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看頓悟,什麼是頓悟,怎樣才能頓悟

2020-12-05 西西心理吧

人們總是有時候會不自覺地陷入某件事情中難以走出,或被這件事情拖累,或被那件事情左右,遲遲的百思不得其解,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時候,就需要頓悟。

比如就拿衡量國民貧富差距的房子來說,你的同學朋友中,大部分人都買了房子車子,就你還沒買的時候,是不是你的心裡會陷入貧窮自卑的對比痛苦中?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未改變,你就會一直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時候,你需要頓悟。

比如我的鄰居蘭蘭,她整天都抱怨老公對自己不好,認為有些事情沒處理妥當都是因為老公對自己不好。然後我說,那你先對老公好,老公不是就對你好了嗎?蘭蘭鼻子一噌說,哼,他都對我不好,你讓我怎麼對他好?面對這個因果循環的問題,就需要頓悟。

再比如,平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個別的孩子,正是讀書的黃金時代,偏偏鬧情緒輟學,寧肯去工地幹活,也不願意去學Xiao,家長說什麼都改變不了孩子的想法。這時候,就需要頓悟。

頓悟一詞有多重釋義,有佛教釋義與心理學釋義等。這裡只是心理學對頓悟的延伸理解,頓悟就是突發性的重組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 平常我們都是把頓悟簡單地理解為潘然領悟。

如果人人都能很容易的頓悟,那麼生活裡就沒有貧富之差帶來的痛苦和Jie層攀比心理導致的憂鬱之說了。恰好人們都很難頓悟。比如好多人都是在經歷過人生的大是大非或生離死別的時候,人們才能對生活態度達到頓悟。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吧。

結婚後的阿苗,整天被老公無端的猜忌與某個男人有私交,慢慢的把日子過成了經常打架雞犬不寧的日子。阿苗的手機老公一定看,而老公自己的手機是不允許阿苗看的。阿苗心裡很不平衡,就想要報復老公。終於有一天,老公例查時發現了阿苗ai昧的短xin,一下子失去理智的老公打開DD畏的藥瓶子讓阿苗喝下去。

阿苗看著已經擰開了蓋子的瓶口,接過了瓶子,猶豫著,然後向牆上摔去,回到房間,平躺在床上。沒有聲音的哭泣,只有溼了枕邊的眼淚。阿苗想著如果自己Si了,自己的父母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si的,自己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連個自傳都沒有。年邁的父母怎麼辦,孩子怎麼辦,zui後還是掙扎著起來做飯.

從此,在阿苗的心理,認為自己已經是Si過一次的人了,認為很多事情都是無所謂的了。比如,老公喜歡喝酒,就讓他去喝吧,省得自己阻擋還挨打;老公總是懶於工作,懶就懶吧,自己勤快就行了。自己平常總是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捨不得買,這下也不心疼qian了,揣著前就去西安買了幾百塊的衣服,而且還紋了眉毛,回來後就開始學習寫自傳。

阿苗後來告訴我,實際上自己還很感謝那瓶DD畏,如果不是那瓶DD畏,自己可能還是無法走出當時的困境,無法頓悟,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個挨打受氣的女nv了。

從上面的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阿苗是通過生死較量才頓悟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頓悟的時候,只是局限到頓悟價值的大小。我們常常期待自己能頓悟,能想明白,可就是無法頓悟,無法想明白。頓悟有什麼軌跡可循嗎?人們對頓悟的研究前僕後繼,有關頓悟的實驗和文章也不少,這裡不再贅述。目前頓悟被研究人員發現和驗證的特徵有頓悟的突發性和頓悟的誘發性等,而且得知頓悟後的人們很快樂,或者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何讓人們能在短時間內頓悟呢?

1.針對負面心理的調節,選擇美好的環境誘因,可以激發人們在瞬間的頓悟。

比如,舒一口氣去領略雄偉壯闊或秀麗絕倫的山峰;去闊無邊際的海邊感受波濤的澎湃;到荒無人煙的沙漠體驗生命的脆弱;到碧草茂密的草原感受生物鏈的競爭。歸來的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視野的開闊,更多的可能是胸懷的寬廣和對過往的寬容。

2.針對某個具體的項目,一邊融he可能的理論不斷的實驗探索,一邊把目光聚焦在探索之外的生活細節上,再加上有意或無意的思考,我相信,能卡主你頓悟的,只是時間問題。這也像ji了戀愛,你尋她,她偏不遇;待你未尋時,她偏遇,那份偶遇的快樂,真夠得上一個禮拜不吃不喝也不會覺得餓。

