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課:新生兒心理是一張白紙嗎?如何理解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2021-01-07 騰訊網

PPT-1

讀大學第一年,從濟南城裡騎車去靈巖寺玩,位於南部山區,泰安北邊,距離非常遠。玩得很好,回學校時候麻煩了,天色漸黑,筋疲力盡,蹬車也是機械動作,關鍵又累又餓又乏。

一望無際大馬路,國道,兩邊是農田山丘,沒有人煙,最後好容易見到路邊飯店,熱淚盈眶啊,把車子一扔,進去點了飯菜,葛優躺,之後條件反射般狼吞虎咽。

問題:極度疲乏下如何堅持到飯店的?吃飯時候如何不顧一切禮儀吃下去的?你能想像看到土豆絲上來時候流口水嗎?

這涉及心理學術語:反射,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首先看有關反射三個概念。

反射是有機體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外環境刺激做出的規律性回答。

反射弧是實現反射活動的神經通路,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反饋是指反射活動的結果又返回傳到神經中樞,使神經中樞及時獲得效應器活動的信息,從而更有效地調節效應器活動的過程。

舉例:你看到一個美女路過,好像是曾經同學,眼睛瞳孔放大,趕緊招手呼喊,人家一轉身,不認識,你就傻眼了,這就是一系列的反射活動。

如何產生的呢,眼睛感受器接受刺激信號,傳到大腦,由中樞神經辨識,非常興奮,然後用手臂和嘴巴做出回應。這個過程就是反射弧。

然後發現空歡喜,又來了一個反射弧,這個也叫做反饋,及時阻止了失態,恢復平靜心情。

再看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無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學而會的反射。例如上面說的飢不擇食,看到端來的土豆絲都流口水。

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上面流口水是比喻,因為實際上咽了下口水,還是控制了心態,拿起筷子拿起饅頭大口吃,這些還是條件反射,吃飯還是按照規定動作和程序來的。

思考,有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這是什麼反射?吃梅止渴呢?談梅止渴呢?這在動物和人類中有何不同呢?

都是條件反射,還有不同,具體到生活學習中,還要細分。

這就引出了我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心理學專業名詞: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觀察學習。

PPT-2

對條件反射的研究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和斯金納。

三人喜歡動物不同,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貓,斯金納老鼠。

舉例,斯金納把一隻飢餓的白鼠放到箱子裡,箱子裡有個槓桿,按壓這個槓桿就會出現一粒食物。開始,白鼠偶爾跳到槓桿上,壓出了一粒食物,它吃了。這樣進行多次之後,只要把白鼠放到箱子裡,它就會去按壓槓桿,以便獲得食物,這時白鼠也形成了條件反射。

這種條件反射是對動物所進行的某種活動或操作的獎勵,所以叫做操作條件反射或工具條件反射。為了區別,我們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

兩種條件反射之間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明顯的區別。

這是兩種學習方式,聯想和強化。

聯想學習法,刺激與反應,最基礎方式,小學生課本都是圖畫,就是聯想學習。

強化與懲罰,四種模式,人們日常生活最常用,比如教育孩子中,無師自通。

而最主動最好的學習方式,還是觀察模仿學習。我們第一次吃西餐,第一次泡溫泉,很大程度觀察學會。學習高深理論,學習心理知識,保持興趣,都是觀察學習結果。

治癒心理問題的觀察日記法:你能連續三個月一天一拍花?連續記下豆芽生長過程不?觀察綠豆芽在陽光和陰暗處生長?

PPT-3

新生兒適應環境活動。

明確的條件反射的出現被認為是心理發生的標誌,也可以籠統地把新生兒時期視為心理發生的時期。

新生兒適應環境的活動主要是由皮下中樞調節,他們利用先天的無條件反射與周圍環境進行簡單的交往。基本的無條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禦反射和定向反射。

條件反射是後天獲得的,最初的條件反射是在被抱起吃奶時表現的尋找奶頭、張嘴和吮吸等一系列食物性反應。最早出現條件反射的時間約在出生後10--20天。初期的條件反射是由觸覺—平衡覺複合刺激引起的。隨後,聽覺、視覺等各種感覺系統的刺激都能組成複合刺激引起條件反射。單個刺激引起的條件反射要遲後幾個月才能出現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成長就是反射的過程。思考:關鍵是哪一個條件反射?

PPT-4

成長過程就是從無知到習慣,從無條件反射到條件反射,從經典條件反射到操作性條件反射。

那麼,我們這些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要想在社會心理服務過程中去改變別人的壞行為,或者幫助別人建立好的行為,我們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具體的套路或方法嗎?

