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過去啦!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2021-01-18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張珊 記者 阿里亞)剛跨入新年,就有「天外來客」接連來「拜年」。元旦三天假期內有三顆小行星「探訪」地球,接下來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為何近期小行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對於這些「不速之客」,人類應該怎麼應對?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研究員趙海斌。

△近地小行星的主要軌道類型(圖源:紫金山天文臺)

元旦假期,三顆小行星「光顧」地球

有人將近地軌道比喻成是一個熱鬧的「菜市場」,人造衛星是川流不息的常客,而從外太空來的小天體是稀客。然而新年伊始,這些「天外來客」卻頻繁地造訪地球。

元旦假期,當人們都沉浸在迎接2021年新年到來的喜悅中時,天上的小行星也忙著到地球來「拜年」。

1月2號下午5點25分,一顆名為「2019 YB4」的小行星率先「光顧」地球,當時距離地球約645萬公裡。1月3號下午6點03分,小行星「2020 YA1」從地球上飛馳而過。隨後的晚上8點,又有一顆小行星「2020 YP4」飛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大約219萬公裡。

幸運的是,這三顆小行星都平安地從地球附近掠過,沒有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

1月4日,一顆小行星「路過」地球

1月4日,新年首個工作日,又有一顆名為「2021 AB」的小行星悄悄與地球「擦肩而過」。

「中午12點03分,這顆小行星在距離地球85萬公裡的距離飛掠。」趙海斌介紹,「2021 AB」是科學家們這兩天新發現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從軌道類型分,一種是阿莫爾型,這類小行星的軌道不與地球軌道發生交叉,從地球軌道外側「切」地球軌道。第二種是阿坦型,它的軌道比地球軌道小,通常從地球軌道內側和地球「相切」。第三類是阿波羅型,以此次飛掠地球的「2021 AB」為例,這類小行星的軌道可以與地球軌道相交,所以撞擊地球的風險更大。

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本月月底和下個月月初,還有小行星將到地球「串門」。

趙海斌透露,1月22日,一顆直徑約14—43米的小行星將飛掠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約43.8萬公裡;1月25日,有一顆直徑約10—33米的小行星從距離地球大約56萬公裡的空間「近身」通過;2月3日,還有一顆直徑約4—12米的小行星「貼著」地球掠過,距地球僅22.7萬公裡。

為何小行星近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頻繁發現小行星掠過地球並不稀奇。」趙海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地球周圍充斥著各種可能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小天體,但是由於觀測條件和觀測能力的限制,人類並不能完全發現它們。「眼下正值冬季,天氣好,觀測條件也好,所以更容易監測到目標。」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超2萬顆近地小行星(圖源:NASA)

這些小行星有可能撞上地球嗎?大家可以吃顆定心丸。目前分布在全球的多臺望遠鏡都緊盯著這些小行星,進行嚴密監視。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有哪些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哪些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存在威脅?趙海斌解釋稱,小行星的爆炸威力和質量、速度、密度等有關。一般來說,直徑10米以下的小行星經過大氣層時基本就被燒蝕了,部分小行星燒蝕後會有隕石落到地面。「一般來說,直徑140米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威力足以毀掉一個中等國家。」

在天文學上,直徑大於等於140米且與地球的最小軌道交會距離小於0.05天文單位(約750萬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即被稱為「潛在威脅小行星」。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趙海斌說,地球曾被小行星撞擊過無數次,小行星撞擊可能造成區域性的災難,甚至導致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恐龍滅絕就被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導致的。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生天體墜落事件。天體在穿越大氣層時摩擦燃燒發生爆炸,產生大量碎片,形成了「隕石雨」。墜落造成許多建築的窗戶玻璃破裂,造成近1200多人受傷。

該事件發生後,聯合國大會批准成立國際小行星預警網。這一組織致力於全球組網,對潛在威脅小行星進行「普查」,持續監測其軌道變化,並對可能發生的撞擊進行預警。2018年,我國作為正式成員加入國際小行星預警網。紫金山天文臺作為我國該領域的最重要力量,一直在致力於我國自主的近地天體監測預警觀測網建設。

