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少有藍色的動物?

2021-01-15 中南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沒有藍色的老虎,沒有藍色的蝙蝠,沒有藍色的松鼠,即使是藍鯨也不是那麼藍,什麼樣顏色的動物幾乎都有,但藍色似乎是最稀有的。


這是為什麼?


藍色的魚蟲鳥獸又往往有美到炫目的靚麗,而這種藍色大多竟不含任何藍色物質——這些藍色普遍來自於結構色。

圖片來源:見水印 


我們先來看看蝴蝶。不同於別的昆蟲,蝴蝶有著最明亮最豐富的圖案,而閃蝶屬的藍色翅膀顏色的來源不同於常見的化學色素,而是取決於其翅膀鱗片上的微觀結構。

 閃蝶 圖片來源:panormio.com和flickr.com


 閃蝶的鱗片和鱗片上細微結構 圖片來源:asknature.org


閃蝶翅膀上一排排鱗片像瓦片一樣交疊起來,上方有許多幾丁質的平行橫條,而橫條特殊的細微結構使大多數波長的光都幹涉相消了,只有藍光剛好幹涉增強,結果就是閃蝶的翅膀只會反射藍光,飛起來撲朔迷離,令天敵無法把握它的路徑。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YouTube精選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蝴蝶,這種結構色在其他動物上也十分多見。比如甲蟲的幾丁質雖然又硬又厚,但表面的凹坑、氣泡和覆瓦結構同樣能產生blingbling的結構色,從金橙到亮紫無所不能。

圖片來源:見水印


藍色的鳥也非常常見,鳥兒羽毛中氣穴的不同大小和形狀與角蛋白一起,組成了明亮的藍綠紫色光澤,有些甚至能煥發出與閃蝶相似的金屬光澤。

銅藍鶲與孔雀 圖片來源:網絡 


脊椎動物如兩棲類和蜥蜴等,這些露出柔軟皮膚的動物,就不能用幾丁質或角蛋白生成結構色了。其藍色源於皮膚中的虹彩細胞(Iridophores),尤其是變色龍,通過改變虹彩細胞內部的鳥嘌呤納米結晶的排列結構,改變幹涉增強的波長——看起來就變了色。圖片來源:見水印


圖片來源:果殼




為什麼動物界如此缺乏專門的藍色素,而偏要費勁心思利用物理方法製造各種結構色呢?


新形狀只能來自舊性狀的修改,而不能憑空產生。這進化的局限不僅適用於宏觀的結構性狀,也適用於分子層面的新陳代謝。


從蝴蝶到鳥類,甚至是人類並不能憑空產生色素,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藍光作為光合作用最有價值的波段,生產者製造的光合色素都不會反射藍光。


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動物們一直吃不上藍色的色素,也難以突破進化的局限合成藍色素。相比之下,結構色只需在原有物質上作一些細微的調整,即使是虹彩細胞中的鳥嘌呤也本是核酸最常見的五種鹼基之一因此動物們總是在進化出藍色素之前就進化出了藍結構色。