有!

有這麼三步或四階段,請看PPT-4。

任何一個壞行為的改變或好行為的形成,最終落腳於習慣。

有關習慣養成的三步和四階段,即: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無知階段」,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知階段」,再到「知道自己知道」的「覺察階段」,最後才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習慣階段」。

也可以這樣總結:始於自知,經過覺察,終於習慣。

習慣,成自然。

PPT-5

最後,我想給大家留一些思考題,以便鞏固我所講的內容,把學到的內容生活化和通俗化,把知識變成體驗,在體驗和行動中把「反射」這一心理學概念,拓展和深化。

我的問題請看PPT,也是下面這些:

新生兒心理是一張白紙嗎?帶著遺傳密碼,出生就有無條件反射,很快學會條件反射,三種基本心理反應。

如果您有意識地去關注一下自己和他人,觀察日常生活和工作,您能夠區分出常見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嗎?

回顧自己生活學習成長經歷,描述自己遇到的各種學習事例,用三種不同學習機制予以解釋。

自我認知過程的四個階段,如何與自己的學習聯繫起來?

謝謝大家!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虐狗虐出諾貝爾獎——作為心理學家的巴甫洛夫和他的條件反射學說
    一琢磨,條件反射學說就出來了:無條件刺激與無關刺激的多次聯結,會導致無關刺激變為條件刺激;而後單獨呈現無關刺激,也能使個體產生類似無條件反射的條件反射。啥?沒明白?不著急,我用人話再說一遍……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大家都學過,顧名思義,條件反射就是有條件的反射,無條件反射就是無條件的反射……哦,好像都是廢話……我們還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虐狗上來吧。實驗之初,只有進食時,狗才會分泌唾液。咀嚼食物——分泌唾液,這是與生俱來的、不學而能的反應。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開來進行闡述。遺傳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唐氏綜合症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這些患者的智商盡在25~50之間,與正常兒童的智力相差較多。(2)生理成熟因素:是指身體結構和機能生長發育的程度和水平。由於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差別,兒童生理成熟的時間、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個別差異。
  • 天大心理中心疫期心理援助工作邁上新臺階
    本站訊(通訊員 侯祥慶 安莉)從2020年1月30日天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暨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督導項目天津督導點開通針對校內師生和校外民眾及醫護人員的疫期心理服務平臺以來,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時,總預約數達540人次,為求助者進行網絡心理輔導總計327人,包括263人次天津大學校內學生和64名校外民眾,回覆郵件諮詢20人;2020年2月18日增開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後
  • 【教招知識點】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教育心理學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也是難點,不僅需要同學記住理論流派和人物的對應,還要知道掌握每個人物的核心觀點,主要以客觀題,即例子反選題備考。下面帶大家學習行為主義中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所以,給你一個刺激,你能做出規律的反應就構成了反射。
  • ...快速眼動睡眠;俄狄普斯情結;幼兒期的心理特點;短時記憶和長時...
    心理學各流派主要觀點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機能心理學也主張研究意識,但是,他們不把意識看成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過程;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但仍然是研究意識的;行為主義反對研究意識,
  • 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年婦女不油膩,ID:womanbuyoun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接上一篇《業餘愛好者如何學心理學》,附上我曾經的學習筆記《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對想深入學習的心理學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參考。
  • 關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幾個重要例題
    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人的一切行為歸根結底是反射活動,反射活動可以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1.無條件反射是一種由先天決定的不需要學習就能產生的反射活動。2.條件反射是一種後天習得的,由學習而獲得的反射活動。
  • 高三心理諮詢:如何減壓和克服惰性
    高三心理諮詢應該做好哪些工作?一個是緩解有恐懼考試導致的焦慮情緒,一個是如何適應高三枯燥的複習。對待前者的有效方法是減壓,後者則是克服惰性。那麼,高三學生該如何減壓以及克服惰性呢?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 ...鄂爾多斯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微課程第22期—費曼學習法
