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一帶一路"將成偉大故事

2021-01-08 央視網
訪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一帶一路"將成偉大故事

原標題: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夕,本報記者專訪了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嘉賓之一,庫恩博士密切關注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對「一帶一路」建設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抱有很高期待。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當其時,「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故事之一。

  中國找到了同世界的契合點

  庫恩分析說, 「一帶一路」在世界這麼受歡迎,是因為中國找到了自身發展經驗同世界需要的契合點。他說,「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許多國家受到熱烈歡迎,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基礎設施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關注點。 二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增長緩慢,他們希望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刺激經濟增長。三是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既是一個榜樣,也是能夠帶來專長、經驗和資本的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是與中國加強合作的理想方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成果超出預期,得到國際社會積極評價。庫恩說:「習近平主席關於合作共贏的全球化觀念,從藍圖變成了路線圖,從計劃到付諸實踐,從紙面的概念變成了地面的項目。過去3年,『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遍地開花,我親自見證了這一設想從願景變成現實。」庫恩說,他更看重的成就是將正在進行的「最佳實踐」專業化、制度化,在項目結構、項目融資、政府協調、國際管理、監測系統等方面都更加優化。

  高峰論壇是國際經濟合作的範例

  庫恩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建設對國際治理體系的貢獻。庫恩說,「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身就是國際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一個範例。10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匯聚一堂,充分體現各國相互合作、推動人類福祉的願望。從更寬廣的背景分析,「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新思維,追求的是以包容性增長為基礎的互利共贏。包容性增長是基礎。「一帶一路」倡議最初是為了加強亞洲、歐洲和非洲相互之間的聯繫,現在已經成了以法治、透明、非歧視、開放、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包容的多邊貿易框架。

  庫恩分析稱,「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也是有利的,中國很多處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地區是相對欠發達的區域,「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平衡區域發展,提高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此外,中國通過與不同類型和文化背景的國家打交道,使外交更加成熟。

  庫恩說,認為「一帶一路」是挑戰西方的倡議是錯誤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的體現,是對所有有共同目標的國家開放的「朋友圈」。可以確定的是,世界需要中國類似「一帶一路」的大計劃,「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故事之一。

  不過,庫恩也提醒,「一帶一路」建設也有很多挑戰,中國必須快速應對難以預見的事件。「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國家經濟、金融、政治不穩定,安全風險、恐怖主義等都能構成潛在的風險,尤其是一些地區存在政治不穩定和恐怖主義,中國必須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制定安全應急機制。

  「一帶一路」對美國企業也是機遇

  庫恩說,「一帶一路」建設對美國企業也是機遇。「川普總統就任後,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加務實,將創造就業機會當做重中之重。此外,美國商界對『一帶一路』項目的商業化運作、避免工程腐敗等方面越來越有信心。我認為美國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沒有障礙。」

  庫恩分析,「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推動世界多極化,推動和平發展,加強人文交流,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中國的長期外交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中國要在多極化不斷發展的世界中開展「大國外交」,除了依靠自身實力,還必須提出「一帶一路」這樣世界需要、又有道義感召力的倡議。「古絲綢之路沿線2000多年的交流史說明,只要堅持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包容共贏、互相學習,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共同發展,而這正是『一帶一路』所傳達的理念。」

  (本報華盛頓5月6日電)

