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海戰因風暴雙方損失慘重,天氣預報由此戰應運而生

2021-01-09 如此渺小

在今天,天氣預報已經與我們的生活不可分割了,在農業、軍事和航天科技等行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關於天氣的信息,我們可以很方便的隨時獲取,可以看電視,可以從報紙中獲取,可以從手機信息中得知,這樣如果有極端的災害天氣,我們可以及時的提前做出應對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那麼,人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才發明的天氣預報呢?

其實,在以前,受天氣影響最大的,除了農業,就是戰爭了。比如,在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就是諸葛亮準確預測了大霧天氣的發生,才能夠借箭成功。還有歐洲那位戰無不勝的偉大軍事家拿破崙,就是在俄法戰爭中,折戟於莫斯科的極端寒冷天氣。因此,讓人們最終下決心研究和預報天氣狀況的,還是與一次戰爭有關。

在1853年到1856年的3年時間裡,俄國與英法為了爭奪歐洲的巴爾幹半島控制權,雙方展開了闊日持久的克裡米亞戰爭。其中在1854年11月14日,俄國的艦隊和英法聯軍的艦隊在黑海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海戰,當雙方激戰正酣時,突然一陣巨大的風暴襲來,在海上掀起了一股驚濤駭浪,風暴不僅來的迅速,而且極為猛烈。這場風暴讓英法聯軍的艦船損失殆盡,當風暴過去後,整個艦隊剩下了為數不多的艦船,這樣驚恐的場面,讓法國軍方下定決心,要徹底研究透這次風暴詳細情況,而研究的任務就交給了巴黎天文臺。

那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通訊不發達,想研究這次風暴的詳細情況,就要理清它的發源地和行進路徑,所以當時的臺長勒佛裡埃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聯繫各國的天文臺和氣象觀測站,收集信息。最後勒佛裡埃根據各地的回信,經過分析和推理,查明了這次風暴的來龍去脈,它是生成於大西洋,一路向東橫掃歐洲地區,單就一個地區來看,覺得它來的突然,實際上這個風暴是有自己的路徑的,假如掌握的它的行進路線,提前預報,這次災難就能避免。於是,勒佛裡埃在1855年3月19日,提出了組件氣象網站的建議。最終法國在185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比較正規嚴謹的天氣方面的預報系統。

現代的天氣預報產生說明,天氣可以影響戰爭的勝敗,而戰爭的迫切需要反過來又推動了天氣預報事業的發展。到了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氣的變化已經大部分被人類隨時掌握和利用了。

