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類型也影響學習?!——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還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五)

2021-01-19 小草青年心理發展工作室

 

 

關於性格類型的理論很多,這裡主要用MBTI職業性格理論來展開論述。MBTI是目前被學界認可的職業(學業)性格類型理論,還有以此理論為基礎的心理測評。該理論主要描述不同類型的人「最自然」的工作(也包括學習)方式——性格類型不同,最青睞、最順手的工作和學習方式不同。它主要分為四個維度來描述一個人的性格(見下圖)。



 

能量傾向也就是「人與外界的互動方式」。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個電池,那麼外向型的人在與外界互動的時候,就像是在充電,所以他們喜歡與他人合作分享,在討論和處理信息時的學習效率最佳;而內向型的人,獨處才是他們的充電狀態,所以他們更喜歡沉浸於自我內心世界,通過思考、自省吸收和消化外部信息,在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去了解和處理相關信息的時候,學習效率最佳。內外向是一個連續譜,只是一個相對偏向。內向的人也並非完全不與人交流和討論,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並不差,只是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想清楚了再表達,而外向的人則習慣一邊思考一邊表達,所以在短時間內,內向的人就顯得「寡言」。


明白了這個,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有些學生上課並不積極回答問題,也不愛討論,而有些學生在不該回答問題的時候還不停地說話和「搗亂」。內向的孩子,雖然不積極回答問題,但不等於沒有思考;外向的孩子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很少有討論的機會,大腦就容易陷入耗能狀態,注意力渙散,容易睡著,有時就會忍不住說話。當外向性格的孩子影響課堂紀律的時候,老師還可能會批評他們(畢竟影響了別人),這也使得他們在學校的負面情緒增多,甚至可能和老師發生衝突,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而影響學習。內向的孩子,雖然發言不積極,但也不會搗亂,在一邊安靜思考,不容易被表揚,也不容易被批評。

 

所以,外向的孩子適合小班討論式的課堂,內向的孩子更適應現有的大班制課堂。外向的孩子可能會更需要課外培訓的補充,而且應該儘量選擇小班和一對一培訓,這樣他們更容易找到在討論中學習的熱情。



影響中學生學習的第二個性格因素就是生活風格。生活風格這一維度描述了不同人「安排時間和生活的方式」。


左邊的孩子大概率是」彈性型「,右邊的孩子大概率是」計劃型「。


一般而言,計劃型的人熱衷於制定計劃,做事有條理,喜歡按計劃有條不紊地跟進並完成具體的工作,會儘可能快地了結一件事,但遇到意外的變化則會覺得不安。他們的「格言」是「動手去做」。而彈性型的人個性靈活,不喜歡計劃,厭惡條條框框,喜歡即興,喜歡隨機而變,在沒有固定時間表的時候覺得最自如,喜歡開啟新項目,從事新工作,但並不都能自始至終的完成,在有不確定和意料之外的變動發生時最開心,他們的「格言」是」讓我們靜觀其變」。

 

計劃型和彈性型的人各有特色,適合做不同的職業,計劃型的人執行力強,較為適合能自主計劃的工作,而彈性型的人應變能力強,更能適應變化多端的環境。計劃型的人的「時間管理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計劃監控調節)比較好,儘管外界有各種誘惑,但由於其開啟了一件事不把它完成會特別難受,因此也較能抵制誘惑;彈性型的人的時間管理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則一般比較差,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誘惑,就容易分神,而且是心安理得毫無痛苦地分神。

 

由於中學生學習時間非常緊迫,「時間」是最稀缺的需要管理的資源,且學習是一件相對穩定的活動,並沒有那麼多變化多端需要去應對,因此計劃型的人往往成績較好,彈性型的人的優勢則發揮不出來。對於彈性型的人來說,計劃監控調節策略和時間管理策略是他們最需要的,但也是最違逆他們天性的,這些學生往往不願意學習這些策略。據我觀察,只有具備了強大的學習動機的彈性型學生,才願意嘗試去「逆本性而行」,學習這些策略,而一旦真的實行了這些策略,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信息獲取方式是指人們在吸收信息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同傾向。感覺型的人關注信息中的相關事實與有趣的細節,對需要長時間實現的抽象想法或未來的事會感到不耐煩;而直覺型的人更關注事實背後的隱喻、可能性及其中的關聯,喜歡構思想法或新理念,喜歡對於信息有一個整體性概念性的了解。

 

因此,感覺型的人關注事實和細節,會更擅長記憶,似乎更適合學習文科(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這些學科的知識比較零散,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抽象性不太強;而直覺型的人,似乎更適合學習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等),這些學科的知識模塊之間聯繫較強,往往層層遞進,前面的學不好,會影響後面的,直覺型的人關注的是整體、概念和關聯,恰恰能較好地學習理科。

 

當然中學階段文理科都有,因此兩種風格的人,最好都用一些策略去中和一下自己的信息輸入方式。記憶細節很強的感覺型,可能擅長「精細加工策略」,但要有意識的加強「組織策略」的運用,比如,用思維導圖來加強對理科知識(也包括一些文科知識)的整體記憶和邏輯推理;而本身就很愛做思維導圖的直覺型,往往能記得大概框架,卻容易遺忘細節,這時,琢磨一些精細加工策略,加強對細節的記憶也很有必要。

