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藥主要有哪些?專家給你詳細解讀

2021-01-09 糖尿病同伴支持

作者:於麗媛

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視健康的問題,因為健康不僅關係到每個人,還關係到每個家庭,所以大家要學習健康知識。有糖尿病友會問:得病了還能健康嗎?當然可以。

正因為得了病,我們才更要追求健康,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那麼得了病要怎樣追求健康呢?這就需要按時、正確的服用藥物。景燕主任醫師對降糖藥的分類和介紹做了詳細的講解。

景燕主任說,因為糖尿病用藥比較特殊,有些跟吃飯有關係,這點跟其他疾病不太一樣。所以今天主要講解怎樣合理用藥,讓血糖儘快達標,糖友才能健康的生活。

我們常說,糖尿病的自我管理需要「五駕馬車」,其中藥物治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降糖藥物目前分為三大類:口服降糖藥、胰島素、GLP-1受體激動劑。不同口服降糖藥的作用機制有差別,如下圖所示。

口服降糖藥根據作用效果不同的分類為:

1

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為主:磺脲類、格列奈類、DPP-4抑制劑。

2

通過其他機制降低血糖: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

磺脲類代表藥: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1、作用機理:屬於胰島素促分泌劑,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

2、降糖特點:可使糖化血紅蛋白下降1.0-1.5%;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藥。

3、安全性: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針對老年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低血糖發生;可導致體重增加。

4、特別提醒:各種磺脲類藥物在體內作用強度和時間不同,請遵醫囑,不要自行選藥。

格列奈類代表藥: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1、作用機理: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時相分泌而降低餐後血糖。

2、降糖特點:可將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5-1.5%;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餐前即刻服用,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降糖藥聯合(磺脲類除外)。

3、安全性:常見副作用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但低血糖的發生頻率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輕;可以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4、特別提醒:格列奈類是我國指南推薦的2型糖尿病的一線備選用藥。其中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合用具有協同作用。

DPP-4抑制劑代表藥: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1、DPP-4抑制劑代表藥: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2、作用機理:通過抑制DPP-4而減少GLP-1在體內的失活,使內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3、降糖特點:西格列汀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7-0.9%;沙格列汀降低0.4-0.5%;維格列汀降低0.5%;利格列汀降低0.68%;阿格列汀降低0.57-0.68%。

4、安全性:單獨使用不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和阿格列汀時應注意遵醫囑減少藥物劑量。

雙胍類代表藥:鹽酸二甲雙胍。

1、作用機理: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

2、降糖特點:使糖化血紅蛋白下降1.0-1.5%,可使體重下降;可減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線用藥,聯合用藥中的基本用藥。

3、安全性:單獨使用不會導致低血糖;與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聯合使用時可增加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有效方法。

4、禁忌症: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術。

噻唑烷二酮類代表藥: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1、作用機理:通過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2、降糖特點:可使糖化血紅蛋白下降1.0-1.5%。

3、安全性:單獨使用時不會導致低血糖,但與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聯合使用時可能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

4、副作用:常見的有體重增加及水腫;還可增加骨折和心衰發生的風險。

α-糖苷酶抑制劑代表藥: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1、作用機理: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2、降糖特點: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5%,並使體重下降;可與磺脲類、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或胰島素合用。

3、安全性: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是減少不良反應的有效方法;單獨服用本類藥物通常不會發生低血糖;合用α-糖苷酶抑制劑如果出現低血糖,治療時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使用蔗糖或澱粉類食物糾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4、服用方法:隨第一口主食一同嚼服。

GLP-1受體激動劑代表藥:利拉魯肽和艾塞那肽。

1、作用機理:通過激動GLP-1受體而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並能延緩胃排空,通過中樞性的抑制食慾而減少進食量。

2、降糖特點:利拉魯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作用與格列美脲相似,體重下降1.8-2.4kg,收縮壓下降約3mmHg;艾塞那肽使糖化血紅蛋白下降0.8%,體重下降1.6-3.6kg;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

3、安全性:單獨使用不明顯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常見副作用為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等,主要見於初始治療時,副作用隨治療時間延長逐漸減輕。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是機體內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景燕主任介紹說,胰島素就像「搬運工」,把血中的葡萄糖轉運到身體的細胞內提供能量;沒有它的幫忙,機體就不能完成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維繫。那麼什麼時候應該開始胰島素治療呢?