我有一次因情緒的失落頓悟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是fan老還童了,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頓悟後就是這樣的快樂。

3.針對Ding尖或者嶄新的科技領域,除了融he可能的理論不斷的實驗探索之外,還需要應用創造性思維來開拓和拓展,才更有可能提早的激發人們頓悟。

希望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困惑時能潘然頓悟,如果你的頓悟故事還記憶猶新的話,歡迎留言,期待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解讀:頓悟VS熟能生巧,哪個更有助於學習?
    大家好,歡迎來到「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的解讀。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岡苛勒的「頓悟」學習理論。一、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在《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二模塊「行為主義」模塊中,我們介紹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做的很多動物實驗,比如巴甫洛夫的狗流口水實驗、桑代克的貓逃出箱子實驗、華生的嬰兒實驗、斯金納的老鼠強化學習實驗等。而這些實驗都是為了證明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是通過簡單的「刺激-反應」獲得的,並通過獎勵加強的。
  • 學習是一個頓悟,這是理解的產生瞬間,頓悟會讓同學們受益良多
    但是如果想要有很大的突破,那麼在學習上必須有所頓悟,什麼是頓悟呢?就是說一個同學,突然間感覺到自己有一些與眾不同,或者是發現了一些自己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優點。然後不斷地去擴大這些優點,把這些頓悟會通過學習的方式,去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當中去,形成自己一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然後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頓悟方面,直到到達一個理解的臨界值。
  • 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
    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把格式塔原理應用到發展心理學,並且研究了頓悟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是學習者對情景的重新分析之後得到的。苛勒所做實驗中最有名的是大猩猩取香蕉實驗。苛勒將大猩猩帶到一間房子裡,房頂上懸掛著香蕉,房內還有幾個箱子。大猩猩剛開始進入房間看到香蕉時,首先第一反應是直接用手去夠香蕉,試圖跳起來抓取香蕉,但是都沒能達到目的。
  • 愛學習的心理神獸——頓悟的大猩猩
    在籠子裡放了兩個箱子 然後把一隻飢餓的猩猩關了進去 猩猩同學很快發現了香蕉 但是又夠不到 氣的把箱子拉過來又扔過去 當成自己的撒氣包 過了一段時間 它似乎想到了什麼
  • 什麼是格式塔的頓悟論
    把學習看作是一個有認知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過程,最早形成理論的是格式塔的頓悟論,以及後來在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論,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等等。格式塔的頓悟論格式塔(Gestait)是德語中「完形」的譯音,其理論也稱為完形心理學,1912年誕生於德國。
  • 頓悟學習到底與情境有著怎樣的聯繫?柯勒的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
    頓悟學習到底與情境有著怎樣的聯繫?柯勒的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沃爾夫岡·柯勒,生於1887年1月21日,逝於1967年6月11日。德裔美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也是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靈長類行為研究的先驅。柯勒把直接經驗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這種直接經驗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能通過觀察來發現,因此格式塔心理學強調運用自然觀察法。同時,柯勒以直接經驗和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格式塔心理學在具體研究中除了使用整體觀察法,還運用實驗法。柯勒所運用的實驗法主要是實驗現象學方法。
  • 關于格式塔完形——頓悟學習理論的解讀
    前面的文章小編說過會在持續的一段時間裡將自己複習經驗、招教考試所考知識點等分享給正在備考教師的小夥伴們,那麼今天小編要為解讀格式塔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格式塔學派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就是打破舊的完形,主動構造新的完形過程。
  • 巨人思維:你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真正的「悟」在於這四點
    佛法中的頓悟VS現代科學中的頓悟 頓悟是什麼? 頓悟是指人思維的突變與飛躍。人類幾乎所有創造性思維都具有突發性。因此,凡創造性思維都可稱為頓悟,例如我們常說的靈感、直覺。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頓悟學習實驗
    過了一段時間後,它似乎領悟到了什麼,迅速跑到箱子處,把箱子拖到香蕉下面,爬上去,輕輕鬆鬆地拿到了食物。在更複雜的疊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間的重疊及其穩固關係後,也解決了這一較複雜的問題。在接竿實驗中,對於簡單的問題,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獲取食物。在複雜的問題情境中,最初只見黑猩猩一會兒用小竹竿,一會兒用大竹竿來回試著撥香蕉,但怎麼也撥不著。