 


決策模式是指一個人對輸入大腦的信息如何處理,最終如何根據這些信息作出決定。理性型的人往往通過邏輯分析得出合理的結果和決定,而感性型的人往往更多考慮個人的價值觀來做決定(自己喜歡),以及這個決定對他人的影響(顧及他人)。這兩種類型的人,適合不同的職業,並無優劣之分。

 

但這一因素對於個人的學習也有一點影響。比如,感性型的學生,很可能因為對一個老師的好惡來作出是否努力學習這一學科的決定,喜歡一個老師,學習這一科就非常拼命,成績好,成就感強,對這個學科的直接興趣日漸增強,這是好事;但是,一旦不喜歡一個老師,那就可能是災難,這樣的孩子就會難以再投入這一學科的學習,成績往往直線下滑,由於成績下滑,成功體驗減少,學習動機進一步減弱,最終知識落下太多,積重難返,由對一個老師的厭惡轉變為對這一學科的厭惡。

 

作家韓寒曾經被一個數學老師傷害過,從此再也不喜歡數學,成了一個著名的「偏科生」。韓寒在文學上天賦異稟,最終成為作家,不學數學對他影響不大;但如果換成其他孩子,就可能變成一個「偏科生」。我曾見過不少學生,由於不喜歡之前的老師,某一科目一直特別弱,等到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老師,才開啟了「奮起直追」的過程,這有時來得及,有時也會積重難返。

 

在無法自主選擇老師的學校裡,感性的學生可能非常幸運,也可能非常不幸,理性的學生則相對穩定一點。當然,課外培訓能解決一部分感性學生的苦惱。但家長要特別注意,對於感性的學生,一定要給他們自主選擇課外培訓老師的機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否則,效率極低,白白花錢。

 

MBTI性格類型理論的4個維度都是一條連續譜,測評結果中每個維度取的都是超過50分的那個傾向,但這並不等於外向的人就沒有任何內向的特點,感性的人就沒有任何理智,感覺型的人就從不關注整體,彈性型的人就從來都不做計劃。比如,我是一個F(情感)52分的人,那麼我就是感性理性比較均衡的一個狀態。MBTI的4個維度搭配構成16種性格類型,每一種性格類型的人,都有獨特的學習特點。不過,在特定的中學階段,可能有些性格類型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比如ENFP的孩子,本來是很具創意的藝術家,擅長交流的外交家性格類型,但在中學階段要取得好成績的難度會比較大,需要做一些訓練和調整,比如加強時間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找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增加討論機會等。

 

