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蔣華君(左)查看黑皮冬瓜儲存情況。
太陽村的微菜園。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馬瑜 通訊員 李榮)土肥水美,瓜果飄香,雞鴨悠閒覓食;鄉村道路暢通、整潔,兩旁的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村中心遊樂設施、籃球場一應俱全……近日,記者來到玉州區委宣傳部定點扶貧聯繫點——玉州區名山街道太陽村,看到了一幅鄉村發展新圖景。
近年來,玉州區委宣傳部充分利用自身特點和優勢,切實發揮幫扶後盾單位作用,通過向太陽村選派駐村幹部、投入幫扶資金、發展扶貧產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等一系列強有力的幫扶舉措,使得太陽村面貌煥然一新。據悉,太陽村貧困戶7戶28人,已於2019年脫貧。
2018年3月,玉州區委宣傳部定點結對幫扶太陽村,兩年多來,幫助太陽村形成了水稻、黑皮冬瓜、荷包豆、馬鈴薯和冬菜等套種模式,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村集體經濟,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去年的14.7萬元增加至20萬元。同時,幫助全村7戶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經營,合作經營資金由2018年的2000元增加到3000元,每戶獲得分紅400元,並積極為貧困戶申請產業以獎代補,落實相關產業扶貧政策,提高了貧困戶的收入,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
「村莊的道路硬化基本完成,直通村民勞作的田地,如今的太陽村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文化廣場、燈光球場一應俱全。」玉州區委宣傳部派駐的扶貧幹部蔣華君告訴記者,「有單位的大力支持,我們就有依靠和底氣,幹工作也有勁頭,一定切實將各項任務工作落到實處,帶領村民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硬體」解決了,如何阻斷貧窮隔代傳,是擺在玉州區委宣傳部和駐村幹部蔣華君面前的又一道難題。扶貧先扶「智與志」,為此,玉州區委宣傳部組織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入戶開展大走訪活動,利用大走訪活動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宣傳,採取多種方式宣傳控輟保學法規案例及資助政策等有關內容。一系列的控輟保學活動,讓太陽村形成家長自覺送孩子入學,孩子自覺接受義務教育的良好氛圍,如今,太陽村沒有輟學兒童,建檔立卡貧困戶適齡兒童均在校就讀,並享受相應的教育補助,讓困難群眾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有政府、幫扶後盾單位和幫扶人的幫助,我們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太陽村貧困戶陳桂英說。「下一步,我們還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從思想上改變貧困群眾等、靠、要的落後思想。通過文化進村、知識培訓、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提高群眾致富能力,增強貧困戶的信心和動力。」蔣華君說。
原標題:太陽村繪就鄉村發展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