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起源可追溯到白堊紀時期(圖)

2021-01-17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月15日消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花,花朵直徑達70釐米;它可能也是世界上最臭的花,腐屍般的惡臭常常讓人作嘔。一直以來,這種名叫萊佛士花的屬類問題都是學界較具爭議的話題。如今,科學家正採用基因分析手段,試圖解開它的譜系之謎。

    哈佛大學植物生物學家查理斯·戴維斯說,從植物生物學角度分析,它所有的親屬植物都屬於花朵異常微小的大戟科。

    戴維斯說,萊佛士花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即恐龍時代末期。花朵植物從那時候才開始在地球上出現。

    研究人員推斷,萊佛士花的花朵在4600萬年間增大了約79倍,然後才進入緩慢的進化階段。

    據國外媒體1月12報導,此世界最大的花,可能也是最臭的花。如今,科學家用遺傳分析來解開這種大花草花卉的身世之謎。

    研究人員在1月1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寫道,於1818年在蘇門答臘熱帶雨林中發現的這種大花草花卉其實是來自遠古小花草植物家族,而不是大花草家族。事實上,它的許多以其花卉大而著稱的植物表親都只有幾毫米寬。

    實際上,其家族名叫大戟屬植物,包括猩猩木、橡膠樹、蓖麻和木薯灌木,研究人員表示,至此,此世界大花的真正身世才得以澄清。

    大花草生活在像葡萄藤一樣的熱帶藤類植物中,只有花能看到。這種花沒有葉、杆和根,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一種寄生生物,當它開花時,雖然奇大無比的圓口大如澡盆,可盛5-6升水,卻絕不會惹人喜愛,因為它開花時散發陣陣屍臭味,因此被稱為「屍花」。不過,這倒是它吸引蒼蠅等昆蟲來傳播花粉的好辦法。然而,讓科學家大為不解的是,雖然它的花朵大得驚人,可種子卻小得出奇,科學家一直都難以找到它的娘家在哪裡。

    它是植物家族中的哪一支呢?它有點像植物王國裡的逃犯,寄生在植物上,盜取其它植物的營養,還欺騙昆蟲來給它授粉。「它們真是惡臭無比的古怪植物,」主持此研究的美國哈佛大學植物學家查爾斯-戴維斯表示。

    這種血紅色花奇重無比,可重達7公斤。它們甚至還能發熱,這可能是模仿剛剛被殺死的動物,以吸引昆蟲來給它授粉。戴維斯說:「它們真的好看,可聞起來像臭屍爛肉。它們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惡臭花。它能讓我們所有人都避之不見。但蒼蠅喜歡這些東西,這令人高興。」

    許多不同種大花草生長在南亞的部分熱帶雨林的地上,婆羅洲的森林裡可能最多,戴維斯表示,其身世可追溯到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即恐龍時代的最後階段。當時,開花植物被認為是首次出現。研究人員確定,經過4600億年後,大花草從一個慢慢長大的花進化成了快速增長的花,最終成了世界最大的花。

    最近確定植物家譜的工作還對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基因進行了分子標記,可這與大花草無關。於是,科學家不得不尋找基因組上的其它部分基因進行分析,以查找大花草的身世線索。「這些植物如此奇異,你把它們放在任何植物種類中,你都得解釋半天,」戴維斯說,「令人驚喜的是,其所有特徵選項都與它的親近相符,它們絕對是植物王國裡的小花草。」

