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水廠排泥水處理工況優化與安全回用

2020-12-04 中國水網

1 排泥水處理概況

深圳市某水廠供水規模為20×104m3/d,基本滿負荷生產,採用常規淨水工藝,淨水過程中產生的排泥水的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廠區排泥水首先需減量處理,絮凝沉澱池通過優化排泥閥開啟時間及刮吸泥機行進線路達到減量排放效果,濾池通過開展生產試驗,在反洗達標及出水水質合格的前提下,選出排水量最少的反洗工況。濾池反洗水進入回收水池後,通過控制靜沉時間、回流比等關鍵點進行安全回用,並輔以消毒劑投加與紫外裝置保障水質安全,上清液通過潛水泵輸送至配水井。絮凝沉澱池排泥水與回收水池底泥通過調節、濃縮處理後,上清液輸至回收水池回用或排放,濃縮池底泥進行離心脫水並外運處理。

2 排泥水減量

2.1 絮凝沉澱池

絮凝池採用穿孔排泥管排泥,共32個排泥閥,平流沉澱池採用桁架式虹吸刮吸泥機,共2臺。在水廠相關的生產性試驗結果基礎上,採用絮凝池積泥量沿水流前進方向逐漸遞增,即採用絮凝前端排泥時間短,絮凝末端排泥時間長的排泥方式,與統一定時排泥方式相比降低了絮凝前端的無效排泥水量。平流沉澱池積泥主要集中在池前端,前端採用刮吸泥機折返多次排泥的方式,其餘積泥較少的區域單程排泥即可,並可適當延長排泥周期。此運行方式與常規往返連續排泥相比降低了無效排泥水量,並緩解前端積泥過多的問題。

絮凝池按水流方向分為3段,設計排泥時間分別設置為20、40、60 s,設計排泥周期24 h,絮凝池排泥水量每天約200 m3。沉澱池前端1/3處為積泥量較大的區域, 該區域考慮刮吸泥機折返2次排泥,排泥周期24 h,其餘區域單程排泥1次,排泥周期48 h,沉澱池排泥水量每天約700 m3。較絮凝沉澱池常規定時、往返運行工況排泥水總量1 150 m3降低了21.7%,絮凝沉澱池排泥水率由0.58%降至0.45%。

2.2 砂濾池

砂濾池採用V型濾池,共8格,單池面積為135.8 m2,採用氣、水三階段恆氣量變水量反衝洗方式。原運行工況:反衝洗周期為48 h,氣衝時間2 min,氣水衝時間5 min,單水衝時間6 min,單格反衝洗排水量627 m3,每日濾池反衝洗排水總量約2 508 m3。

依據生產試驗結果,設末期反洗排放水濁度小於10 NTU為結束工況點,對不同的運行周期與階段反洗時間組合進行比選,在反洗達標及出水水質合格的前提下,排水量最少的工況條件為:濾池運行周期48 h,氣衝時間2 min,氣水衝時間4 min,單水衝時間4 min。

反衝洗周期為48 h,8格池分兩組隔日交替反洗,以避免反洗水量峰值出現。其中單氣衝時的氣衝強度15.5 L/(m2·s),時間2 min;氣水衝時,氣衝強度15.5 L/(m2·s)、時間4 min,水衝強度3.0 L/(m2·s),時間4 min;若單水衝時,水衝強度6.0 L/(m2·s),時間4 min;表掃強度2.0 L/(m2·s),時間10 min。

單格濾池反洗排水量為表面掃洗水量、氣水衝時排水量、單水衝時排水量之和,單階段反洗量=濾池面積×單位面積的反洗量×時間,其中表面掃洗水量為135.8 m2×2.0 L/(m2·s)×3.6×(10 min/60 min)=163.0 m3,氣水衝時排水量為135.8 m2×3.0 L/(m2·s)×3.6×(4 min/60 min)=97.8 m3,單水衝時排水量為135.8 m2×6.0 L/(m2·s)×3.6×(4 min/60 min)=195.6 m3。因此,單格濾池反洗排水量為163.0 m3+97.8 m3+195.6 m3=456.4 m3。

每日濾池反衝洗排水總量約1 825 m3,較原工況反洗水總量2 508 m3降低了27.2%,濾池反洗排水率由1.25%降至0.91%。

綜上所述,通過優化排泥水設施運行工況,排泥水率由1.83%降至1.36%,預計全年節水約34.3萬m3。

3 排泥水處理

水廠原水主要來境外西江引水工程,原水進入市區後經調蓄水庫轉輸至水廠,原水水質基本滿足《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Ⅱ類水體標準,濁度穩定在10 NTU左右。汙泥處理系統規模按全年95%天數確定,處理工藝採用「調節池+斜板濃縮池+平衡池+離心脫水」。

