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馬未都3(圖)

2020-12-05 搜狐網
梅辰:您當時看中那件鈞瓷掛屏什麼了?

  馬未都:好看哪!

  梅 辰:它鑲在木框裡也看不出有多好看啊?

  馬未都:我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喲,這什麼玩意兒啊?怎麼還掛在牆上?怎麼是這樣啊?」人家告訴我說「這是鈞瓷」。我那時不知道什麼是鈞瓷,還以為是「軍」瓷呢,後來一個老師傅告訴我說:「老話說"家有萬貫,不值鈞瓷一片"。」我問他「那現在怎麼不值錢了?」他說「現在誰要這東西啊」。

  「家有萬貫,不值鈞瓷一片」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國時期流傳的話,那時有鈞瓷的人都把它鑲在褲腰帶上,就跟現在有人把鑽石、美玉鑲在腰帶上一樣,是財富的象徵,是一種炫耀,顯得有錢!

  梅辰:您是衝這句話買的?

  馬未都:不是。

我當時就覺得它特好看。當時售貨員告訴我它的售價是兩千外匯,我連想都沒想就走了,咱哪兒有外匯呀!它當時是只賣給外國人的。後來文物局又說這東西不讓出境,只能賣給中國人,所以又可以用人民幣買了。那時兩千外匯等值於兩千元人民幣,外匯券上寫著「本券與人民幣等值」,人家又給我打了個八折,變成一千六百元人民幣了。哎喲,我興奮得都找不著北了。

  梅辰:嗬!還興奮呢!多貴呀!好在您有外快!

  馬未都:我是把攢著買彩電的錢買了它,那時十八寸的彩電就這價。電視不就是看個熱鬧嘛。

  梅辰:您是樂意了,全家人都能樂意嗎?

  馬未都:兒子那時還小,不管這事兒;老婆也不管;我覺得生活的追求不在這個。第一,那些東西永無止境;第二,那東西有啥意思?你知道我所喜歡的東西遠比電視節目有意思,因此電視對我沒什麼吸引力。

  梅辰:您是因為酷愛收藏,但夫人憑什麼就不看電視了啊?

  馬未都:那我老婆肯定得隨我嘛。她不能老跟我打架呀,老打架那不得離婚了嗎!

  梅 辰:我記得您那時說家裡睡得好好的床,突然就想把它放到博物館去,然後就說要買個桌子睡覺。夫人就跟著您睡桌子?

  馬未都:呵呵,有一回我看見一個大桌子特別好,心想哪兒有這麼大的桌子啊。那個桌子有咱們現在這個桌子的四個長,長約四米,然後我心想兩個人睡覺可以一個睡那頭兒,一個睡這頭,腳對腳。因為它沒有床那麼寬嘛。

  梅 辰:夫人也喜歡收藏?

  馬未都:現在愛好,原來並不喜歡。

  梅 辰:這麼多年都是默默地支持您?

  馬未都:她也不是支持我,她是不反對。不反對就行了,支持就壞了。我覺得不反對是最佳狀態,支持是一個很壞的狀態。因為一支持,她就會混在裡面;一混在裡面,兩個人在很多事兒上就會有矛盾,比如說一件東西該買不該買?她就有判斷了。她現在是沒有判斷力。

  梅辰:您真高,實在是高!

  馬未都:我覺得婚姻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能順拐,兩人是同行這婚姻一般都好不了,尤其是兩個人的性格又比較接近的情況下更不能幹同行,除非兩個人幹同一件事但性格互補,性格上抵消很多。一定得有差異。

  打眼

  梅 辰:俗話說沒有真金白銀的付出就不會長出好眼力。您收藏了幾十年,是公認的收藏大家,您是否也有過打眼的經歷?

