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用動態血糖儀更好

2020-12-04 連鳳梅主任

現在測試血糖的主要辦法有指尖血糖儀與動態血糖儀(CGM),對於2型糖尿病人來說,使用指尖血糖儀控制比較合適,因為他們病情穩定,血糖起伏不大。但是對於1型糖尿病人來說,採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殘留的胰島分泌功能不穩定,很容易出現血糖起伏大,出現低血糖症狀,使用指尖血糖儀就難以發現血糖的異常。因此,建議1型糖尿病人可以採用動態血糖儀來調整血糖,找出規律,控制好血糖。最近,瑞典哥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人使用CGM(動態血糖儀)工具對其血糖(葡萄糖)水平進行連續監測,對於血糖穩定與減少低血糖,效果顯著。

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用動態血糖儀更好

一、動態血糖儀監測血糖更有益

瑞典哥德堡大學對瑞典13家醫院的108名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研究發現患者的平均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下降了4 mmol / L,低血糖(低於3.0 mmol / L)的發作持續時間減少了約70%,這些低血糖危害大,通常使患者不舒服。他們發現CGM更舒適和令人愉悅,患者的血糖波動較小,並且對血糖水平過低的擔心也較少。

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用動態血糖儀更好

二、為什麼動態血糖儀更有益?

動態血糖儀可以每幾分鐘提供一個血糖實時數據,可以直觀發現血糖的變化與趨勢,有很多益處。

1、調節藥物的使用

根據血糖趨勢,分析胰島素與口服藥使用,更好調整用藥;

2、改善飲食

根據飲食後血糖變化,發現不適合的食物,減少以後食用;

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用動態血糖儀更好

3、改善生活方式

根據熬夜、壓力等等血糖的影響,調節生活方式;

