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育模式的解讀
一、考情介紹
德育模式是教招考試中一個常考點,主要以概念型單選題、案例古語俗語型單選多選題為主,要求中等難度,了解德育模式的實質即可。
二、知識點梳理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實施過程中道德與德育理論、德育內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徑的某種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範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施體系。主要解決的是如何促進學生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的發展,增強學生道德行為力量。
1、認知模式
代表人物:皮亞傑、科爾伯格
主要主張: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從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與行為的發生。要求根據兒童已有的發展水平確定教育內容,運用衝突的交往或圍繞道德兩難問題的小組討論等方式,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和思考高於他們一個階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學生認知失衡,引導學生在尋求新的認知平衡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斷的發展水平。
2、體諒模式
代表人物:彼得·麥克費爾
主要主張: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於中心地位。假定與人友好相處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滿足這種需要是教育的職責。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學生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
3、社會模仿模式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主張:需要通過觀察他人在相同環境中的行為,從他人行為獲得強化的觀察中進行體驗學習,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礎上的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4、價值澄清模式
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主要主張:這種模式著眼於價值觀教育,強調個人價值選擇的自由。教師德育任務在於幫助學生澄清已有價值觀,而非強加教師認可的觀念。
三、考題訓練
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從德育模式上歸類,屬於( )。
A.認知模式 B.價值觀澄清模式
C.體諒模式 D.社會學習模式
【答案】A。解析:認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從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與行為的發生。認知模式的代表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故答案選A。
【知識點】教育學——德育——德育模式
【難度等級】★
以上是《關於德育模式的解讀》,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