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葫蘆絲考級曲《黃土情》音樂與演奏分析

2020-12-05 金葫蘆劉健論民族音樂

1、標題釋義  秦地風格從社會風俗、人文歷史的角度去闡釋多理解為黃土地風格,在上世紀八十年中期,在流行音樂界掀起了黃土風的巨浪,一時間,在文藝作品的創作上,以黃土地為代表的各種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黃土地也成為黃土高原地區的代名詞。《黃土情》原是嗩吶演奏家周東朝在1992年創作的嗩吶作品,在創作上充分的運用的西北地區的民間音樂素材,從調式調性、演奏技法等方面都突出了陝北地區的風格特點。

2、結構分析王厚臣改編的《黃土情》保留了嗩吶演奏中既婉轉細膩又熱烈歡快的特點。全曲建立在F商調式上,採用降B葫蘆絲筒音作2的指法,2/4與2/2的混合拍子,為帶引子二部曲式結構,在速度上A、B兩個部分形成對比,情感變化強烈。其中A部分三個樂段,情緒的發展步步推進。B部分分為四個樂段,相互獨立又相互銜接,熱烈歡快的氣氛層層疊置。

3、演奏分析 (1)引子:引子一開始建立在長音的2音上,在不斷的級進上行和曲折迴旋中表現出了黃土高原的風景。  在由慢漸快的三連音的演奏時要連貫,在十六分節奏音型的演奏上,要保持好音的跳躍感,以及連音和吐音的搭配運用。  在十六分節奏音型之後速度變慢,旋律再次回到曲折迴旋的狀態中,演奏上要注意倚音的運用,手指要靈活,特別是倚音上的波音演奏清晰。

(2)A段:分為a、b、c三個部分。a部分共有四個樂句,其中前三個樂句建立在統一的主題動機上,演奏上要注意倚音的運用,尤其是色彩音4的運用,在演奏4音時運用開半孔的指法,要注意音準的把握,演奏時加入揉指,即在音孔邊上輕輕的揉動手指,表現出板胡壓弦的音色。個別技巧如後滑音、後倚音等要注意手指的運用。  b部分為開副管演奏,在氣息上要有意識的增加力度,二分音符的2音的顫音表現的要均勻。  在不規則節奏音型的吹奏上要把握好節奏,在筒音作2的情況下,吹奏中音1音時需要第一孔開半孔弱奏,要保證好音準,指法和氣息要控制好。  c部分在演奏時主要是注意旋律的連續性和強拍和弱拍的體現。同時在音準上要把握到位。  