相關焦點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海戰如何催生了現代天氣預報
    從1980年開始,每天晚上7點32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都會面向全國觀眾準時播放天氣預報。如今,天氣預報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司空見慣。你知道嗎,現代天氣預報的產生,與一場戰爭有關。這場戰爭,叫克裡米亞戰爭。
  • 現代天氣預報是被一場戰爭催生的?
    而俄羅斯也因其大面積均為寒冷地區,在戰爭中多次獲利。最有名的就是拿破崙,拿破崙在11月抵達莫斯科,但是寒流比他到得更早一點,零下20多度的氣溫,最終決定了法國人失敗的命運。當然,拿破崙敗走並非獨一個。之前,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之後是二戰中的希特勒,在攻打俄羅斯(蘇聯)時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而現代意義上的天氣預報的誕生,也和俄羅斯的戰爭有關。
  • 天氣預報的誕生
    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天氣預報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中國中央氣象臺的衛星雲圖,就是中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天氣預報常用符號從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對天氣進行預測來相應地安排其工作與生活(比如農業生產、軍事行動等等)。
  • 「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天氣預報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中國中央氣象臺的衛星雲圖,就是中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天氣預報常用符號從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對天氣進行預測來相應地安排其工作與生活(比如農業生產、軍事行動等等)。
  • 天氣預報怎麼發展起來的?它都經歷了一個什麼過程?
    在今天的天氣預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手機裡,到處都能看見關於天氣的信息。天氣預報是怎麼誕生的?我們該怎麼去理解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呢?19世紀前的西方社會,很少有人會從科學的角度去考慮天氣件事,當時的人認為天氣是由上帝控制的。在1588年,西班牙與英國的海戰,最終超級艦隊西班牙戰敗。
  • 天氣預報為什麼越來越準?
    同一場雨,你覺得三月裡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覺得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那,就是跨服聊天。所以,為了給航海水手提供可參考的天氣數據,必須要有一套規範的體系。 給天氣情況定調給天氣情況定調的雙雄,弗朗西斯·蒲福和盧克·霍華德橫空出世。
  • 極端天氣造成今年全球損失1074億英鎊:美國中國印度最為慘重
    近日,據外媒報導,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隨著溫度不斷升高,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在2019年席捲了每個大陸,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受傷和流離失所。報導中指出,十五起最具破壞性的事件,每一起均造成損失超過7.6 億英鎊,其中7起高達76.9億英鎊。
  • 一戰德國海軍損失不大,為何要兵變?贏了日德蘭海戰,卻輸了戰爭
    交戰雙方誰都無法突破對方防線,進攻一方往往是無功而返,陣地前沿遍布著雙方士兵的屍體。泥濘、惡臭、疾病,將戰場變成令人恐懼和窒息的「人間地獄」。 更絕望的是,戰爭一打就是4年,交戰各國損失巨大、苦不堪言,尤其是德國,原本計劃3個月結束的進攻,卻在距離巴黎只有24公裡的地方,變成了一場遙遙無期的消耗戰、陣地戰。然而,真正促使德軍投降的卻不是在陸地,而是海上。
  • 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原標題: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3月17日電 (記者林小春)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17日至18日「光臨」地球。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人員說,這是過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陽風暴,預計將持續24小時至36小時,可能會對太空中運行的部分衛星及地球上的某些電網造成短暫影響。
  • 明末高光時刻,比起清初雅克薩之戰為何勝之不武?屯門海戰了解下
    編者按:1521年,一場鯨濤席捲了大明帝國的外洋,這就是網絡上爭議殊多的明葡屯門海戰。有人說是大明帝國的光輝勝利,有人說比起清初雅克薩之戰更加勝之不武。事實如何?且看本文為各位看官解答。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此戰發生前的背景。屯門海戰前夕,明帝國的海禁已經有所放鬆,正德時代完成了對東南亞諸國的正式開禁,但對於來意不明的西洋列強,大明王朝仍然充滿警惕,無法信任。
  •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究竟有多大?看犧牲的將領數量就明白了!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兩場戰役令人印象深刻,分別為「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兩場戰役的規模是很龐大的,也非常經典。此外,還有一場戰役同樣讓人震驚不已,就是「夷陵之戰」。這一戰打得有些倉促,但規模卻是不小。蜀漢初建,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以及為關羽報仇雪恨。諸葛亮等人勸諫無果,由劉備親自率軍出徵東吳。然而,卻大敗於夷陵。
  • 中日甲午海戰
    7月底,清援軍途經豐島海面時,突遭日艦襲擊,清軍官兵死傷慘重,日本不宣而戰,正式挑起侵華戰爭。 1894年年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正式宣戰。9月,日陸軍分4路會攻平壤,清軍與日軍在城外展開激戰。
  • 數值天氣預報背後的故事
    為了掌握國際領先數值天氣預報技術,孫啟龍於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前往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聯邦氣象中心風暴分析與預測實驗室進修學習。其間,他對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大規模並行計算進行了性能分析和優化,使中尺度預報計算時間從8小時降低到4小時、風暴尺度預報的計算時間從1小時降低到30分鐘以內,極大地提高了計算效率,增加了預報產品的時效性,讓決策部門有更多的時間來統籌部署災害性天氣的應對方法。
  • 上古時期最大的一次海戰——薩拉米斯海戰(希波戰爭三部曲之三)
    波斯的1000餘艘戰船到達希臘海面時,本來是風平浪靜,實然颳起了持續三天的大風暴,有400艘船被摧毀。糧食和物質損失尤其慘重。希臘人認為是海神波塞冬在幫助他們,就舉行儀式,向波塞冬祁禱酬謝。此後,希臘人就在波塞冬名字前面加上救主的頭街。
  • 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看看背後的原因你會理解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模型,但是今天要講的這個模型並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模型,而是天氣模型,我們會知道很多種現象,比如天氣就算是精心設計的模型,也沒法得到準確的結果,這是複雜性科學的一個特徵。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這個問題簡單回答就是因為天氣預報模型實在太複雜了,對微小變動太敏感,沒有辦法準確預報,而且日常生活中預報準確的時候往往又被我們忽略,所以最終留下了一個天氣預報老是遇到不準的印象。
  • 定位錯誤 酒吧因蘋果地圖營收損失慘重
    酒吧因蘋果地圖營收損失慘重    最近一家位於美國波特蘭地區的酒吧也對蘋果地圖發出了抱怨,該酒吧老闆稱自從蘋果推出之後,他每月都會有5萬美元的損失。原來是這家酒吧每天都能接到許多消費者詢問地址的電話,但蘋果地圖上這家酒吧被定位在了另一個地方,這使得每天都會有許多消費者找不到地址,酒吧流失客人自然而然經濟上會蒙受損失。該酒吧老闆稱曾向蘋果反應過這個問題,但蘋果至今為止都沒有改正。
  • 天氣預報開動「數字腦筋」(組圖)
    」——  天氣預報開動「數字腦筋」  本報記者 董純蕾 文  超級計算機,又名「高性能計算機」,每秒數千億次乃至上百萬億次的運算速度是它的看家本領。  就在這不動聲色中,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單位在這裡掀起了「智慧風暴」,運算時間長度的單位從年月降到了日。  工作人員說,超算中心裡的神威I和神威64P的工作量都已飽和,曙光4000 A的2000個中央處理器(CPU)已有近1400個在用。
  • 誰發明了天氣預報?
    但是菲茨羅伊的聲明更是來自他超越時代的氣象預測,他稱此為「天氣預報」。「天氣將軍」羅伯特·菲茨羅伊(1805-1865)「天氣的將軍」1854年創立的英國氣象辦公室的前身是英國貿易委的氣象部門,當時還沒有所謂的氣象預報之說。後者的存在是作為一個航海圖庫,旨在減少壞天氣時的出航。
  • 格拉沃利訥海戰:一個名不經傳的海盜,對抗西班牙無敵戰隊的勝利
    1571年,德雷克得到了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私掠許可,開始率領自己的船隊在大西洋上對西班牙人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掠奪,使得西班牙船隊損失慘重。 1577年,德雷克沿著麥哲倫航線,先到了南美洲東岸,然後繞過南美洲最南岸進入太平洋,發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德雷克海峽,最後回到英國,完成了環球航行,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親自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