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的解讀。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岡苛勒的「頓悟」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
在《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二模塊「行為主義」模塊中,我們介紹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做的很多動物實驗,比如巴甫洛夫的狗流口水實驗、桑代克的貓逃出箱子實驗、華生的嬰兒實驗、斯金納的老鼠強化學習實驗等。
而這些實驗都是為了證明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是通過簡單的「刺激-反應」獲得的,並通過獎勵加強的。有點類似於通過「熟能生巧」來學習。
而今天的主人公苛勒認為,行為主義的這一結論過於簡單了,並提出了他的設想:「頓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頓悟」學習理論
從1913年到1920年,苛勒擔任了「類人猿研究中心」的主任。在此期間,苛勒做了一系列黑猩猩解決問題的實驗,也印證了他的「頓悟」學習的設想。
比如,在一個黑猩猩想辦法拿到食物的實驗中,苛勒發現:
1.一開始的時候,黑猩猩會比較隨心所欲地去拿食物,並且屢試屢敗;
2.之後,黑猩猩會停下來,評估一下周圍的環境,想想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考慮一下有什麼東西可以用的,比如放在一旁的木棍、箱子等工具;
3.然後它就頓悟了,學習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3.頓悟後再次嘗試時,黑猩猩就立刻採取了行動,用這些工具拿到了食物。
從這一系列實驗中,苛勒得到了以下結論:
1.黑猩猩是通過頓悟、理解來學習的;
2.「頓悟」學習的一般模式是:失敗、停下來、感知周圍、頓悟、再次嘗試;
3.學習不是「刺激-反應」的被動行為,而是「頓悟」的主動行為。
三、總結
今天是《心理學百科》解讀第四模塊「認知心理學」的第一講。
今天我們主要講了苛勒的「頓悟」學習理論。
苛勒認為,行為主義的通過「刺激-反應」學習知識和技能,太過於簡單了,並通過一系列黑猩猩的實驗,得出了「頓悟」這種主動的學習方法也非常重要。
最後,想再補充幾句:
這裡說的「頓悟」學習,不是在否定「刺激-反應」學習和強化學習這種熟能生巧的方法。而是有一種通過觀察、思考的方式,來提高學習效率的感覺。
對於學習,我們不能像「小和尚念經」那樣有口無心,只追求學習的數量和刻苦程度。
對於學習,我們要學會思考,用全局的眼光去梳理知識的脈絡,挖掘知識的內在邏輯,以便儘快地頓悟。
在我看來,「刺激-反應」和「頓悟」就像是從「量的積累」到「質變」的兩個部分,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