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實質」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之一,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單多判辨),考查內容較細,考生要深刻理解其概念和內涵。
一、學習的實質
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
二、解讀「學習的實質」
1.個體:人+動物+機器。
學習即有人類的學習,也包括動物和機器的學習,而教育是只有人類才有。
2.練習或反覆經驗:本能+機體成熟、損傷(不是學習)。
學習是由於後天練習或反覆經驗形成的,所以先天的本能如「見風流淚」、「眨眼反射」等不屬於學習。其次,機體成熟、損傷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而非後天經驗,如「個子長高了」、「殘疾行為」等也不屬於學習。
3.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習慣化動作(不是學習)。
習慣化動作如「每天跑步」,這個過程沒有產生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所以也不是學習。
4.持久的改變:短暫的改變(不是學習)
由適應、疲勞、藥物等亦能引起行為變化,如「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成績暫時提高」,這樣的行為變化時相對比較短暫的,不能稱之為學習。
註:行為——外顯行為+內潛行為
行為變化——由壞向好+由好向壞
三、例題解析
1.(單選題)根據學習的定義,下列選項中屬於學習的是( )。
A.狗熊練習投籃動作 B.吃楊梅時唾液分泌增加
C.入蘭芝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D.服用興奮劑後比賽取得好成績
1.【答案】A。解析: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A項,狗熊練習投籃動作是後天通過練習而產生的行為改變的過程,屬於學習。B項,吃楊梅分泌唾液屬於先天的本能。C項,入蘭芝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嗅覺的適應現象。D項,服用興奮劑使成績提高,是短暫的行為變化,不是持久的。所以BCD均不屬於學習,本題選A。
2.(單選題)下列不是學習現象的是( )。
A.公務員每天看新聞 B.學生每天做廣播體操
C.近墨者黑 D.幼兒與生人接觸時間長了就不怕生了
2.【答案】B。解析: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B項每天看新聞和每天做廣播體操屬於習慣化動作,並未產生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不屬於學習。ACD項都是在後天環境的薰陶感染下產生的學習行為,使得行為發生改變。故本題選B。
3.(判斷題)從不會用筷子到會用筷子、從不會騎自行車到會騎自行車的行為變化的過程不屬於學習。( )
3.【答案】×。解析:學習不僅指學習後所表現的結果,如用筷子吃飯等,還包括從不會用筷子到會用筷子、從不會騎自行車到會騎自行車的行為變化的過程,故題幹描述錯誤。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