似菌毛,可能與致病性有關。

生理功能:1、通過分子上的大量負電荷濃縮細胞周圍的Mg2+,以提高細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性。

2、貯(zhù)藏元素。

3、調節細胞內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藉以防止細胞因自溶而死亡。

4、作為噬菌體的特異性吸附受體。

5、賦予G+細菌特異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於菌種鑑定。

6、增強某些致病菌對宿主細胞的粘連,避免被白細胞吞噬。

…抗原、性、抗原性: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60》…

…噬菌體:見《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40》…

…特:單,單一:~為(wèi)。~設。~地。~惠。~輯。~使。~赦。~約…

…異:1.有分別;不相同:~口同聲。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2.奇異;特別:~香。~聞。3.驚奇;奇怪:驚~。深以為~。4.另外的;別的:~日。~地…

…特異:特殊:他們都畫花卉(huì ),但各有~的風格…

革蘭氏染色反應2: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是由於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而造成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tài)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組成的,在染色過程中,當用乙醇(chún)處理時,由於脫水而引起網狀結構中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使結晶紫-碘複合物被保留在細胞內而不易脫色,因此,呈現藍紫色;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沒有磷壁酸,其細胞壁中遊肽(tài)橋、肽尾和雙糖形成的網狀結構較為疏鬆,而脂類物質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結晶紫-碘複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然後又被染上了復染液(番紅)的顏色,因此呈現紅色…

…乙醇: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俗稱酒精…

…遊:人或動物在水裡行動:~泳。魚在水裡~…

…肽:一個胺基酸的氨基(-NH2)與另一個胺基酸的羧(suō)基(-COOH)可以縮合成肽,形成的基團在蛋白質化學中稱為肽鍵。兩個或以上的胺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若干個肽鍵,從而組成一個肽鏈。多個肽鏈進行多級摺疊就組成一個蛋白質分子。蛋白質有時也被稱為「多肽」。二胜肽(簡稱二肽),就是由二個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片斷…

什麼是肽橋?…和肽鍵一樣嗎?…急哦!——網友提問

「不一樣

幾個胺基酸組成一小段肽鏈,這段肽鏈把兩個更大的、功能相關的分子(比如蛋白、多糖)連接起來。這段小肽即肽橋。

例如,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就是把長鏈的糖通過肽橋連接,形成網狀結構…」網友「zhtx2008 」說。

「m-DAP:meso(內消旋)、dimer(二聚體)、amino(氨基)、pimelic(庚二酸)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意思是「內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請看下集《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78、新型冠狀病毒78肽橋m-DAP內消旋二氨基庚二酸),乾重》」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企鵝號「人性的遊戲」