1

1型糖尿病發病時,且終生需胰島素替代治療;

2

2型糖尿病經過較大劑量多種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後糖化血紅蛋白仍大於7.0%時,就需考慮啟動胰島素治療;

3

對新發病並與1型糖尿病鑑別困難的消瘦糖尿病患者,應把胰島素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4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時,應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5

其他特殊情況的糖尿病患者,如初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手術前後、感染、妊娠等。

血糖控制目標需個體化,如下圖。

特別提醒:

1.降糖藥物分為口服藥、GLP-1受體激動劑飢和胰島素,生活方式幹預貫穿治療始終。

2.不同類口服降糖藥作用機制有差別,不要擅自調整或改換藥物。

3.根據病情需要適時啟動胰島素治療,正確用藥可助您早達標、早獲益。

景燕主任最後總結說,很多糖尿病友都不清楚什麼時候用藥,用什麼藥。也有很多糖友因為用藥不及時,等到有併發症時再用藥就已經很晚了。所以定期檢查身體是很重要的,在發現指標有異常時就應該諮詢醫生應該如何用藥。醫患攜手才能完成治療的過程,才能讓血糖達到所需目標。

相關焦點

  • 盤點:常用的固定複方降糖製劑有哪些? | 用藥知識
    盤點:常用的固定複方降糖製劑有哪些? 糖尿病治療如果在調整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單藥治療血糖不能達標,就要進入聯合用藥了。聯合用藥讓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結伴而行,協同作戰,來達到更好的糖效果。其中固定複方製劑使用簡便,經濟實惠,降糖強效持久並顯著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為糖尿病患者用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筆者嘗試對目前最常用的固定複方降糖製劑簡要歸納,供各位同仁臨床用藥參考。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糖尿病患者每天打胰島素,這樣的生活得堅持十年、二十年,有多困難?數據顯示,近四成患者不完全按醫囑使用口服降糖藥物;超過一半糖尿病患者不能堅持使用胰島素。如果每日用藥能變成每周用藥,是否是就輕鬆多了?對於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周一次的注射用降糖藥真的來了。
  • 《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的解讀
    為了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提出了10條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7]。本文對此進行逐一解讀。 解讀:營養素是包括人類的所有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物質。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吧。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分類 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昏迷。 3、聽力喪失 2型糖尿病患聽力損失的人數是健康人的兩倍,聽力損失的跡象包括聽人們說話困難,需要把電視和電臺聲音調高,覺得你身邊的人總是喃喃自語等。
  • 常用口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又該如何應對?| 用藥知識
    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包括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以及格列奈類)、雙胍類(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等,那麼這些口服降糖藥都有哪些副作用,該如何應對,筆者參考文獻做一總結,希冀對大家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 糖尿病用藥有講究!怎麼選生命才更有質量?
    作為應用於臨床60餘年的降糖藥「老大哥」,2020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中國糖尿病協會的相關指南更是推薦它為2型糖尿病貫穿始終的一線用藥[1-3],可見其在糖尿病治療中應用之廣泛。 當前,市面上二甲雙胍類降糖藥品牌眾多,劑型眾多,而哪個是原研藥,哪些又是仿製藥,相信很多糖友都不一定清楚。
  • 【愛達健康】關於Ⅱ型糖尿病用藥的4個問題
    Ⅱ型糖尿病的確診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它像一個緊箍咒一樣,在觸及飲食、用藥等方面的時候,總會讓自己頭痛,尤其是在自己症狀緩解或是血糖控制正常的時候總有僥倖的心理,自己已經好了,可以停藥了。
  • 日本糖尿病學會:正確使用SGLT-2抑制劑的專家建議 | 指南解讀
    導讀:日本糖尿病學會於2019年8月6日發布了《關於正確使用SGLT2i專家建議》的日文版本,英文版本於2019年11月15日發表於J Diabetes Investig,小編對內容進行了整理,供各位老師參考。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2,通過進社區、進學校,講解安全用藥知識,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安全用藥知識宣傳;3,利用公交,藥店經營、使用單位LED顯示屏進行宣傳;4,邀請中藥專家以座談會的形式對中藥飲片經營、使用單位的管理人員傳授飲片保養、養護知識,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 5,邀請不良反應監測專家講解安全用藥知識,通過傳統媒體、線上媒體、自媒體、訪談、知識競賽等多種媒介方式開展宣傳,擴大安全用藥宣傳影響力。