相關焦點

  • 劉健:葫蘆絲考級曲《茶歌》音樂與演奏分析
    採茶音樂的節奏多來自於在採茶過程的中勞動程序和動作,具有律動性的節奏特點。以採茶為表現內容的音樂體裁不僅有民歌、歌舞,在很多地方還發展成為了戲曲,因此採茶在空間的分布上不僅在各地有很多的分支,在內容和結構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體系。比較著名的採茶音樂形式有廣西的桂南採茶、福建的採茶燈、贛東北的採茶戲等等。
  • 劉健:葫蘆絲獨奏曲《姑蘇春曉》(趙學貴曲)音樂與演奏分析。
    2、曲式結構《姑蘇春曉》從蘇州春天來臨的角度描繪了姑蘇城秀麗的春光,在創作上運用了多種技巧表現出了春天的景色,在對葫蘆絲演奏技法上具有創新性的發展。此曲由趙學貴作曲,採用降B調葫蘆絲演奏,筒音作sol,曲式結構分為四部分,其中B部分為獨立的華彩樂段。
  • 劉健:論葫蘆絲的教學體系——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二、關於教學內容的認識在葫蘆絲教學中,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這是整個葫蘆絲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很多人認為,學習一門樂器,無非就是培養一種興趣,能夠演奏幾首樂曲就行了,實際上這是一種機械的觀點,作為一名葫蘆絲教師,其所要教授的不僅僅是幾首樂曲,或者是為了讓學生速成、考級等功利性思想去填鴨式教學。最基本的是要讓學生能夠獨立的去認識樂譜、按照樂譜的要求自行的去演奏,因此教學內容的安排必須以培養學生自我演奏能力為主。
  • 劉健:音樂形態—判斷葫蘆絲音樂地域風格的依據
    不同地域由於在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歷史背景和社會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所產生的音樂風格也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們常說西北黃土高原音樂高亢嘹亮,江南音樂婉約細膩,其實就是由上述原因所產生的。當我們在判斷一首樂曲的地域風格時,如何能夠更為簡便地進行確定,實際上也有著一定的判斷方法。
  • 劉健:葫蘆絲改編曲的方法與結構問題
    改編曲的創作沒有固定的原則,其遵循的還是一般創作的模式,這種模式首先體現在曲式結構上。中國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在中國樂系中,人們常常按照節奏節拍的均分律動和非均分律動的特點安排樂曲的結構,於是就形成了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散板的漸變性結構形式。
  • 劉健:葫蘆絲重奏曲的創作特點
    從目前葫蘆絲巴烏重奏曲的創作情況看,主要有兩種創作方式。一是運用編曲的手法對某一首樂曲進行重新編排,這些樂曲可以稱為編曲素材。分為三種類型:(一)以國內外的民歌為素材。如喬志忱編曲的《小河淌水》、《很久以前》、《鈴兒響叮噹》等二重奏作品。
  • 劉健:如何辨識葫蘆絲音樂體裁—獨奏·齊奏·重奏·合奏·協奏
    當前葫蘆絲齊奏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同一調性同一音區葫蘆絲演奏同一首樂曲,如小C調葫蘆絲齊奏,另一種是同一調性隔八度音區演奏同一首樂曲,如小C調葫蘆絲與大C調葫蘆絲齊奏,當然也有不同調葫蘆絲的齊奏,但是調性必須統一,如小C調葫蘆絲筒音作sol與F調葫蘆絲筒音作dol的齊奏(都是C調)。也可以這樣說,獨奏與齊奏的區別在於人數的多少,相同點在於都是以一個聲部為基礎。
  • 長笛演奏家王舒璇發行專輯《長笛考級練習曲》
    尤其近年來,有關長笛演奏、教學等方面的學術研究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繼鋼琴和小提琴後,長笛已成為中國音樂界的又一熱門樂器。  為了指導從初學者到中高級水平的所有不同程度的長笛演奏者。培養真正熱愛長笛演奏、有潛力的長笛愛好者,指導優秀長笛愛好者,同時培養指導長笛愛好者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王舒璇創作了專輯《長笛考級練習曲》,專輯在2017年7月8日由錦江區哈尼音樂工作室發行。
  • 怎樣快速掌握葫蘆絲演奏
    葫蘆絲是一種很容易吹響的少數民族樂器,也是一種很難吹好聽的樂器;能吹響並會按音,基本就能演奏一首小曲子,但若要達到讓聽眾不討厭和舞臺表演的程度,就要找老師慢慢地學了。本文所說的快速掌握葫蘆絲的演奏,指的是要能在舞臺上完美地演奏一首曲子,而不是簡單地把曲子吹下來。下面就說一下完全掌握葫蘆絲演奏的練習步驟:1.手指靈活度練習。
  • 李春華:葫蘆絲是個令人開心的樂器
    出生於雲南昆明,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考級評委、上海音樂學院葫蘆絲巴烏考級評委。出版發行多部教學專著及專輯。長期以來,李春華先生為了葫蘆絲的推廣普及,在全國各地義務演出、作講座上百場。      12月8日、9日,李春華應寧波「金葫蘆樂坊」的邀請來到寧波作題為《「甬情絲語」李春華葫蘆絲演奏藝術》講座。
