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帶魚時,到底要不要去鱗?60歲老漁民告訴你答案,別再做錯了

2021-01-21 簡食記

導讀:挑選帶魚時,越寬越好嗎?老漁民:不一定,關鍵是看這3個地方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簡食記!帶魚,是我國海洋魚類產量最高的一種,據說每年有100萬噸的產量。帶魚因為價格比較親民,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最愛的魚類之一,它與大黃魚,小黃魚,烏賊,並稱為「四大海產」,帶魚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黃海,渤海,南海都可見其足跡……

帶魚,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含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不飽和胺基酸等等,經常食用,有益於身體健康!

小簡在這裡跟大家科普一下,很多人認為帶魚是深海魚,其實不是,深海魚的定義是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海域,而帶魚則是生活在80-100米左右的海域,所以它並不是深海魚。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帶魚是「站著」睡覺的,您知道嗎?它在水中不遊動的時候,大多數是保持「豎立」姿勢的,靠背部的魚鰭保持平衡,每當發現獵物時,背鰭就會急速扭動,傾斜著身體撲向獵物!

市面上的帶魚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南方帶魚,一種是北方帶魚。

南方帶魚比北方帶魚的骨骼略微粗壯一點,口感上相差無幾,價格可能會略有不同。上周末小簡買的是20塊錢一斤,口感還不錯!

那麼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怎樣挑選呢?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越寬越好嗎?小簡為此特意請教了一位老漁民,他說,帶魚並非是越寬越好,最關鍵的是看這3個地方!

1:看外觀,新鮮的優質帶魚,魚鰭完成,兩側的「銀鱗」比較完整,魚身比較緊緻,而且魚腹不會破裂。

2:看魚鰓,新鮮的魚類,不只局限於帶魚,魚鰓處緊密,而且呈現鮮紅的顏色,聞起來沒有異味。

3:新鮮的帶魚,頭部比較尖銳,下嘴唇不是特別的厚,這種是國產的東海帶魚,肉質比較緊實,口感比較鮮嫩。儘量不要買背部有小疙瘩的,這種是非洲帶魚,口感差,肉質粗糙。

那麼,我們自家在家做帶魚時,到底要不要去鱗呢?有人說必須得去,吃了不健康,也有人說不用去鱗,直接製作就行。到底哪種才對呢?聽聽這位60歲的老漁民怎麼說,別再做錯了……

帶魚表面「銀鱗」的完整度,是挑選帶魚最直觀的方式,越是新鮮的帶魚,表面的魚鱗也就越亮麗,越有光澤。

其實這「銀鱗」是並不是真正的魚鱗,而是一種叫做「銀脂」的物質!它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蘊藏著比較多的卵磷脂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所以說,吃帶魚,連著「魚鱗」吃才是正確的,這帶魚表面的「銀鱗」,才是帶魚最為精華的部位。各位,以後再吃帶魚的時候,就不要再去鱗了,記住嘍!

那麼帶魚應該怎樣吃呢?大多數人都喜歡炸著吃,或者燒著吃,都非常不錯!在我們當地有一種做法,叫做【醋燜】,就是將帶魚處理好以後,在加醋,加醬油,燒至入味的一種烹調方法。

做好的【醋燜帶魚】,滋味濃鬱,口感鮮香,無論是下酒還是下飯,都非常不錯,下面是詳細做法,一起看看吧……

所需食材:帶魚,蔥姜,幹辣椒,麵粉,香醋,生抽,白糖,食用油,八角。

做法,1:買回的帶魚,清洗處理乾淨,在魚身兩側打上一字花刀,加蔥姜,料酒,鹽抓勻,醃製20分鐘。

2:帶魚醃好以後,拍勻麵粉,下入七成熱的油鍋中炸制斷生,撈出控油。另起鍋加入少許的食用油,爆香八角,蔥姜,幹辣椒,再烹入米醋,生抽,料酒,加入適量清水燒沸。

3:然後將帶魚下鍋,加鹽,白糖調味,小火燉煮5分鐘,最後再開大火,將湯汁收至黏稠,撒上香菜段,就可以出鍋了。

小簡,教您的這種做法,非常不錯,帶魚肉質細嫩,鹹淡適口,微辣,微酸,有時間您也試試吧!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兒,您get到了嗎?