  馬未都:打眼肯定有過,誰都有。我們早期的打眼主要都出在認知程度不足上,我們那時的打眼相對今天來說也就不叫打眼了。我那時候買錯了也不過就是把乾隆的當雍正的買回來了,即使是買錯了年代但也還是買的老的,今天來看也沒什麼問題,也沒吃什麼虧,還賺錢了。問題是今天的打眼是說買假了,是被人騙了一個徹底的傾家蕩產。我們那個年代就沒有假貨。

相關焦點

  • 馬未都說馬未都 9(圖)
    梅辰著  中信出版社  馬未都:多了,好多呢。這不能說,我都是偷著弄,說了我就沒法收藏了。  梅辰:什麼意思?  馬未都:我哪兒有那麼多錢啊!  梅 辰:哦,這一說出去,人家就知道您搞哪方面的專題了,然後舉著東西就追過來了?  馬未都:不是。是社會上這方面的東西就會漲價,人家知道我在收這類的東西,那還不漲價?!嘿嘿!等他們知道的時候為時已晚矣,本人已抽身而退了,正像巴菲特所說:「Party已經結束,還有人正在入場。
  • 馬未都回顧文學之路:八十年代文學女青年特傲慢
    以收藏名家的馬未都,曾經以文學為事業,在2009年出版的新書《馬未都說》中,馬未都重新回顧了自己的文學之路,感慨頗多。  曾以為文學是一生之事  說起當年的文學夢,馬未都說,懷揣文學夢的青年很容易傲氣,認為塵事太俗,多數的時候眼中不揉沙子,不向世俗低頭。
  • 馬未都有一對西漢錯金銀鋪首門環,遲遲沒有展出,也是有原因的
    馬未都有一對西漢錯金銀鋪首門環,遲遲沒有展出,也是有原因的 眾所周知,馬未都是一個大收藏家。他收藏的東西,往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馬未都有一對西漢錯金銀鋪首門環,就非常的有特點。然而,馬未都遲遲沒有展出。馬未都為何不展出?這背後又有什麼隱情?
  • 馬未都最慘痛的上當經歷,8萬吃一隻鴨子,提起來都是淚!
    隨著搞收藏的人越來越多,這其中也自然出現了很多的行家,比如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馬未都先生。馬未都最慘痛的上當經歷,8萬吃一隻鴨子,提起來都是淚!雖說如今的馬未都在文物的鑑定的方面,是有了一雙火眼金睛。但是,早年的他也算是吃過一些虧的。比如,就是在投資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馬未都 | 國嘴趙忠祥
    有一天,忘記是誰領著趙忠祥老師進入我的小玻璃房,沒等我招呼他們,趙老師先聲奪人,用他那渾厚的聲音說:馬未都,馬未都,你的名字挺特別啊!我名字特別我並沒意識到,直到他說特別我才感覺可能真有點兒特別。後來我託人去系統查了,全國十三億多人竟然沒有人和我重名,蠍子拉屎——獨一份(毒遺糞)。趙老師說,我剛看了你的《實話實說》,你挺能白活(活讀輕聲)呀!
  • 馬未都自曝領獎前十分鐘糗事,衣服起靜電,跑院子裡雙手扶牆放電
    馬未都自曝領獎前十分鐘糗事,衣服起靜電,跑院子裡雙手扶牆放電馬未都如今是收藏界的權威人士,他在收藏界說出的話很有分量,近年來馬未都開始接觸影視圈,逐漸的聲名遠揚,他獲過很多獎項,免不了要出席很多重要的場合。
  • 馬未都:30年前,鄭淵潔在北京買了10套房子,用途你一定想不到!
    馬未都:30年前,鄭淵潔在北京買了10套房子,用途你一定想不到! 馬未都和鄭淵潔相識,還是源於10年前的一次電視節目,兩人相談甚歡,很快就成了朋友,鄭淵潔曾專門為馬未都寫過一篇博文,稱他為真正的大師,能讓「嫉惡如仇」的鄭淵潔如此誇讚,可見馬未都的功底深厚。
  • 馬未都:30年前80元買的古玩,我以為買到絕世柴窯了!
    清朝的朱琰在《陶說》中有寥寥幾個字的記載,「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就是說柴窯是後周柴世宗柴榮下令所燒的御瓷。據說當時底下人跟皇上請示,瓷器要做成什麼樣的?柴世宗只說了14個字「」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就是說按照下雨後天放晴的那個顏色做。可惜柴榮命短,在位僅六年就駕崩了,隨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拿下了江山,做了宋朝的皇帝。
  • 馬未都:開價2億的天球瓶,全世界獨此一件,青花料很特殊
    馬未都形容自己見過太多的古董青花瓷器,但真正要講究色彩與感覺最好的青花古董瓷器,還數永樂年間燒制而成的青花。馬未都:開價超過2個億的天球瓶,全世界獨此一件,普通人根本無法擁有。這是一件什麼樣子的瓶子呢?馬未都告訴大家,這一件瓶子的模仿者眾多,但真正被證實的卻很少,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珍藏的就有一隻。
  • 馬未都:過去江湖中,還是有身懷絕技的人,我當知青時就見過一個