  • 中國音樂學院長笛考級曲目
    考試要求參加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長笛)的考生,必須選用《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長笛》(第二套)作為教材,並嚴格按照第二套教材中的曲目及要求考試。考試內容    1、音階、琶音與音程:必須全部演奏。
  • 葫蘆絲、巴烏獨奏樂曲發展探究
    本文從葫蘆絲、巴烏獨奏樂曲(一下簡稱「樂曲」)入手來探究其發展過程。    筆者對現已出版的樂曲進行了分析綜合,發現葫蘆絲、巴烏樂曲的發展有一個系統的過程,並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對這些樂曲進行了分類研究。
  • 葫蘆絲一級曲目考級婚誓重點輕鬆學會
    葫蘆絲是我國雲南少數民族一種管樂樂器,音色優美而動聽,那麼如何演奏好婚誓這首樂曲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一婚誓樂曲簡介婚誓是電影作品蘆笙戀歌的插曲,主要講述解放前雲南少數民族面對反動派的燒殺,奮起抵抗的故事,婚誓是一種對唱的情歌,後改編葫蘆絲獨奏曲目,樸實的講述一對幸福的戀人,那種真摯,甜蜜的感情。演奏過程中也需要加入自己對樂曲理解之情,是音樂升華的重要因素。
  • 《修功力神通絲韻 發心聲悟徹天籟》——如何演奏好葫蘆絲
    大家在討論葫蘆絲作品時,經常會說 「有味」或「缺乏味道」。 這裡提到的「味道」就是指該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何維青老師經常講:葫蘆絲是「吹情」的藝術。情感是演奏的靈魂, 只有當葫蘆絲的音色和情感同樣完美時,演奏才可以被稱為藝術,才能 使人感覺「有味」。葫蘆絲的聲音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聽得到、看得見 的藝術形式,並影響和感染聽眾,在這個過程中情感起著重要的紐帶作 用。
  • 好聽的葫蘆絲曲,讓人愉悅和放鬆,適合睡覺前靜靜聆聽
    葫蘆絲也常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和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今天就帶大家進入葫蘆絲曲的世界,聽聽葫蘆絲吹奏出來的輕音樂,感受葫蘆絲演奏的流暢和歡樂。
  • 劉健(文):談談葫蘆絲舞臺表演的幾個特點
    在很多情況下,葫蘆絲演奏者過多的注重從演奏技術運用的角度去考量自己的演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舞臺表演特點的探討,因此,本文就這一問題談談筆者的看法。如筆者在吹奏《竹林深處》、《打跳歡歌》等葫蘆絲樂曲時,每一次吹奏都是不同的,隨著筆者對這些樂曲理解的加深,在某些技巧的運用上會有所差別,但是在整體上對樂曲中音樂形象和音樂情感的把握不會改變太多,這就是不完全重複性。
  • 葫蘆絲《小卜少》演奏:林葆紅
    全曲為帶引子的三部曲式結構,引子自由的散板描繪出恬靜秀美的傣寨風光,使人們進入迷人的畫境之中,第一部分優美的行板,柔美抒情的旋律在樂隊的節奏伴奏下,猶如傣家姑娘在畫境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第二部分是歡快、活潑的快板,音樂以三拍子的節奏和明快、跳躍舒展的旋律,表現的了傣家姑娘嬉戲、跳躍的歡快情景。第三部分是再現及尾聲,傣家姑娘又擺動起輕盈的舞姿,消失在竹林之中。
  • 阿清講葫蘆絲:盤點學習,葫蘆絲的7個教學計劃
    第2個計劃:學術狀況的分析:這學期學習葫蘆絲的基本上都是新人,而且學生數量較少,學生對音樂素質整體較低,必須從最基本的呼吸、指法、音階、語調及基本的音樂知識抓起,或者對樂器幾乎是一片空白的學員,加上這種樂器對氣息有著嚴格的要求,學生也容易感到無聊,很難實踐。
  • 劉健:如何紓難葫蘆絲練習過程中的「高原現象」
    、快板時所運用的方法時不同的,除了涉及相應的技術外,還需要考慮到音樂表現等多種因素。所謂改善練習方法就是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專門的練習,如某首樂曲在技術上還把握不好,或者在音樂表現上還處理不當等,根據自己的弱項去合理地運用方法,也就是要轉變思路,不能「一根筋到底」。
  • 劉健:如何辨識葫蘆絲音樂中的「板式」
    導入語:我們在聆聽任何一首音樂作品時,音樂音響給予我們的第一感官就是速度的快慢,不同情緒的音樂以不同的速度進行表現,歡欣鼓舞、激情昂揚的音樂一般速度較快;沉重壓抑、抒情悠揚的音樂往往以中、慢速呈現,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樂中具有情緒表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