如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讚,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討!感恩閱讀,感謝有您……

相關焦點

  • 秋天的帶魚正肥美,要不要去鱗?冰凍還是冰鮮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秋天的帶魚正肥美,要不要去鱗?冰凍還是冰鮮好?這篇文章告訴你秋冬季節,天氣轉冷,卻是帶魚最肥美的季節,每年9-11月,正是帶魚產卵期,在我國東海,捕撈帶魚期有兩個,春汛和冬汛,冬季的時候,水溫降低,又是帶魚產卵期,所以這個時候上市的帶魚味道最肥美。北方產的帶魚個頭較南方海域一帶的帶魚個頭大。
  •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要論品質最好,國內公認是舟山一帶海域出產的帶魚,舟山帶魚指的是棲息在舟山群島漁場海域,也就是北緯29°30』至31°00』、東經125°以西這個範圍內的帶魚,主要出產於長江、錢塘江、甬江入海口的低鹽海域,氣候適宜,所以舟山帶魚的肉質鮮嫩,口感很好,還榮獲了國家地理標誌商標。
  • 烹飪帶魚時要不要刮去銀鱗,很多人都做錯了
    今天我們來說帶魚,帶魚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海鮮之一,肉厚刺少,營養豐富。即便在距離海岸線很遠的偏遠山區,從沒見過大海的家庭主婦都能在市場上買到冰鮮深海帶魚。在我老家很多人做帶魚,都喜歡把魚鱗刮乾淨,然後裹上麵粉油炸,裝盤上桌。以前在東北吃帶魚從沒見過他們刮鱗,但是做出來的比老家做的美味。做帶魚用不用刮鱗呢?
  •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
    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它們到底差在哪?要論品質最好,國內公認是舟山一帶海域出產的帶魚,舟山帶魚指的是棲息在舟山群島漁場海域,也就是北緯29°30』至31°00』、東經125°以西這個範圍內的帶魚,主要出產於長江、錢塘江、甬江入海口的低鹽海域,氣候適宜,所以舟山帶魚的肉質鮮嫩,口感很好,還榮獲了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黑眼睛是國產帶魚、黃眼睛是進口帶魚嗎?
  • 58歲老漁民告訴我:花蛤這樣做,泥沙吐得很乾淨,吃起來很美味
    58歲老漁民:花蛤這樣做,泥沙吐得很乾淨,吃起來超美味!在夏天我們去逛超市的時候,就會看到花蛤賣的非常便宜,但是很多人都不會製作,所以就沒有選擇它,而有些人買花蛤回家製作卻發現,不管是用食鹽,還是用油浸泡12個小時,製作出來的話還要麼是泡臭了,要麼炒好之後還有很多的泥沙,吃起來總覺得有些異味兒,那麼為什麼我們在飯店吃的話還那麼美味,還沒有沙子呢,58歲老漁民告訴我,其實這樣做,花蛤泥沙土的很乾淨
  • 吃泥鰍到底要不要去內臟?可能你一直做錯了,別錯過了!
    泥鰍屬於常見的一種淡水魚裡面含有大量的亞精胺,磷酸甘油酸以及核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高蛋白質低脂肪,因為泥鰍長時間生活在淤泥當中吃的時候應該要徹底的清洗乾淨,吃泥鰍到底要不要去內臟?可能你一直做錯了,別錯過了!
  • 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 冬季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N海都記者 鄭靚 海都訊 冬季是帶魚的捕撈旺季。入冬後,帶魚開始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了脂肪,而到此時,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福州話管這個時節的帶魚叫做「冬帶」。 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肥美的鮮帶魚很受歡迎,可也有市民對帶魚身上的「銀鱗」產生了困惑——帶魚鱗又小又黏,刮鱗的時候很難處理。
  • 老漁民告訴你區別在哪
    老漁民告訴你區別在哪雖然我們不在沿海地區,可是吃到的海貨卻不少,帶魚、蝦皮、海帶、紫菜等等。其中蝦皮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了,物美價廉,雖然一斤不便宜,可是數量很多,並且口味鹹香,可以當作小鹹菜,還能拿來燉湯和包餃子呢。
  • 煎魚時,先開火還是先倒油,很多人做錯!大廚:這樣做肉鮮不破皮
    煎魚時,先開火還是先倒油,很多人做錯!大廚:這樣做肉鮮不破皮!煎魚是家家戶戶都必須要學會的,但有時候煎出來的魚總是出現破皮的情況,或者煎不好,又黑又苦。客人來了,也會覺得自己很沒面子,學會大廚這一招,煎的魚香香脆脆,美味可口,真的是特別好吃。
  • 帶魚知多少,連漁民都不一定說得清
    英文名(Largehead hairtail 大頭帶魚),也叫高鰭帶魚、牙帶或者刀魚,也有叫裙帶、肥帶、油帶、天竺帶魚的,它們的個頭比較大,尾部細長如鞭狀,背鰭是灰白色的,沒有腹鰭,也沒有鱗,但有明顯的側線,身體呈銀白色,背鰭和胸鰭呈淡白色,體長可以大234公分。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性食用魚之一,產量巨大,是極重要的經濟漁獲,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00噸。
  • 浙江發現「巨型帶魚」,長達3米,重約百斤!
