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省吃儉用,把個人的享受完全拋之腦後。因為有人誇耀私立學校好,教育設施好,她一直在存錢,準備為自己的孩子轉學。她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業上出類拔萃,改變命運。可是,最近朋友們卻改過自新,說把孩子的學業成績看得順其自然,有些事是基因已經決定的。
我問朋友為什麼知道,她在網上看到,有遺傳專家說,很多學霸都是天生的,還說基因不好的孩子,即使上昂貴的私立學校,也難成為學霸,只會給家庭帶來負擔……我聽了有些不服氣,於是就上網查詢確認,結果發現確實有其事。
遺傳學者普羅明:50%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歸因與遺傳基因有關。
去年,倫敦王國學院的遺傳學家普羅明和他的團隊宣布:50%的學生將學習成績歸因於先天基因,而非後天努力。Promin認為,孩子從出生時就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基因,這將從多個角度影響孩子未來的選擇和發展。在研究過程中,他也舉出了一些例子,他發現即使是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的雙胞胎,他們的生活也非常相似。另外,普羅明還設計了一個圖標來顯示DNA對人類外貌、記憶、選擇偏好等方面的影響程度。
即使孩子學習成績有50%來自好基因,其實父母也不必太過氣餒。
看過這個研究小組後,我知道了朋友為什麼會感到絕望。假如後天許多事,背後都是基因的引導,那努力又意味著什麼呢?但就我個人而言,這項研究是否正確,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儘管如此,它還是真實的。一半的學生學習成績歸因於先天基因,那麼,同樣的,另一半的學生,學習成績歸因於其他因素。因此,父母完全不必擔心給孩子造成遺傳不良,給孩子造成學業成才。
一名兒童的學業成績,並不能決定他的一生。
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會影響到他將來參加工作的起點,或者是他生活的其他方面。但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業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想像一下,一個孩子雖然有這樣優秀的基因,取得了獨特的學業成就,但他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他學習成績再好,也無法阻止他走向毀滅。北大的吳謝宇弒母就是一例。
一個孩子取得好成績,不能算是父母教育的成功,也不能算是成人的成功。身為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培養他獨立的人格,引導他追求夢想,教他自我保護,讓他享受人間的歡樂,而不是一味追求學業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