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心理諮詢應該做好哪些工作?一個是緩解有恐懼考試導致的焦慮情緒,一個是如何適應高三枯燥的複習。對待前者的有效方法是減壓,後者則是克服惰性。那麼,高三學生該如何減壓以及克服惰性呢?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恐懼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以應付考試,因此,盤點自己的知識掌握水平很重要,另外還要形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並做好自我激勵。以下對給學生減壓的「四個一」的具體介紹。
1)一張知識網:在頭腦中建立一張合理的、全面的知識網。看看自己能否從知識網中隨意抽取某個知識點,來編製成一道或很多道高考題。同時,要充分利用錯題庫,很多高考成功者的經驗是高考前「看題」,特別是看自己以往做錯的題;2)一張時間表:每一天開始決定做什麼之前,問自己這樣3個問題———我需要做什麼?什麼能給我最高回報?
(強調複習效率)我是否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強調複習效益);3)一種合理想法: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將注意力引向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地方;4)一個自我肯定技術:學生們可以用文字激勵的方式,寫些充滿愉快激勵內容的文字來激勵自己。
高三複習的單調,至少90%的同學產生過厭倦的情緒甚至產生惰性心理,哪怕是成績非常優異的同學。從心理學上講,學生們之所以會厭倦,是因為失去了賴以支撐的動力。那麼如何能讓孩子們產生動力,激發鬥志呢?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目標視覺化。
比如說你要考某個大學,你可以搜索到這所學校的圖片看看,或者親自到這個學校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裡的環境,氣氛,在腦海想像自己在這個學校學習生活的場景、感覺。這種直觀化的目標和模擬想像會不斷的給你補充動力,挖掘你的潛能,讓你堅持到最後。也許有的同學會懷疑這個辦法的有效性,我們不妨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身體遊戲。
請你起立,左腳向左橫跨半步,兩臂平舉。現在請往左轉,手指往外與手臂成一直線,當身體轉到極限時,請在手指指到的牆壁某處,用眼睛標定一個記號,然後反轉身體,恢復原狀。此刻請你閉上眼,在腦海裡浮現自己轉身的畫面,不過在畫面裡你轉的角度要比剛才轉得更大。這種模擬想像做個兩三次後,請睜開眼,實際轉一次,看看跟第一次轉得有何差異。是不是轉得比先前更大呢?我相信一定是的,因為你在腦海裡所做的突破先前限制的想像,在身體上就產生了新的狀態,得到了優於第一次的結果。
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當某件事情擺在面前的時候,尤其是重複了無數遍的事情,比如背單詞,書還沒捧起來,你就已經產生牴觸情緒,所以如果你不立刻行動,你將耗費大量的時間與你的不良情緒做鬥爭。人的積極性會使一切都動起來。積極性導致行動,行動也能逐漸強化積極性,從而積累起衝勁,而衝勁對於邁向成功是無價之寶。
總之,做好高三心理諮詢工作至關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關係到高考的成敗。減輕心理壓力和客服惰性只是兩個方面,還有一些問題更棘手,比如早戀。高考能笑到最後的都是知識水平和心理素質都很過硬的考生,而這種心理素質的培養,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
(實習編輯: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