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 | 冰凍、輻射、真空:極端條件都殺不死這種生物?

2021-01-09 澎湃新聞
冷知識 | 冰凍、輻射、真空:極端條件都殺不死這種生物?

澎湃新聞 蔡琳

2016-02-27 20:15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 (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 ) 1月14日發布報告稱,他們成功復活了冰凍30年的緩步動物(tardigrade,俗稱「水熊蟲」)。這次研究第一次將冰凍了30年的緩步動物成功復活,之前的記錄是8年。

研究人員使用的樣本於1983年11月在南極洲採集,之後隔離保存於零下20°C的環境中,直到2014年5月被解凍:在3℃的環境裡放置24小時,隨後在水中浸泡24小時。兩周後,從樣本中採集的一個活體動物開始爬行並進食,之後產下19個卵子,其中14個孵化成功。

水熊蟲是一類「殺不死」的強悍生物。它非常微小,已知的有750多個種類,大部分長度不超過1毫米,主要生活在潮溼土壤以及苔蘚裡。目前這類生物經歷的「極端考驗」有接近絕對零度的零下272°C、真空環境、太空輻射、高壓、長年冰凍:它們都能「撐」數分鐘至數日不等,甚至存活下來。

水熊蟲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類可以在太空環境裡生存的動物。它的求生絕招是「隱生」,即在惡劣的環境下停止一切新陳代謝。例如,遇上乾旱時,水熊蟲能將水分大幅降低、萎縮身體,當環境好轉時再復甦過來。

資料來源:NiPR,AAAS,Quartz,維基百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水熊蟲 極端生存

