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帶魚正肥美,要不要去鱗?冰凍還是冰鮮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秋冬季節,天氣轉冷,卻是帶魚最肥美的季節,每年9-11月,正是帶魚產卵期,在我國東海,捕撈帶魚期有兩個,春汛和冬汛,冬季的時候,水溫降低,又是帶魚產卵期,所以這個時候上市的帶魚味道最肥美。北方產的帶魚個頭較南方海域一帶的帶魚個頭大。古人曾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一說,而深海魚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帶魚。帶魚營養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和高蛋白,價格也是普遍大眾可以接受的,記得回婆婆家過年,每年冬天,婆婆都會買上一小箱帶魚放冰箱,準備過冬吃,而且家家戶戶大都如此。可見冬天的時候,帶魚在北方老百姓餐桌上,是很常見的菜。
帶魚好吃,刺不多,孩子也愛吃,可是許多人卻不知道帶魚身上的魚鱗到底能不能吃?是冰凍的還是冰鮮的好吃?如何辨別?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可別嫌囉嗦,讓您對帶魚有個充分的全新認識,要仔細收藏好。
【炸帶魚】
食材:帶魚1.5斤,澱粉適量,玉米油適量,薑汁適量,鹽適量。
1.先來說說帶魚到底是冰凍還是冰鮮的好?如何區分冰凍還是冰鮮?其實啊,從價格上都能了解到,冰凍帶魚價格一般是18-20元一斤,而冰鮮帶魚價格一般是36-40元一斤,價格是冰凍帶魚的一倍,這個價格也根據當地消費水平和市場供應需求有著上下浮動的聯繫。但是有些不良商家,把冷凍帶魚化凍後貼上冰鮮帶魚的標籤,把冰凍帶魚的價格用冰鮮帶魚的價格售賣賺取差價。所以我們在選購帶魚是否是冰鮮/冰凍這個問題上要懂得區分:
冰凍帶魚表皮有細紋,而冰鮮帶魚表皮光滑。這是因為冰凍帶魚經過冷凍再解凍後,魚身上會有冰凍的痕跡,而冰鮮帶魚捕撈上岸後,會放在冰塊上冷藏保鮮,最大程度保留了帶魚的完好品質,魚身光滑有光澤,無細紋。
2.買回來的帶魚切成段後,要記得清理掉內臟,您瞧,肥美的帶魚段內,魚身較寬厚,自然這魚腹內的內臟用手指輕輕一推就能推出來,一定要把內臟和裡面的黑色薄膜去掉,這樣帶魚才不會特別腥。
帶魚要不要去鱗?有沒有魚鱗?帶魚身上的「銀鱗」可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油脂,這層銀鱗含有豐富的鎂,對心腦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只需要用清水衝洗便可,不需要刮去這一層魚鱗。
3.準備一些薑汁,我比較喜歡用薑汁,去帶魚腥味更徹底,用小姜塊磨成蓉後榨取一些薑汁。
4.把薑汁倒入帶魚段上,用筷子拌勻,這樣每一段帶魚段都能沾上薑汁,比薑絲去腥味更充分。然後找一個瀝籃,帶魚段鋪在瀝籃上,並在帶魚段上撒上一些食鹽醃製,帶魚要提前加鹽醃製入味,做出來的帶魚才會鹹鮮適口。
5.準備一些澱粉,把醃製過的帶魚段兩面都均勻的沾上澱粉。沾澱粉的口感比沾麵粉好,澱粉能最大程度鎖住帶魚肉汁保持魚肉細嫩,而沾麵粉的做法口感上略顯厚實,吃著較面。
6.油鍋燒熱,倒入適量玉米油,燒熱後依次把沾上澱粉的帶魚段放入鍋內,進行炸制,記住爐火要小,別一下把帶魚炸糊了而內裡的肉還沒熟,建議低溫油炸,溫度不要太高,把帶魚段炸制兩面微微金黃撈出。
炸好的帶魚放涼後,可以用醋燜做法再進行加工,這裡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炸帶魚的關鍵要去腥,而且選購帶魚的時候要懂得分辨清冰凍和冰鮮帶魚的區別,別讓不良商家有機可乘,以次充好。秋天的帶魚正肥美,趕快買上一些做起來吧。
小貼士:1.薑汁比薑絲去腥味更充分、徹底,也可以用薑末或者薑蓉。
2.帶魚段瀝乾後沾上澱粉炸制,這樣沾上的澱粉不會太多,吃起來不會全是粉漿,而又能最大程度嘗到帶魚的鮮美和肉嫩。
3.冰凍帶魚適合用作油炸著吃,而冰鮮帶魚可以用清蒸的做法,冰鮮帶魚口感更細嫩,而冰凍帶魚魚肉因為經過冷凍和運輸的關係,魚肉更緊實,適合油炸著吃。
4.冰凍和冰鮮帶魚的魚鱗都可以保留,那是一層好的油脂,只要購買有品質的帶魚,不是變質的,都可以食用。
黑貓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關注我,我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美食的簡單做法喲!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