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 超越條件反射的最高級學習方式——頓悟

2021-01-15 光哥的神奇腦洞

頓悟學習是動物利用已有經驗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包括了解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簡單的頓悟學習是繞路問題,即在動物和食物之間設計一道屏障,動物只有先遠離食物,繞過屏障後才能接近食物。

W. Kohler

下圖是科學史上非常有名的避役實驗,在受試動物目光所及之處放置食物,但動物在原地伸舌等是無法直接取到食物的。但是如果動物先遠離食物,然後像圖中一樣來到另一地點就可以完成取食。

避役

看似簡單,但是像章魚就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魚類和鳥類需要經過多次嘗試才可以成功,哺乳動物(如松鼠,大鼠和浣熊等)就能夠很快學會解決這個問題。

圖b也是一個很經典的松鼠的繞路取食問題。這也是最簡單的頓悟學習。

繞路取食

黑猩猩是除人類以外動物學習能力最強的動物,關於黑猩猩動物學習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W. Kohler完成。

實驗圖

他把香蕉的食物放到黑猩猩夠不著的地方,如吊在天花板上或放在籠外稍遠的地方,同時為它提供一系列的物件,如棍,空心管和大小木箱等。棍和空心管可套結成更長的杆,而大小木箱可層疊起來增高站位。

實驗圖

只要黑猩猩能夠合理地利用這些物件,將它們進行適當的組合,它就能夠得到它所喜食的食物。

觀察結果正是黑猩猩確實能夠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利用這些物件達到他們取食的目的。

就是那麼神奇,有的時候我們會想,我學會了什麼是因為我之前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聯想性學習——即反射活動)。但很多時候的突發事件或者前所未見的事情的發生,我們依舊能夠很好地處理,靠的就是頓悟學習!

關注光哥,更多科普,更多腦洞(ps…小編還在想更好的廣告語…)

