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開價2億的天球瓶,全世界獨此一件,青花料很特殊

2021-01-17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聊青花瓷器總是離不開永樂年前的青花,如果青花瓶子上再配上龍紋,又是永樂年間的,那這一個古董基本就算穩了。

馬未都形容自己見過太多的古董青花瓷器,但真正要講究色彩與感覺最好的青花古董瓷器,還數永樂年間燒制而成的青花。

馬未都:開價超過2個億的天球瓶,全世界獨此一件,普通人根本無法擁有。

這是一件什麼樣子的瓶子呢?馬未都告訴大家,這一件瓶子的模仿者眾多,但真正被證實的卻很少,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珍藏的就有一隻。

一件《青花龍紋天球瓶》,和清朝的天球瓶形狀完全一樣,但有區別的就是這一隻天球瓶,它瓶體上的青花韻散感覺十分的特別,這跟它當時所選擇的礦物青花料有直接的關係。

馬未都稱這一種青花料是蘇泥勃青料,所以這樣子的青花料,燒制出來的永樂瓶全身青花就顯得特別有層交做事民,而且濃豔的感覺是後人無法達到的級別。

仔細看這一個瓶子,為什麼專家估價高達2個億,其一就是器型做出來特別的複雜,而且想要燒製成功也是極難的事情。一批數10隻同樣的瓶子,最後燒成功的僅僅只有一個,成功率低,製作過程複雜,這就是瓶子價格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就是這一類的天球瓶,永樂年間的成品器存世量極少,全世界真正好品相,被證實下來是永樂年間的太少了,這也是它開價破億元的又一個元因。

第三個價格高的原因與整個青花瓷器燒制的歷史有直接的關係,馬未都說青花在中國元代中期就已經穩定形成,但到元未明初的時候就開始衰退了,色彩也變得不那麼漂亮。

直到永樂年間,宣德青花工藝一步登天,達到了鮮豔又漂亮的級別。也因此細數歷朝歷代的青花馬瓷器,就數永樂的青花瓷器最完美。

再加上文章這中出現的是龍紋官窯青花天球瓶,所以它價值破億元也是有原因的。

天球瓶上畫的是穿蓮花的三爪行龍,龍紋與姿態可以說是矯健有力,符合明代的龍特點,另外它那威武雄猛的姿態,不是後人所能模仿的。還有就是青花料的「散渾」已經很重,增加了一些水墨畫的特色。

好的作品值得欣賞,不知道大家覺得這一件天球瓶怎麼樣,你喜歡嗎?

