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2020-12-05 人民網

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刻把握這個精神實質。把握了這個精神實質,就把握了科學發展觀最本質的東西,就把握了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聯繫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人類實踐和認識的發展規律,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規律,是一種思想方法,也是一種精神狀態。正是運用這種思想方法,發揚這種精神狀態,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開創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推動理論創新不斷發展、不斷前進。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同志反覆強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反覆強調「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我們黨準確把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研究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創立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創立和形成,反映了我們黨思想上的新解放、理論上的新發展、實踐上的新創造,使黨的理論和工作更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貫穿科學發展觀的始終。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新的實踐,提出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貢獻。可以說,科學發展觀的每個組成部分、每個重要觀點,都貫穿和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品質,都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講出了新話,體現了堅持與發展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使人們深深感受到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實踐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也永無止境。黨和人民的實踐是不斷前進的,指導這種實踐的科學理論也要不斷前進。科學發展觀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理論體系,它既是我們推進實踐創新的根本指針,又是我們深化理論探索的嶄新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不斷發展的事業,前進中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新情況新課題,還要應對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挑戰,還要進行新的實踐和新的探索。只要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願望,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就能在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永葆國家發展動力,在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中奮勇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節選自《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一書,學習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相關焦點

  • 冷溶: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科學發展觀學習綱要》,是深入學習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教材。《綱要》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深刻理解這四句話。
  • 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
    (十八大報告解讀)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 科學革命的實質 : 理論的 「 證偽」 還是 「 規範 」 的更替
    庫恩所認定的科學發展模式是:常規科學在規範內的漸進積累—反常現象導致危機—新規範出現並引起科學革命—新的常規科學積累發展。與波普爾不同,庫恩在這個科學發展模式中堅持一種「階段革命」的發展觀。對比波普爾和庫恩的科學發展模式,不難看出二者的區別,不僅在於前者主張「不斷革命」,後者主張「階段革命」,而且在對科學革命實質的認識上也大有其異。
  • 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和升華
    從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上,探索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理論體系和精神實質,更能彰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智慧和理論力量及其時代意蘊。  「第二次結合」開啟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  馬克思主義由一系列科學原理構成,這些科學原理是支撐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構件,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石,也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同它的科學精神是不可分開的,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 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與科學內涵
    在此基礎上,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了顯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抗疫鬥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此次抗疫鬥爭偉大實踐不同尋常之處很多。例如,疫情突然而至,破壞力極強,危及人最寶貴的生命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廣大民眾恐懼、擔憂、焦慮等社會心理一度集中呈現,西方反華噪音和疫情政治化、汙名化此起彼伏,等等。
  • 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把握
    辛 鳴 ——論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   精神實質是一個理論的主旨、核心與靈魂,也是一個理論的價值追求與指向。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中國改革發展新階段形成的理論成果,其精神實質,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進步的價值意蘊,充分體現了對當代中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深刻把握與回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執著與努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自覺與堅定。
  • 深刻理解把握總書記回信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
    省總工會5月3日就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職工回信精神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在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中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中更好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九個堅持」的重要論斷,認為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法蘭克福超越魏瑪:論託依布納對德國公法學「實質的民族憲法觀」之...
    〔22〕 這個「實質的民族憲法觀」的產生,主要來自德國魏瑪共和時期方法論爭〔23〕中,主張「精神科學潮流」法學〔24〕的學者對於憲法的觀點。然而魏瑪共和時期這種憲法概念的出現,並非僅僅單純是相關論爭的產物,也是德國公法學界面對德國民主化進展,在理論上反省所產生的結果。
  • 解讀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四大精髓」
    黨的十八大順應全黨的呼聲意願,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鄭重寫入黨章,這無疑是我黨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更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回答。
  • 如何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既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各方面的基本問題,也包括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
  • 新聞傳播中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
    人文精神的鮮明指向性就是人本身,而不是客觀外界的物的狀況。通俗的說,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將人作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價值趨向。與人文精神相比,科學精神充滿了不確定性。二、科學和人文的新聞觀 從人類社會產生,就有了意在了解新聞傳播新聞的人類傳播活動,人們進行新聞傳播活動是出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是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客觀依據。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新聞傳播依據自身的內在規律不斷發展。
  • 發展實體經濟 構建具有鮮明大連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的靈魂和主線,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更加堅定自覺地肩負起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歷史使命,讓光輝思想在大連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堅定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牢政治方向。
  • 《瞭望》文章:科學發展觀這樣升華
    黨的十七大系統闡發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重大意義以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並將其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從黨的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間,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逐步產生的。
  •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做好機關黨的建設為引領,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登峰,市政協主席王保建,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開投公司董事長向昀出席。
  • 最大公約數:統一戰線的實質與功能
    作者簡介:賀善侃,東華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051 賀善侃(1947- ),男,上海人,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哲學與社會發展、領導科學和現代決策研究。  內容提要:最大公約數是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著重闡釋的概念之一。最大公約數這一概念概括和提升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實質、功能及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最佳途徑。
  •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
    正是在對科學技術及其功能的反思中同時產生出對於科學精神的種種片面理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都是人類精神必不可少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實踐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當代人類實踐的健康發展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既提出了緊迫要求,也奠定了現實基礎。
  • 李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7月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來到遼寧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和改進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專題調研。看到一項項凝結著師生心血的研究成果和諮政建議,李希對他們為遼寧振興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並希望他們繼續面向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立足遼寧、研究遼寧,建言立論、出謀劃策。  「共產黨員立德樹人工程」「一訪二聯三談」,遼寧大學商學院教工黨支部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走進支部活動室,李希聽匯報、看成效、問建議。
  • 崇高信仰,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之所以能把握髮展方向,確立發展目標,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信仰能激發人的潛能,調動人的主體性、創造性、自覺性,凝聚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最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支配人的行為的精神力量。
  • 佛系青年的實質、成因和發展趨向
    佛系青年的未來社會發展態勢是不容迴避的重要社會問題,佛系青年反映了社會情緒的新轉向、青年對現代社會問題的無助感以及社會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在局部群體中的良性發展。關鍵詞:佛系青年;實質;成因;發展趨向佛系青年的起源與實質「佛系」和佛教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而是當今青年低欲望的反映,是藉助調侃方式戲謔人生的行為,折射了青年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