相關焦點

  • 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法
    今天正好有位讀者來問命名有關內容,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命名的方法首先要說到的是,高考中出現複雜有機物命名的題型概率不高,因為中國化學會在2017年出版了《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而此前在教學中一直使用的是1980版規則,這兩版規則存在微妙的差異,那么正確答案究竟是以2017版規則還是1980版規則為準,就是一個相對麻煩的問題。
  • 第四節 近交品系的命名法--一、近交系的命名法
    第四節 近交品系的命名法   近交品系的命名,國際上已有統一規定,由國際實驗協會(ICLA)負責,自1952年以來,近交系小滑鼠準命名委員會對承認的近品系小鼠每四年公布一次,1984年第八次公布了250個品系,其中包括各個系或株(stock)的歷史、來源、獨特的生物學特性等介紹,以及人名、單位名的規定寫法和遺傳背景
  • 晶片製程命名法將失效?伯克利大學與IEEE大牛提出兩大新度量法
    其中,GMT度量法和LMC度量法則是目前學術界內較為主流的兩大新命名法。以下為芯東西編譯原文:一、傳統晶片命名法標準:柵極長度和金屬半節距當前行業對半導體技術節點系統的命名方法與晶片實際的物理特徵之間存在脫節,並且這一命名錯誤的現象已持續了大約20年。
  • 循山FM | 從「溫比亞」了解「颱風命名法」
    4於是百度「颱風命名法」。(查看度娘中……)#&*%…*&¥#!@#¥%……「颱風命名法」全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簡單的說,颱風的名字並不是像身份證號碼那樣獨一無二,而是存在一套基本不變的名字庫。
  • 認識新型冠狀病毒
    科普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疾病。冠狀病毒顆粒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就像一頂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的術語學思考
    文章認為,術語集和系統術語集是科學語言的兩個功能性子系統,作為系統術語集要素的名稱需要藉助術語或屬概念名稱進入學科概念系統之中,名稱的命名需要找到所指稱概念在相應概念系統中的位置,進行跨學科和跨語種的協調,儘量採用中立的語詞。隨著新名稱在科學語言、日常語言的傳播,它們都將歸為統一,科學命名的最終結果難以改變「新型冠狀病毒」被大眾接受的現狀。
  • 新型冠狀病毒進入體內會發生什麼?致病性會加強還是減弱?
    2019-nCov病毒蛋白酶靶點模型 圖源:Collaborative Drug Discovery  撰文 | 黃波  源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因此,T細胞和B細胞相當於戰場的主力部隊,但是它們需要時間準備才能進入戰鬥,T細胞活化需要5至10天,而B細胞產生抗體往往需要14天左右。  那麼,免疫系統的監視防禦是如何阻止毒力和致病性更強的武漢2019-nCoV在人群中擴散的?  對於病毒而言,其毒力和致病性與其傳播力是不同的概念,甚至可能是相反的,即毒力和致病性與傳播力成負相關。
  • 2020年度熱點提名者--新型冠狀病毒
    近期川普競選前夕也聲稱其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聯合國大會上耿爽回擊美方就疫情和軍控問題詆毀中國等。與此同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吹風會,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相關工作進展,新冠疫苗被寄予厚望,也被認為是能夠贏得這場人類抗疫之戰的關鍵武器;張文宏醫生最近對全球疫情有幾次判斷,他提醒「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首先讓我們認識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 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颱風命名法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系統命名中"取代基代數和最小」是謬誤?
    先請看一個問題:它叫3,5-二甲基-6-乙基辛烷(取代基代數和為3+5+6=14)?
  • 劃重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Ⅰ)—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
    專業解答冠狀病毒大部分感染動物,目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 6 種:α 屬的 229E、NL63,β 屬的 OC43、HKU1,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 2019-nCoV。
  • 8名肺炎患者病癒 系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初步判定系新型冠狀病毒引起9日,就武漢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學鑑定相關問題,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介紹說,截至2020年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通訊員 杜巍巍  發熱、頭痛這些不僅是普通感冒的症狀,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同樣有類似表現。
  • 新型冠狀病毒的「幫兇」——病原真菌到底是什麼鬼?
    2020年1月29日,武漢金銀潭醫院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文章,他們對以往病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發現99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中,有5名患者出現了疑似合併真菌感染的狀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分離出的病原真菌就是屬於深部感染真菌中的機會致病性真菌。
  •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生物知識點和練習匯總
    冠狀病毒會入侵肺細胞,要將其完全清除需要經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同時參與這兩個過程的淋巴細胞是T細胞。   7、肺細胞被冠狀病毒感染後,效應T細胞與肺細胞密切接觸,使細胞裂解死亡。這屬於細胞凋亡。   8、冠狀病毒感染後,免疫系統對肺細胞的攻擊引發肺炎。此時可以通過適度使用免疫抑制劑對病人進行治療以避免肺部嚴重受損。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後,會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我們熟悉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譯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 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的含義和區別、以及特徵是什麼?
    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 2:動物冠狀病毒有哪些? 人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鹼,病毒複製的最適宜pH為7.2。 人冠狀病毒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75%乙醇、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
    2020年3月3日訊/生物谷BIOON/---自21世紀初以來,三種冠狀病毒已越過物種壁壘,導致人類致命的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MERS-CoV)和SARS-CoV-2(之前稱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 四種人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_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_醫脈通
    現就自SARS-CoV暴發流行以來全球新發現的4種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一、冠狀病毒簡介冠狀病毒於1937年首次從禽類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