3.1 汙泥調節池

絮凝沉澱池與回收水池是間歇排泥,瞬時流量大,濃度也不均勻,為了保證後續構築物能連續運行,減小構築物的處理容量,需設置調節池。

調節池設1座,設計有效容積按照不小於沉澱池單次最大排泥量及回收水池底泥之和考慮,池內設2臺攪拌機,1用1備,防止汙泥沉積。汙泥提升泵按24 h均勻運行進行設計,2用1備,變頻調節,並設置應急排放管至汙水系統。調節池內安裝1臺超聲波液位計,用於水位監測及控制水泵的開停。

3.2 汙泥濃縮池

濃縮池設1座分2格,採用不鏽鋼斜板濃縮池形式,每座設計流量與調節池提升泵相匹配,設計表面水力負荷0.8 m3/(m2·h),斜板長為2.2 m,傾角為60°,板距80 mm。斜板下部設濃縮機對濃縮區汙泥進行慢速攪拌,以提高濃縮效果。為進一步強化泥水分離效果,在每格濃縮池進水管上設1個PAM投加點,投加量採用3~5 kg/(t Ds),投加濃度採用0.1%。濃縮池上清液通過固定式溢流堰收集,可進入回收水池或廠區汙水系統。

濃縮池底部出泥管道處安裝汙泥濃度計,當底泥濃度大於3%(可調)時,出泥管開始排泥;或根據時間周期進行定期排泥。當底泥濃度低於1%時(可調),關閉排泥閥,停止排泥;或汙泥平衡池達到高水位時,排泥管也停止排泥。

