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南江縣傅家鄉:貧困戶分享產業「蛋糕」分紅 過紅火年

2020-11-30 四川新聞網

傅家鄉群眾正在分紅

領到分紅的傅家鄉群眾

  四川新聞網巴中2月12日訊(記者 王鵬 攝影報導)南江縣傅家鄉,位於南江縣西南部,轄六個行政村,是典型的農業貧困鄉,基礎條件差,人多地少,山高坡陡,產業發展滯後,群眾生產生活艱苦。近年來,該鄉積極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做大產業發展「蛋糕」,走出了一條富強文明和諧的綠色發展之路。

  2月10日上午,南江縣傅家鄉中心小學操場上座無虛席,一片歡聲笑語,傅家鄉產業發展年終分紅大會正在這裡舉行。

傅家鄉「稻魚共生」產業(傅家鄉政府供圖)

  400多群眾享年終分紅 過紅火年

  「2017年,我們傅家鄉『稻魚共生』產業、食用菌產業、淡水蝦產業、羊肚菌產業、獼猴桃產業發展喜人,今天在這裡召開分紅大會,既是兌現參與入股發展產業村民的紅利,也是堅定全鄉群眾未來發展致富產業的決心。」隨著傅家鄉黨委書記饒升才宣布分紅開始,400多名傅家鄉群眾興高採烈分成5隊來到產業分紅點領取自己的年終分紅。

正在接受表彰的傅家鄉先進典型

  10日的早晨,雖然天氣依舊寒冷,但領取分紅的傅家鄉群眾卻心頭暖洋洋的。「今年是我們家第二次參與分紅了,鄉裡在我們村發展『稻魚共生』養殖,我們家2畝多土地入了股,種植無公害水稻,稻下還養殖鯉魚、草魚,一年下來收入比之前提升了很多。」來自傅家鄉楊雀村村民塗愛瓊接過會計遞來的1000元分紅,臉上笑開了花。她告訴記者,這1000元的產業分紅加上老伴在外務工掙的錢,今年春節她們家將過得很紅火。