食用富含蝦青素的浮遊生物致色的火烈鳥 圖片來源:wikiwand


而只有鴨蛺蝶屬的打破了基因密碼,可以合成真正的藍色素——一種稱為蝶藍素的卟啉衍生物,鴨蛺蝶用它畫出翅膀上一條明亮的藍帶。

只可惜卟啉衍生物往往有毒,必須配有完整的解毒代謝,可遇而不可求。


藍帶鴨蛺蝶 Nessaea hewitsonii 圖片來源:網絡

中南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出品

團隊|宣教部

文字|決明

編輯|決明

圖片|網絡

審核|紅梅 火烈鳥

【善待地球 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

官方微信訂閱號:csuftwca

官方QQ:1601486484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的食物中很少出現藍色?答案在這裡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橫跨溫帶、熱帶與寒溫帶,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或者真菌,種類都十分的豐富。但即使我們的食物原材料如何豐富,大家肯定會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的餐桌上很少出現藍色的食物。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天然的動植物中,缺乏可以食用的藍色色素。
  • 為什麼藍色的動物很少見?
    藍色在動物中是非常罕見的顏色,地球上只有極少數的生物在它們的體色上表現出藍色。為什麼藍色會這麼罕見呢?
  • 為什麼我們很少見到藍色的花?
    如果大家喜歡花卉,會知道市場上有一種價格比較昂貴的雜交花卉品種——藍色妖姬,說白了就是藍色的玫瑰花,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藍色妖姬的藍色,並不是純天然的,而是被人工染色的。 要知道,天然藍色的花朵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罕見和稀有的,那麼,為何自然界中植物不喜歡藍色呢?
  • 這絕對是世界上最罕見的藍色動物
    在動物界中,藍色的毛髮極為罕見,即便在整個地球上,藍色動物也是稀有品種。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草食動物也能吃肉,肉食動物卻很少吃草?
    我們通常從食性上把動物定義成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兩大類,但是這只是比較狹義的說法,草食動物並不是只吃素食不吃肉食,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就像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樣會吃腐肉,可見兔子確實可以吃肉的。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人類也是如此,而我們人類與大多數動物們都一樣,是雜食性動物,這種食性的生物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因為只吃某一種食物而滅絕。 但大多數純食肉的動物們,一旦沒有足夠的肉吃,它們就有可能面臨著滅絕。反觀我們人類的食物,幾乎包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幾乎沒有什麼不吃的,因此人類的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人類也是如此,而我們人類與大多數動物們都一樣,是雜食性動物,這種食性的生物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因為只吃某一種食物而滅絕。但大多數純食肉的動物們,一旦沒有足夠的肉吃,它們就有可能面臨著滅絕。反觀我們人類的食物,幾乎包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幾乎沒有什麼不吃的,因此人類的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將自然界中的動物分成三類: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人類也是雜食性的。但是在人類的食譜中卻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很少有人會去吃肉食性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原因可能有這麼幾點。原因一: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生存環境要比我們艱難的多。
  •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人們很少探究這一問題?
    這是我們小時候都會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所以讓我們一勞永逸地找出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太陽光散發出來的是什麼顏色?太陽光是白色光,是彩虹所有顏色的混合。 當陽光到達地球大氣層時,它被空氣中的氣體和粒子向各個方向散射。
  • 為什麼非洲獅沒有天敵數量卻很少?食草動物天敵多,數量卻很多?
    在一望無垠的非洲大草原上,有成群的角馬、瞪羚、斑馬等在覓食、奔跑,甚至是遷徙,它們都是草原上常見的食草動物,依靠數量龐大的種群數量聚集在一起,為自身提供保護,低於天敵的捕殺,但是在草原上很少能看見獅子、獵豹、鬣狗,它們不僅種群數量少,而且種群中個體的數量也少,作為兇猛的食肉動物,就拿草原大哥非洲獅來說,它們根本沒有天敵的存在,那為什麼個體數量會非常少呢?
  • 食肉動物為什麼很少吃食肉動物?是因為肉不好吃嗎?
    但是大家也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仔細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肉不好吃嗎?對於這個問題,為了可以更好地闡述,我們來拿兩個最典型的生物舉個例子,那就是獅子和鬣狗,獅子和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最常見的兩種群居肉食動物,在各類紀錄片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朋友們也會發現,獅子和鬣狗經常會打架,而雄獅有時候會直接咬死鬣狗中的頭領,但是卻不會吃掉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 縱觀人類的食譜,為什麼都是食草動物,很少食肉動物?
    但是回想一下,我們吃的肉類,幾乎都是食草動物,很少有食肉動物出現在我們餐桌上,那這是為什麼呢?咱們一起聊聊這個有意思的話題。在所有生物誕生的時候,都是為了活下去,在不斷的變化,人類也一樣。是雜食性動物,本著有啥吃啥的原則,活的不算很艱難。
  • 10個冷知識:人類為什麼很少吃,肉食性動物的肉
    肉類是我們最常接觸的食物之一,但你是否發現,我們主要吃的幾種肉大多為食草動物,幾乎沒有一種是肉食性動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10個冷知識:人類為什麼很少吃,肉食性動物的肉。百家姓01.並不是只有幾百個姓氏中國共計出現過23813個姓氏,其中有6150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吃?
    朋友們,你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人類只吃食草類型的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而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驚豔極致:絕美罕見的藍色動物
    藍色的植物我們見不少,因為植物有花青素,能夠產生藍色素,但是,藍色的動物你有見過嗎?據了解動物王國中的大部分物種並不能製造藍色素。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其中作為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肉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食草類的動物。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 蜘蛛的血為什麼也是藍色的?它和珍貴的鱟血有關係嗎?
    蜘蛛只能叫循環液,其確實是藍綠色的 確實,蜘蛛的血管裡有藍色的液體說到這你可能會想,我不知道拍死了多少蜘蛛(指的是男孩子),並沒有看到所謂的藍色液體?這是因為蜘蛛的體型通常非常小,而且其血管裡只含有很少的藍綠色液體,所以當你拍碎一個蜘蛛後並不會看到太多這樣的顏色,基本上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