相關焦點

  • 學習是一個頓悟,這是理解的產生瞬間,頓悟會讓同學們受益良多
    學習是一個學習知識和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養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想要不斷的進步,就是不斷的積累,然後進行自我的突破。但是如果想要有很大的突破,那麼在學習上必須有所頓悟,什麼是頓悟呢?就是說一個同學,突然間感覺到自己有一些與眾不同,或者是發現了一些自己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優點。然後不斷地去擴大這些優點,把這些頓悟會通過學習的方式,去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當中去,形成自己一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然後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頓悟方面,直到到達一個理解的臨界值。
  • 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
    苛勒認為,人和一些高級動物,運用他們先天具備的能力,就能認識到環境中事物間的關係,產生頓悟解決問題。他認為學習也是這樣的一個頓悟過程。他的頓悟學習理論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意識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的刺激,但是一定要以個人的主體意識為中介,就是這個學生他主動意義要強,要主動去聽、看、思考,不斷地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由量變達到質變,最終完成學習。
  • 愛學習的心理神獸——頓悟的大猩猩
    藉此看看弟子們的境界 於是留下了大家熟知的一幕 兩位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一千多年以後 一位心理學宗師級的人物—— 苛勒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 他根據自己的研究實驗 提出了頓悟學習理論
  • 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
    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把格式塔原理應用到發展心理學,並且研究了頓悟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是學習者對情景的重新分析之後得到的。苛勒所做實驗中最有名的是大猩猩取香蕉實驗。苛勒將大猩猩帶到一間房子裡,房頂上懸掛著香蕉,房內還有幾個箱子。大猩猩剛開始進入房間看到香蕉時,首先第一反應是直接用手去夠香蕉,試圖跳起來抓取香蕉,但是都沒能達到目的。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頓悟學習實驗
    【實驗結論】在苛勒的實驗中,黑猩猩用箱子或竹竿來獲取食物,動作看起來似乎都非常簡單,但卻說明了「頓悟」與「試誤」的不同。黑猩猩不單是對食物作出反應,更是對整個環境作出反應,其問題解決的方法不是試誤,而是頓悟。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苛勒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了頓悟學習理論。
  • 心理學解讀:頓悟VS熟能生巧,哪個更有助於學習?
    而這些實驗都是為了證明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是通過簡單的「刺激-反應」獲得的,並通過獎勵加強的。有點類似於通過「熟能生巧」來學習。而今天的主人公苛勒認為,行為主義的這一結論過於簡單了,並提出了他的設想:「頓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頓悟」學習理論從1913年到1920年,苛勒擔任了「類人猿研究中心」的主任。
  • 條件反射的新類型?
    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射來完成的。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先天具有的反射稱為非條件反射。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後天學習和訓練後建立起來的反射稱為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大大增強了機體活動的預見性、靈活性和精確性,使機體對環境具有更加廣闊和完善的適應能力。
  • 關于格式塔完形——頓悟學習理論的解讀
    前面的文章小編說過會在持續的一段時間裡將自己複習經驗、招教考試所考知識點等分享給正在備考教師的小夥伴們,那麼今天小編要為解讀格式塔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格式塔學派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就是打破舊的完形,主動構造新的完形過程。
  • 從心理學看頓悟,什麼是頓悟,怎樣才能頓悟
    這裡只是心理學對頓悟的延伸理解,頓悟就是突發性的重組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 平常我們都是把頓悟簡單地理解為潘然領悟。如果人人都能很容易的頓悟,那麼生活裡就沒有貧富之差帶來的痛苦和Jie層攀比心理導致的憂鬱之說了。恰好人們都很難頓悟。比如好多人都是在經歷過人生的大是大非或生離死別的時候,人們才能對生活態度達到頓悟。
  • 關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幾個重要例題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考點,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佔有一個非常穩定的考查地位。一般情況下,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理論總體是要有兩個客觀題的題量,而往往行為主義理論中主要有四個理論,那麼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就是這四選二的題目中的一個。
  • 如何理解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上面流口水是比喻,因為實際上咽了下口水,還是控制了心態,拿起筷子拿起饅頭大口吃,這些還是條件反射,吃飯還是按照規定動作和程序來的。 思考,有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這是什麼反射?吃梅止渴呢?談梅止渴呢?這在動物和人類中有何不同呢?
  • 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的分類
    條件反射是指後天形成的一種反射,包括兩種類型:1.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2.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首先第一信號系統的刺激是指凡是能夠引起條件反應物理性的條件刺激。物理性的條件刺激是指個體所接受的是視、聽、嗅、味、膚等方面的刺激。那麼能夠接受物理性條件刺激的個體除了人之外還有動物,所以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都有的。
  • 教育心理學之學習理論重要人物考點總結
    (3)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①反射: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②規律:1、獲得-指條件刺激反覆與無條件刺激相互匹配,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的過程。2、消退-條件反射形成之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條件刺激反應變得越來越弱,並最終會消失。
  • 頓悟學習到底與情境有著怎樣的聯繫?柯勒的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
    頓悟學習到底與情境有著怎樣的聯繫?柯勒的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沃爾夫岡·柯勒,生於1887年1月21日,逝於1967年6月11日。柯勒通過對黑猩猩的實驗,在學習理論上提出了有名的頓悟說。在實驗過程中,柯勒設立了很多不同的問題讓黑猩猩來解決。最簡單的一些問題是有關繞道的問題。動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動物和目的物之間則由實驗者設置了障礙。動物必須觀察整個情境,領會目的物和障礙物的關係,然後克服障礙,解決問題,取得食物。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隻猩猩好像突然在某個時候看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一、條件反射   【定義】條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後天形成,有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兩種形式。非條件反射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   【特點】後天學習逐漸形成的;高級的;需大腦皮質的參與。是高級神經活動。
  • 運用好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理,把學習時間固定下來,成績出類拔萃
    遵循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理,把學習時間固定下來,助你出類拔萃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會把學習的時間固定下來,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學習時間,不會白白浪費大好時光。這種不在固定的時間學習固定的內容的學習模式實際上是盲目學習的表現,其結果是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時間白白浪費。成功步入北京大學校門的徐婷同學認為,學習講究是規律地利用時間,對於每個階段學什麼要有明確的安排。
  • 消除信號反射的匹配方式介紹
    在高速PCB設計中,信號的反射將給PCB的設計質量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要減輕反射信號的負面影響,有三種方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973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全反射現象及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全反射現象及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全反射現象及條件   1.定義: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時,折射光線將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線的現象.   2.條件:   (1)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
  • 語法學習:形容詞及其比較級和最高級
    四.形容詞的比較級形容詞的比較級表示兩者中,一個比另一個更具有形容詞的性質。五.形容詞最高級形容詞最高級的用法:在三者或者三者以上,哪一個最……,其結構為:1)the+最高級+名詞+in/ of/ among,表示三者或者三者以上程度最高,如He is the tallest boy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