  據了解,2017年傅家鄉產業發展成績喜人,僅楊雀村「稻魚共生」項目年產值就達600多萬元,群眾分紅5.6萬元,參與入股的貧困戶每人分紅200元,400多參與產業發展入股的村民及貧困戶共分得發展紅利20餘萬元。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南江縣正直鎮金融產業扶貧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圖:張金奎給豬餵食  「貸款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是南江縣正直鎮金融產業扶貧的生動寫照。  42歲的張金奎是正直鎮育林村村民,2014年被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如今,他靠著養豬,一年純利潤達10多萬,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娶了媳婦,住上了樓房。
  • 【新春走基層】我們的2020 吳武紅:養牛致富奔小康
    白水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新春走基層我們的2020系列報導,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脫貧群眾吳武紅,看看他的新生活,聽聽他的新打算。 白水縣杜康鎮張家塬村 村民 吳武紅:「我叫吳武紅,今年47歲,屬於張家塬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想今後把這個牛的事業繼續擴大、養好,通過養牛走向小康之路。
  • 巴中市南江縣:貧困村摘掉「窮帽」 村民感念幫扶幹部
    本報訊(張國先 記者 史曉露)近日,南江縣趕場鎮石龍寨村迎來了第一次產業入股分紅,10戶貧困戶戶均領到了600元分紅資金。年近七旬的村民萬選家領到分紅後卻有些遺憾,「可惜茂林局長看不到了」。  萬選家口中的茂林局長是南江縣稅務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張茂林。今年1月24日8時許,張茂林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5歲。
  • 【新春走基層】劉闖開展新春走訪慰問活動
    【新春走基層】劉闖開展新春走訪慰問活動 2020-01-14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河縣馬振撫鎮:合作社又分紅,貧困戶笑開顏
    央廣網南陽9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黨俊昊)「今天領到了3600元的分紅,今年是第三年拿到分紅款了,真是很開心!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還成了股東,每年到這個時候還能拿到分紅。這筆錢緩解了很多生活困難,真是想不到啊!」
  • 【弘見義勇為 揚社會正氣】巴中南江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姜斌全:危機...
    【人物名片】姜斌全,男,漢族,現年47歲,南江縣侯家鎮趙家村4組村民。2018年1月6日清晨,南江縣侯家鎮旱船梁街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越野車衝入侯家鎮旱船梁街邊的松樹灣堰塘,逐漸下沉,只有車尾露出水面,車上五人被困掙扎。路過的姜斌全見狀後不顧危險跳進冰冷的堰塘,奮力救起三人。
  • 【新春走基層】石油工人12小時「急行」為哪般?
    【新春走基層】石油工人12小時「急行」為哪般?全攀峰 攝 人民網哈爾濱2月5日電 2月3日,距離新春的腳步已不足72小時。此時,家家戶戶買年貨、貼春聯,張燈結彩迎接猴年新春到來。在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也有一群人在不停忙碌著。
  • 【新春走基層】90歲老人堅持認真活著 每日聽英語獨立買菜做飯
    【新春走基層】90歲老人堅持認真活著 每日聽英語獨立買菜做飯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天增歲月人增壽,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新春走基層,央視記者選擇在北京的一個老社區蹲點採訪,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窗口,來觀察當下的城市老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態度?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需求?政府和社會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今天起,新聞頻道《新春走基層》系列報導推出《吾老吾幼》第一季《小區養老記》。
  • 南江縣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硬骨頭」 貧困村告別小水電
    眼看要到年尾,巴中市南江縣朱公鄉百坪村3社貧困戶馬澤明高興地說。近日,百坪村正式用上國網電,告別30餘年的小水電供電史。  位於大山深處的百坪村,是人少地貧、山高路遠的貧困村。上世紀70年代末,該村用樹做電桿,從小水電站引電入村,結束松光、煤油燈照明的歷史。
  •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通訊員 章軍 陳剛「岔口村變了!幾年前,村裡基礎設施薄弱,村容村貌髒亂,產業發展滯後、村級集體經濟和群眾發展能力弱,脫貧難度大、任務重。幫扶伊始,馬金錄走村串戶與村民交談,聽民聲、察民情。馬金錄發現村裡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就從「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著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他帶領村「兩委」班子組織制定村規民約,製作村規民約文化牆、印製村規民約年曆,潛移默化教育培訓村民。
  • 南雄市湖口鎮:戰疫情不鬆勁 興產業不停步
    堅持以富民為導向,以「將支部建在產業上,把貧困戶鏈在產業上」為思路,以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以韶關市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為契機,脫貧攻堅,壯大產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的「養生福地」。湖口鎮黨委繼續統籌扶貧產業發展資金955萬元入股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種植中草藥5000多畝,實現了「租金+薪金+分紅」的企業、村集體、貧困戶三贏收益模式,2019年實現村集體分紅20.4萬元,貧困戶分紅57.1萬元,村級土地分紅19.1萬元。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西夏公安慰問貧困戶,濃濃關愛暖人心!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西夏公安慰問貧困戶,濃濃關愛暖人心!春節來臨之際,西夏區公安分局政治處前往洪廣鎮北廟村開展系列慰問活動,為對接困難老黨員、貧困戶送去溫暖,把美好的新春祝福送到他們身邊。
  • 太白河鎮東青村林麝養殖產業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路
    經過兩年多的艱辛努力,東青村已建成佔地25畝,投資317萬餘元,養殖規模達170頭的集林麝養殖、旅遊觀光、藥用科研、生態農業於一體的現代化特種養殖產業園區,吸納91戶貧困戶和21戶非貧困戶入股。為了將合作社規範管理,發展壯大,走產業化、專業化養殖之路,合作社設置了理事會、監事會,設立章程、建立管理制度,廣泛動員村民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將村規民約納入合作社獎懲制度中,採取積分制,對勤勞肯幹,孝老愛親的給予獎勵,對破壞村規民約造成不良影響的,視情節輕重,扣除當年紅利的10%—30%,對存在等靠要思想、阻礙村上公益事業發展,參加賭博、吸毒等違法活動的,實行一票否決,予以退股。
  • 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是商鋪集中開門營業的時間。2月22日,記者在聊城城區採訪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開門炮」不再震天響,幾乎銷聲匿跡,商家多選擇掛燈籠、敲鑼打鼓的文明、環保新方式迎接開門紅,商家環保意識的提升,使市區保持了安靜與整潔,環衛工人也減輕了工作壓力。
  • 【走基層 看民生】隴南徽縣三泉村:美了村莊 富了村民
    原標題:【走基層 看民生】  三泉村:美了村莊 富了村民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娟  暖春四月,記者驅車駛入徽縣大河店鎮三泉村,一路只見花香四溢,滿目蒼翠。
  • 「新春走基層」脫貧戶郭顯軍的幸福生活
    今年49歲的郭顯軍曾是村裡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家中老人患病致貧,家裡還有年幼的女兒,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清貧。▲郭顯軍正在自家養殖場內忙碌「只要肯幹,好日子不斷」以前,郭顯軍很怕過年。2016年以前,他和家人一直住在山上破舊不堪的老房子裡,靠山吃山,家庭收入一年僅有幾千元。過年的時候更不敢動殺年豬的念頭,往往稱幾斤豬肉、炒幾個菜就算應景了。
  • 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芳:小蜜蜂帶動扶貧產業大發展
    洞河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6戶898人,遠離縣城居住分散,全村貧困戶有38戶82人。脫貧攻堅關鍵看產業,鄉村振興還要靠產業。劉芳在今年3月份來到洞河村後,發現洞河村山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非常好。洞河村原來也發展有產業,但規模小、缺特色。走訪中得知洞河每年的花期長達10個月,對於蜜蜂養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並且養蜂也是劉芳的強項。
  • 杜爾伯特縣杜爾伯特鎮和牛養殖鋪就貧困戶脫貧致富路
    本網訊(郝李心)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杜爾伯特縣杜爾伯特鎮利用產業扶貧資金,成立和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引導和帶動貧困戶發展和牛養殖,增強他們自身「造血」功能,為穩定脫貧夯實基礎。日前,杜爾伯特鎮萬福盛和牛養殖合作社前往大慶杜爾伯特元盛和牛養殖示範場購進和牛犢牛,這已經是該合作社第四次批量購進和牛犢牛。
  • 衡陽縣山峰村:油茶與西瓜「聯姻」 促進貧困戶增收
    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汪衡)集兵鎮山峰村是省級貧困村,為提升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實現有效脫貧,該村以產業扶貧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並通過「油茶+西瓜」的種植新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山峰村共有9000多畝山地,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山林大量荒廢。
  • 福斯特光伏扶貧顯成效 施秉縣發電分紅享收益
    10月29日,由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光伏發電項目1.3萬元分紅資金順利發放到貴州施秉縣小河村14戶、九龍村12戶貧困戶手中。光伏發電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讓貧困地區人們得到了更多的喜悅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