3.3 汙泥平衡池

汙泥平衡池在濃縮池與脫水設備間起平衡和緩衝作用,它能使濃縮汙泥含固率相對均勻,保證脫水機進泥量與濃度均衡。

平衡池設1座,設計有效容積按脫水機8 h的最大處理泥量考慮,池內設2臺攪拌機,1用1備,防止汙泥沉積。平衡池內安裝1臺超聲波液位計,用於水位監測。

3.4 汙泥脫水機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水廠視界 | 江蘇省地級市中首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 ——蘇州...
    水廠視界 | 江蘇省地級市中首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 ——蘇州相城水廠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相城水廠,位於蘇州市相城區,佔地15公頃,於2006年2月開工建設,2007年6月28日常規工藝通水,2008年3月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投入運行,是省內地級市水司中第一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水源取自太湖金墅港水源地
  • 看北排11座再生水廠怎麼做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市中心城區11座再生水廠長時間處於低負荷運行狀態,汙泥膨脹和出水水質波動風險加劇。各再生水廠通過優化進水碳源分布、改善缺氧環境,實現了生物脫氮效果穩定;通過微生物種群結構檢測、汙泥負荷評估調控,降低了汙泥膨脹風險;通過精準調控、廠網聯動聯調等措施,保障系統穩定、節能降耗、出水水質安全達標。
  • 全流程水廠工藝設計與典型案例!
    筆者認為,飲用水「多級屏障」理念的內涵,至少包含以下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從整個供水系統來說,涵蓋了水源、水廠和輸配管網三道安全屏障;第二個層次,從水廠淨化處理環節來說,涵蓋了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消毒等若干道安全屏障。基於第二層次,在2015年之後,供水行業提出了「全流程工藝」這一新概念。
  • 電鍍廢水化學法綜合處理及回用工程設計
    電鍍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2015年環境保護部等三部委25號公告中附件 2《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Ⅱ級要求,回水利用率≥40%,回用水質優於《金屬鍍覆和化學覆蓋工藝用水水質規範》(HB5472—1991)B類水標準,回用水電導率≤100 µS/cm。安全防範達到《國防科技工業安全防範系統技術要求》的二級。
  • [公告]江南水務:江陰市肖山水廠深度處理工程項目申請報告
    1.4.4 生產廢水處理目標 1、濾池反衝洗廢水 濾池生產廢水通過回收池回收,送回原水管路,以節約水資源。2、沉澱池排泥水 (1)沉澱池排泥水經處理後的排放水水質應保證達到《汙水綜合排 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達標排放。
  • 淨水技術 | 某水廠中微塑料的賦存及去除特性
    水廠中的各級水處理措施可以去除濁度、有機物、微生物等汙染物,為飲用水安全提供保障。為了解水廠中微塑料汙染現狀及其處理效果,本文以江蘇某飲用水深度處理廠為例,研究該水廠進出水中的微塑料特性,並分析了各處理工藝對不同特性微塑料(尺寸、形狀以及材料)的去除規律。
  • 設計案例|水廠壓力式超濾膜處理車間工程設計
    廢水可直接排入廠區雨水系統,也可進入水廠其他回用水系統統一利用。膜系統包含配套自動清洗系統,其中包括空氣擦洗,水反衝洗,維護性和恢復性化學清洗。空氣擦洗系統主要包括鼓風機和配套管配件;水反衝洗系統主要包括水泵和配套管配件;化學清洗系統組成具體見4.5節。
  • 這座哥德式古堡建築水廠正進行深度處理改造,供三百萬人喝水
    -21 17:48:57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日前,記者從相關建設方獲悉,楊樹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第一階段施工已全面鋪開
  • 超濾、反滲透組合工藝在石化汙水回用中的應用
    超濾、反滲透組合工藝在石化汙水回用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石油石化綠色低碳》  作者:劉娟  2017/12/25 9:10:32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工業廢水的汙水回用技術已經在鋼鐵、石化和電力等行業進行推廣,但石化工業廢水 COD濃度高,殘留油成分複雜
  • [公告]江南水務:江陰市澄西水廠深度處理工程項目申請報告
    根據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 通知》(蘇政辦發[2014]55 號),為提高城鄉居民飲用水水質,切實保 障飲用水安全,力爭全省 2019 年年底完成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建設 改造,實現從供「合格水」向供「優質水」的轉變,江陰三座水廠應實施 深度處理。
  • 鄭州白廟水廠深度處理工藝上線
    鄭州的自來水有時會有土腥味 昨日下午,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召開白廟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投用新聞通氣會
  • 盾構機泥水環流系統原理和故障排除
    盾構機1.泥水環流系統原理和功用泥水環流系統的工作原理:進漿泵將膨潤土泥漿從泥水處理站泵入掌子面刀盤切削下來的渣土在開挖室與漿液混合,通過排漿管道排出,送到泥水處理站將渣土與泥漿分離,並實現泥漿循環利用。該盾構機配置7臺功率為340~545 kW的德國沃曼變頻控制中繼接力泥漿泵,由盾構機的PLC系統實行遠程控制。泥水環流系統除了進行漿液輸送及排渣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隧道內排汙。
  • 長沙第四水廠制水車間主任郭全華3年才回一趟老家
    湖南日報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李黛 今年「五一」勞動節,長沙市第四水廠制水車間主任郭全華和他的同事們仍堅守在一線,對制水車間進行全盤巡查。一年365天,每天4次巡查,從早到晚,無論寒暑,每一個節假日都是如此。
  • 雙膜法處理化工廢水及回用工程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採用超濾膜及反滲透膜工藝處理某化工集團產生的化工廢水並回用。結果表明,系統對汙染物去除效果較好,電導率去除率可穩定在98%以上。系統產水水質、水量穩定,產水可回用於化工生產工藝,滿足化工工藝要求,實現了生產廢水"近零排放"的目標。新疆某化工集團生產廢水主要來自該集團各生產單位外排廢水。
  • 國內首座兼具地下水和地表水處理的大型水廠
    1958年建成的北京市第三水廠是一座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日供水40萬噸。
  • 太陽能水廠價格_坤達新能源
    農村蓋房子還在用水泥嗎?如今很多的農村都是一些自建房,自己建房的話就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材料,要看建造材料是不是合適。建造房屋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如今更多的家庭都不選擇水泥來建造房屋了。如今隨著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生活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多農村沒有自來水,都是家家水井或者山泉水。
  •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即將通水試運行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於今年1月6日開工建設,經過近6個月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面竣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程預計7月初通水試運行,屆時,經過深度工藝處理後的出廠自來水水質將達到直飲水級別。
  • 北京市3座地表水廠「超級過濾」 每天省水10萬噸
    記者從市自來水集團了解到,目前,本市所有地表水廠都已實現工藝排放水回用,日省水約10餘萬立方米。   記者看到,「澄清式超濾膜制水工藝」有一個專門的「單間」,通過地下管線與淨水工藝車間相連,專門處理工藝排放水。   據介紹,制水過程中,總會有一定程度的工藝排放水,工藝排放水濁度較高,有機物含量高,處理難度較大,過去一般被直接排放掉。像田村山淨水廠每天要排掉近2萬立方米的工藝排放水。現在有了新工藝,2萬立方米原本被排放掉的工藝排放水都能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