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於羅馬帝國建立於公元前27年,此時已是西漢末年,所以這裡與羅馬比較的是東漢王朝
農業科技(東漢遠遠領先於羅馬)
羅馬帝國:農業生產效率並不高,常見的還是二區輪作,使用擺杆步犁耕地的也多於使用鏵犁耕地的。帝國的農業產業主要是大規模的莊園,使用奴隸和隸農勞動,小農幾乎消失。在帝國後期,這些莊園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稅收。
東漢王朝:灌溉工具: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生產工具:東漢時,已經大量使用全鐵製犁鏵,此外,新型的全鐵製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如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鐵製鉤鐮,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等等。
醫學技術(中西醫形成之初)
羅馬帝國:名醫蓋倫(129年-199年)使用猴類解剖以推測人類的身體結構,這開了解剖學的先河。
東漢王朝:
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他創造的「五禽戲」是中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南陽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的不朽之著 ,成為中醫學的主要奠基人。被稱為「醫方之祖」
天文學(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羅馬帝國:埃及天文學家託勒密(85年-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書中使用幾何系統來描述天體運動,並有包括1022顆恆星的星圖,在古代是極其完備的。另外書中還論及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儀器的製作與使用等等。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託勒密的「地心說」在歐洲佔統治地位。
東漢王朝:張衡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仍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地動儀,直到1700多年之後,歐洲才發明了類似的儀器。他在天文學巨著《靈憲》中對月食成因的解釋,使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科學揭示月食成因的人。
冶鐵技術
羅馬帝國:
羅馬的鐵兵器,是熟鐵,並非鋼,鋼和熟鐵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許多文獻記載,羅馬人的鐵劍一刺就彎,要在地上踩直了再用,所以羅馬多用寬短的短劍,,因為他們的技術生產長劍比較困難,只能少量給騎兵和軍官用,整個羅馬歷史中都需要從東方進口鋼鐵
東漢王朝:
杜詩發明水排(鼓風爐,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極大提高了冶鐵質量和效率,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也是世界冶鐵史和機械史上的偉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東漢時鐵製用具已普遍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證據。
鐵製兵器開始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西漢中期以後,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冶煉鋼鐵技術——「百鍊鋼」。百鍊鋼技術的孕育階段是在西漢,而成熟和普及則是在東漢,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東漢時期,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煤(石炭)做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