    -巴斯德先生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管是大人物,大家都讚美他,還是平凡的普通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與這個社會和睦相處,不過,在人們的印象中,大人物總是能幹出大事,為祖國和全人類的幸福而奮鬥,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對人們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
  • 被馬未都稱讚的陶瓷設計師,他創作的瑞獸在等你認領
    馬未都曾在自己的節目裡對瑞獸進行過解讀:「瑞獸是一個泛稱,我們認為中國古代很多你叫不出名字的都可以稱之為瑞獸,簡單地說是祥瑞之獸,每個動物它都有它祥瑞的一個成分在裡頭2016年,馬未都先生在他的景德鎮之行中對我們陶瓷設計師謝成龍的手工瑞獸雕塑瓷作品予以了很高的評價,他的作品《守望》現被馬未都收藏於北京
  • 馬未都:「金字塔」的翻譯有來頭,出自一位中國大師之手!
    金字塔是哪一年被命名為金字塔的呢,最近國內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去了一趟埃及,專程參觀了金字塔。馬未都去了以後,連問當地的陪同人員三個問題,這塔為什麼不叫全子塔,為什麼不叫人字塔,人字不是一撇一捺麼,造型和塔一樣啊,又為什麼不叫八字塔,把陪同人員問得一愣一愣的。
  • 馬未都對話中國故事 祥雲小屋展示各民族特色
    馬未都對話中國故事:文化小屋展示祖國各民族特色 功德無量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中國故事」大師對話的活動現場。共享智慧與心靈的碰撞。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到場的兩位貴賓,這邊的大家都非常熟悉,是著名收藏家、百家講壇主講人馬未都老師。
  • 《造物的溫度》馬未都花一萬三買了個竹盒子,他說出原因後,贊了
    馬未都有次去烏鎮遊玩,進到一家編竹子的店鋪,而店主一下就認出了他。店內各種精美的器物看得馬未都非常讚嘆,他就挑了幾件,但他又問店主,還有沒有更好的?店主說有,不過沒有擺出來。馬未都問為什麼?店主有些尷尬地說:「太貴!」在馬未都的要求下,店主拿出了一個小盒子,是用細竹篾編的,特別精美。馬未都問多錢,店主不好意思地說:「您老給1萬3就可以了!」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來聽馬未都說說「擼貓」趣事
    一位跨界紅人 央視上眾多的鑑寶節目,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無論是陶瓷、字畫、器具還是其它古物,他都能從古至今把文物的來龍去脈說得一清兩楚,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學識淵博。
  • 馬未都|打字機
    (圖片來自網絡,尊重原作者版權)往期文章連結:馬未都|九連環明天就是
  • 馬未都|壁虎
    (圖片來自網絡,尊重原作者版權)往期文章連結:馬未都|打字機上喜馬拉雅,聽國寶100!
  • 馬未都|四腳蛇
    (圖片來自網絡,尊重原作者版權)往期文章連結:馬未都|蠟紙今天《國寶100》更新,各位親們聽了嗎?
  • 馬未都養貓、于謙養馬,誰注意到孫越養的動物?網友:老北京了
    馬未都雖然不是明星,但他經常上節目,因此很多觀眾都認識了他。說起來,馬未都也是一位很有個性的人,他喜歡養貓,前前後後大約養了幾十隻貓,但他養的貓都不是什麼名貴品種,而是喜歡養老北京的「土貓」,用他的話說「我們這的貓祖上都是故宮裡的」。故宮裡的貓被稱為「御貓」,直到現在故宮仍然有不少貓,少說也有100多隻,不得不說,馬未都還真是挺會「玩兒」的。
  • 她被稱為日本版馬未都,身世神秘花天價購買中國文物,又主動歸還
    馬未都,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的創立者。從工人到編輯,再到如今聞名全國的大收藏家,馬未都的勵志故事深受民間藏友們的喜愛。馬未都先生現在很少再說他當年的撿漏故事,說的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自己的感悟,也許這就是從一個「玩家」到「藏家」的蛻變。在古董面前,我們都是過客,要善於了解它們的歷史和文化。不只是中國,一位被稱之為日本版的「馬未都」,便也是這樣一位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