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回答的網友問題關鍵字:馬虎、看錯題、專注力不足。
總有人說,孩子數學不好是「基因」和智商的問題。
如果這種差距是表現在高中以上的數學成績中還可以理解,但在小學和初中的數學中,基因和智商真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就像老大的小學數學老師說的:只要孩子的智商允許他上小學,數學都能考到80分以上,沒有誰學不好小學數學的。
這位老師確實有這個底氣說這句話,因為在她帶班的兩年間,整個班的平均分提高了20分之多,班裡最差的男生更從每次考20分,提高到85分以上。
簡單分析一下數學分數不理想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數學思維能力不足,二是心理問題,三是馬虎、計算錯。
數學思維和重建自信兩個問題,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介紹,今天咱們主要談談關於馬虎、看錯題、專注力不足的問題。
是什麼讓你「氣歪了鼻子」?
單元測驗考了70多分回來要我籤字,我把他做錯的題目全部抄了一遍讓他重新做,結果只錯了一道判斷題!
三年級前,每次幫兒子分析試卷的時候,總會「氣歪了鼻子」:上一行還是15,下一行就抄成51。更不用說有的題目直接看漏掉,做都沒做。「要檢查」三個字何止說了三遍,三百遍也有了,但兒子依然故我,數學成績「上躥下跳」的。
在跟朋友抱怨的時候,做兒童心理學的閨蜜提醒我,如果抄錯題、落題的情況過於常見,應該讓孩子練練感統和專注力。
抄錯題可能是感統失調
感統也叫感覺統合,是由美國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博士首先系統提出,指將人體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正確反應。
簡單的說,就是大腦把看到、聽到、聞到、摸到的各種信息,統一的進行解釋、比較、分析,並做出反應的能力,這基本上就是孩子「學習」時經歷的大腦活動過程。而這一過程顯然又是需要左右腦整合協調的工作——男孩大腦發育的短板。
當孩子看到「15」並把信息輸入大腦,大腦經過解釋應該下達給手臂「寫下15」,可是在信息傳輸和解釋的時候,大腦卻出錯了,把「15」錯反映成了「51」,這就是感統失調,也是孩子「馬虎」的根源,也是讓你「氣歪了鼻子」的根源。
專注力不足增加大腦出錯概率
另一個問題是專注力不足。男孩子普遍有個問題:無法連續作戰。當同事家裡同齡女兒可以在書桌前坐上一整天的時候,我兒子坐上半小時已經心浮氣躁。
造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很多,負責自制力的大腦前額葉發育比女孩慢,血液中令人躁動的睪丸素水平卻比女孩兒高了一倍不止。這就是為什麼,多數男孩面對大篇的作業時,總是表現得更崩潰和情緒激動。
而專注力不足會增加大腦出錯的概率,原本出錯率可能只有1%,當專注力不足時,這個出錯概率可能提升到50%以上,考出六七十分的成績就很容易理解了。
現在您是否能夠理解,孩子計算錯誤、馬虎、看錯題、總走神兒跟「學習態度」沒有任何關係;孩子反覆出現的那些低級錯誤,也絕不是通過「抄100遍」就能解決的。如果一味苛責,孩子反而可能因為壓力過大,反過來給他們的專注力和感統力雪上加霜,甚至出現越學越傻的情況。
只有通過科學鍛鍊大腦的感統力和專注力,才能有效消滅那些「不該錯的題目」;不但如此,整個訓練還要儘可能的在愉快的氛圍下,以遊戲的形式進行,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介紹的方法,您可能覺得跟學習沒啥關係,但如果能夠堅持每周3-4次的做下來,一個學期之後,一定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