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縣:貧困村摘掉「窮帽」 村民感念幫扶幹部

2020-11-30 四川新聞網

  本報訊(張國先 記者 史曉露)近日,南江縣趕場鎮石龍寨村迎來了第一次產業入股分紅,10戶貧困戶戶均領到了600元分紅資金。年近七旬的村民萬選家領到分紅後卻有些遺憾,「可惜茂林局長看不到了」。

  萬選家口中的茂林局長是南江縣稅務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張茂林。今年1月24日8時許,張茂林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5歲。

  石龍寨屬偏遠高寒貧困村,交通不便。從2014年起,南江縣稅務局對口幫扶石龍寨村,修路治水、改造危舊房、幫扶村民發展果樹藥材種植、養殖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今年10月,石龍寨村順利通過了市級組織的脫貧驗收。

  村民陰炳坤長期在西安承包項目,張茂林多次勸他回鄉創業,並找專家論證項目、跑部門辦理手續,幫助陰炳坤建起了「毓隆祥藏廣香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10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合作社還建起了釀酒廠,形成了酒糟養豬、豬糞回田循環產業鏈。養豬場年養豬規模最高達800多頭,年均出欄200餘頭,年收入50多萬元;每年釀白酒1萬多公斤,收入30餘萬元。

  從趕場鎮石龍寨村出發到南江鎮石光村進城,本來只有9公裡距離,由於中間一座陡峭的大山阻隔,不得不繞行40多公裡。張茂林決心修通這條「民心路」,他多方奔走跑項目,上下協調籌資金,終於獲得9.21公裡的「雙石路」立項,爭取項目資金120萬元、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解決了修路缺錢的最大難題。石龍寨村公路修通後,村民們把這條路稱為「茂林路」。

相關焦點

  • 南江縣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硬骨頭」 貧困村告別小水電
    南江縣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硬骨頭」 貧困村告別小水電       本報訊(楊再秋 記者 史曉露)「電壓足了,眼看要到年尾,巴中市南江縣朱公鄉百坪村3社貧困戶馬澤明高興地說。近日,百坪村正式用上國網電,告別30餘年的小水電供電史。  位於大山深處的百坪村,是人少地貧、山高路遠的貧困村。上世紀70年代末,該村用樹做電桿,從小水電站引電入村,結束松光、煤油燈照明的歷史。
  • 湖北78746名幹部駐貧困村開展幫扶
    湖北78746名幹部駐貧困村開展幫扶 2020-10-10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走進陽高縣羅文皂鎮謝家莊、十九墩兩個村,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村民們讚揚之聲不絕於耳。往日的十九墩村民陳增霸冠名老上訪戶,等著扶、躺著要,誰見誰發愁。幫扶該戶的大同大學組織部長白昕聞聽其孩子考上了大學,便掏出幾百元錢相助。誰知陳增霸連連擺手拒不收下,「靠自己頭上出汗賺錢才光榮。」陳增霸前後判若兩人,既在大家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2021年「傳幫帶」隊員赴8地對口幫扶
    為深入貫徹國家、省、市脫貧攻堅政策,切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省委省政府「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四川省2021年脫貧地區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精神,受該院黨委書記林永紅、院長張孝軒的委託,由副院長張利兵、扎西、楊霄、王璐帶領的2021年度脫貧地區對口支援醫務人員將分別前往阿壩州、廣元市、巴中市、廣安市的8個受援機構開展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工作。
  • 「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四川省布拖縣邊緣易返貧戶拔窮根見聞
    摘帽不摘幫扶,築牢致富底氣  「老鄉們,開課了,請大家準時。」晚飯時間後,龍潭鎮幸福村的農民夜校喇叭響了起來,來自富順縣的幫扶幹部朱坤華忙著準備種養技術培訓教材,計劃為大家講授青花椒嫁接技術。村子雖然去年底摘了貧困帽,但朱坤華絲毫沒有鬆懈。
  •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2017-11-29 08: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據村支書彭澤介紹,今年該村採取的一種發展新模式——「魚稻共生」,也就是「稻田養魚」,讓全村人均增收2000餘元,並壯大集體經濟1.5萬餘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因地制宜&nbsp實施「魚稻共生」  河溝村,位於良安鎮的一個偏遠山村,路途遠,城難進。
  • 四川「發財了」,一城市磁鐵礦儲量8500萬噸,當地人「想窮都難」
    巴中市是四川省東北部的地級市,位於大巴山系,北部與陝西省漢中接壤。蜀中這塊寶地,生態環境相當優越。巴中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境內不僅有山川自然風光,還有許多革命歷史遺蹟,更被稱為「革命露天博物館」。四川「發財了」,一城市磁鐵礦儲量8500萬噸,當地人「想窮都難」!
  • 湖北麻城1.9萬名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4年底,麻城市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9096戶、159733人,貧困村178個,貧困發生率為16.68%。面對貧困人口體量大、貧困發生率高、工農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內生動力不足的現狀,麻城黨員幹部群眾上下一心,咬定目標不放鬆,緊跟黨走不掉隊,精準施策,攻堅克難,吹響了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的嘹亮衝鋒號,砥礪奮進八餘載,向黨和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 用真心幫扶群眾 用真情聯繫群眾——記皋蘭「85後」扶貧幹部李文靜
    用真心幫扶群眾 用真情聯繫群眾——記「85後」扶貧幹部李文靜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每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扶貧幹部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主力軍。正是由於他們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工作,讓一大批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眾多的貧困群眾走向了富裕。
  • 南江縣正直鎮金融產業扶貧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是南江縣正直鎮金融產業扶貧的生動寫照。  42歲的張金奎是正直鎮育林村村民,2014年被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如今,他靠著養豬,一年純利潤達10多萬,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娶了媳婦,住上了樓房。而這一切,都要從兩年前貸到的4萬元小額信貸說起。
  • 田永健深入幫扶貧困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2月23日,市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田永健來到沁水縣端氏鎮雙塘村,召集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員和村全體幹部及在家黨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參加了雙塘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市人防辦幫扶黨員參加了宣講活動。
  • 一個好點子,摘掉窮帽子 - 中國國防報 - 中國軍網
    一個好點子,摘掉窮帽子 ——河南省平頂山軍分區幫助駐地開發利用紅色資源助力百姓脫貧 ■王萬裡 司偉寬 本報記者 趙 利 7月7日早6點,群山環抱中的河南省郟縣安良鎮曹溝村一片靜謐,61歲的村民李二興和弟弟李紅早早地來到位於村北頭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認真地打掃起衛生來。
  • 天津市薊州區出頭嶺鎮南河村幫扶幹部「老秦」的故事
    簡介:秦福忠同志,男,58歲,中共黨員,薊州區殘聯四級調研員,出頭嶺鎮南河村幫扶幹部。駐村幫扶以來,秦福忠同志始終把自己作為南河村的一員,做好駐村幫扶工作並熱心參與村裡各項工作,同時,他還攜手社會愛心人士慰問村裡困難人員百餘人、自費租車服務村裡智障殘疾人到市裡辦證、組織經典歌曲大家唱、柔力球運動豐富村民文化體育生活……秦福忠同志的一言、一行、每一件事,南河村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他的稱呼,也從「區裡來的領導」變成了「咱村兒的老秦」。
  •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
    柏油路修進了村子,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一窮二白的『後進村』變成產業興旺的典型,還建起了文化舞臺、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文體活動中心……這多虧了省財政廳的幫扶,多虧我們有個好幫扶隊隊長馬金錄。」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村民王國瑞感嘆道。2017年9月,省財政廳黨組選派馬金錄到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