想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可以找93題版的「MBTI」測評來做一下。下一篇文章將討論影響學習潛能發揮的「情緒」因素,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多影響成績
    文|秘籍君眾所周知,孩子上學聽老師講課,課後需要做作業鞏固知識點,作業做完後交給老師,老師也能通過孩子的作業情況,了解孩子哪些知識點掌握住了,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方便對孩子因材施教。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太多影響成績前些天,我在網上看見了一檔科教類的節目,裡面邀請的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提到,自己看過一項斯坦福的研究,關於小學生家庭作業跟孩子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孩子在整個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整個作業對孩子的貢獻基本為零。
  • 語文不好的人5大特徵 語文成績差的女生有什麼性格特點
    語文不好的人5大特徵 語文成績差的女生有什麼性格特點很多人想知道語文成績不好的人有哪五大特徵,女生語文成績差有哪些性格特點呢?下面小編為解答大家的疑問,為大家介紹一下!
  • 為啥有人表面「不好好學習」,成績卻排名靠前?原因有仨,很真實
    有的同學可能疑惑身邊有些人明明看著「不好好學」,一到考試,成績卻名列前茅,其實,不外乎是如下幾個原因。,作業也是敷衍式的抄一下就交了,可是他的學習成績卻非常好,成績是班裡「佼佼者」,這讓老師都無可奈何。
  • PE:空氣汙染影響學習成績
    2015年8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近日通過研究表明,在家中暴露於毒性空氣汙染物的四年級及五年級學生或許學習平均成績(GPAs)較低,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雜誌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上。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攻略
    2、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   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自己做。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 孩子愛玩不學習?心理學三個理論告訴你,學習動機養成其實不難
    朋友說:當時我真的不是不想和你們分享經驗,而是我們夫妻兩個人確實沒有管過老大,但是人家就知道一回家就學習,平時成績也每次都名列前茅。你說奇不奇怪。這時候,另外一個同事說:可能是你家老大的學習動機比較強吧,不需要別人的監督也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01 什麼是學習動機?
  • 《人類削減計劃》:學習不好就得死
    在未來,如果你考不好,你將面臨的就是死亡,這就是16年的美國電影《人類削減計劃》。影片本身的背景,邏輯,甚至是特效的製作都並不精良,但是其反映的社會問題卻讓人心驚。一切看似荒誕的背景之下,實則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超睿智學提高你的「學習力」,成績提升更輕鬆
    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很多家長給孩子補課程,數學不好,補數學;作文不好,補作文;英語不管好不好都補,因為英語就是以後「敲門磚」,為了孩子的考試著想,肯定需要學英語,但是我們來認真思考一下,孩子經常這個課程學不好,那個課程成績不理想,根本原因出在哪兒呢?
  • 熬夜苦讀,能提升學習成績嗎?
    首先,熬夜讀書困得不行你還要堅持嗎?看不下去還要苦讀嗎?這個犯困不是每個人都能扛過來的。再者,學生們學習一般白天都要早早上課,晚上熬夜看書,白天沒有精神上課,成績能好才怪了;最後,真正讀書好的並不是通過熬夜得來的。
  • 學習成績不好是基因造成的?科學證明還真有關係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研究顯示,基因組成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習成績不好是基因造成的?科學證明還真有關係有些人認為這意味著,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改進的方法。
  • 四型性格應用——不同不代表不好
    從希波克拉底的「四液說」到威廉馬斯頓的「DISC」再到妮蒂雅的「CSMP」以及樂嘉的「性格色彩分析」,這種二維四分法把人的性格基本分成了四種類型:外向且理性為C型(力量型),外向且感性為S型(活潑型),內向且理性為M型(完美型),內向且感性為P型(和平型)。
  • 如何讓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名師教給孩子這些學習、解題方法(上)
    歡迎訂閱我的專欄,從我的一線經驗和觀察來看,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家長的輔導方式和孩子學習方法的欠缺導致,很多家長和孩子也羨慕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孩子內心也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要想取得好成績,最關鍵的是掌握學習方法。
  • 卓越教師:教你從孩子的橡皮擦去分辨學習成績,精確度八九不離十
    因此,話題討論當然就轉移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依據閨蜜描述,他家孩子學習培訓十分用心,一天到晚趴到寫字檯前,殊不知不清楚為何,考試分數更是提不上,也許因為並不是應考型參賽選手?看到閨蜜懷疑的小表情,我笑著流淚,只因為她家的孩子不是她嘴上那麼用心,至少我能一眼看出,終於顯露端倪。你們懷疑,能不能也去看看?我點點頭,它是一位培訓者的發現。
  • 孩子學習英語時,不喜歡老師而導致成績下降,家長只能束手無策?
    孩子喜不喜歡老師,對孩子的成績影響大不大,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爭議的問題。研究表明,孩子的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如果孩子不喜歡老師,孩子可能上課不集中、課後也不喜歡做該科目的作業,這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啦。
  • 掌握這幾個學習方法,提高成績很有效!
    眾所周知,身為一名學生,在學校裡要學習的科目有很多,其中有三大主科是必學科目,同時也是考試裡所有科目中最重要的三科。然而面對主科的學習,總有些學生會出現偏科的現象,譬如數學成績不好,基礎差,從而影響了整體的綜合成績分數,為此不少學生都很是苦惱。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孩子的成績永遠是父母最不釋懷的難題。孩子上小學後,父母的心與他們的成績密切相關;雖然有些父母知道成績也許沒那麼重要,但卻不能放鬆希望孩子讀好書的那種心情。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成為家長圈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
  • 數學學習成績不夠好,方法固然重要,但興趣引導會事半功倍
    「不懂就問」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種學習方法,但是怎麼「問」可能很多人卻沒想過這問題……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能會跟孩子講,不知道的就問我,等孩子大了自己輔導不了了就會跟孩子說不會的就問老師、問同學……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請教」只是一種行為,而如何請教卻是一種技術……今天看到一位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的高中生求助網友一個問題
  • 二年級長度單位單元試卷分析:學習習慣不好,以後成績會直線下滑
    第7小題扣分也比較嚴重,很多孩子可能對題目不理解,數據較大,孩子沒有認真審題,特別是1號運動員比4號運動員快了幾米,不懂得一格是多少,也不會用80-60,答案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選擇題還是完成不錯的,孩子對基礎性的知識理解了,只是靈活性的題目不法很好完成。
  • 淺談學習動機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學習之外的家庭環境、同學和教師的認可、社會環境等外因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有時這種影響甚至會轉化成內在需要。孩子每次旅遊完都會學到很多知識,回顧書本時一看到作者朱自清就知道他是北大的學生,參加過五四運動,正是因為要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同流合汙,保持清白,才改名為朱自清;一看到聞一多就知道他十三歲就考入清華,在清華度過了十年學子生涯;一看到竺可楨這個名字就知道他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浙江大學的校長,而浙大也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 作業幫新匠師丨李英傑:喚醒孩子的語文學習力,用愛好驅動成績
    還有一些同學直接不中考了,混個畢業證就去外面打工。「我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但自己不太清楚要不要上,班上的其他同學都已經賺錢了,其實我也有些羨慕。後來我媽我爸說,要不你去上一上試試。高一是在一個普通班,高二就考到了重點班,當時在文科班我能排第一第二,最後就念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