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夕,本報記者專訪了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嘉賓之一,庫恩博士密切關注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對「一帶一路」建設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抱有很高期待。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當其時,「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故事之一。
中國找到了同世界的契合點
庫恩分析說, 「一帶一路」在世界這麼受歡迎,是因為中國找到了自身發展經驗同世界需要的契合點。他說,「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許多國家受到熱烈歡迎,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基礎設施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關注點。 二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增長緩慢,他們希望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刺激經濟增長。三是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既是一個榜樣,也是能夠帶來專長、經驗和資本的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是與中國加強合作的理想方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成果超出預期,得到國際社會積極評價。庫恩說:「習近平主席關於合作共贏的全球化觀念,從藍圖變成了路線圖,從計劃到付諸實踐,從紙面的概念變成了地面的項目。過去3年,『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遍地開花,我親自見證了這一設想從願景變成現實。」庫恩說,他更看重的成就是將正在進行的「最佳實踐」專業化、制度化,在項目結構、項目融資、政府協調、國際管理、監測系統等方面都更加優化。
高峰論壇是國際經濟合作的範例
庫恩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建設對國際治理體系的貢獻。庫恩說,「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身就是國際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一個範例。10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匯聚一堂,充分體現各國相互合作、推動人類福祉的願望。從更寬廣的背景分析,「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新思維,追求的是以包容性增長為基礎的互利共贏。包容性增長是基礎。「一帶一路」倡議最初是為了加強亞洲、歐洲和非洲相互之間的聯繫,現在已經成了以法治、透明、非歧視、開放、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包容的多邊貿易框架。
庫恩分析稱,「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也是有利的,中國很多處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地區是相對欠發達的區域,「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平衡區域發展,提高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此外,中國通過與不同類型和文化背景的國家打交道,使外交更加成熟。
庫恩說,認為「一帶一路」是挑戰西方的倡議是錯誤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的體現,是對所有有共同目標的國家開放的「朋友圈」。可以確定的是,世界需要中國類似「一帶一路」的大計劃,「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故事之一。
不過,庫恩也提醒,「一帶一路」建設也有很多挑戰,中國必須快速應對難以預見的事件。「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國家經濟、金融、政治不穩定,安全風險、恐怖主義等都能構成潛在的風險,尤其是一些地區存在政治不穩定和恐怖主義,中國必須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制定安全應急機制。
「一帶一路」對美國企業也是機遇
庫恩說,「一帶一路」建設對美國企業也是機遇。「川普總統就任後,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加務實,將創造就業機會當做重中之重。此外,美國商界對『一帶一路』項目的商業化運作、避免工程腐敗等方面越來越有信心。我認為美國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沒有障礙。」
庫恩分析,「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推動世界多極化,推動和平發展,加強人文交流,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中國的長期外交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中國要在多極化不斷發展的世界中開展「大國外交」,除了依靠自身實力,還必須提出「一帶一路」這樣世界需要、又有道義感召力的倡議。「古絲綢之路沿線2000多年的交流史說明,只要堅持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包容共贏、互相學習,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共同發展,而這正是『一帶一路』所傳達的理念。」
(本報華盛頓5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