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天氣預報已經與我們的生活不可分割了,在農業、軍事和航天科技等行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關於天氣的信息,我們可以很方便的隨時獲取,可以看電視,可以從報紙中獲取,可以從手機信息中得知,這樣如果有極端的災害天氣,我們可以及時的提前做出應對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那麼,人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才發明的天氣預報呢?
其實,在以前,受天氣影響最大的,除了農業,就是戰爭了。比如,在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就是諸葛亮準確預測了大霧天氣的發生,才能夠借箭成功。還有歐洲那位戰無不勝的偉大軍事家拿破崙,就是在俄法戰爭中,折戟於莫斯科的極端寒冷天氣。因此,讓人們最終下決心研究和預報天氣狀況的,還是與一次戰爭有關。
在1853年到1856年的3年時間裡,俄國與英法為了爭奪歐洲的巴爾幹半島控制權,雙方展開了闊日持久的克裡米亞戰爭。其中在1854年11月14日,俄國的艦隊和英法聯軍的艦隊在黑海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海戰,當雙方激戰正酣時,突然一陣巨大的風暴襲來,在海上掀起了一股驚濤駭浪,風暴不僅來的迅速,而且極為猛烈。這場風暴讓英法聯軍的艦船損失殆盡,當風暴過去後,整個艦隊剩下了為數不多的艦船,這樣驚恐的場面,讓法國軍方下定決心,要徹底研究透這次風暴詳細情況,而研究的任務就交給了巴黎天文臺。
那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通訊不發達,想研究這次風暴的詳細情況,就要理清它的發源地和行進路徑,所以當時的臺長勒佛裡埃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聯繫各國的天文臺和氣象觀測站,收集信息。最後勒佛裡埃根據各地的回信,經過分析和推理,查明了這次風暴的來龍去脈,它是生成於大西洋,一路向東橫掃歐洲地區,單就一個地區來看,覺得它來的突然,實際上這個風暴是有自己的路徑的,假如掌握的它的行進路線,提前預報,這次災難就能避免。於是,勒佛裡埃在1855年3月19日,提出了組件氣象網站的建議。最終法國在185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比較正規嚴謹的天氣方面的預報系統。
現代的天氣預報產生說明,天氣可以影響戰爭的勝敗,而戰爭的迫切需要反過來又推動了天氣預報事業的發展。到了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氣的變化已經大部分被人類隨時掌握和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