相關焦點

  •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的大會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2012年1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提出了中國夢,從那以後,中國夢既喚起了希望與期待,又提出了問題與困惑。很顯然,中國夢已成為習近平領導下的高層組織原則。正是從中國夢這一宏大深遠的願景出發,本次會議——中國夢的世界對話更顯其意義。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致辭。中國網北京11月1日訊 在今天上午由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美國庫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上,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致辭。庫恩是公共知識分子、投資銀行家和中國問題專家。他是《走近中國》(CGTN)和《前線之聲:中國脫貧攻堅》欄目的主持人和撰稿人。
  • 美國Discovery教育落戶深圳,中國一帶一路文化駛入全球高速公路
    美國Discovery教育集團主席兼執行總裁 William F. Goodwyn、美國教師教育學院協會(AACTE)主席Sharon P . Robinson、美國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主席兼總裁 Peggy L .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對敏感內容被刪除表示理解(圖)
    美國作家庫恩所寫的《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簡稱《江澤民傳》)在廣州各大書店發行。據悉,這是內地首次翻譯引進的江澤民傳記,也是首部中英雙語全球同步發行的中國領導人傳記作品,其繁體中文版、韓文版和日文版也將於近期推出。而在昨天的正式首發日上,近萬本《江澤民傳》幾乎被搶購一空。
  • 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歐洲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終點站,更擁有政策、貿易、設施、資金、人心等「五通」國際話語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不二合作夥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歐洲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爭取歐洲的支持具有全球意義。歐洲的例子說明,必須有針對性地克服「一帶一路」認識風險,切實有效回答其關切。如何克服認知風險?
  • 慎海雄:「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偉大「創意」
    新華網上海6月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姚玉潔、何欣榮)「一帶一路」正將「資本高地」與「投資窪地」連接起來,引領新一輪全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是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偉大「創意」。在9日舉行的「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國際化與跨境併購圓桌會議上,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在致辭時作如此表示。  他說,「一帶一路」為全球經濟結構化改革打開了「另一扇門」。
  • 習主席訪問歐洲三國,為世界注入「暖流」
    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摩納哥,對中摩關係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指出,習主席此訪充分展現了中國對歐盟的重視,也是今年中國對歐盟外交的「高光時刻」。義大利國家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傑拉奇此前透露,義大利計劃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義大利期間籤署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繼希臘、波蘭、葡萄牙、捷克、匈牙利等多個歐盟國家之後,義大利將成為西方G7集團中首個籤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影響不容低估。
  • 中國高官告訴了庫恩什麼
    比如寫銀行改革,庫恩採訪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基於對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的採訪,庫恩將敏感的中國宗教問題單列出一章;而在寫中國的政治未來時,庫恩的採訪對象則是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  庫恩希望通過這些核心人士的表述,來揭示中國改革的故事和內在的邏輯。那麼,這些受訪的中國高官都告訴了庫恩什麼?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中國領導人希望聽到真實聲音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  庫恩基金會主席。1989年起,在重組、併購、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科技、媒體、文化、中美關係、外交事務和國際傳播等方面為中國政府擔任義務顧問。
  • 「一帶一路」與世界治理的中國方案
    可以預料,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加深,具有社會主義元素的世界治理的中國方案將日益為更多的人接受。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倡議。
  • 【「一帶一路」大百科】「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之最
    如果把「一帶一路」比作是一部百科全書的話,那麼這五年,這部百科全書由薄變厚,增加了許多詞條,更有了自己的大數據。今天起,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一帶一路」大百科》,請聽第一篇:《「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之最》。
  • 「一帶一路」財經資訊:蘇門答臘對接海上新絲路
    佐科總統在上任不到五個月內兩次訪華,習近平主席時隔一年半後再訪印尼,有力推動了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促進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全球海洋支點」發展戰略對接。相關連結:http://intl.ce.cn/sjjj/qy/201508/12/t20150812_6200539.shtml3、奧地利:「一帶一路」上的好幫手兩年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總理身份首訪中東歐地區時,發出「五年內,要使中國與中東歐地區國家的雙邊貿易翻一番」的豪言,打開了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的
  • 庫恩:「 這一史詩般的成就將為人銘記」
    正如庫恩對《中國報導》記者說的,儘管中國有很多成就,也有很多故事可講,但沒有一個故事像中國承諾消除國內所有極端貧困並計劃在2020年底前實現這一目標一樣,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同時能夠代表真實的中國。但庫恩也曾提到,「絕大多數有關中國的正面信息,比如扶貧,都沒有被外界正確理解。」76歲的庫恩如今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時間在中國調研交流。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學者順利完成訪學交流
    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同時致力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研究、科技人才交流與培養等,印度籍學者Dr. Elangovan Perumal博士在腎臟科丁峰主任及中方項目組導師丁巍博士的指導下,在九院腎臟科和中心實驗室順利完成為期一年的訪學、交流工作。Dr.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劉偉在回顧「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歷程時指出,這個根植於歷史厚土,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偉大新故事的「一帶一路」正迎風成長,已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另外,「一帶一路」沿線的信用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加入「一帶一路」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未來還沒有清晰的故事脈絡。
  • 「一帶一路」 經濟地理革命與共贏主義時代
    【名家·光明講壇】■演講人:胡鞍鋼 ■地點:光明日報大會議室 ■時間:二○一五年七月今天,我將圍繞著「一帶一路」的主題談談我的看法和認識。如何來認識「一帶一路」的本質性特徵呢?與美國有什麼不同?美國將「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列為其全球戰略的首要目標。由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意在重構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所涵蓋的內容與貿易自由化的水平都遠高於正在談判中的世貿組織多邊貿易規則,是依照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制定的貿易規則新標準。TPP與TTIP一旦形成,現行多邊貿易體制有可能會被邊緣化。
  • 【跟著習主席訪中亞】時隔五年 再次走進「高山之國」
    【跟著習主席訪中亞】時隔五年 再次走進「高山之國」 2019-06-15 08:30: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 一帶一路,千年的時空穿越
    中國人自古將守望相助確定為鄰裡關係的核心……」13日傍晚,雄偉的納烏魯茲宮,習近平主席同拉赫蒙總統談起為鄰之道。 周邊,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周邊國家的機遇之窗,釋放著無限能量。構築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誠是基石。 ——塔吉克斯坦。每一次牽手,折射著對中塔關係的強烈期盼。 習近平主席應邀到拉赫蒙總統家中做客。拉赫蒙一家三代人盛裝迎請。
  • 海外看兩會:將非洲納入「一帶一路」是歷史創舉
    為了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倡議現在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把它作為促進全球發展的關鍵舉措,並動員政治、經濟和外交資源推廣和實施這項計劃。
  • 庫恩撰寫《江澤民傳》拿到打開高層之門通行證
    因此寫了《江澤民傳《中國30年》等書 圖本刊記者大食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64歲的美國投資銀行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接受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委託,為中國改革30年曆程作傳。  這本名為《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的書,已於2008年歲末出版,而英文版則將由約翰威立出版公司在全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