    《心語小課堂》—鄂爾多斯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微課程第22期—費曼學習法 2020-03-28 2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因不僅僅是人類身體的藍圖 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
    我們人生的開始很明顯並不是一張白紙。但是我們的遺傳基因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特徵的呢?分子和思想有直接聯繫嗎?是否存在特定的遺傳和神經模塊來決定各種認知功能?如果說我們發現了『智力基因』,或者是外向基因,或者精神分裂症基因,那這意味又著什麼?這種通常使用的「X基因」結構都很不幸地表明,這些基因是具有專門的功能的:它們的目的就是導致X。但事實並非如此。
  • 心理十大學派之——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20世紀初,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已進入壟斷階段,壟斷資本主義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潛力來提高生產效率。行為主義心理學否定意識,認為心理學應該探索行為規律,從而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
  • 肯德基全家桶中為何要放一張白紙,其實是障眼法,很多人理解錯了
    不過和肯德基其他單品比起來,全家桶的價格還是相對比較實惠的。相信吃過全家桶的肯定不在少數,都是父母帶著自己的小孩子,一般都是不夠吃的。吃完的人會發現全家桶裡面有一張白紙,很多人都不是特別清楚這張白紙的具體用途。肯德基全家桶中為何要放一張白紙,其實是障眼法,很多人理解錯了!
  • 心理學丨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特此對教育心理學部分涉及到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知識整理和記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2010年4月心理衛生與心理諮詢自考真題(浙江省)
    1.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經過種系遺傳、保存和發展與生俱有的三大本能是攝食、延續後代和( )A.與自然界鬥爭 B.與同伴競爭C.自我保護 D.條件反射2._____是兒童,尤其是早期兒童的重要活動形式,也是兒童增長知識,誘發思維和想像力的最好途徑。
  • 心理課堂|心理期末測評,記憶提取練習
    我們在哪裡我們在做什麼自己挖的坑要知道怎麼填天啊,原來如此好吧,好像知道了些什麼課後可以用的幾招你想知道嗎?教學目標:1. 帶領學生完成本學期課堂知識要點回顧和實際運用和反思;2.準備材料:一張考核卷、一支筆、一本成長手冊、一個你      教師導入:大家是否好奇我一對一心理輔導時如何在50分鐘裡記住足夠多的信息,又如何運用遺忘技術來平衡工作生活,大家最感興趣的是我如何做到在第二次學生來訪的時候,能夠回憶起該生第一次溝通交流的完整且精細的記憶片段,這涉及到記憶的提取技能。
  • 你的實際年齡和你的心理年齡是一致的嗎?心理年齡到底有什麼意義
    你的實際年齡和你的心理年齡是一致的嗎?心理年齡到底有什麼意義相對於自然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也有我們熟知的心理年齡,而心理年齡指依照個體心理活動的健全程度確定的個體年齡。主要依據就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以思維和語言為核心的認知、情感和意志相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個體構成意識活動的獨特心理組織系統。而心理年齡其實與自然年齡有的時候不一致,未成熟期的少年可能心理已很成熟,有些自然年齡已進入成熟期的個體並不一定已進入心理的成熟期。
  • 我和你並不同 心理治療行業的「全球壟斷」
    現代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實務工作,已經在這個領域做了較大的補正。從夫妻系統入手,又依託於客體關係理論及依附理論的EFT;從家庭系統入手,有各式家庭治療,也有社會工作者對一個社群和社區開展工作,但格局依然很局限。而《像我們一樣瘋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從全球系統的角度,審視了美國霸權在心理治療領域的體現。  這本書從四個獨立成章的調查研究入手,講述了心理治療如何被美國化和壟斷。
  • 硬核知識分享大賽 心理諮詢師《心理評估》筆記總結思維導圖
    在控制會談和轉化話題時,釋義的操作方法是重複求助者話語的主要內容,並順便提出另一個問題。2、中斷:指會談中暫時休止一下。中斷的操作方法:當求助者因情緒激動或思維混亂而喋喋不休時,可以倒一杯水、或請他取一樣東西、或建議他換一個地方再繼續談等。3、情感反射:指心理諮詢師有意識地刺激一下來訪者,使他把會談轉向某類問題。慎用。4、引導:指由目前的話題引向另一話題。
  • 2013年4月心理衛生與心理諮詢自考真題(浙江省)
    這個反應模式,我們稱之為A.無條件反射 B.條件反射C.反應學習 D.操作學習23.心理諮詢結構中,包含的內容很多,其中每次諮詢有時間規定,每次諮詢的時間一般為A.40分鐘 B.50分鐘C.60分鐘 D.70分鐘24.行為治療法建基於傳統的實驗心理學派,所以往往也被稱作為A.學習理論法 B.共同討論法
  • 心理諮詢怎麼解決我的問題?
    心理諮詢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諮詢師的幫助下調整好自己,讓你在面對生活充滿信心,讓生活健康幸福,在國外,心理諮詢非常普遍,大多數人都接受過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諮詢是通過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對心理問題進行幫助和治療的過程,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自我發展同時解決人們一些心理問題和心理健康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