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有關情況時透露,為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我省已選派21575支工作隊、78746幹部和13348名「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幫扶工作。
發布會現場
打贏脫貧攻堅戰,幹部隊伍是關鍵。2016年以來,我省對23個國定貧困縣的黨政正職進行了調整配備,有17名貧困縣委書記被提拔重用、9名貧困縣黨政正職晉升職級,選派236名幹部到貧困縣掛職。2018年以來,全省縣以上累計培訓黨政領導幹部、部門行業幹部等脫貧攻堅「五類幹部」87.3萬人次。
基層組織有活力,脫貧攻堅添動力。全省及時調整不勝任不盡職村黨組織書記,對軟弱渙散貧困村黨組織實行省市黨委組織部提級掛牌整頓;持續實施黨員創業致富計劃,扶持37個貧困縣396個黨員帶頭創業帶領群眾致富;為貧困村培養儲備了1萬餘名後備幹部、1.6萬餘名鄉土人才;連續兩年共統籌使用中央、省級財政資金9.51億元,劃撥省管黨費1億元,扶持2102個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造血功能。
發布會上,省發改委、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恩施州、團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各單位克服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推進脫貧攻堅情況。
延伸閱讀:
合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克服疫情影響,確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勝
脫貧攻堅決戰之年,遭遇疫情衝擊,如何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10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委組織部、省發改委、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恩施州、團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社會各界合力推進脫貧攻堅情況。
打好組合拳 配好領頭雁
如何整體優化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質量,切實發揮「紅色頭雁」作用?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周靜介紹,省委高度重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近年來採取一套「組合拳」:2014年推行「一肩挑」,2015年提高報酬待遇,2016年實行專職化管理,2018年在換屆中推行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和縣級資格聯審,今年印發《關於建立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提高帶頭人隊伍質量的實施意見》。
《意見》健全了村黨組織書記選拔任用機制,明確了研判動議、資格聯審、組織考察、討論決定、公示任職等五步選任程序,實行鄉鎮黨委對意向性人選進行預審,縣級組織、民政部門會同紀檢監察、政法等部門進行聯審,縣級黨委組織部討論決定擬任人選並向縣級黨委報告,嚴格質量把關。
堅持黨建引領,建強戰鬥堡壘,凝聚攻堅合力。
團省委駐天門市小板鎮車範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義介紹,團省委組織黨支部與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深入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的扶貧政策,通過黨建吸引12名能人返鄉創業。
抓實產業扶貧 提升造血功能
如何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提升貧困鄉村造血功能?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吳耀文介紹,國家電網持續25年開展湖北「三縣一區」 (秭歸、長陽、巴東和神農架林區)定點扶貧,完成電網投資35.85億元,捐建6座集中式和236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惠及貧困人口35.01萬人。
他介紹,疫情期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密切關注向「三縣一區」捐建的光伏扶貧電站,共計發電1906萬千瓦時、收益1642萬元,收益全部到村到戶,真正實現村民足不出戶,源源不斷有扶貧收入,光伏扶貧電站也被當地群眾稱為脫貧「壓艙石」。
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劉蘄岡介紹,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房縣等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報請國家發改委將房縣木耳、香菇等特色農副產品納入中央23部委「助力湖北消費扶貧行動」採購銷售清單,組織房縣開展深度貧困縣縣長淘寶直播活動,助力房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創新幫扶舉措 提升脫貧成色
深度貧困地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難啃的硬骨頭,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扶貧協作。
如何創新幫扶舉措,提升脫貧成色?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介紹,2016年,恩施州納入東西部扶貧協作範疇,杭州市八個區與恩施州8個縣(市)分別結對。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已帶動22萬人增收脫貧,惠及40餘萬貧困人口,有力幫助恩施州如期實現整體脫貧。
「通過搭建『1+8』勞務工作站和勞務供需信息平臺、開設赴杭就業綠色通道、技能培訓、建設扶貧車間等措施,幫助恩施1.85萬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到浙江穩定就業,1.03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吳槐慶介紹,疫情基本穩定後,兩地在全國率先實現健康碼互認,綠碼免隔離,通過專車專列接送1.2萬名恩施員工赴浙返崗復工。
劉蘄岡介紹,省發改委履行定點幫扶十堰房縣牽頭責任,多次召開定點扶貧聯席會、座談會,協調16家定點扶貧單位和部門,從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支持房縣脫貧攻堅。截至今年9月底,55個議定幫扶事項已落實45個,到位資金1.08億元。
記者:彭小萍、王婧
編輯:孫望龍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湖北78746名幹部駐貧困村開展幫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