  • 1000億大市場,洞察糖尿病用藥規模和結構新趨勢
    》,在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範圍內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大幅減輕了患者用藥負擔。未來10年,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藥物品種迭代升級和醫保政策導向的影響,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各細分用藥市場結構將呈現新的變化趨勢和特徵。
  • 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出現這些當心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境使越來越多的人有患病的風險。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糖尿病,因此能了解糖尿病相關症狀也很重要。那麼,糖尿病有哪些症狀?糖尿病的危害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糖尿病有哪些症狀1、視力變差眼睛出現視物模糊、視力減退時,不要一味以為是眼科疾病,出現這種症狀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更新要點的解讀
    該指南是繼 2010 年版指南之後的新版指南,其內容強調需符合我國國情和疾病變遷特徵,反映了我國糖尿病相關研究和防治策略的進展。新版指南在匯集國內證據和參考國外證據的基礎上編撰而成,並對前一版指南的內容進行了豐富,更加關注 T2DM 防治的臨床和應用。本文著重從 T2DM 的更新要點進行解讀,並與國外指南及循證證據進行對比。
  •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 專家共識解讀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專家共識解讀  謝建軍1李全民2  1.江蘇省蘇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  2.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T2DM)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 務必掌握,二甲雙胍臨床應用的8個問題|用藥知識
    5.不同劑型的二甲雙胍,用法有哪些區別? 不同劑型的二甲雙胍,在藥效、起效速度和毒副作用等方面有所差異,服用方法也有區別(見表1)。 表1 不同劑型二甲雙胍用藥方法  6.二甲雙胍有哪些不良反應,如何應對?
  • 糖尿病專家解讀:最新ADA醫學診療標準
    2019年12月21日,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在DiabetesCare官網發布了2020年版《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該診療標準自1989年第一版發布以來,歷經二十餘次更新,已成為指導臨床醫師、護理人員進行糖尿病管理的權威臨床實踐指南之一。本指南共分為16個章節,現對其更新內容進行解讀。
  • 專家解讀:涼茶四大功效,用藥各不同
    原標題:專家解讀:涼茶四大功效,用藥各不同   專家小傳:羅仁,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內科教研室主任,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五批中醫師承制導師   「怕上火,喝涼茶。」無論寒暑,類似的廣告已經遍布大江南北,盡人皆知。
  • 兒童禁忌用藥有哪些?實例幫你避坑!
    醫生或藥師稍有不注意,就容易踩雷,所以,不及時了解哪些藥品是兒童的禁忌用藥怎能行? 其中硼酸氧化鋅冰片軟膏(常用於兒童溼疹)的「禁忌」和「兒童用藥」項均要求修訂為嬰兒禁用,避免用於 3 歲以下兒童。
  • 糖尿病用藥中的n個陷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誤區二:「用藥時間不正確」口服降糖藥物一共有8大種,品種繁多,再加上每個藥物,有許多不同的廠家。有的飯前吃,有的飯後吃,有的嚼碎吃。每種藥物有效成分也不一樣,使用方法錯誤不僅僅會導致藥物療效大打折扣,還會導致不良反應,如低血糖風險增加。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糖尿病診斷指標的更新(增加了糖化血紅蛋白的診斷指標),增加了糖尿病體重管理的相關內容,同時還在血糖控制目標中增加了「血糖目標控制時間(TIR)」的概念(增強對血糖減波動性監測);對於糖尿病治療的藥物選擇,也進行了相應的更新,根據最新的指南,糖尿病患者應該優先選擇哪些降糖藥物?
  • 糖尿病有什麼反應 五大症狀辨別糖尿病 - 三九養生堂
    糖尿病是生活中經常會聽說的一種疾病,若是出現糖尿病症狀的話,就要留意日常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了。糖尿病有什麼反應呢?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糖尿病併發症是什麼?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一下吧。糖尿病有什麼反應1、經常出現飢餓感,吃得多由於體內的糖分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了,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需要的熱量,導致患者總是出現飢餓感,於是大量的吃東西,但是還是感覺到飢腸轆轆,平時不怎麼吃甜食的人,也變得開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現了以上的症狀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