    那麼,這條巨型帶魚到底是什麼東東?11月,浙江象山縣一漁船在東海下網作業時,捕獲了一條外形酷似帶魚的巨無霸。船長表示:「我捕魚20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帶魚』,平時捕到最長的帶魚也就八九十釐米長。」
  • 這種「巨型帶魚」能吃嗎?
    近日,浙江象山漁船出海時,捕獲了一條「巨無霸」帶魚,船長表示,自己捕魚20多年,都沒見過這麼大的「帶魚」。那麼,這條巨型帶魚到底是什麼東東? 事實上,在東海捕獲到皇帶魚並非新鮮事: 2018年3月19日,奉化蓴湖的漁民在東海捕撈作業時,抓獲一條皇帶魚,重5公斤左右,長1.85米,寬15釐米,船主最後把這條皇帶魚無償捐獻給了桐照村,做成標本保存下來; 2017年,奉化漁民捕到一條長1.98米,重6公斤皇帶魚,賣了2800元;
  • 帶魚種類繁多:渤海灣刀魚和進口這兩種魚 你看好哪一種?
    種類也繁多如渤海灣帶魚、呂四帶魚、舟山帶魚、進口的帶魚等等。價格也從一斤7-8塊到一斤178不等,帶魚的海域不同,品質也有著天壤之別。1、要從兩種魚的外形上看國產的帶魚身寬在4-7釐米之間,身長在40-60釐米之間,外表的銀皮大多都不是太完整。而進口帶魚身體·比較寬一般6-10釐米,最長的可達到1米。進口帶魚被捕撈以後立即進行冷凍保存,所以表皮的銀色一般都保存的很好。渤海灣帶魚身體薄,而其他帶魚身體厚。
  • 男人過了60歲,想要晚年幸福,就不要再做這4件事情,真的錯不了
    通常情況下,男人一旦到了60歲,即便是身強體健和長相偏年輕,但是更多的在我們外人的眼裡面,這樣的男人其實已經可以算是老年人了,不管你服不服老?事實就是這麼的殘酷和無情。
  • 假如你是一條魚,千萬不要去潮汕!
    >千萬不要去潮汕!!!魚飯,其實就是用鹽水把不剖膛的巴浪魚、帶魚、鸚哥魚等海味,分門別類,用淡鹽水醃起,規規矩矩擺放入小魚筐,然後放入濃鹽水煮熟,自然冷卻。這是早時潮汕海邊窮苦人家的食物,因為沒有糧食,只能拿魚當飯,「魚飯」就是這樣來的~▲分門別類,一字排開 圖/《風味原產地 潮汕》地道的潮汕大排檔裡,幾乎都能看到魚飯的身影,而能點到什麼魚飯要看當季最盛產什麼魚,以及老細昨天進了什麼魚
  • 炒豆芽時,到底要不要焯水?很多人做錯,難怪豆芽不入味,出水多
    導讀:炒豆芽時,要不要焯水?原來一直做錯了,難怪豆芽不入味,腥味重豆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它以低廉的價格,較高的營養,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豆芽又分為黃豆芽,綠豆芽兩種!它不受季節的影響,一年四季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 洗花甲,別只知道加鹽!老漁民教你一招,使勁吐沙,攔也攔不住!
    多加3味料,快速吐沙攔不住,乾淨不硌牙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洗花甲,別只知道加鹽!老漁民教你一招,使勁吐沙,攔也攔不住!』去海邊遊玩時遇見了一個老漁民,買了10斤花甲,他很熱情地教了我一招,他說洗花甲只加鹽可不行,還把漁民們用了幾十年的老方法教給我,說花甲會使勁吐沙,攔也攔不住。【漁民讓花甲吐沙的老方法】第一種、最簡單、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焯水,適合沒時間的時候,能有效去掉花甲的泥沙,很管用。
  • 老漁民告訴你,下次別選錯
    老漁民告訴你,下次別選錯說到美食,大家應該知道的很多吧!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味道和口感也是不一樣的,海鮮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的也比較平常,味道是非常棒的,而且海鮮裡面的營養物質是最豐富的,所以吃起來對身體非常好,大家喜歡的話可以多吃點海鮮,能夠增身體免疫力。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螃蟹、生蠔、蛤蜊都是我們常吃的,味道和口感都是很美味。
  • 同一條魚,憑什麼價格差5倍,老漁夫告訴你,買到好帶魚的竅門
    希望製作美味的帶魚,首先要學會挑選,但一般大家在市場上選購帶魚時,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帶魚的長度和尺寸差不多,價格卻相差5倍以上。那是什麼原因呢?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下一次能買到好魚,不會被店主騙走。帶魚價之所以相差很大,是因為由於生長海域不同,帶魚分為:渤海帶魚,舟山帶魚,海南帶魚,進口帶魚。第一渤海帶魚。渤海灣帶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
  • 吃生蠔要不要去內臟?老漁民教你正確吃法,鮮美極了
    如果有機會去海邊遊玩,一定要多吃一點。生蠔屬於貝殼類軟體動物,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其他類的海鮮,我們都會把內臟去除後再吃。但是像生蠔這樣的海鮮,我們一般很少去內臟之類的,雖然這些食物煮熟之後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在心理上還是比較難接受的。甚至有許多人還會生吃生蠔,打開後連蘸料都不蘸,內臟也不去除就直接吃。難道生蠔都不需要去除內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