  • 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
    這個實驗是格式塔學派心理學家苛勒研究出來的,他提出了頓悟學習原理。苛勒認為,人和一些高級動物,運用他們先天具備的能力,就能認識到環境中事物間的關係,產生頓悟解決問題。他認為學習也是這樣的一個頓悟過程。他的頓悟學習理論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意識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的刺激,但是一定要以個人的主體意識為中介,就是這個學生他主動意義要強,要主動去聽、看、思考,不斷地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由量變達到質變,最終完成學習。
  • 科普向 超越條件反射的最高級學習方式——頓悟
    頓悟學習是動物利用已有經驗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包括了解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簡單的頓悟學習是繞路問題,即在動物和食物之間設計一道屏障,動物只有先遠離食物,繞過屏障後才能接近食物。繞路取食黑猩猩是除人類以外動物學習能力最強的動物,關於黑猩猩動物學習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W. Kohler完成。
  • 大腦「頓悟」之謎揭開 計算和神經中樞機制使然
    美國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首次通過研究揭示出了大腦產生阿基米德式「頓悟」的獨特機制。在阿基米德喊出「我找到了」之後,科學史上不乏在電光火石的剎那悟出驚世發現的傳奇。牛頓被樹上掉下的蘋果砸中腦袋而想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即是另一經典例子。千百年來,「頓悟」作為人類解決科學和其他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基本得到廣泛認可。
  • 研究發現:當「頓悟」時,大腦可觸發如性高潮似的「腦高潮」快感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最近的一項神經影像研究發現,具有較高「獎勵敏感性」級的人的大腦獎勵系統顯示,當一個人具有創造性的洞察認知時,即一個人在「頓悟」或突然「醒悟」時,就會爆發「伽馬波」腦電活動。該腦電活動的信號類似於由性高潮、美味或嗎啡之類所引起的愉悅感體驗。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腦神經圖像》雜誌上。
  • 漸修與頓悟:從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看創造力的5要素
    然後,我在系裡走來走去,又回桌子上看它是否在那兒,確實在那兒,我不能控制自己,太激動了,這是我一生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時刻。」在《直覺——你所不知的潛力與危害》一書中,作者戴維·邁爾斯認為:威爾斯的「創造瞬間」說明了(斯騰伯格和託德·洛巴特)描述創造力的5要素模型:第一個要素是專業知識技能。
  • 心理學關於「學習」這一行為的分析
    以組織完形法則為基礎的學習論,是格式塔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由頓悟學習、學習遷移和創造性思維構成。1. 頓悟學習:所謂頓悟學習,就是通過重新組織知覺環境並突然領悟其中的關係而發生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習和解決問題主要不是經驗和嘗試錯誤的作用,而在於頓悟。
  • 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
    在我國古代文壇中,古詩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播載體,很多文人因為在某個時間點,結合眼前所見突然心生頓悟,所以才會去寫詩。比如李商隱年輕時,曾經尋訪過很多得道高僧,後來在一位大師的指點下終於有所頓悟,寫下了一首《北青蘿》,詩中最後一句「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飽含哲理,被後世所推崇。
  • 三國關羽經兩位高僧點化,頓悟因果成為著名的菩薩
    三國關羽經兩位高僧點化,頓悟因果成為著名的菩薩 | 文 三隻眼讀史佛教早在東漢初年就由印度傳到了中國,作為高深的佛家文化,必然要與中國固有的儒家文化相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產生借鑑和融合,形成了漢傳佛教的特殊內容,有了漢傳佛教自己的神、自己的菩薩
  • 中國上古3大奇門禁術,續命術僅排第2,第一古今幾乎無人頓悟
    奇門遁甲誕生於黃帝時期,而專家則是認為這本秘術是上古人民根據萬物的發展規律,漸漸頓悟出來的一門秘術,不過這門秘術早在古代的時候就被列入了禁術之中,因為這是帝王的學術,所以平不是普通人能夠接觸的,而這奇門遁甲從古至今也是無人能夠頓悟這奇門遁甲,而史料中只有姜子牙、張亮、諸葛亮等才能夠參透,不過在張良時期,奇門遁甲就從最初的4096局秘術變成了僅剩的18局秘術。
  • 格式塔心理學流派—苛勒
    格式塔心理學是由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於1910年至1912年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創建的,其產生的正式標誌是魏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格式塔心理學也被稱作「完形心理學」或「完形主義」。格式塔學派認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主張心理學要研究整體的經驗與行為,它最初是以反對元素主義或構造主義心理學起家的。後來,它也反對行為主義對行為研究的還原分析論。
  • 冬夜看到雪花飄落,他頓悟:我要的答案在火星!
    「十年前一個冬夜,我站在窗前看雪花飄落,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我就申請了德國的博士後職位。同事們都覺得我瘋了,但我的導師萬衛星堅定地支持了我。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