相關焦點

  • 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
    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對於人類的起源之謎,每個人心中都有疑惑。人類發展的進化歷程,得從森林古猿說起,距今有了1500萬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演變和進化,才形成了現代人。起初人類單純的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上帝創造的,每個國家都流傳著神話故事,例如女媧造人,這些神話故事被廣泛流傳,卻沒有任何依據。
  • 哺乳動物起源曝新解:或源於爬行類動物(圖)
    (畢順東供圖)  今年8月份,來自我國的兩批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分別報導了兩種新發現的最古老哺乳動物賊獸化石。然而,通過對這兩種化石的研究,在哺乳動物起源問題上,不同學者觀點又有所不同。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出現在晚三疊紀,它們就是摩爾根齒獸類,摩爾根齒獸類是所有後來的哺乳動物的祖先,它們分化出物種豐富的哺乳動物類群,包括現在生活的一些類群。這是一類小型的哺乳動物,它們的下頜骨纖細,具有一些類似爬行動物的特徵。摩爾根齒獸類劃分為3個類群,其中包括賊獸類。  哺乳動物起源於爬行動物沒有爭議,然而,哺乳動物的主要類群是在什麼時期出現和分化的?
  • 韓國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託兒所」(圖)
    圖為在韓國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近日韓國科學家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這個被發現的幼年恐龍活動區有很多幼年恐龍的足跡化石和相關的古老印記化石,而且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甚至可以追溯到無生代時期的海洋
    該觀念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無論是植物的還是動物的,其祖先的生命形式都極其簡單,經歷緩慢的連續過程的進化才達到今天的形態,其祖先有些甚至是幾乎沒有生命的物質,甚至可以追溯到無生代時期的海洋。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非常模糊地認定,有機進化的信念與基督教、猶太教和穆斯林教義是不相容的,完全是異端邪說。那個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即使是最正統的天主教、新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信徒,都已經完全接受了這一新的關於生命起源的觀點。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說到淡水魚,大家可能最多想到的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鯉魚、鯽魚、鯰魚等等這些很常見的淡水魚類的,而這些魚,長到個幾十斤都算是巨大的了。而小編今天要帶大家去看的這種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重達1噸,可以稱的上是淡水魚中的霸主了。
  • 它幾乎佔據地球上每一個大陸,白堊紀時期的物種進化而來!
    螞蟻在大約1.4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從類似黃蜂的祖先進化而來,並且在開花植物興起後變得多樣化。估計共有22000 種物種中的12500多種分類。它們很容易通過彎曲的觸角識別出來和獨特的節點狀結構,形成他們纖細的腰部。螞蟻形成的群落大小從幾十個生活在小型自然洞穴中的掠奪性個體到可能佔據大片土地並由數百萬個體組成的高度有組織的殖民地。
  • 歷史可追溯到冷戰時期
    圖為「上帝之杖」假想圖(美國《大眾科學》)■核心提示: 8月13日,香港《明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研發一種名為「上帝之杖」的新型戰略威懾武器圖為Have Sting項目方案示意圖。02.實際上,「上帝之杖」並非新慨念,其歷史可追溯到冷戰時期,美航天歷史學家斯科特·勞瑟曾透露,美軍曾研發過一個Have Sting的秘密項目,實際是一種部署在太空的巨型電磁軌道炮,尺寸與國際空間站相當,主體是一個長約796.8米的炮身結構,能夠支撐「Have Sting」的電磁加速器、核反應堆、低溫貯罐區以及像馬戲團帳篷般大小的相控陣雷達。
  • 白堊紀鐮刀龍擁有世界上最長爪子 長度可能達到1米
    圖右是一隻鐮刀龍,目前研究人員分析稱,鐮刀龍是遠古時期爪子-身體比例最大的動物,爪子長度可達到體長的8.2-10%究竟哪種動物擁有最大身體比例的爪子呢?目前,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認為白堊紀時期鐮刀龍擁有迄今世界上最長的爪子,它的爪子長度可能達到1米,從外觀上看頗似「剪刀手愛德華」。鐮刀龍又被稱為「鐮刀蜥蜴」,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大約7000-750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的中亞地區。
  • 白堊紀恐龍繁殖受挫 不能孵化的恐龍蛋變化石(圖)
    最近,阿根廷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再次讓「恐龍迷」激動不已。  其實,不必求遠,江蘇也是恐龍的故鄉之一。最近,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就見到了兩張最新的「恐龍家園圖」,從圖上看,恐龍的足跡遍布中國,其中也包括江蘇。
  • 追溯人類真正的起源-超古代的外星文明?
    追溯人類真正的起源-我們是來自超古代的外星文明嗎?說起人類的起源,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在2013年6月6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倪喜軍研究員等人的成果,他們在對一具最古老的靈長類動物化石做了長達10年的研究後,分析出它的一系列形態學特徵,從而證明:類人猿起源於約5500萬年前。