相關推薦

評論(213)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極端生命:6種極端環境下的頑強生物
    能在巖石中生存的細菌到能承受巨大的熱、冷和輻射的微生物,生命可以採取一些極端的形式。這些有進取心的生物不僅揭示了地球上生命的彈性,還揭示了宇宙其他地方生命的可能性。這裡有一些特別令人驚奇的所謂極端微生物的例子。
  • 地球最強「生命力」的生物,煮不爛燒不死,真空150℃都能存活!
    地球最強「生命力」的生物,煮不爛燒不死,真空150℃都能存活!要說世界上最頑強的生活,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蟑螂這種生命力的蟲子,因為太過於頑強,所以人們也將其稱為打不死的小強。可這種生物卻要比小強厲害的多,它就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煮不爛,燒不死,在真空150℃內都能存活,這種生物就是水熊蟲,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其實,水熊蟲遍布於世界各地,或許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著它的蹤跡,可因為它的體型太過微小,所以僅憑肉眼,我們是無法觀察到水熊蟲存在的,在20世紀初,人類科學家藉助顯微鏡見識到水熊蟲。
  • 進化冷知識,你只知道水熊蟲嗎?除此之外極限生物還有哪些?
    發現冷知識,解凍冷芝士,增漲你姿勢,這裡是狐狸弟弟。提到生命的極限,大家往往都會想到「水熊蟲」,如果誰再跟你聊水熊蟲,你肯定會覺得沒逼格,這年頭,誰還不知道水熊蟲是啥?極端高冷環境冷知識一:嗜極生物幾十年前的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只有在極為有限的環境中,生物才能生存,溫度過熱、過冷、酸鹼值過高、強紫外線、電離輻射、乾旱、高鹽……等等環境下
  • 科學家成功復活冰凍30年「水熊蟲」 完爆外星生物活久見
    成地球上最強生物幾乎殺不死。最大的特點是它從卵裡生出來就已成年,無童年時期,身體裡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再改變。原標題:科學家成功復活冰凍30年「水熊蟲」 完爆外星生物活久見科學家成功復活冰凍30年「水熊蟲」 完爆外星生物活久見【科學家成功復活冰凍30年「水熊蟲」】據悉,這種被稱作「水熊蟲」或「緩步動物」的生物體積極小,是一種生活在水裡的極端微生物,長度不足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說起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熊蟲。這種生物的生命力用頑強來形容已經顯得有些乏力了,我們甚至需要用無敵來形容。即使是在外太空這樣致命的環境下,水熊蟲依然可以生存下來。外太空的高強度輻射、高度真空條件,讓人類活不過兩分鐘。但是,有兩隻水熊蟲在2007年被送上太空之後,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 「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這種微小的動物對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抵抗力:煮,凍,輻射,丟真空——它都很難死掉。要不是它個頭太小的話,恐怕消滅幾個玻璃碴三明治也不在話下。 水熊蟲的絕招是所謂的「隱生」(cryptobiosis),把生命代謝放慢到幾乎停止的程度。
  • 地表最強生物當之無愧
    除了能夠在高溫、超低溫、高壓強等極端環境中生存,水熊蟲還能抵抗輻射。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們,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溼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它們是第一種已知可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 更誇張的是,水熊蟲具有全部4種隱生性,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包括151℃高溫、接近絕對零度(-272°C)、高輻射,以及真空環境。
  • 地球版不死生物
    昨天講到了地球上生物學定義上幾乎是永生的生物,燈塔水母!但是這種生物只能說是永生,和不死有區別!
  • 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
    你也許不知道什麼是「緩步動物」,但你一定聽說過「水熊蟲(water bear)」。緩步動物通常只能長到1毫米左右長,但這種微小的生物可以抵禦世界上最惡劣的生存條件,或者更極端的生存環境。即使是【最大的緩步動物】也只有1.5毫米長從南極冰下5米的深處到熱帶雨林,從海底到山頂、溫泉甚至火山內部,都能找到水熊蟲的身影。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沒有食物的實驗室條件下,這些生命力極強的生物也能存活30年之久。它們以動植物、細菌甚至其他緩步動物的細胞為食。
  • 這種地表最強生物,被他們一失手灑了幾千隻到月球上!結果…
    它可在極端溫度、輻射和真空環境下存活,是地球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水熊蟲(Water Bears)指的並不是單獨一個物種,這其實是個龐大的群體: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是的,整整一個門,這裡面人類所知的物種目前已經上千了,可能還有更多物種尚未被發現。之所以俗稱它為「水熊蟲」,是因為它看起來像可愛的多腿小熊(認真臉)。
  • 小龍蝦冷知識6則:永遠不死,最沒節操的生物
    但是如果說其他更加深入的,關於小龍蝦知識的話,很多朋友表示知之甚少,尤其是關於小龍蝦的一些冷知識。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下面讓我們一一來解讀下,那些不太為人知的小龍蝦的小秘密。1、小龍蝦是種長生不老的生物長生不老,永遠不死,似乎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尤其是在中國的古代,帝王對此的執念,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 核彈都殺不死的水熊蟲,科學家破解了它無堅不摧的秘密
    他們能經受住可能會殺死大多數生命形式的極端條件,包括暴露在嚴寒、酷熱、真空和致命的太空輻射中。但究竟是什麼秘密武器使緩步動物近乎刀槍不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了一種只在緩步動物體內發現的化合物:所謂的損傷抑制蛋白,簡稱Dsup。這種蛋白質的保護能力之前就被發現可以應用到到緩步動物之外。
  • 這種微觀生物通過使用「螢光屏障」,能夠抵禦致命輻射
    這種微觀生物能夠承受會導致大多數其他生物死亡的壓力。真空環境,這對於這種緩步動物來說沒問題。極端的壓力和溫度條件?對於它們來說是個小兒科。那麼輻射呢?它們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它們甚至還有可能在月球著陸時倖存下來。
  • 水熊,迄今唯一可在真空生存的動物(圖)
    摘錄如下:  水熊不是熊,是一條蟲,或者可以尊稱它為太空生物,它亦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在太空真空環境下存活的生物。  歐洲太空局在去年九月進行了一項名為FOTON-M3的生物任務實驗時,拍攝到了這種六隻腳的緩步類生物——水熊,它們的身長往往小於一毫米。
  • 豆天蛾凍不死,水熊蟲熱不死,太神奇了!為啥人類做不到呢?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永生都有著極度的渴望,因為有永生的追求,也便出現了神仙鬼怪之說,這些代表人們對永生的嚮往,還有出現尋藥、煉丹等具體的做法,不過無一不是失敗告終。隨著時間流逝,人們發現豆天蛾凍不死,水熊蟲熱不死,或許在這一些神奇的生物鐘人們可以尋找到一些答案,幫助人類實現永生的追求。
  • 日科學家復活水熊蟲 零下20度冰凍30年不死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1月17日報導,處於冰凍環境30多年的緩步動物門生物(俗稱水熊蟲)在日本科學家的努力之下死而復生,並繁衍出更多的後代。這有利於科學家對微生物界進一步探索。其中一隻水熊蟲在實驗20天後因不適應環境而死亡,另一隻水熊蟲則幸運存活下來,並與其他由冰凍卵孵化而來的水熊蟲孕育新一代的水熊蟲。雖然早先也有研究人員成功復活了冰凍9年的緩步動物,但日本科學家的這次研究第一次成功將冰凍了30年的緩步動物復活。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低溫生物學》雜誌上。
  • 真有長生不老的生物,與太陽同壽,永恆不死,是成精了嗎?
    世界上無論如何也殺不死的生物大概有十幾種,今天帶你們來了解這三種長生不老的蟲蟲。1.水熊蟲——長生界的扛把子水熊是對走路極其緩慢生物的俗稱,水熊蟲因為長相和走路和熊極限,所以有這樣的名稱。它在4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 世界上最強的不死生物是什麼?就是水熊蟲
    說起不死生物,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殭屍,難麼世界上真的有不死生物嗎,只能說殭屍肯定不會有的,但是以下這個絕對可以稱霸太陽系的生物,真正做到了不死生物。世界上最強的不死生物是什麼?他就是水熊蟲!它能在地球上任何惡劣環境下生存,地球已經被它徵服,然後科學家又把它送上了太空,接受絕對真空和宇宙超輻射,挑戰宇宙中的惡劣條件,最後回到地球以後還能活著,它就是水熊,又叫水熊蟲!
  • 南極嗜冷綠藻基因組水平適應極端環境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近年來關於生物適應南極極端環境的基因組研究主要側重於南極硅藻、南極鱗蝦和南極魚等,目前尚未報導關於南極嗜冷綠藻基因組適應性進化的研究。該研究關注的南極衣藻是一種典型的嗜冷綠藻,它生活在南極海冰中,經歷了季節性的海冰凍融循環,在海冰形成時被困於海冰或海冰「鹽囊」中,需要承受極端低溫,劇烈的鹽度改變和光照波動等環境脅迫。
  • 冷知識:為什麼企鵝和北極熊不能一起玩?北極熊到南極會怎樣?
    這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北極和南極:作為地球的兩個「極端」,一個最北一個最南,這兩個地方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冷」即使都是冷,但是冷也有不同的冷法,在溫度上,南極可是比北極冷太多了!北極年平均氣溫為-18℃;而南極的年平均氣溫則是-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