相關焦點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剛跨入新年,就有 " 天外來客 " 接連來 " 拜年 "。元旦三天假期內有三顆小行星 " 探訪 " 地球,接下來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為何近期小行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對於這些 " 不速之客 ",人類應該怎麼應對?
  • 四顆小行星即將「親近」地球 直徑最大260米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9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發布消息稱,在21日將會有四顆小行星與地球來一次「親密接觸」。當中最大的直徑足有260米,相當於「倫敦眼」摩天輪總高度的兩倍,速度為每秒13公裡!這四顆小行星中,名為2006LH的小行星直徑為45米,相當於一頭藍鯨的大小。
  • 天外來客,曾經飛掠地球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不斷在宇宙中尋找會與地球擦身而過、可能會有撞擊地球危險的小行星。9月1日,名為2011 ES4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的模樣雖然未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直徑在22米到49米之間,是一顆較小的小行星。
  • 星迷福利月:四顆彗星飛臨地球
    以下奉上四顆彗星的觀測指南:彗星41P/TUTTLE–GIACOBINI–KRESK4月18日,彗星41P將會飛臨天龍座的一顆亮星附近。星空圖:A. FAZEKAS, SKYSAFARI彗星41P每隔五年半的時間就會飛臨附近一次。目前,這顆直徑1.6公裡左右的緻密彗星亮度約為7等,稍高於我們在理想條件下肉眼可見的亮度。
  • 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紫臺「捉」到一顆近地小行星,下周飛掠地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聽說有顆小行星正奔著地球飛來?沒錯。11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2020 VA1的近地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靠近。據預測,這顆小行星將於11月20日飛掠地球,屆時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448萬公裡。
  • 還有7天!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飛掠地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該臺新發現近地小行星該小行星為一個Apollo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11月20日飛掠地球。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新發現的小行星,發現時該目標亮度19.9等,視運動速度達到驚人的1.04度/天,計算表明它為近地小行星的概率極高。
  • 美國大選日前將「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更多的數據來了
    美媒稱,一顆體積與一輛汽車差不多,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將在11月2日,即美國2020年大選日的前一天掠過地球。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8月24日報導,2018VP1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機率只有0.41%。即使進入了,它最終也很可能會被燒毀。這顆小行星在美國人投票選舉下一任總統的前一天掠過地球,這給「撼動選舉」一詞增添了新的含義。
  • 這顆小行星距離撞擊地球僅383千米!
    最近時,它離地球的中心只有6754千米,換句話說距離地表只有383千米! 這顆小行星以48303千米/小時的速度呼嘯而過,在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1:20的南太平洋上空到達近地點。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2020 VT4這顆小行星大小估計有16至36英尺(5—11米)。它在2020年11月13日掠過了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天文學家們隨後觀測到了它。在夏威夷莫納羅亞山小行星星際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進行科研的天文學家們於2020年11月4日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該小行星的運動軌道後,他們意識到它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在1天前,11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
  • NASA發出鄭重警告,直徑270米小行星直奔地球,人類準備好了嗎?
    據環球時報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此前NASA發出鄭重警告,在一顆直徑為220米的小行星飛掠地球幾天後,一顆更大的太空物體也即將飛掠地球。在科幻電影中,行星撞擊地球的場面非常壯觀,但如果成為現實,那無異於「死神」來了,對此,人類真的做好充分準備了嗎?
  • 四顆小行星以名字命名,網友:當我見到天上星星,我會想起你們
    在地球上已經買不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了,直接進入了太空,買星星去了,真正印證了那就,要天上的星星我也能給你買下來,而在最近出版的小行星通告裡邊,我們看到新增樂五十四顆的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的四顆小行星是以香港藝人的名字而命名的。
  • 小行星2019OK與地球擦肩而過 抵達地球前幾小時才被發現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9:22,一顆直徑約60~130米的未知小行星有驚無險的從地球外側飛掠而過,最近時距離地球僅僅7.2萬公裡,相當於到月球距離的五分之一左右。小行星「2019 OK」飛掠地球天文學家後怕的是,直到7月24日這顆小行星飛掠地球前幾個小時,才由巴西索納爾天文臺和美國天文學家們分別獨立發現
  • 比衛星更近 小行星飛掠地球
    就在SpaceX的龍飛船(Crew Dragon)送四名工作人員進駐國際空間站(ISS)之前,一顆小行星以比它的軌道更低的位置,與地球擦肩而過。在它來之前,科學家一點消息也沒得到,在它飛過之後才探測到。
  • 昨日,一顆「戴口罩」的巨型小行星飛掠地球
    它長這樣——▲雷達影像中的1998 OR2 小行星4月18日拍攝(來源:NASA)我國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一直在監測這顆小行星,並向國際小行星中心(MPC)上報監測數據。2020年4月26日,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到它相對恆星背景的運動是這樣的——▲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到的1998 OR2 小行星運動(來源:人民日報微博)這顆名為1998 OR2的小行星,昨日最近時離我們630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6倍。似乎很遙遠啊。
  • 過去三年裡地球有兩個月亮?
    別找啦。這另外一顆呀,也是迷你衛星,大小只有兩米,比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還要暗幾百萬倍。上個月剛被發現,不過可能它不習慣地球引力的束縛,下個月就要走了。CD3,代表2020年2月前半月發現的第79顆小行星,並將其歸類為「被暫時捕獲的天體」,或者叫「臨時衛星」。
  • 2011ES4小行星於今日1時掠過地球
    據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將於9月2日掠過地球。其小行星直徑為22米至49米,約一座高樓的大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型。外形像「土豆」。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是近10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行星掠過。
  • 參宿四亮度劇烈變化,萬一超新星爆發,碎片會飛到地球嗎?
    ,看起來就像很多碎米粒在太陽表面,每時每刻,太陽表面都有超過400萬顆米粒組織。參宿四上兩個詭異的亮斑參宿四是一顆半規則變星,半規則變星的亮度變化周期從30天到數年不等,參宿四的變光周期有一個425天的短周期變化和一個5.7年的長周期變化,但參宿四並不嚴格按照這個規律變化。
  • 一顆近地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約14.4萬公裡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於北京時間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時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飛掠地球。2020 FL2的絕對星等為26.3等,大小約20米左右,是目前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尺寸最小的近地小行星。其與地球的軌道交會距離是0.00095AU(約14.25萬公裡),也是目前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與地球軌道距離最近的近地小行星。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預報,北京時間11月20日上午08時42分,一顆約12層樓高的近地小行星2020 VA1將在約440萬千米外飛掠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不過,這並不是什麼「新」聞,在半個月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近地天體望遠鏡就發現了這顆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