4、合理運動

根據運動前後血糖情況,選擇合理的運動時間與強度。

因此,雖然動態血糖儀的精度有所不夠,但是可以觀察趨勢,改善用藥與調節生活方式與飲食,從而找到自己適合的一個規律,有益健康。

相關焦點

  • 診斷糖尿病,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嗎?
    作者:中華糖友雜誌 小糖醫生 編輯:瑞京強哥糖化血紅蛋白的出現20世紀60時代,伊朗科學家從糖尿病患者的紅細胞中發現了異常的血紅蛋白。這種異常的血紅蛋白,就是血紅蛋白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相結合形成的產物,於是,這個指標被稱為「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濃度的高低。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00-130天,而且血糖和血紅蛋白這種結合過程緩慢、持續不可逆。這就是為什麼糖化血紅蛋白僅能反映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原因。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檢查糖化血紅蛋白不受飲食影響,可以不需要空腹查,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因此,以後要想體檢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要查一下糖化血紅蛋白。三、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應2-3個月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紅細胞內血紅蛋白A中的2條鏈N端的纈氨酸縮合形成的產物,整個過程不需要酶的參與,是一個不可逆的反應。
  • 為什麼血糖偏高,糖化血紅蛋白正常?是什麼原因?
    王先生擔憂了,因為父親就是糖尿病,他懷疑自己也被遺傳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急忙去醫院就診,化驗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空腹血糖高達21.4mmol/L!但糖化血紅蛋白卻只有6%。 醫生告訴王先生,您的血糖值已經超過正常值,建議查餐後血糖及糖耐量的檢查。
  •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 專家共識解讀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專家共識解讀  謝建軍1李全民2  1.江蘇省蘇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  2.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T2DM)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而紅血球的平均壽命在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紅蛋白也就大約能存在2-3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應出人體2-3個月的血糖平均值。這樣我們再來看看糖友的情況,他的糖化血紅蛋白是7.1%,說明目前他3個月的血糖水平比較高,即使空腹血糖沒有超標,也需要重視,否則會增加其患併發症的風險。其實這就說明了另一個跟糖化血紅蛋白有關的問題,就是糖化血紅蛋白並不能替代日常的血糖監測。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這個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葡萄糖一旦與血紅蛋白結合,就不會分離,這種糖化的狀態會血紅蛋白的整個生命周期,這個生命周期長達120天,因此,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能夠反映最近2~3個月以來我們身體的血糖情況,特別是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況,測定這個值能夠更好的反應血糖的長時間內的平均控制情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定值。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說,這些未必都知道
    合適的患者可能包括糖尿病持續時間短、僅用生活方式或二甲雙胍治療可控制2型糖尿病、預期壽命長或無明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加嚴格的HbA1c目標(<6%),糖尿病患者應通常通過嚴格、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和積極血糖監測來避免低血糖。關鍵的一點是應制定個性化HbA1c。較低的A1c是很好的,但前提是能夠安全地達標。較低HbA1c能降低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嗎?
  • 糖化血紅蛋白總是高於6.5咋辦?醫生:高於這個年齡的人別擔心
    【醫生】:臨床上的很多研究發現:當糖化血紅蛋白超過6.5%後,各種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將大大增加,所以有醫生常把6.5%作為評判血糖與併發症發生可能性大小的一項指標,同時也是評價血糖控制效果的一項金標準,有糖尿病的人每三到四個月就應當檢測一次。【張先生】:只要糖化血紅蛋白高於6.5%就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嗎?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曾經有調查顯示,我國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上限值為6.3%,因此很多專家也推薦把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最近,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6.5%納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標準中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現狀
    根據每個糖化位點和反應組成物,糖化血紅蛋白分成若干個亞組分。天然(非糖化)血紅蛋白是A0(2α、2β鏈)。亞組分(HbA1a1, HbA1a2, HbA1b和HbA1c)因血紅蛋白β鏈-N末端纈氨酸的游離氨基與不同碳水化合物糖基化而形成。這些亞組分總稱為HbA1。除了血紅蛋白β鏈的N末端纈氨酸外,血紅蛋白分子內其他游離氨基也參與糖基化(α鏈N末端纈氨酸、賴氨酸ε-氨基)。
  • 綜述:糖尿病治療新選擇 SGLT2 抑制劑
    結果證實,與安慰劑相比,坎格列淨兩種劑量均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體重、血壓以及脂代謝,且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更高。達格列淨單藥治療Ferrannini回顧了一項24周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該試驗納入了559名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每日達格列淨2.5mg、5mg、10mg治療或安慰劑治療。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近日,糖尿病患者張阿姨在我院糖尿病腎病科住院調理。她說住院那天因為自己一個小時前吃完飯,突然感到頭暈、冒冷汗,心慌得不行,躺在地上不能活動,被女兒發現後趕緊撥打了120送來醫院。當時,急診醫生為她測了血糖,竟然只有2.1mmol/L,趕緊給予高糖糾正低血糖。
  • 『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研究支持免疫療法
    論文通訊作者,法布羅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兒科醫生Teresa Quattrin指出,這是「向『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減少胰島素劑量能帶來很多好處,包括更少發生低血糖,維持門靜脈胰島素水平。」
  •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1.糖尿病為什麼強調控制飲食?有什麼大原則?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所有治療措施的基礎,一定要好好控制飲食。控制飲食的作用有:改善血糖情況、減輕胰島負擔、減少患者體重和有助於併發症的減少。
  • 與糖化血紅蛋白A1C的不同是什麼?
    GMI是直接根據連續的血糖監測設備(CGM)所測的所有血糖平均值,如果您使用過動態血糖儀,那麼你可能會在血糖的數據中心中看到它。   血糖管理指標與糖化血紅蛋白區別?   GMI過去被稱為「估算的糖化血紅蛋白」或「 eA1C」,因為它近似於糖化血紅蛋白實驗室值。
  • 糖尿病用藥主要有哪些?專家給你詳細解讀
    2、降糖特點:可將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5-1.5%;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餐前即刻服用,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降糖藥聯合(磺脲類除外)。3、安全性:常見副作用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但低血糖的發生頻率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輕;可以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4、特別提醒:格列奈類是我國指南推薦的2型糖尿病的一線備選用藥。其中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合用具有協同作用。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 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診治與篩查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HbA1 通常佔總血紅蛋白的 5%-8%,由 HbA1a、HbA1b 和 HbA1c 組成。作為重要的亞組分,HbA1c 是指循環中和血紅蛋白進行非酶結合的葡萄糖(稱為糖基化的血紅蛋白)含量,佔 HbA1 的 70%-90%。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 NEJM:保留胰島素分泌 免疫療法向「治癒」1型糖尿病再邁進!
    對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預防或延遲β細胞功能的完全衰竭具有重要意義。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研究,在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中,戈利木單抗(golimumab)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並降低其外源胰島素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