相關焦點

  • 清乾隆粉彩開光蘆雁紋天球瓶
    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件瓷器就屬於這種——松石綠釉蒜頭天球瓶。這幅畫面是同一件天球瓶的正反兩面。這種器型屬於創燒器型,把蒜頭瓶和天球瓶合在一起,可能並不討乾隆喜歡,後來很少燒制。綠松石釉實際上是仿綠松石釉,和後來出現的松石綠釉不是一個概念。綠松石屬於寶石的一種,世界各地都有。國外大概以土耳其和美國產比較漂亮。
  • 海水龍紋天球瓶
    ——第92頁明永樂青花海水白龍紋、第174頁清雍正青花白龍紋天球瓶,不想執其工藝的優劣,如器型的規整、胎體的堅緻、釉色的深淺、紋飾的流暢乃至整體氣韻之生動氣勢之恢宏……而「鑑」,只想就寓寄與目的出發點而一叨:「原創」與「仿製」,全然不同。
  •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2020-10-17 08:41:18 來源: 侯雁愛娛樂 舉報   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 天球瓶能賣1.3億?單色釉瓷憑什麼能賣這麼貴?
    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明清玉器、瓷器、雜項、錢幣 清乾隆 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這件天球瓶能賣1.3億? 1、顏值高 瓷器術語叫形制。這種鼓圓腹的瓶式,圈內俗稱:天球瓶。像科學家實驗室裡的超大號燒瓶,屬當年清宮御瓷中的高檔品,行家口中的佳妙之作。
  • 關於陶瓷拍賣,這隻天球瓶也是凡爾賽本賽了
    古人認為宇宙是天圓地方,天球瓶以其碩大渾圓的腹部造型像是古人心目中天體星球形象而得名,早在戰漢時期,我國就開始燒造有陶器和原始青瓷天球瓶,此後由於多種原因而廢燒,直到明代永宣時期才開始恢復生產,天球瓶大多體積碩大、厚實,在裝飾上除了有傳統的青花外,還有粉彩、五彩、鬥彩和顏色釉等品種。
  • 明清天球瓶都有什麼區別?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雍正款仿鈞新紫釉天球瓶,清雍正,高53釐米,口徑12釐米,足徑16釐米。天球瓶圓口,直頸,球形腹,圈足。
  • 農婦將醃菜罐20元出售,文物站多給350元,如今卻估價超2億
    但是在他們這個小平房裡面,卻放置了很多年代久遠的瓶瓶罐罐。他們家地方少,但是孩子多,夫妻兩人都擔心這些舊物件被打碎了。這裡要說的是,80年代對於文物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刻。那個時候大部分的文物都不怎麼值錢,人們也不怎麼重視。現在大明鼎鼎的收藏家馬未都,就是在那個時候起家的。
  • 霽藍釉天球瓶
    林久兄知我愛好收藏,從自己的藏品中,挑選了一隻「霽藍釉天球瓶」送給我(附照片)。我很喜歡此瓶獨特的造型和釉彩,多年來,我尋遍各地的文物商店(地攤),想給這隻瓶子配一隻同款的,以形成一對,但「踏破鐵鞋無覓處」,始終未能如願。我的這隻天球瓶高28cm、口徑5.8cm、足徑9cm,直頸豐肩,圓腹圈足,造型端莊,胎體堅緻,通體滿施霽藍釉,釉色純正肥潤,明亮奪目,工藝精湛。
  • 精品瓷器鑑賞——轉心瓶和天球瓶
    轉心瓶製作這樣一件轉心瓶是極其複雜的,製作流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1) 先制內瓶部分;(2) 再制外瓶,需分二截燒制,口頸一截,肩腹一截。青花天球瓶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丶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除了傳統的青花品種外,五彩、粉彩等彩繪天球瓶也開始出現,而最為珍貴的鬥彩卻很少應用於天球瓶上,其最主要原因在於,鬥彩向無大器。
  • 北京春拍:刷新中國大陸瓷器拍賣榜單 雍正御製天球瓶拍出1.472億
    來源|都市頻道綜合北京臺轉載請註明所有來源2019北京春拍再傳捷報,在5日北京保利古董珍玩夜場中,清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雲海騰龍大天球瓶以1.472億元成交價,成為目前拍賣市場最貴天球瓶。清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雲海騰龍大天球瓶,以諮詢價上拍,現場以2800萬元起拍,經過多輪階梯加價,歷經10分鐘的競拍,最終以1.28億元落槌。加佣金以1.472億元成交,超越佳士得香港2018春拍1.306億港幣,釋出的清乾隆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成為市場最貴天球瓶。
  • 珍瓷雅器黃地青花天球瓶鑑賞:圓球腹碩大,猶如天降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其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天球瓶。
  • 天球瓶:肚子圓鼓鼓,每一件都是天價
