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研究顯示,基因組成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很大的影響。
學習成績不好是基因造成的?科學證明還真有關係
有些人認為這意味著,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改進的方法。而在這些學生身上花錢補課、幫助他們進步也是毫無意義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基因即命運」,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誤解。基因並不會為我們決定一切,環境因素(後天因素)也會對學生的學術成就產生影響。就算基因(先天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困難重重,如果設計科學,加之教導有方,適當的輔導也能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幫助。
基因影響知多少
在研究基因對學習成績產生的影響時,我們採用的主要方法是雙生子法,即把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組成與異卵雙胞胎的進行比較。如果與異卵雙胞胎相比,同卵雙胞胎的學術表現更為相似的話,就說明基因會對學習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同卵雙胞胎的全部基因都完全相同,異卵雙胞胎只有一半的基因相同,但無論是同卵還是異卵,他們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都是一樣的。
因此,研究人員可以拋開家庭和學校因素,評估基因會對學術成績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估計出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少是通過遺傳得來的。此外,由於異卵雙胞胎可以為一男一女,研究人員還能分析先天和後天因素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是否會有所不同。
在大多數情況下,同樣的基因似乎會對男孩和女孩都產生影響,而且從整體來看,公眾話語往往會誇大性別的影響。
世界各地都曾開展過針對雙胞胎的研究,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歐洲大陸、亞洲、非洲等地,研究內容主要關注兒童的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研究的學科不同和地區不同,專家對基因影響程度的估計也不同,但都集中在50%到80%的範圍內。這些研究利用的評估手段包括標準化測試,還有由學校進行的測試。
環境影響究竟如何?
雙生子法還把環境的影響分解成了一些雙胞胎共享的因素,如家庭社會經濟地位(SES)和所上的學校等。還有一些因素是兩人各自所獨有的,如疾病和不同的老師等。
和很多人的猜想相反,在考慮了基因造成的影響之後,一些雙胞胎共享的因素,如家庭、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和學校等,對學生的影響其實相對較小。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測試組由於環境條件較為不利,如學校較差等,所以才會表現出較低的學術成就。
還有一些測試組的生活環境較差,如受到採礦和金屬加工業造成的重金屬汙染影響,導致他們的NAPLAN(澳大利亞全國中小學讀寫算數統考)得分較低。
教育幹預
在設計科學、方法得當、教育及時的情況下,合理的幹預能夠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接近正常學生的水平。這些幹預措施通常是為單個學生、或者人數較少的學習小組設計的,但實驗已經證明,在整個學區級別上進行的幹預取得了成功。
我們並不是說,彌補基因的缺陷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若能採取正確的心態,加上合適的方法,學生們的確能取得不錯的進步。
資金的影響
有些人認為,由於基因的影響過強,所以在學習上投入額外的資金是沒有必要的。但這種看法未免太過悲觀了。
我們可以說,如果有些兒童受先天條件限制,在學習語文或數學時比較困難,那麼我們正需要為這些兒童投入額外的資金。
如果我們想縮小尖子生和落後生之間的差距的話,這一點更是尤為重要。
對教師的影響
有些老師不願意承認基因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可能是因為他們反對所謂的「生物決定論」,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有「如果基因很重要的話,老師就不重要了」的這種錯誤印象。
這就意味著,當人們在分析為什麼有些學生成績較好、有些學生學習較為困難時,會太過強調老師的能力和職業精神。
從雙胞胎身上可以明顯地看出,教師之間的差異對雙胞胎在讀寫方面的差異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因此,教師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有些學生在一年中、甚至一天之中學到的知識會比其它學生更多。但這種差異並不像許多人所想的那麼巨大。
科羅拉多的故事
不幸的是,在一些地區採用的教育體系中,如美國的科羅拉多州,教師的僱傭和薪酬評估政策太過側重於學生的進步情況。
這種政策忽視了這一事實:有些學生之所以學習較為困難,是由於先天條件的限制。這些學生的能力有時可以進步到還不錯的水平,但只有在擁有特殊的、充足的學習資源時才能實現。
美國教師的士氣如今十分低迷。此外,在澳大利亞等其他地區,教師也經常受到媒體和政界的責備。
我們需要什麼
我們需要更清晰地理解影響學習成績的各項因素,包括基因起到的作用等。
此外,我們還要避免承認基因的影響所帶來的的悲觀情緒,這種情緒不僅會影響學生在學術領域的發展,也對他們的精神和生理健康無益。
我們應當採取科學的幹預措施,在老師的幫助下,加以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便可以改變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前途。(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