  • 追溯病毒的起源
    追溯病毒的起源人類這物種,真的標誌著生命進化的頂峰嗎?或者病毒才是?因為對於考古學家來說,研究古生物最好的資料就是各類化石,但病毒是比較特殊的類群,它們只由包裹在柔軟的蛋白質外殼裡的幾股DNA或RNA構成,因此它們不會變成化石,沒有化石記錄的研究,幾乎已經不可能追溯它們的血統。為了解決病毒進化的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即重建微生物的「家族樹」,來追溯細菌和病毒的起源。
  • 內蒙古二連浩特建成世界最大"白堊紀恐龍公園"
    中廣網二連浩特12月15日消息(記者 劉源源 二連浩特臺記者 王澤瓊)地處中蒙邊境線上的內蒙古二連浩特,正在以數量眾多的恐龍集群死亡帶為中心,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白堊紀公園」。我國版圖的正北方,地處中蒙邊境線上的內蒙古二連浩特,是世界著名的恐龍之鄉。 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二連浩特曾經是氣候溼熱,林木茂密,遍布著湖泊沼澤的恐龍的樂園。
  •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比之前的估計早2000萬年。這一發現是2000年由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被稱為「弓形束」的大腦組織和一項人類語言路徑聯繫而得出的。「弓形束」是一束連接大腦中對處理語言很重要的區域的神經纖維。
  • 盤點白堊紀時期十大奇異海洋動物 體長10米不算啥
    化石表明,它們在白堊紀期間出沒於歐洲和非洲海域。始於145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的生物物種空前繁榮。在這一時期,除了在大陸上分布廣泛的眾多恐龍物種之外,在同樣浩瀚的海洋中,各種古魚類,以及體型遠超陸地恐龍的海洋恐龍,正統治著地球上的茫茫大海。4、矛齒魚
  • 【圖件】白堊紀古大陸復原圖
    因為本期的有獎競答是白堊紀時期古大陸復原圖,所以我找了不同大學(科研機構)繪製的白堊紀古大陸復原圖分享給大家。 白堊紀時期主要特點如下:1 南大西洋開始形成;2 印度大陸從馬達加斯加分離出來,向北運動;3 華北在地貌上是高原,而並非現在的平原;4 南美和歐洲還是相連的;5 澳大利亞仍舊和南極洲緊密連在一起。(當然還有很多特點,歡迎大家進行補充……)
  •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我們熟悉的恐龍電影系列《侏羅紀公園》給我們帶來了一幅生動的恐龍時代景象。不過在這部電影下,我們都被潛移默化地騙了。因為實際上,無論是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世界系列,裡面出現的大部分恐龍都是生活在白堊紀的,比如暴龍、三角龍等。非鳥恐龍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1.6億年,跨越了三個地質歷史上的「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最繁盛的時段應該在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而大眾最為熟悉的恐龍大多來自晚白堊世。有趣的是,除去一些晚侏羅世的龐然大物,大部分侏羅紀的恐龍都不為大眾所知。
  • 中國白堊紀大陸科探井開鑽 位於大慶百餘公裡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1日 19:05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一日電 旨在探究距今六千五百萬年至一點四億年間地球溫室氣候變化、有望為大慶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研究基礎的中國白堊紀大陸科探井日前正式開鑽
  • 遼西凌源發現被子植物化石為花朵演幹上提供新啟示
    化石全貌(王鑫供圖)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科學》雜誌將其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 「由於此前報導過的義縣組植物中很少看到類似花被的結構,包裹在凌源變果花蕾周圍的類似花被的結構首次顯現出了現代意義上的典型的花中最招人喜歡的部分——花瓣的雛形。」王鑫說,這個發現顯然對人們了解花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凌源變果是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 我國遼西的義縣組地層在世界範圍內聞名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出產的被子植物化石。
  • 世界上最大最臭的花,盛開時奇臭無比,花朵內竟能容納一名兒童
    在植物類中,五彩繽紛的花朵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世界上也存在很多珍貴的稀有品種的花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世界上最大的花,被稱之為「世界花王」。同時也被稱為最臭的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多人覺得它的味道像腐屍一樣,快來看看是什麼花吧!
  •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亞洲」,有哪些擁有燦爛文明的古老國家?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大洲,比如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都是起源於亞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三個文明古國都位於亞洲。目前亞洲總共有48個國家,其中有很多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或者說是一些古老的國家,我們就來介紹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和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