    天球瓶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青花天球瓶、粉彩天球瓶、紫釉天球瓶、郎窯紅天球瓶、五彩天球瓶。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
  • 【精品推薦】成化鬥彩天球瓶賞析
    這件鬥彩天球瓶甁腹繪有如意雲頭、湧湧波濤、瑞獸諦聽,錯落有致的紋飾布局,巧妙配置的釉色,盡收視覺美感。 明代鬥彩同樣作為宮廷御用瓷器,因為其工藝精美以及燒制難度極大,所以尤為難得,極其貴重。明成化的天球瓶以微小而著稱於世,同時創立了史無前列的鬥彩畫藝,從此開闢了以青花勾勒輪廓填彩圖案的裝飾畫風,並在瓷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成化時的青花瓷器暈散少,泛鐵處不平整,色紫藍,較濃,比"蘇泥勃青"料明亮,成化鬥彩器方色彩只分濃淡不分陰陽,釆用平塗法,同一彩器具有不同的色調。其著色豐富而不繁亂。青花勾勒紋清晰可見,綠彩如翠,紅彩鮮豔。
  • 造型端莊圓潤-粉彩藍地開光大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天球瓶」原名為「千秋瓶」,象徵著「千秋太平」之意。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乾隆帝又極愛珍瓷雅器,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
  • 大清乾隆年制天球瓶
    球瓶造型始於明永樂時期,雍正、乾隆時再度盛行,是雍正、乾隆官窯的標準器物。而繪九桃,只有乾隆官窯最具代表性。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吉祥之物。傳說桃木可驅鬼,桃實食之則可延年益壽,遂成為長壽的象徵。"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則是至尊之數,九桃繪於瓶上,寓意平安祥順,萬壽無疆。
  • 我有一個烏金底粉彩描金如意紋天球瓶價值多少?
    天球瓶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的創新器形,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天球瓶燒制較多,這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此件烏金底粉彩描金如意紋天球瓶,是來自廣東省深圳市肖先生的珍藏。烏金釉被譽為瓷器中的「黑美人」烏金釉是一種光潤透明、色黑如漆的高溫釉,因釉料取自景德鎮附近所產的烏金土而得名。明代成化年間,景德鎮的藝人在宋代黑釉的基礎上發展烏金釉。清代各種釉色品類繁多,烏金釉作為黑釉中難得的佳品,正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種。
  • 馬未都:我出去收貨,人家都覺得我是傻子,但我很高興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由一史一緣為大家帶來的趣聞,今天我們要說的內容是:馬未都:我出去收貨,人家都覺得我是傻子,但我很高興自從鑑寶之類的節目火了之後,關於古董收藏方面的事情是越來越火了,民間也掀起了一股收藏熱。
  • 馬未都說馬未都3(圖)
    馬未都:好看哪!  梅 辰:它鑲在木框裡也看不出有多好看啊?  馬未都:我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喲,這什麼玩意兒啊?怎麼還掛在牆上?怎麼是這樣啊?」人家告訴我說「這是鈞瓷」。我那時不知道什麼是鈞瓷,還以為是「軍」瓷呢,後來一個老師傅告訴我說:「老話說"家有萬貫,不值鈞瓷一片"。」
  • 清乾隆琉璃套料灑金瓶已屬珍品,而這款琉璃黃釉天球瓶更勝一籌
    繼上期介紹了兩款清乾隆琉璃套料撒金瓶(賞瓶和敞口瓶)之後,本期再向大家介紹一款更為珍貴的琉璃黃釉套料天球瓶。黃釉是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之一,最早出現在唐代,先用於瓷器,後來也用於燒制琉璃。黃色在古代向來為皇家專用,宮廷套料琉璃瓶本來數量就很少,而黃釉套料琉璃瓶更是少之又少,在民間也難得一見。
  • 馬未都亮出一件特殊的冷兵器,看著就恐怖,更別說挨一下了!
    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有一件特殊的冷兵器,看起來比較恐怖,很像鬼片裡的東西。這是一件抓,在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裡,抓排名靠後,排在後面一定有它的道理。抓在兵器裡面過去正規軍是不用的,抓有三種,馬未都的這一把短柄的抓只是其中一種,並不多見。還有一種是長柄的,中間有一個刺,周圍有一圈抓,抓有4個,6個和8個的,俗稱金龍抓。再有一種就是軟抓,也叫雙飛抓,前面如鷹爪一樣,扔出去以後可以迅速抓住人並往回拖拽,所以後面帶有長繩,主要是用於擊打人馬,脫手扔出去抓住目標再往回一拉,力量十足,使對方不能逃脫。